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草枯急性中毒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中秋  贺晓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78-1881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百草枯急性中毒是内科常见除草剂急性中毒之一,病死率在50%~80%[1].目前百草枯中毒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就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机制及诊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百草枯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死亡率高.目前缺乏特效解毒剂,以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相似文献   

3.
急性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虽然国内外对于死亡率报道不一,但总的来说,急性中毒死亡率很高,大约在50%-80%以上。目前缺乏特效解毒剂,以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现就近年来国内外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和救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向小卫  韩继媛 《医学综述》2012,(21):3635-3636
除草剂百草枯中毒目前仍是一个主要的医学问题,由于固有的毒性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很高。百草枯产生活性氧类,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激活核因子κB、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在许多器官造成细胞损伤。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主要是常规和对症治疗,包括减少毒物的吸收(洗胃、活性炭吸附)、加快毒物的排泄(导泻、利尿、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药物治疗(维生素C/E、谷胱甘肽等),总体疗效仍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百草枯目前仍是我国农业上最常用的一种除草剂,但其对人体毒性较大,口服中毒后可引起肺、肝、肾、心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对于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肾损伤研究仍较少,其机制主要有氧自由基的损伤、炎性因子的激活、细胞凋亡、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由于百草枯中毒目前仍无特效解毒药,对于百草枯中毒合并肾功能损伤时可进行综合治疗,早期进行血液灌流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排泄,使用抗氧化剂及抗炎药物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百草枯(paraquate),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属于吡啶类除草剂,国内商品为20%的百草枯溶液。它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毒性最大的除草剂之一(人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有害浓度〉0.1mg/m^3)^[1]。近年来,百草枯中毒的病例不断增多,但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效果不佳。死亡率为25%~76%,个别报道死亡率高达80%以上。现将急性百草枯中毒26例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百草枯为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百草枯对人毒性很强,中毒后可造成多器官系统损害。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我们体会在救治百草枯中毒时必须尽早采取胃肠道净化,血液净化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又名敌草快,克芜踪。产品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钾酯盐二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毒性强,中毒患者病死率高。目前无特效解毒剂.因而少见口服致死量百草枯抢救成活病例报道:我院成功抢救百草枯中毒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瑶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9):181-183,151
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农业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对人体毒性极大,致死率高且无特效解毒剂。中毒患者早期多死于器官衰竭,后期主要死亡原因为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所导致的呼吸衰竭。目前百草枯中毒机制与治疗方案已得到广泛研究。现就百草枯对主要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百草枯中毒14例肺部X线与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是一种对人畜有很强毒性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肺、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故又称百草枯肺。有关百草枯中毒的基础研究与治疗较多,而相关影像报道较少。作者总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秋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1):2166-2166,2170
百草枯(paraquat,PQ) 是在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对人的毒性较强,中毒后病死率高达85%~95%[1] ,目前尚无有效的解毒药物.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探讨治疗急性白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百草枯商品名为克无踪,又称敌草快,为联吡啶杂环化合物,接触土壤后迅速灭活,属接触灭生性能强烈杀灭杂草的除草剂,是目前应用于农业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百草枯属高毒类除草剂,口服20mg/kg甚至更少即可中毒,致死量为30-40mg/kg(20%的百草枯水溶液5-15m1),死亡率高达80%,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解毒剂能解毒。  相似文献   

13.
百草枯作为高效除草剂,目前应用偏多,但其对人的毒性极强,在医学上也是众所周知。目前认为其毒性主要集中在肺、肾脏、心肌等重要脏器,骨骼肌损伤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从未听说。从中毒损伤机制方面,结合肌肉中毒物浓度残留时间,有骨骼肌损伤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中毒在乡镇医院急诊科常见,而除草剂吡啶类百草枯毒性最大,病死率较高,应高度重视,现将急诊于我院中毒死亡1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除草剂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农村的快速简单的灭虫农药,品种多、毒性强,并且复合成分多,很多人对此种药的认识不足,认为它只是除草剂,对人的危害不大,出现了一些人因家庭纠纷一时冲动喝除草剂而丧命的悲剧.其中毒性最强的数百草枯,一旦服用20%百草枯5~20ml左右即可死亡.百草枯(paraquat,PQ)是被广泛使用的联吡啶类速效触灭型除草剂,其化学成分为1.1二氯二甲基吡啶,是一种强烈的杂草药物,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它具有腐蚀性,人体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经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病程变化迅速,中毒者死亡率高.百草枯中毒后对人体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的表现有3个阶段[1]:消化道的腐蚀损伤:心、肝、肾、骨骼肌等受损;肺纤维化或肺间质病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机体缺氧.口服致死量抢救成功病例较少,给社会和家人造成极大危害.为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在早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减少毒物的吸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自2009年一年来我科共收治百草枯除草剂中毒2例,均为青壮年,2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商品名为克芜踪,为联吡啶类除草剂,属速效触杀性除草剂。1962年首次进人市场广泛应用在多种农作物上,对周围环境无害而迅速推广使用,随之PQ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PQ属中等毒性,但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常规治疗效果差,临床死亡率高达95%。本文对我院收治6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百草枯中毒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属于剧毒类除草剂,中毒后主要导致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其中以肺组织损伤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早期中毒患者多死于多脏器损害,后期多死于肺纤维化。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由于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寻求其发病机制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陈薇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312-1312,1315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及除草剂。该农药最大特点就是与土壤接触很快分解,无残留毒性,但是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人口服致死量为10~15ml[1]。近年来,宁波市第二医院共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28例,经积极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玉凤  杨磊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601-602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gramoxone),为农作物杂草的除草剂,易溶于水,有腐蚀性,除草效果极佳,近年来在农村各地应用广泛。百草枯对人毒性较强,口服后吸收快,随血流分布到各个脏器,通过刺激腐蚀作用,影响能量合成及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用而引起多个组织器官的损害。我们在抢救百草枯中毒病人时,重视该农药对消化道损害的临床观察,从护理环节提出防治措施,给以精心细致的护理,有效的阻止消化道对毒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马国臣  李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12-2512
随着除草剂在农村中广泛应用,除草剂中毒逐年增多。除草剂吡啶类百草枯毒性最大,口服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我院从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百草枯中毒11例,死亡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