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D1)表达规律,及其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H0-1、GFAP和cycIinD1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后2h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即开始表达HO-1[(5.30±1.00)个/高倍视野]、GFAP[(22.60±1.40)个/高倍视野]和cvclinD1[(11.50±1.20)个/高倍视野],达峰值水平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侧正常脑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变化呈"抛物线"样,HO-1和cvclinD1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以及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出血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血肿周围GFAP的表达规律。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于48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脑内GFAP阳性细胞数6h表达最强,在72h时表达最少,7d的阳性细胞数量比72h增加(P<0.05),但数量少于6h(P<0.05)。相应时间点出血组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内GFAP的表达与脑水肿相关,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出血的病理变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的修复作用具有二重性,即可以抑制也可以促进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载体 1(Glut 1,相对分子质量为 45 0 0 0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 (HIH)患者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Glut 1、GFAP抗体 )对 7例HIH患者和 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死亡患者 (对照组 )的脑组织标本进行标记 ,分析脑出血后 2 4h内、72h后的星形胶质细胞中 45 0 0 0Glut 1表达的变化 ,同时采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系统 (MPIAS 5 0 0 )计算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平均灰度 (AGD)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对照组 45 0 0 0Glut 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因表达较少 ,未达检测水平。 2 4h组HIH病灶周围反应性星形细胞增多、胞体增殖、肿胀 ,GFAP标记阳性 ;Glut 1在反应性星形细胞上同样呈明显阳性反应。 72h组标本显示GFAP和Glut 1强阳性反应 ,较 2 4h组表达明显增强 ,其AGD和平均吸光度均值分别为 2 0 3± 16和 0 .0 9± 0 .0 4。结论  45 0 0 0Glut 1在HIH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增加 ,是一种充分保障脑组织葡萄糖能量代谢的防御机制 ;病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为血 脑屏障的破坏提供了一种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D1)表达规律,及其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固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后2h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即开始表达HO-1[(5.30±1.00、)个,高倍视野]、GFAP[(22.60±1.40)个/高倍视野]和cyclinD1[(11.50±1.20)个,高倍视野],达峰值水平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侧正常脑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变化呈“抛物线”样,HO-1和evclinD1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以及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GFAP和cyclinD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GFAP和cyclinD1的表达与脑出血后神经修复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不同时间死亡患者的脑组织,自出血灶边缘向外1~3cm及出血灶对侧相应部位的脑组织进行取材,出血灶对侧设为对照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点出血灶周围GFAP和eyclinD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出血2h后出血灶周围GFAP阳性细胞数量开始增)311(22.6±1.4个/高倍视野).4~5d进一步增多(44.5±1.5个/高倍视野),6~15d达高峰(52.5±2.1个/高倍视野);15~19d后逐渐减弱(38.0±1.7个/高倍视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脑出血2h后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即有cyclinD1的表达(11.5±1.2个/高倍视野),1~5d cyclinD1阳性表达的胶质细胞数量逐渐增多,6~15d达高峰(42.6±1.3个/高倍视野);16~19d后逐渐减弱(29.9±1.2个/高倍视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FAP与cyclinD1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人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GFAP与cyclinD1表达增加,对脑出血后神经修复有促进作用.cyclinD1参与了脑出血后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活化.  相似文献   

6.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大鼠延髓内脏带 ( 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以尾壳核局部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 ,用抗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识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GFAP)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脑出血后 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发现脑出血后 4h 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伸长 ,在MVZ形成明显弧形带状分布 ,尤以 MVZ背内侧区、中间带及腹外侧区明显。提示 MVZ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以尾壳核局部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抗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识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脑出血后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发现脑出血后4 h 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伸长,在MVZ形成明显弧形带状分布,尤以MVZ背内侧区、中间带及腹外侧区明显.提示MVZ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观察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 (LPS)后 ,大鼠延髓内脏带 (MVZ)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神经元FOS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大鼠经LPS腹腔注射后 1,3,6,12h分别行固定取材制片。每个时间点的切片分为 3组 ,分别进行抗FOS、抗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抗FOS/GFAP/酪氨酸羟化酶 (TH)三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 :①FOS反应在LPS注射后 3h达到高峰 ,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MVZ内。②GFAP反应在注射后 1h即达到高峰 ,表现为胶质细胞肥大、数量增多。其分布与FOS基本相同。③三重染色观察到GFAP与FOS的多种聚集方式 (FOS/GFAP/TH ,FOS/GFAP ,GFAP/TH) ,FOS阳性神经元周围GFAP免疫反应产物更密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对LPS起反应 ,其反应高峰的出现先于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X线照射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随时间及剂量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与放射性脑损伤(RBI)的关系. 方法 以5、10、15、20 Gy剂量的X线照射体外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继续培养48 h,或以20 Gy剂量照射后分别培养4、12、24、48 h,实验均设正常对照组即未照射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DAPI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GFAP、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照射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增多,变形,胞体肥大肿胀,分支增多,突起增粗,GFAP染色加深,且这种变化随照射剂量和时间增加而表现更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照射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不同剂量组、20Gy剂量照射不同时间组星形胶质细胞GFAP、VEGF蛋白的表达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10、15、20 Gy照射组和20 Gy剂量照射后各时间组GFAP、VEGF的蛋白表达均增高,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FAP、VEGF的蛋白表达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Gy剂量照射后4~48 h内GFAP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20 Gy剂量照射后4~24 h内VEGF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 X线能诱导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及VEGF的表达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高,VEGF异常高表达可能是造成RBI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研究Wistar大鼠脑内神经脱髓鞘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对Wistar大鼠经足垫注射豚鼠脊髓匀浆制作EAE模型,并于不同时间点将其处死,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GFAP阳性细胞随损伤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于发病后第7天表达最高,第21天恢复正常。其中发病后第7、14天GFAP阳性细胞突起增长、增粗,染色加深。结论EAE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脑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其标志性蛋白GFAP水平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