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Liang L  Zhou Z  Lu M  Peng B  Lu H  Yin X  He Q  Huang J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9):525-527
OBJECTIVE: To research into the law of androgen-receptor (AR) dynamic change in developing course of human HCC. METHOD: Dynamic measurement of AR in tumor and peritumorous tissue was performed in nude mice model with orthotopic transplanted human HCC. RESULT: Tumor nodules were present in 90% nude mice 4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umor necrosis was found in the 10th week, and remarkable necrosis occurred in the 12th week. The quantity of AR in tumor and peritumorous tissue was highe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tumor (102.32 +/- 21.42 fmol/mg protein and 72.45 +/- 10.11 fmol/mg protein respectively), and then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time to the 10th week (40.98 +/- 21.11 fmol/mg protein and 53.39 +/- 7.01 fmol/mg protein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AR between each two weeks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ndroge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 because of existence of AR, and its action may decline after establishment of tumor. Therefore, antiandrogen treatment may be ineffective after establishment of tumor.  相似文献   

2.
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31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的改变。结果HCC癌组织中AR含量为250.36±110.45fmol/mg·P,癌旁组织中AR含量为90.55±31.56fmol/mg·P,HCC癌组织中AR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AR含量与血清甲胎球蛋白(AFP)、B型肝炎携带情况及HCC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AR含量的增加可能与肝细胞的癌变有关,AR可能促进HCC的产生和发展,部分HCC具有雄激素依赖性,为HCC可能的抗雄激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癌变过程中雄性激素受体的动态变化及氟他胺(flutamide)对受体和成癌的影响。方法 将95只SD大鼠分3组构建诱癌模型。A组:单纯二甲氧基偶氮苯诱癌。B组:诱癌加氟他胺治疗。C组:空白对照。第1-5个月各组取3-5只鼠称体重,肝重,取肝组织,癌灶及癌周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以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雄性激素受体。结果 (1)B组肝体比值上升比A组延迟1个月,癌分化程度较高。(2)A组雄性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保持人肝癌特性的裸鼠肝内种植模型。方法用新鲜的人肝癌组织种植于裸鼠肝脏 ;B型超声观察种植瘤的体积变化 ;解剖及显微镜下观察种植瘤的转移情况及组织细胞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和RT PCR法测定其MDR1和LRP ;SPECT检测荷瘤鼠骨转移情况。结果第 1代种植 8只裸鼠 ,2w后种植瘤 10 0 %存活 ,并分泌AFP ;8~ 10w内有肝内转移的占 75 0 % ,骨转移占37 5 % ,10w末处死模型鼠 ,有肺转移的占 37 5 % ;种植瘤的病理特征与瘤源患者肝癌一致 ;种植瘤与原肿瘤源组织MDR1、LRP蛋白及其mRNA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第 2和第 3代模型鼠各 8只 ,种植后 2w 10 0 %存活 ;10~ 14w裸鼠出现衰竭症状后其肝内、肺和骨均有转移。结论该模型保持了人肝癌生物学特性 ,可用于体内研究人肝癌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HCC组织及癌周肝组织雄激素受体。结果:48例肝癌组织AR阳性率47.9%,癌周肝组织AP阳性率58.3%;男性AR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AR阳性组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本组结果提示部分HCC是雄激素依赖性肿瘤,AR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内分泌治疗个体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体内建立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并研究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人肝癌(BEL-7402)裸小鼠(4~6周龄)原位移植,给予阿霉素(1.5mg/kg体重,每周1次)腹腔注射诱导耐药(共8周),经四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耐药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表面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用罗丹明试验观察该蛋白功能。结果 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方面符合人肝癌特征,实验组肝癌细胞表面P-gp表达为(75.45±5.67)%,而对照组表达仅(4.25±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提高了16.67倍,对羟基喜树碱具有交叉耐受性(13.67倍)。耐药细胞表面P-gp有较强的药物外排功能。结论 阿霉素较易诱导原位移植于裸小鼠的人肝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其耐药倍数与临床肝细胞癌相似。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以及逆转其多药耐药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癌癌变过程雄激素受体的动态变化及氟他胺(Flutamide)对成癌和受体影响。方法 以3'-Me-DAB建立诱发性肝癌模型,95只雄鼠分为3组:A组(n=35),3'-Me-DAB治疗组,B组(n=35),3'-Me-DAB加氟他胺组,C组n=25),对照组。结果 ①诱癌结节及大小为A>B。②B组肝体比值上升相应比A组延迟1个月(P<0.05),肿瘤分化程度提高。③A组受体以癌变启动期(第1个月)和成癌期(第5个月)最高,第2个月最低,胞核雄激素受体蛋白质分别为(56±9),(59±4),(34±3)1)pmol/g。B组的变化趋势与A组相反(P<0.05),C组的生理性表达与年龄依赖性活动能力一致。④A组癌瘤受体定量以肝细胞型肝癌最高(P<0.05),且癌瘤组织>癌周组织(P<0.05)。结论 癌变过程雄激素受体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点,雄激素敏感期的拮抗治疗可能抑制雄激素的促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R与PCa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PCa标本和4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AR的表达。结果 PCa组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对照组(p=0.001);正常对照组前列腺腺上皮的AR表达明显高于间质(P=0.0001),阳性染色颗粒主要分布在前列腺的腺上皮的细胞核中。早期前列腺癌AR阳性表达率高于晚期(P=0.0227)。高、中分化癌的AR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癌(P=0.0403)。结论 PCa组织中的AR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AR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ca发生、发展过程中A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检测PCa(N=40)和NP(N=40)中AR相对含量。结果 PCa中AR相对含量显著高于NP组(0.24±0.03 VS 0.13±0.01 P<0.05);随着PCa病理分级增高,AR相对含量有明显降低趋势;AR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期明显较阴性者为长(9.3 VS 21.4月,P<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AR及其基因存在着复杂的变化,检测AR相对含量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肝细胞性肝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肝细胞性肝癌标本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1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肝组织中AR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内胆管结石的肝组织中,A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和0%,除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外(P<0.01),其它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10%和20%,在三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阳性片中,AR和ER的标记指数(LI)均<25。结论:AR和ER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很低。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HCC),患者以男性居多.第二军医大学肝胆外科研究所收集1982.1~1991.12月期间手术切除的HCC1000倒.全部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性899例(89.9%).女性101例(10.1%).男女之比为8.9:1。在国外伴有肝硬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男女之比高达11:1。我们统计了本院建院以来肝癌3017例.男女之比为6.24:1;男性感染HBV、患慢性肝病或饮酒多于女性.便不能完全解释上述差别。从病因及生物学行为方面均提示本病可能与性激素有关。70年代发现肝腺癌的发生与口服避孕药密切相关。在此之后,有许多学者报道用人工合成的雌、雄激素皆能诱发大鼠肝腺瘤及HCC。以上提示原发性肝癌,特别是HCC和性激素及其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Kesha Rana  Rachel  A  Davey Jeffrey  D  Zajac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2014,16(2):169-177,I0006
雄激素的作用机理很复杂。最近,使用转基因修饰小鼠模型进行的雄激素受体研究使我们对雄激素作用机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Cre-loxP系统能够完成组织和/或细胞特异性的敲除。通过使用Cre—loxP系统已经获得了大量整体性或组织特异性雄激素受体(ARK0)敲除模型。这些ARKO模型的多个雄激素作用位点,包括心血管系统、免疫和造血系统、骨骼、肌肉、脂肪组织、前列腺和脑,均已被检测。本篇综述着重阐述了通过针对这些雄激素作用位点的ARKO小鼠模型而取得的人类雄激素缺乏的研究成果,并且指出充分理解Cre-loxPdx鼠模型的优缺点才能正确认识其表型。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肿瘤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技术对未经治疗的20例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2例晚期前列腺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检出雄激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均在9个月内复发。结果认为: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能是不常见的,但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对内分泌治疗产生抵抗关系密切;对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靶向抗肿瘤药物乐伐替尼对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中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 方法利用HepG2人肝癌细胞株构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2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处理组(30 mg·kg-1·d-1,1次/d)和对照组(DMSO,100 μl·20g-1·d-1,1次/d),每3天测量1次肿瘤体积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末次灌胃给药后24 h处死裸鼠并剥离瘤体,比较两组瘤体体积大小及体质量,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癌移植瘤组织中生物钟基因BMAL1、CKIε、PER1、PER2、PER3、CRY1、CRY2、CLOCK、NPAS2、REV-Erbα、TIM和DEC2表达水平。 结果两组裸鼠成瘤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裸鼠一般状态良好,移植瘤生长缓慢,瘤体体积较小,且给药第9天后生长减慢趋势明显(P<0.05),终末瘤体质量为(0.235±0.43) g,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633±0.22)g(P=0.006,95%CI=0.167~0.629);两组裸鼠体质量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在灌胃给药后第9天时,处理组体质量较对照组大(F=5.194,P=0.034);处理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BMAL1、CKIε、PER3和NPAS2 mRNA表达上调,DEC2、PER1、PER2和CRY2 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LOCK、CRY1、REV-Erbα和TIM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乐伐替尼可抑制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并且可明显上调肝癌组织中的BMAL1、NPAS2、PER3、CKIε基因表达,同时下调PERl、PER2、DEC2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雄激素受体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前列腺癌还缺乏能较好地预示其预后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指标。雄激素受体在这方面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本文对近年来雄激素受体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内分泌治疗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睾丸外组织雄激素受体的分布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雄激素受体 (AR)是介导雄激素在靶细胞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大分子 ,主要存在于男性睾丸组织中。本文综述了AR及其mRNA在泌尿生殖系统的前列腺、附睾、阴茎皮肤等睾丸外组织 ,头皮、海马旁回、脂肪等非泌尿生殖系统组织及在胃癌、喉癌等睾丸外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并对AR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复习 ,以进一步研究循环血中雄激素对人体各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quercetin治疗裸鼠移植人肝癌中的作用及三磷酸肌醇( IP3) 和Bax基因表达变化。方法:采用quercetin治疗实验性肝癌,观察肝癌增长情况;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肝癌组织IP3 含量;RT-PCR分析癌组织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分析肝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肝癌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积(15.8±10.1)mm3 vs. (52.3±26.5)mm3;重量(44.8±10.4)mg vs.(91.3±31.4) mg;均P<0.01],IP3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5.9±2.8)pmol/mg vs.(35.3±6.6)pmol/mg; 均P<0.01 ],bax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0.64±0.12) vs.(0.56±0.15), P>0.05],但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3.16±0.95) vs.(1.37±0.48)]。结论:Quercetin能减少IP3 生成,上调肝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移植人肝癌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缺血疗法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 在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裸小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 ,结扎荷瘤裸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及背胰动脉 ,诱导胰腺右叶区域性缺血 ,观察缺血对裸小鼠胰腺移植癌生长、移植癌及癌周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缺血组移植癌生长缓慢 ,倍增时间延长 ,移植癌体积、癌细胞增殖指数及蛋白含量在术后第 3、7、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光镜下缺血组移植癌呈大片凝固坏死 ,周围有渐进性坏死细胞及炎症细胞浸润 ;癌周胰腺组织腺泡萎缩破坏 ,可见广泛纤维化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区域性缺血对裸小鼠胰腺移植癌有确切的杀伤和抑制效应 ,癌周胰腺组织的缺血性改变可能不利于移植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自1973年Baum首次报道避孕药引起肝良性肿瘤以来,许多作者报告雌激素、孕激素与肝局部结节增生和肝腺瘤有密切关系。雄激素也可诱导肝腺瘤和肝细胞肝癌的发生。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不仅存在于哺乳动物肝脏,而且也存在于人类肝脏中。认为肝脏不是性激素靶器官的概念已有所改变,推测性激素致瘤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介导机理实现的。对肝细胞肝癌性激素受体的研究正日趋活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为核受体家族的一员,雄激素受体通常被认为是单一基因编码的单一蛋白,而核受体家族其他成员均已被发现有不同功能的亚型存在,近年来的研究也已在多种动物体内发现了AR亚型的表达,在人AR亚型的研究中,国内外都有文献从不同的途径对AR亚型进行了研究论证,本文就此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