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34名平原人乘飞机进驻海拔4370m 高原后尿蛋白的动态分析和急性高原病(AMS)的调查,我们看到,受试者在达高原的1~3天内尿蛋白阳性率为20.6~26.5%,尿潜血反应阳性率为5.9~14.8%,4天后均接近平原值;AMS 者的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未患AMS 者(28.9±4.4v.s.17.1±2.2,p<0.05);在AMS 患者中,69.2%的人(9/13)尿蛋白阳性,30.8%的人(4/13)尿蛋白可疑,而且尿蛋白阳性者的AMS 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长于非尿蛋白阳性者(4.4±0.1v.s.3.6±0.1,p<0.05)。上述结果提示,平原人在快速进驻高原初期肾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经短期高原适应后是可以很快恢复的;AMS 与高原性蛋白尿有密切的关系;蛋白尿的产生可能是由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后通透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特点和价值。方法:对56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和51例健康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56例患者均有右室流出道增宽,右室右房增大、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增厚,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等征像。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输出量增加,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健康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高原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对诊断高原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对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5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5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防治的主要措施,精心治疗和护理是本病痊愈的最好途径。随着藏区计划生育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逐步完善,以及医务人员的的高度重视,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发病率正逐年降低,治愈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9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及其恢复进行了随访观察,并发现球形心影是婴儿高原性心脏病的重要X线征象。而右心房增大又是参与球形心影形成的主要因素。本文同时表明患儿离开高原环境是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儿童高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原性心脏病患儿82例为高原性心脏病组,同时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组,正常儿童7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分析高原心脏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改良小儿心衰分级评分(RO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原性心脏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为(810.20±104.43) ng/L,明显高于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健康组儿童血清NT-proBNP水平(P<0.05);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轻度、中度和重度心衰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767.80±105.65) ng/L、(865.03±112.20) ng/L和(957.42±109.46) ng/L,明显高于无心衰患儿(P<0.05),同时重度心衰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儿(P<0.05);高原性心脏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ROSS评分呈正相关(r=0.708,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原性心脏病肾小管功能损害情况 ,为保护高原性心脏病肾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2 2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和 1 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N -乙酰 -β -D葡萄苷酶 (NAG)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 (Cr) ;结果 :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尿RBP、NA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 1 ) ,而血BUN、Cr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较Ⅰ、Ⅱ级患者的RBP、NAG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结论 :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存在肾小管功能损害 ,尿RBP、NAG检测是判断其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尿RBP、NAG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其肾小管功能损害情况 ,为指导临床用药、保护高原性心脏病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高原病( AMS)是急性暴露于高原(海拔>2500 m)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因高原低氧而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我国有着西藏、青海等大面积高海拔地区,随着高原旅游及务工人员的剧增, AMS严重威胁急进高原人群的健康、降低劳动能力。目前已知AMS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青壮年高于老年和儿童,考虑AMS发生可能受体内性激素水平差异的影响。因此研究性激素与AMS的相关性对阐明AMS病理生理机制、预防和治疗AM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进海拔3 700m高原外训军人急性高山病(AMS)发病情况,探讨个性、认知、心理健康与A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本信息问卷、Lake Louise评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28名军人进驻海拔3 700m高度1周后进行团体现场调查。结果:外训军人AMS评分阳性者占18.8%,AMS评分总和与EPQ的N分、对AMS的恐惧程度、SDS的标准分、SDS的因子z1、z2、z4、SCL-90的总分和10个因子分呈正相关,与EPQ的E分、脉压差、对AMS的了解程度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分、对AMS的恐惧程度、压力来源总和、对AMS的应对措施的了解程度、兵源地、SDS的因子z4、z3、文化程度对预测AMS评分总和有显著作用。结论:个性、认知、心理健康、情绪反应与AMS显著相关,运用合理的心理应激管理策略与心理干预技术,可降低AMS的发生率,增强高原作战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原性心脏病38例患者血中SOD和MDA进行了测定。将其结果与该地健康成人比较,患者血中SOD值降低,MDA值升高,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MDA值降低,SOD值升高。揭示氧自由基可能参与了高原性心脏病的发展过程。当然高原性心脏病发生后组织缺氧加重也可使体内自由基失平衡,含量增高。所以在治疗高原性心脏病时除常规疗法外,可采用量子血疗方法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原性心脏病中肺气肿X线表现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气肿X线表现在成人高原性心脏病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4例成人高原性心脏病胸片;结果:高原缺氧致代生肺气肿如发展为不可逆肺气肿,则是除高原缺氧引肺小动脉收缩导致肺高压以外又一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因素之一。结论:肺气肿在高原性心脏病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浩 ,等 .西藏医药杂志 ,2 0 0 4 ,2 5 (3) :5~ 6 )  高原性心脏病是高原地区常见病 ,缺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的改变。维奥欣为一种新型中药制剂 ,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我们以纯中药片剂复方丹参片做对照 ,观察维奥欣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5 7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维奥欣组 )和对照组 2 7例 (复方丹参片组 ) ,在休息、吸氧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维奥欣片 16 0mg ,每日 3次 ;对照组给予复…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在拉萨使用微型心导管直接测量了12例高原健康人和7例高原性心脏病人的肺动脉压。以肺动脉收缩压>4kPa和/或平均压>2.67kPa做为判断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测量结果表明12例高原健康人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25%,7例高原性心脏病人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100%。作者认为高原健康人存在的肺动脉高压与高原性心脏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二者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胸部X线征象在鉴别不同病因肺水肿的价值,作者对27例高原性肺水肿和心肾肺水肿各25例的6种X线征象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根据这些胸部X线征象,高原性肺水肿能与其他二型肺水肿区别开来.最后作者对各种X线征象的病理生理基础,高原性肺水肿形成的机理和X线表现等结合文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评价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疗效。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无创性BiPAP通气是抢救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喀喇昆仑高原进驻者皮肤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由皮肤科医师按照统一调查方案对喀喇昆仑高原与兰州地区居住1年以上的某部官兵进行皮肤病普查,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兰州地区进驻者比较,喀喇昆仑高原进驻者部分皮肤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共发现36个病种,其中寻常痤疮、高原指甲凹陷症、高原性脱发、慢性唇炎和日光性皮炎是最常见的病种,共253例,占全部被调查对象的54.29%。结论:喀喇昆仑高原进驻者皮肤病谱有所不同,高原指甲凹陷症、高原性脱发和慢性唇炎的患病率显著增高。寻常痤疮、高原指甲凹陷症、高原性脱发、慢性唇炎和日光性皮炎是最常见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指由平原快速进入高原(或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时,因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综合征。低气压和缺氧是引发AMS的最主要或最关键的因素,缺氧是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VEGF在AMS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迄今有关VEGF与A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MS发病后体内VEGF的变化观察,而有关AMS患者在平原状态下体内VEGF的研究尚不多,为探索VEGF在AMS患者发病前后的动态变化,本文通过对汉族急进高原人群中AMS患者及耐受者分别在平原及高原状态下血浆VEGF浓度的动态观察,以探索VEGF与AMS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原性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面颊部毛细血管极度充血、扩张,受寒冷低温刺激后,血管血流缓慢、皮肤绀紫。我国青藏高原、甘肃及新疆地区多见。由于此症具有疾病的定义内容,故可命名为高原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我科自1985年11月至1998年11月共诊治25...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观察健康青年男性从平原到不同高海拔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压变化,旨在探讨动脉血压变化与不同海拔发生AMS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动脉血压测量在AMS诊断中的作用。作者收集世居平原(海拔500m)、急进高原(海拔3 700m)第1、3、5、7天及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海拔4 400m)第5天时人群的人口学资料,测量动脉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BP)等],并填写AMS流行病学观察表。另以平原健康青年男性作为对照组。以路易斯湖AMS计分系统(LLS)诊断AMS。分析上述各人群进入高原后的动脉血压变化及其与AMS的关系。结果由平原急进高原(海拔3 700m)第1天SBP、DBP、MABP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重症小儿高原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小儿高原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青海省儿童医院张凯美青海省果洛州医院杨海玲,元旦吉在海拔高达4000m左右地区,地处偏僻。医疗条件差,交通不便,病情危重,且不具备转院的重症小儿高原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如何就地积极抢救?笔者于19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54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发病2天内胸片特点.结果(1)肺内改变有毛玻璃状、斑点状、小片状影、肺门区块状影、弥漫性实变等五种类型,常混合出现,可单侧或双侧,以右侧略多;(2)心脏改变右室轻度增大、心腰略丰满;(3)肺门改变中心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模糊,增大不明显;肺野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正常;(4)胸膜改变常伴有水平裂增厚.4~5天复查,上述改变完全消失.结论X线胸片的影像特征对诊断高原性肺水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