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BLM结合蛋白75(BLAP75)在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反应中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 运用RNA干扰技术,在细胞中特异性沉默BLAP75基因,然后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研究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程度的变化,并且通过再次表达BLAP75来拯救沉默BLAP75所致的实验表型,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DNA损伤反应中的磷酸化修饰。 结果 与未转染的293T对照组细胞相比,电离辐射在沉默了BLAP75基因的细胞中会诱导更多的DNA断裂,并且在此细胞中重新表达BLAP75则能降低DNA断裂数量至对照组细胞水平;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的磷酸化程度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增强。 结论 BLAP75能减少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在电离辐射损伤修复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细胞核相关抗原-67(Ki-67)的表达水平,评价子宫肉瘤细胞增殖的生物学行为,寻找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因子宫肉瘤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8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分为瑚22例,Ⅱ期12例,Ⅲ期8例,Ⅳ期6例。按照美国妇科肿瘤组(GOG)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子宫平滑肌肉瘤(LMS)19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TopoⅡα、Ki-67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子宫肉瘤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opoⅡα和Ki-67的高增殖(LI)组(阳性表达细胞数〉25%)患者的2年、5年生存率与低LI组(阳性表达细胞数≤25%)患者比较均无明显差别,但总体生存率高LI组均明显低于低u组(分别为P=0.002,P=0.004)。TopoⅡα和ki-67低LI组患者的复发包块体积均大于高LI组(P=0.005,P=0.000),且复发时间均明显长于高LI组(P=0.000,P=0.000)。TopoⅡα与Ki-67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355,P=0.000)。COX多因素分析表明,除病理类型及分期外,TopoⅡα和Ki-67的表达与患病年龄、初潮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及经期、是否绝经均无关。结论TopoⅡα与Ki-67均可作为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标记物,但TopoⅡα在反映细胞精确的增殖状态方面较Ki67可能有更好的特异性,结合病理类型及分期,可能对判断子宫肉瘤的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细胞核相关抗原-67(Ki-67)的表达水平,评价子宫肉瘤细胞增殖的生物学行为,寻找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因子宫肉瘤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8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分为Ⅰ期22例.Ⅱ期12例,Ⅲ期8例,Ⅳ期6例.按照美国妇科肿瘤组(GOG)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子宫平滑肌肉瘤(LMS)19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TopoⅡα、Ki-67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子宫肉瘤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opoⅡα和Ki-67的高增殖(LI)组(阳性表达细胞数>25%)患者的2年、5年生存率与低Ll组(阳性表达细胞数≤25%)患者比较均无明显差别,但总体生存率高LI组均明显低于低LI组(分别为P=0.002,P=0.004).ToPoⅡα和Ki-67低LI组患者的复发包块体积均大于高Ll组(P=0.005,P=0.000),且复发时间均明显长于高LI组(P=0.000,P=0.000).TopoⅡα与Ki-67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35 5,P=0.000).COX多因素分析表明,除病理类型及分期外,TopoⅡα和Ki-67的表达与患病年龄、初潮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及经期、是否绝经均无关.结论 TopoⅡα与Ki-67均可作为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标记物,但TopoⅡα在反映细胞精确的增殖状态方面较Ki-67可能有更好的特异性,结合病理类型及分期,可能对判断子宫肉瘤的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Tat蛋白与Plk1的相互作用及作用位点。方法构建tat和plk1基因的不同表达载体,通过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检测它们表达产物的相互作用位点,激光共聚焦确定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Tat蛋白能结合在Plk1 N端的激酶区域,激光共聚焦发现Tat蛋白和Plk1在细胞核内有相同的亚细胞定位。结论 Tat蛋白能结合在Plk1 N端的激酶区域引起Plk1 T210的磷酸化水平提高,从而激活Plk1的活性,导致细胞周期的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ip60对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siRNA和Tip60乙酰转移酶抑制剂漆树酸,抑制U2OS细胞中Tip60的表达或乙酰转移酶活性;用克隆形成率分析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敏感性;采用γ-H2AX原位免疫荧光集簇点法,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用免疫共沉淀检测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 siRNA沉默Tip60表达明显提高了U2OS细胞对1、2 Gy中、低剂量γ射线的敏感性(t=3.364、3.979,P<0.05),但对4 Gy大剂量照射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γ-H2AX集簇点检测结果表明,照射后1、4和8 h,Tip60失活导致细胞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降低(t=3.875、3.183和3.175, P<0.05)。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损伤后,Tip60与DNA修复蛋白DNA-PKcs发生相互作用,漆树酸能抑制DNA-PKcs的T2609位点的磷酸化。结论 Tip60通过与DNA-PKcs相互作用,调控细胞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对细胞辐射敏感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微丝相关蛋白hHBRK1截短体和突变体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及纯化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常规PCR并结合定点突变技术,对hHBrkl基因进行缺失和点突变;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PCR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通过谷胱甘肽一琼脂糖纯化技术分离纯化GST融合蛋白。结果与结论:构建了包括氨基端缺失截短体hHBRK1-AN、羧基端缺失截短体hHBRK1-AC和点突变蛋白hHBRKl-S^56G^57在内的原核表达质粒,分离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hHBRKl突变体融合蛋白,Western杂交证实纯化蛋白为GST融合蛋白。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hHBRK1的相互作用蛋白及其可能的结合位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opoⅡ及Ki-67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75例食管鳞癌组织中TopoⅡ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TopoⅡ和Ki-6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并且TopoⅡ和Ki-67阳性表达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栓测TopoⅡ和Ki-67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单位(D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之前构建的pGBKT7-DPC载体为诱饵,在人肝组织酵母文库中筛选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对筛选出来的阳性酵母细胞克隆进行PCR鉴定、回转验证以及测序分析;构建诱饵蛋白和阳性克隆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人胚肾293T细胞中,检测诱饵蛋白和阳性克隆蛋白能否正确表达;最后将阳性克隆蛋白与诱饵蛋白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阳性克隆蛋白与诱饵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过两轮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得到12个文库质粒克隆,通过PCR鉴定确定7个插入片段长度互不相同的文库克隆,对7个文库克隆进行回转验证得到3个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经测序分析显示分别为MBNL1、SIK2和YY1AP1。成功构建诱饵蛋白和3个阳性克隆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且均能够在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筛选出来的3个阳性克隆蛋白均能够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成功筛选到与DNA-PKcs磷酸化簇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PNE5对TNF-α诱导的NF-κB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10 ng/mlTNF-α处理转染了pcDNA3.1或pcDNA3.1-CPNE5的HEK293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不同转染组NF-κB的转录激活活性;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PNE5表达上调对NF-κB入核的影响;凝胶阻滞实验研究CPNE5表达上调对NF-κB DNA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CPNE5可以显著抑制TNF-α对NF-κB的转录激活活性(P<0.0001);CPNE5不影响TNF-α诱导的NF-κB(P65)入核;CPEN5过表达降低了TNF-α诱导的NF-κB与DNA结合的能力.结论:CPNE5通过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转录激活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与异染色质蛋白1γ(HP1γ)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方法首先以成人肝cDNA文库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552 bp的HP1γcDNA片段,然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转染HepG2细胞后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鉴定,进而通过GST沉降实验验证HP1γ与HNF1α的相互作用区段,最后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HP1γ/HNF1α相互作用的功能。结果通过测序证实真核表达载体Myc-HP1γ构建成功,Western印迹证明Myc-HP1γ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ST沉降结果表明HP1γ与HNF1α的N端1-189氨基酸相互作用;报告基因实验证明HP1γ抑制HNF1α的转录活性。结论 HP1γ通过与HNF1α相互作用抑制HNF1α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拟证明TANK结合激酶1(TBK1)与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相互作用及ERRα对TBK1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证明TBK1与ERRα是否可以在体内外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方法研究ERRα对β干扰素(IFNβ)信号通路的影响,再用小干扰RNA构建了ERRα敲低稳定细胞系,在该细胞系中进一步检测ERRα对IFNβ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通过内源及外源co-IP发现,TBK1与ERRα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另外,ERRα可抑制VSV病毒、polyI∶C及TBK1引起的IFNβ升高,敲低ERRα表达后,IFNβ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TBK1与ERRα在293细胞内可以发生相互作用,ERRα抑制IFNβ途径的激活,为进一步研究ERRα在宿主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选并鉴定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反式调节蛋白(HBVDNAPTP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将HBVDNAPTP1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表达载体pGBKT7中,转化AH109酵母菌株并获得表达,与含有白细胞文库质粒的Y187酵母菌株配合,利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单个阳性文库质粒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后回复验证其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进一步验证HBVDNAPTP1与成对免疫球蛋白受体α(PILRα)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RT-PCR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成功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酵母细胞"诱饵"表达质粒,获得了与HBVDNAPTP1具有相互作用的已知功能蛋白4种,分别为PILRα、酶原颗粒蛋白16、羧酸脂酶1、β转导素样蛋白2.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HBVDNAPTP1与PILRα在体外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获得了4种可与HBVDNAPTP1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HBVDNAPTP1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增殖分化、信息传递和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糜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和糜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结果:SHR组和糜酶抑制剂(CHI)组Ⅰ、Ⅲ型胶原mRNA、TGF-β1蛋白高于对照组,PPARα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P<0.05)。SHR组糜酶mRNA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糜酶参与心肌纤维化,其机制与TGF-β1蛋白上调、PPARα蛋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随机回转(RPM)模拟失重条件对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MACF1)表达及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失重性骨丢失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RPM条件培养成骨细胞,PCR检测MACF1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ACF1以及不同磷酸化位点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β-catenin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结果 RPM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MACF1表达下降,β-catenin mRNA和不同位点磷酸化蛋白表达量发生改变;MACF1 shRNA抑制了成骨细胞中β-catenin表达,影响了β-catenin蛋白稳定性及活性。结论 RPM模拟失重抑制了MACF1表达和β-catenin表达及活性;MACF1 shRNA影响了β-catenin表达及活性。MACF1可能是一种力敏感分子,通过调控β-catenin参与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的感知和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 2705分子结构对其在原核细胞可溶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将HLA-B* 2705基因的全长、胞外区和α1、α2功能区分别进行克隆并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并经超声破碎、层析和透析纯化蛋白,再经体外微量细胞淋巴毒反应检测蛋白质活性。结果成功构建3种pET-32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HLA-B* 2705基因全长和胞外区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可溶性蛋白的量较低;而α1和α2功能区则以高效可溶性形式表达,通过体外微量细胞淋巴毒实验证实,HLA-B* 2705的α1和α2功能区可溶性蛋白可与HLA-B27抗体特异性结合,并成功阻断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论α1和α2功能区能够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可溶性蛋白,并具有蛋白功能,而HLA-B* 2705基因全长和胞外区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明蛋白质的大小和空间结构对于其可溶性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敲低巨核细胞白血病因子1(MKL1)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与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人CFs,敲低CFs中MKL1表达,检测敲低效果;将CFs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shNC+AngⅡ组、shMKL1+AngⅡ组,shNC+AngⅡ组与shMKL1+AngⅡ组分别转染shRNA NC、shRNA MKL1,AngⅡ组、shNC+AngⅡ组及shMKL1+AngⅡ组CFs再使用AngⅡ刺激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处理结束后,检测各组CFs增殖活性,测定各组CF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水平,观察各组CF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检测各组CFs中α-SMA、COL-Ⅰ、COL-Ⅲ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各组CFs自噬流,检测各组CFs中LC3Ⅱ/LC3Ⅰ蛋白比值、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shMKL1的CFs中MKL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未转染的CFs和转染shNC的CFs(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同一时间下CFs增殖活性升高(P<0.0...  相似文献   

17.
王毅铮  高雅婷  胡杰  高宏生  陈虹 《武警医学》2013,24(3):229-231,235
目的观察0.1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不同受体亚型(ERα+/ERβ+)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与不同受体亚型结合后对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ERα-ERβ+-MCF-7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表达B.longum NCC2705果糖ABC转运系统中BL0033、BL0034及其截短突变体,验证两蛋白的体外相互作用,并确定介导彼此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将bl0033与bl0034基因克隆至载体pGEX-4T-1和pET32a并在E.coli中表达,采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和镍柱分别对GST和His融合的蛋白进行纯化,GST pull-down验证BL0033与BL0034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BL0033和BL0034的作用位点,根据BL0033和BL0034基序特征构建截短突变体,GST pull-down实验检测截短体与完整蛋白结合的能力,确定介导相互作用的区域。结果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融合蛋白。GST pull-down实验证实BL0033与BL0034存在相互作用,其中BL0033的截短体1~23 aa能与BL0034结合,而截短体36~314 aa丧失了与BL0034的结合能力;BL0034的3个截短体中BL0034/8~244 aa、BL0034/33~220 aa能与BL0033相互作用,而BL0034/289~481 aa与BL0033没有作用。结论证实了BL0033与BL0034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确定BL0033的1~23 aa基序与BL0034的33~220 aa基序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为进一步研究B.longum NCC2705果糖ABC转运系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纤连蛋白(fibronectin)各功能区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筛选与HBsAg相互作用的区域.方法:将纤连蛋白分成7个片段,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HepG2.2.15中扩增出相应的PCR产物,连接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在E.coli中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分析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融合蛋白纯化后制备蛋白芯片,与HBsAg杂交,筛选纤连蛋白中与HBsAg相互作用的区域.结果:经RT-PCR从HepG2.2.15中扩增到各结构域片段的cDNA,序列分析均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各结构域片段的可溶性表达产物均占细菌可溶性蛋白的10%以上;Western印迹分析提示,诱导表达产物可与GST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经制备蛋白芯片并杂交,发现片段FN1、FN2信号最强.结论:成功地表达了纤连蛋白各片段,蛋白芯片杂交结果显示纤连蛋白可能是通过Ⅱ型肝素结合区及其羰基端(c端)与HBsAg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抗辐射性相关蛋白AA12和CHK1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AA12蛋白与CHK1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的AA12(LG2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印迹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用自制的抗体在A1-5和B4细胞中进行了免疫共沉淀实验;同时将AA12与Chk1基因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AH109中,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该抗体可以与AA12蛋白特异结合;并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了AA12蛋白与CHK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体内的相互作用.同时用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了AA12蛋白与CHK1蛋白在酵母体内的相互作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和α-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结果均为阳性.结论AA12蛋白和CHK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AA1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