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肝炎就是在急剧而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或高度肝功低下基础上,出现以肝性昏迷为主要表现等肝功不全症状的肝炎。日本的重症肝炎有90%以上为病毒性的。本病的生存率依然很低,1986年全国统计仅为25.5%。本文概述目前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法及今后展望。一、重症肝炎的原因病毒近年来,通过IgM型HA及HBc抗体的测定,已经确立了甲型、乙型重症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据高桥的全国统计资料,在日本占90%以上的病毒性重症肝炎原因病毒的发生频率为:在除外14例药物性的196例中,甲型11例,gM型HBc抗体阳性(确定为乙型)49例,HBs抗原阳性的IgM型HBc抗体不明者40例,乙不属于上述各型者96例,其中认为属于非甲非  相似文献   

2.
重症肝炎,是由于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引起的。是一种伴有肝性脑病和急性肝功能不全的一组症候群。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80%。其原因是一直缺乏防止肝细胞继续坏死和促使坏死肝细胞再生的适当治疗方法,而且该病还往往伴有许多致死的合并症。对重症肝炎的治疗,迄今已采用了许多疗法,生存率正逐步上升。本教研室196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探讨对重症肝炎的治疗,并作为厚生省难治性肝炎研究班的一员,从事了这项研究。根据我们教研室至今为止所作出的成绩及  相似文献   

3.
肝功能衰竭是肝功能高度低下而出现黄疸、腹水、神经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凝血障碍等临床症状的疾病。突出表现是肝性脑病,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肝功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一、急性肝功衰竭一般认为,急性肝功衰竭是由急剧而广泛的肝坏死,肝机能高度损害引起,可在8周内发生肝性脑病,以重症肝炎为代表。本病易导致多器官衰竭(MOF),合并症有脑水肿、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DIC、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等,所以首先有必要进行全面护理。1.特殊疗法①类固醇激素疗法:关于类固醇激素是否有效,说法不一。日本统计结果表明,使用强的松龙(<100mg/日)组与未用药组相比,存活率提高。本药适用于肝坏死与免疫有关的病例(病毒性,药物性等),而  相似文献   

4.
暴发型肝炎的治疗研究进展铃木一幸等暴发型肝炎(暴肝,大致相当于中国分类重型肝炎之急性与亚急性病例)乃系急骤发生广泛性肝细胞坏死而引起重度肝功能障碍,出现以肝性脑病为主的肝功能衰竭症状之预后不良性疾病。在日本,本病病因90%为肝炎病毒,10%为药物。前...  相似文献   

5.
重症肝炎及其最新疗法日本目前每年肝炎发病人数为40万,其中重症肝炎约占互/200,一年有1500~2000例,且逐年减少。但是重症病例总存活率为20%,并未改善。这是由于依靠肝辅助疗法获救的急性重症肝炎明显减少,而发展较慢的进行性不可逆性肝功衰竭较多...  相似文献   

6.
重症肝炎肝动脉血流测定的意义关于重症肝炎时的肝血循环动态,有各种各样的报告,但都是分析门脉血循环动态,而且未能取得一致的结果。近年来用超声波彩色多普勒断层法鉴定的肝动脉及测量肝动脉血流成为可能,在急性肝炎肝动脉血流增加,而且有报告动脉血流显著增加的病...  相似文献   

7.
肝病与凝血机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认为重症肝炎时凝血因子可产生不足及血小板减少,以致凝血机能降低。近来已知其凝血机能呈亢进状态。肝病时凝血机能亢进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肝内DIC成为肝损害的促进因子。本文以急性肝功能不全为中心,就DIC及肝内DIC进行叙述。一、历史1964年Johansson首次报道肝素可控制肝硬化急剧恶化时的出血。1971年Tytgat等报道肝病时纤维蛋白原半衰期缩短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加,用肝素后可使二者正常。1970年Rake等发现重症肝炎的纤维蛋白原代谢亢进、血小板减少及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还是伴有广泛肝坏死的重症肝炎,抑制肝细胞损伤、积极保护肝细胞,努力促进肝细胞再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日本学者从内外科不同角度在保护肝细胞与促进肝再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从内科学角度就实验性动物肝损伤模型的肝细胞保护与肝再生研究概要阐述如下: 一、有关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能够造成动物肝损伤的药物比较多[1、2],目前在日本应用比较多的是D-氨基半乳糖,  相似文献   

9.
肝脏与DIC     
肝脏与血液凝固及纤溶系统有密切关系。因为在肝细胞内(除第Ⅷ因子外)几乎产生所有的凝血因子,所以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等严重的肝疾病,因凝血因子产生减少而导致出血倾向。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及脾肿大而出现血小板减少,并且随着肝纤维组织增生,纤溶活性亢进,这两者加剧了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虽然重症肝炎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尚存模糊之处 ,但一般认为 ,它是伴随急剧发病的重症肝功衰竭、脑病及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在这方面 ,病毒性肝炎在病因学上占很大比例的亚洲诸国 ,较多使用重症肝炎一词 ;而在欧美等国家 ,因以药物所致的肝炎居多 ,故而较为广泛地使用重症肝功衰竭 ( fulminant hepaticfailure,F HF)这个名词。总之 ,重症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极低 ,重症化的机制有待解明。动物模型在本病的机制解析上非常有用。作者等采用革兰氏阳性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P.acnes)的死菌和非致死量的脂多糖 ( LPS)诱发的小鼠肝…  相似文献   

11.
肝脏疾病     
一、甲型肝炎和E型肝炎一般认为甲型肝炎属一过性感染疾病,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坏死性肝炎也很少,不象乙肝或非甲非乙型肝炎那样重要。但近年日本HA抗体阳性率降低,高龄患者有重症化倾向,又因海外旅游兴盛,已认识到预防疫苗的重要性。在日本将细胞培养增殖的病毒精制灭活,制成冻干疫苗,经第一阶段临床试验认为副作用少,出现抗体早,不久将应用于海外旅游者预防甲肝及其流行。但其有效性、持续时间、给药方法等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的肝外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炎病毒感染除全身倦怠感、食欲不振、黄疸等肝炎特有症状外,还有皮肤病变、关节痛、肾脏病变等非肝炎症状。这就是病毒性肝炎的肝外症状,可分为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伴随的肝外症状。急性肝炎伴随肝外症状多见于前驱期,有伴皮疹的关节痛和剧烈头痛,血清补体效价低下等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类似血清病表现,称之为血清病样综合征或Caroli三联征。此外,还有血管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炎等。最常见的是皮疹,见于5%的急性肝炎。荨麻疹最多,也常有紫癜及猩红热样皮疹。小儿B型肝炎可伴小儿丘疹性末梢皮炎(Gianotti病、Gianotti-Crosti综合征)。据报…  相似文献   

13.
Liehr曾报告用半乳糖氨(GalN)和脂多糖(LPS)制作肝坏死鼠的实验模型,认为这种肝坏死机制是经GalN处理后的鼠对LPS的感受性亢进。LPS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之一是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诱导作用。TNF近年来被认为是脂类代谢的异化促进因子,并明确了肿瘤坏死以外的其他生物作用。最近∑uto用重症肝炎患者的末梢血单核细胞研究,发现TNF值明显高于急性肝炎患者。作者做了投予GalN和TNF的动物实验,以探讨TNF与重症肝炎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方法:用雄性Donryu鼠(体重180~200g),腹腔。内注射GaN800mg/kg,继之从尾静脉给予LPS10μg或人的多种器官TNF-a(2.3×10~6u/mg蛋白)1×10~4u经一定时间观察,死亡例在临死前采血,存活例抽血致死,进行肝功、血浆蛋氨酸值及TNF浓度测定,并作肝组织学检查。TNF用LM细胞生物测定,以LM细胞的吸光度为100%,以50%的吸光稀释倍数为稀释因素(DF);在试管内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得到的肝细胞来研究TNF对肝细胞的影响。结果:GalN+LPS组10例在投药后36小时内死  相似文献   

14.
提出自身免疫性肝炎(以下简称自免肝炎)这一概念的 Mackay 又倡导出一个假设:以病毒、药物或营养障碍所致肝脏损伤为契机可引起以自身肝脏为作用靶的免疫反应,并导致肝脏损伤的持续进展。Esteban(1989)首先报告自免肝炎的 C100抗体检出率高达44.1%。后来发现,自免肝炎也可检出 HCV·GOR 阳性,因而引发了这方面的研究兴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最近,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有促进第一代培养的大白鼠肝细胞增殖的因子,明确了肝再生因子的存在。本文讨论了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肝再生因子与临床经过的关系。方法:对雄性大白鼠的肝脏,按照市原的方法调整了培养的肝细胞,在含5%牛胎血清中添加5%人血清。41小时后,加[~8H]胸腺嘧啶核苷,进行2小时标记,测定 DNA。结果:9名健康者的血清 DNA 合成,平均值为8.0dpm/h/μg 蛋白。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肝炎病人血清肝细胞增殖因子(hHGF)水平同病情轻重相关,即同其他肝病比较,在患病初期就明显升高,死亡病例更甚,疾病康复时可迅速地恢复至正常。急性肝炎病人的急性期也一过性增高。而且有肝功障碍病例肝内HGF 活性增加,HGF 的mRNA 转录也增强。这些事实说明HGF 可能是生理性肝再生因子。HGF 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一般认为有,肝移植时供体、受体的肝再生,慢性肝炎以及血中hHGF 在1~2ng/ml 的重症肝炎。但是,HGF 血中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专就凝血酶原活动度40%以下,但无肝性脑病的丙型重症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略作叙述。1.病情表现与诊断在 HCVRNA(PCR法)、C100-3(Chiton)、CP-9、CP-10以及GOR 等一系列 HCV 相关标志中,只有 CP-9及CP-10对诊断丙急肝,特别是其重症型独具实用价值。本文特拟“重型肝炎亚急性型紧急迫近病例”(指将进入重型的“亚重型”或“重型  相似文献   

18.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系由重症肝炎患者血液精制而成,是大鼠第一代培养肝细胞的增殖促进因子。其血中浓度在重症肝炎患者中与肝昏迷程度呈正相关,而在肝硬化患者则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但对肝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如何还不甚明瞭,本文根据新设计的ELISA法对此进行了研究。对象和方法符合犬山会议诊断标准的重症肝炎患者(急性肝功能不全组)16例,发病前没有明显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而肝性脑病在Ⅱ°以上,凝血酶原时间在40%以下的肝硬比患者(慢性肝功能不全组)16例为对象。经ELISA法测定,血中hHGF的正常值为3.4μg/L以下。结果急性肝功能不全组血中平均hHGF值比慢  相似文献   

19.
肝疾病和必需微量元素1急性肝疾病与微量元素已知急重症肝炎肝功能障碍时可发生低锌血症。作者曾经验过的急性肝炎40例的血清金属浓度为钙85.8±5.25ppm、镁21.0±6.15ppm、磷130±23ppm、铜1.81±0.27ppm、锌0.70±0....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肝炎     
难治性肝炎并不是病名,是指病毒性肝炎中的难治性病例,其中包括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最近人们把属于自身免疫性变化引起的免疫性肝炎(包括狼疮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硬变也列入难治性肝炎中进行研究。下面重点介绍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病程病毒性肝炎中,除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之外,还有非甲非乙型肝炎。遗憾的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但有的同甲型肝炎一样足经口感染,也有的同乙型肝炎一样通过血液传染。前者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已有流行的报道,所幸日本尚无发病的报道。日本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属后者,占散发性急性肝炎的约半数,占输血后肝炎的95%。由于在日本并没有施行病毒性肝炎申报制,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