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剑锋  彭志海  祝哲诚  蔡勇 《上海医学》2003,26(11):852-853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因其操作简便、可通过触诊和心电图观察移植心的功能变化及手术成败 ,亦可通过移植心复跳与否来判断 ,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移植免疫领域的实验研究。我院于 2 0 0 2年 3~ 7月施行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 80例次 ,并对经典的Ono术式进行改良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和分组 :取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及SD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 ,体重 2 0 0~ 2 5 0g ,均由复旦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分为两组 :A组 (70只 )采用改良术式 ,B组(10只 )采用经典的Ono术式[1] 2 .器材 :显微手术器械为上海医疗器械厂产品 ;手术显微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制作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技巧并改良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对传统Ono术式的受体准备、供心切取、供心移植等环节进行改良,建立Wistar和SD大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结果:共完成100例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术,90例成功,手术成功率90%.结论:与传统0n0术式相比,此改良术式缩短供心冷缺血时问和腹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吻合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3.
林星  车成日  金虎日  徐正哲 《吉林医学》2010,31(32):5701-570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加以改进。方法:选用Wistar(200~250g)大鼠,并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Ono创建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手术方法做了部分改进。结果:成功建立并改进了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结论:通过两组术式的比较,B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A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实用、稳定、符合心脏生理状况的兔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Ono氏、改良Lee氏、工作型、改良工作型四种方法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对供心修剪时间、受体吻合时间、复跳恢复时间、模型存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比供心修剪时间,改良工作型组比其它3组长(P《0.05);改良Lee氏组最短,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受体吻合时间改良工作型组较长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跳恢复时间Ono氏组与改良工作型组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模型建立成功例数分别为4例、2例、3例、5例.结论 Ono氏术式与改良工作型术式均是稳定的模型建立方法,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但是改良工作型模型的生理模拟性更好,远期存活率更高,因此对心脏移植的远期研究有更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肌声学造影在检测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心肌灌注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采用BrownNorway大鼠23只为同种异体移植供体[雄性,12~15周,体质量(143±23)g],Lewis大鼠53只为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同系移植供体及受体[雄性,12~15周,体质量(158±19)g]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同种异体移植18只,同系移植12只),按移植后第2、4、6天分为3组(每组同种异体移植6只、同系移植4只),分别行心肌声学造影,自动拟合曲线,比较不同组间A、β及A×β值差异及同组内同系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大鼠间差异。结果成功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同种异体移植18只,同系移植12只)。同种异体移植大鼠于术后第6天A值(15.87±4.20)、β值(0.320±0.019)、A×β值(4.974±1.355)显著降低(P<0.05,P<0.01),同系移植大鼠术后第2天A值(21.71±0.017)、β值(0.365±0.013)、A×β值(7.908±0.374)低于第4、6天(P<0.05)。在同种异体与同系比较中,A与β值于术后第6天均有差异(P<0.05),而A×β值则于术后第4天出现差异(P<0.05),到第6天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心肌声学造影可反映大鼠心脏移植后缺血再灌注及急性排斥反应发展过程中心肌灌注逐渐下降的变化特点,对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监测具有应用价值,A×β值为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稳定、符合心脏生理状况的兔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Ono氏、改良Lee氏、工作型、改良工作型四种方法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对供心修剪时间、受体吻合时间、复跳恢复时间、模型存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供心修剪时间,改良工作型组比其它3组长(P〈0.05);改良Lee氏组最短,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受体吻合时间改良工作型组较长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跳恢复时间Ono氏组与改良工作型组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模型建立成功例数分别为4例、2例、3例、5例。结论Ono氏术式与改良工作型术式均是稳定的模型建立方法,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但是改良工作型模型的生理模拟性更好,远期存活率更高,因此对心脏移植的远期研究有更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改良的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经典的Ono术式进行改良,探讨影响移植成功的相关因素,以建立高度稳定、可重复性强的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改良术式采用供心头臂干和右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改良术式与经典的Ono术式相比,能明显缩短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的阻断时间,缩短供心冷缺血时间,并减少术后吻合口的出血。结论分支吻合的改良术式较之经典Ono术式具有显著优点,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选用建康C57近交系小鼠和BALB/c近交系小鼠,参考大鼠心脏移植Ono式模型,并加以改良.同系移植组(n=20)供、受体均采用BALB/c小鼠;同种异品系移植组(n=20)供体为C57近交系小鼠,受体为BALB/c近交系小鼠.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心热缺血时间为(0.9±0.05)min,冷缺血时间为(34.8±0.7)min,手术成功率为90%.同系移植组小鼠心脏移植物获得长期存活(>100 d);同种异品系移植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期为(7.5±0.1)d.结论:提高供心的摘取技术及受体的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改良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宏亮  郑奇军  易定华 《医学争鸣》2007,28(18):1646-1648
目的:探讨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外科技巧并改良此模型的制作方法,使其更加简便且成功率高.方法:对传统Ono术式的受体准备、供心切取和吻合方法等环节进行改进,采用此改良方法建立SD大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结果:共实施100例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89例成功.供心缺血时间(32±5)min,整个手术耗时(60±10)min.结论:经典的Ono术式经改进后,术中缩短了供心缺血时间,降低了吻合难度,手术成功率高.整个过程均可单人操作,无需显微镜,使其易于掌握与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应用传统Ono术式建立Wistar至SD大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对其相应环节适当改进。结果:共实施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50例,成功45例,手术成功率90%。结论:模型建立成功的关键为:①使用合理的麻醉剂量;②良好的心肌灌注和供心冷缺血时间的缩短;③腹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减少及血管吻合的质量及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 ,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则可广泛用于器官保存、移植免疫、移植病理等多方面基础研究。作者从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1月共对 178只大鼠进行异位心脏移植 ,在Ono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手术方法的改进 ,并分析了并发症原因 ,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 178只 ,体重 2 5 0~ 30 0 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显微外科器械 (苏州医疗器械厂 ) ;手术显微镜 (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 )。1.2 方法1.2 .1 动物分组 取 178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供体 89只、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单肺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6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配对,采用三袖套法进行肺动?静脉及支气管的吻合,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手术成功20例,失败3例,其中肺静脉撕裂1例,吻合肺动脉失败1例,术后出血失败1例?供肺获取时间为(11.6±2.1)min,供肺套管时间为(13.6±2.4)min,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吻合时间为(17.7±3.5)min?血气?胸片及病理检查证实成功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结论:改良的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满足肺移植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豚鼠-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军  杨康 《重庆医学》2002,31(5):357-358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异种心脏异位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改良Ono术式行豚鼠 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结果 进行正式实验 6 0例 ,成功率为 90 % ,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为 (30± 8)min ,主要失败原因为麻醉意外、吻合口出血。结论这种模型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适合研究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腺苷(adenosine, Ado)预处理在心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40只,建立大鼠同系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供体心在获取前15min给予Ado预处理后4℃改良St. Thoms液10mL.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术后5h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电镜观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MDA、 CK-MB明显减少(P<0.01), SOD明显增加(P<0.01),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实验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2.1±2.9)d vs (12.0±1.8)d, P<0.01)].结论 Ado预处理对心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使受者的移植心脏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改良袖套法建立小鼠→大鼠颈部异位异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动态观察移植心脏病理特征。方法NIH小鼠和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用聚乙烯硬膜外麻醉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管制作带短臂动、静脉套管,将小鼠升主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大鼠右颈总动脉、右颈外静脉端端套入吻合,建立小鼠→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移植术后3h(n=4)、8h(n=4)、16h(n=4)、24h(n=4)供心仍跳动时取心,另一组(n=16)在供心停跳时取心并以此决定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未移植小鼠心脏设为对照组(n=4),各组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手术40次,成功32次,移植成功率80.0%。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49.3±16.2)h。移植心脏病理检查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心肌实质损伤、间质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随移植术后时间逐渐加重趋势,完全排斥时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及溶解、广泛间质出血、血管结构崩解及血管内血栓形成、严重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改良袖套法建立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稳定可靠,是研究异种移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为异种移植排斥反应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例。 结果 实验成功率86.7%(26/30)。取供心时间(9.4±1.2)min,供心修取时间(14.8±1.2)min,受体手术时间(60.4±2.4)min,其中吻合时间(29.8±2.5)min。结论 掌握小鼠心脏移植的显微外科技巧和正确的处理手术并发症,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模型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及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机理,为从中药学中研发出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奠定工作基础。方法:应用改良Ono术式行大鼠腹腔心脏移植,结合CsA灌胃建立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动物模型。选择移植心脏跳动良好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苏木组予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溶液灌胃;环孢素组予CsA溶液灌胃;模型对照组按体重计算予等体积橄榄油灌胃,连续灌胃7 d后取下移植心脏。观察移植术后受体的一般情况,移植心脏收缩力情况,移植心脏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进行慢性排斥反应诊断分级;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生长因子PDGF-A、VEGF-C、FGF-1、FGF-2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和环孢素组PDGF-A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组和环孢素组移植心脏心肌组织PDGF-A的表达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和环孢素组VEGF-C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组和环孢素组移植心脏心肌组织VEGF-C的表达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和环孢素组FGF-1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苏木组相比,环孢素组FGF-1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和环孢素组FGF-2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苏木组相比,环孢素组FGF-2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能降低大鼠慢性排斥模型移植心肌PDGF-A、VEGF-C的基因表达,作用与CsA相当。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能降低大鼠慢性排斥模型移植心肌FGF-1、FGF-2的基因表达,作用不及C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迅速稳定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建设方法。方法利用改良的Ono动物模型,在大鼠腹部行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体主动脉弓和受体腹主动脉吻合,供体肺动脉和受体腔静脉吻合。结果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学习期后,大鼠模型会稳定在95%以上,血管吻合时间(25±5)min,供心缺血时间(38±6)min。每天可以完成一组实验动物模型。结论坚持训练,注重手术细节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索简捷的手术方法。方法:借鉴大鼠腹腔心脏移植Ono术式,将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传统Ono术式(对照组),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改进术式(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总手术时间[(109.0±10.5)min]低于对照组[(122.0±13.6) min](P<0.05),其中实验组供心血管吻合时间 [(21.7±3.1) min]低于对照组[(36.7±7.6) min](P<0.05),[JP3]实验组供心冷缺血时间[ (29.5±3.5) min]低于对照组[(37.1±6.9) min](P<0.05);实验组供心热缺血时间 [(1.0±0.3) min]与对照组[(0.9±0.2) 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心脏移植成功1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85%;对照组心脏移植成功11例,失败9例,成功率为55%,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25.67±5.47)d]高于对照组[(8.50±1.52)d](P<0.05)。结论:改进的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制作技术具有所需手术时间短、造模成功率高及模型小鼠存活时间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Heron法建立心脏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建立更合理、符合实验需要的心脏移植模型.方法:对Her-on法进行改良,将受体右颈外静脉套管插入供心右肺动脉,右颈总动脉套管插入供心主动脉,环扎固定,供心左肺动脉结扎,从而建立改良的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结果:单人操作连续进行正式试验52次,移植成功50次,成功率96.2%.全组受体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血、血液回流障碍.每例手术总时间需50~60 min;受体血管套管准备时间为(18士3)min;供心摘取时间为(10士1)min;颈部移植时间为(6士1)min;冷缺血时间为(16士1)min.结论:改良Heron法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无需显微外科操作,是一种更合理、实用、稳定可靠和易于复制的器官移植研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