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CMNCs)颈内动脉输注能否透过血管性痴呆大鼠血脑屏障,以及在脑易损伤部位定居并存活情况.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术后6 h、24 h、3 d、7 d、2周5个治疗组,(n=6).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治疗组颈内动脉输注BrdU标记的HCMNCs(3×106/0.5 ml).采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后4周 HCMNCs在脑内分布、存活情况.结果 HCMNCs广泛分布于脑组织,主要集中在海马和大脑皮质区,特别是血管周围;术后6 h组大鼠脑内HCMNCs为(3 598±311),24 h和3 d组最多(4 311±310),(4 426±399),7 d组(3 726±356)、2 周组(2 525±298)则呈进行性减少(P《0.05,P《0.01).注射后2、4周大鼠AAR比率,6 h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24 h、3 d组较6 h组显著增高(P《0.05),7 d组开始下降,显著低于3 d组(P《0.05);2周组更进一步下降,但仍比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透过VD大鼠血脑屏障向脑易损伤部位迁移聚集并存活,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但其透过血脑屏障具有特定的适宜时间窗.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及结构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时大脑的皮层、海马的突触超微结构和结构参数改变,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老年大鼠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2、4月组。电镜下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应用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对突触数密度、突触活性带长度、圆盘面积、表面密度和三种突触弯曲型比率进行分析。结果:皮层及海马在缺血2、4月组突触数密度(Nv)均明显下降,而缺血2与4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海马在缺血2、4月组突触活性带长度(L)、突触连接带圆盘面积(S)及突触表面密度(Sv)均下降,缺血2与4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皮层在缺血2、4月组未见明显改变。三种突触弯曲型比率在缺血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血管性痴呆的突触数密度、突触活性带长度减少可能与血管性痴呆的神经递质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病导致缺血性脑神经损害引起的,临床尚无特效干预药物,急需VD动物模型上的基础研究和有效药物开发。近年来有关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不断完善,但仍有弊端,为使VD实验更加科学, VD大鼠模型制作更易成功,本研究参考常用VD造模方法并做一改进,采用“反复夹闭颈动脉加注射硝普钠降压再加单侧永久结扎颈总动脉法”制备VD大鼠模型,并用脑复康(吡拉西坦)加以模型验证。实验从大鼠行为学和组织病理两个方面评价VD模型。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一是确定了硝普钠注射量为2.0 mg/kg时,手术室温控制在28℃且术后24小时内控制在25℃,大鼠状态稳定,死亡数减少;二是术中反复阻断三次双侧颈总动脉后直接永久性结扎左侧颈总动脉,这样可以切断大约三分之一的脑供血,造成慢性脑供血不足状态,更接近VD发病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对比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定位航行潜伏期延长,空间搜索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病理切片显示:细胞数量较少、细胞轮廓模糊皱缩、胞浆深染、核不清晰;脑复康阳性药物对照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以上结果提示:该法可高效的制备VD大鼠模型,阳性药物验证了该模型大鼠可用于VD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方法:2-VO法(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对30只Wistar大鼠进行处理,通过Morris迷宫实验检测其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行为功能,判断实验组模型学习记忆和空间记忆的认知能力,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有十分显著差异(P<0.01)。痴呆率为83%,轻度痴呆占40%,中度痴呆占56%和重度痴呆占4%。结论:2-VO法制作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具有制作简单,成功主高,重复性好,痴呆症状稳定等优点,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用于基础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合适的慢性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性痴呆(VaD)模型。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慢性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模型,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VaD模型。行为学筛选合格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DM组、VaD组和DM VaD组。观察术后2周、4周、8周大鼠的一般状况,并应用Y-迷宫观察其空间定向学习和记忆的能力。结果:DM组手术4周后出现学习记忆能力下降。VaD组和DM VaD组在术后2周即出现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呈逐渐下降趋势;DM VaD组较同期的VaD组下降更为严重。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经颈动脉结扎后成功建立了VaD模型,可用以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与VaD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鼠血管性痴呆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2VO)进行改良,提高模型动物存活率。方法采取改良造模方法(间隔3天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传统的2VO方法(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并比较2种方法大鼠的成活率和学习记忆能力差异。结果术后60d,改良模型组动物存活率(80.0%)明显高于传统模型组(45.0%)(P〈0.01)。2个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均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2VO法是建造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建立可靠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方法 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和颅外安置小磁铁吸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的四氧化三铁方法建立痴呆模型,以Y型电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1)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30天大鼠出现明显的记忆能力下降;海马锥体细胞数量减少,神经核固缩,神经元突起断裂、排列紊乱。(2)用磁铁吸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的四氧化三铁后14天,大鼠出现明显的记忆能力下降;在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痴呆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微血管梗死灶,海马锥体细胞核深染、固缩、变形。结论 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和颅外安置小磁铁吸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的四氧化三铁方法均可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并可用于血管性痴呆的基础研究;前者可用于探讨老年期痴呆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结构神经肽Y(NPY)表达的改变,探讨NPY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0只,实验组按2-VO法间断结扎颈总动脉,对照组与实验组作类似手术,但不夹闭颈总动脉。三组于术后4周进行行为学检查。后断头取脑,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海马结构NPY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实验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结构及形态学检查结果:示实验组大鼠海马结构NPY阳性神经元染色降低甚至缺如,正常组和对照组的海马结构有较多的NPY阳性神经元:定量比较海马齿状回分子层NPY阳性纤维密度,实验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海马结构NPY阳性神经元缺如有关,NPY与血管性痴呆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研究复方丹参方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王蕊等人的方法建立,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复方丹参方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与模型组(37.1±7.9)比较P<0.01。结论 复方丹参方比喜得镇更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高风超 《医学综述》2013,19(13):2379-2382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动物实验是探讨其发病机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分析大鼠VD的造模方法和造模后大鼠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神经生化指标等观测指标,可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伊文思蓝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laudin-5的表达。结果:脑出血模型组及水蛭素组BBB通透性于出血后明显增加(P〈0.01),同时水蛭素组BBB通透性低于脑出血模型组(P〈0.01);claudin-5的表达在脑出血模型组和水蛭素组于出血后明显减少(P〈0.01),水蛭素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脑出血模型组(P〈0.01)。结论:调节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的表达,进而调节BBB的通透性可能是水蛭素抑制脑水肿形成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急性低压缺氧条件下,大鼠血脑屏障通秀性的变化特点,为阐明低压缺氧作用下脑功能障碍的可能机理及临床上特殊病例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生理学依据。方法:选择在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00m急性低压缺氧暴露组。实验组动物于低压舱内,以20m/s的速率上升,至5000m,停留5hm,而后以20m/s的速率下降至地面;出舱后立即经心脏灌注硝酸镧固定液,开颅取脑,制成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急性低压缺氧暴露5h后即刻,即可见镧颗粒通过大鼠脑皮质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沉积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内、细胞核膜上以及血管周围,弥漫性地分布于脑间质细胞间隙,并附着于神经细胞膜上,而对照组大鼠,镧颗粒仅滞留于大脑皮层的毛细血管腔内。结论:5000m以上低压缺氧连续暴露5h,可引起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这可能在低压缺氧导致脑水肿的发生以及脑功能障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确定临床上特殊病例的治疗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CA4区神经元调亡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白鼠2-V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TUNEL染色技术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大鼠海马CA4区神经元调亡状态进行观察,并用图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正常大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血管性痴呆大鼠光镜下海马CA4区调亡细胞数量较多。轻度痴呆、中度和重度痴呆与正常大鼠海马区单位面积TUNEL阳性细胞娄比较,各组有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14.
脑损伤后高血糖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损伤后高血糖对大鼠血 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Ⅰ组 ) ,高血糖组 (Ⅱ组 ) ,脑损伤后正常血糖组 (Ⅲ组 ) ,脑损伤后高血糖组 (Ⅳ组 )。应用流体冲击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 ,然后分别对高血糖及正常血糖组的血 脑屏障结构的损伤的标记物伊文蓝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在相同脑损伤的情况下 ,高血糖组的伊文蓝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同时以上 2组的伊文蓝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血糖组 (无脑损伤组 ,P <0 .0 0 1) ;而正常对照组与高血糖组的伊文蓝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损伤后高血糖使大鼠血 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结构突触膜糖蛋白的变化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果雌性大鼠海马结构突触膜糖蛋白的变化及中药黄精口服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以结扎SD雌性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建立血管性痴果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黄精口服液(0.5mL/100g)灌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结构突触膜糖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灰度值。结果 痴果组和痴果+生理盐水组海马结构突触膜糖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灰度值比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痴果+黄精组高于痴果组和痴果+生理盐水组(P<0.05);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与海马结构突触膜糖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海马结构突触膜糖蛋白减少是血管性痴果神经病理机制之一;黄精口服液具有重塑突触、改善SD雌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扭奉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Westernblot法观察AQP4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依达拉奉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l-3d最高,依达拉奉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3d时达到高峰,依达拉奉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r=0.585,P〈0.05),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依达拉奉可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layed neuroprotection induced by paeoniflorin(P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of Paeoniae radix prescribed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rats subjected to vascular dementia(VD). Methods: A rat model of VD was induced by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occlusion(BCCAO). Low-dose or high-dose PF(20 or 40 mg/kg once per day) was administrated for 28 days after VD. The behavioral analysis of rat was measured by water morris.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 and mean transit time(MTT) were measured in the bilateral hippocampus by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1β(IL-1β), interleukin-6(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 were measured by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its. Protein levels were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m RNA levels were evaluated by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estimate p65 translocation. Results: The behavioral analysis showed that PF could decrease the escape latency time(P0.05), and increase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original platform quadrant and the across platform frequency in water maze in VD rats(P0.05). Likewise, PF remarkably promoted the r CBV(P0.05), r CBF and decreased per minute MTT(P0.05) in hippocampus of VD rats. Furthermore, PF decreased the release of IL-1β, IL-6 and TNF-α as well as inhibited the m RNA expression of IL-1β, IL-6 and TNF-α in the hippocampus of VD rats(P0.05 or P0.01). PF also could decrease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cyclooxygenase-2 in the hippocampus of VD rats(P0.05 or P0.01). In addition, PF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nuclear factor κB(NF-κB) pathway in the hippocampus of VD rats. Conclusions: PF significantly attenu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mproves hippocampus perfusion and inhibits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VD rats. In addition,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PF might be due to inhibiting the NF-κB pathway. PF may be a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improving VD.  相似文献   

18.
胰磷脂酶A2对血脑屏障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胰磷脂酶A2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同时用蛇毒PLA2作比较;用伊文氏蓝示踪,肉眼和切片观察脑组织EB蓝染情况,作为BBB通透性增高的一般指示剂。结果表明,当血中PLA2达一定浓度、作用一定时间后动物脑组织出现EB颗粒,且其密度和范围随该酶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加深,对照组动物脑组织则未见蓝染;同样浓度的蛇毒PLA2作用强于胰PLA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基葡萄糖(G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功能及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完全抗原和减毒百日咳杆菌原液免疫大鼠后随机分为3组:①EAE组(n=40):腹腔注射4.5(ml/kg·d)磷酸盐缓冲溶液。②GS治疗1组(n=40):腹腔注射90mg/(kg·d)GS溶液。③GS治疗2组(n=40):腹腔注射180mg/(kg·d)GS溶液。各组分别于免疫后6、8、10、12、14、16、18d检测大鼠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白蛋白(ALB)含量,其CSF与血清ALB比值(QA)作为评价BBB功能及动态变化的指标。结果EAE组QA值在免疫后6d开始升高,免疫后10d达最大值,早于临床症状出现。GS治疗组QA值在免疫后6d仅有少量升高,在免疫后14d达高峰,与EAE组相比QA值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治疗2组QA值与GS治疗1组相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GS可降低EAE大鼠QA值水平,对EAE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2 h,测定脑梗死体积,并用伊文思蓝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HE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变化。结果再灌注22 h后,AG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缺血区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AG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并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