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肾清对DN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肾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托普利(14 mg.kg-1)组、糖肾清高、中、低剂量(187,93.5,46.75 mg.kg-1)组,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连续ig 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行HE,PAS染色,光镜下对肾组织病变进行分类评分,PAS染色下测定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结果:糖肾清高剂量组的肾脏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肾清能减轻DN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程度,对其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肾康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KC(蛋白激酶C)、AGES(非酶糖基化终产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茵素方法造模,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糖肾康饮3个不同剂量组,分组给药处理12周,检测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PKC、AGES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尿蛋白,SCr、BUN、血糖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肾组织PCK、AGES表达明显增强。糖肾康高、中剂量组与西药组均能使上述指标有所好转,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但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西药组相对效果较差。结论:糖肾康饮可能通过减少肾脏PKC、AGES的表达,从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甘松饮对ZDF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的保护作用,揭示甘松饮以miR-26a为主靶点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细胞外基质(ECM)堆积,进而延缓肾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利用ZDF(fa/fa)大鼠,高脂饲料诱导达到预期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模型(6周龄ZDF大鼠饲喂8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格列喹酮(10mg·kg-1)对照组、依那普利(10 mg·kg-1)对照组、甘松饮(5、10 g·kg-1)组,每组10只。大鼠肾组织取材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miR-26a及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所涉及到的TGF-β1、Smad3、Smad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甘松饮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调miR-26a、Smad7的mRNA表达,而下调TGF-β1、Smad3 mRNA表达,并具有统计学差异(vs.模型组,P﹤0.01或0.05)。结论:甘松饮在ZDF大鼠肾脏中存在通过调控miR-26a介导的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肾脏细胞外基质堆积(ECM),从而保护ZDF大鼠肾小球功能作用的可能,有助于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肾小球系膜区扩张、细胞外基质(ECM)积聚是糖尿病肾病(DN)的主要病理特征,人与动物发生高血糖后肾小球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增强,Ⅳ型胶原增加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相关,TGF-β_1则可促使Ⅳ型胶原表达增加,参与 DN 病理形成过程,而抑制 TGF-β_1、Ⅳ型胶原的过度表达可延缓 DN 的进展。我们以往研究表明益肾方具有降低糖尿病(DM)大鼠血糖,减少尿微量蛋白排出,减轻肾脏病理变化的作用。本实验将进一步观察益肾方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Ⅳ型胶原、TGF-β_1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益肾方对 DN发生、发展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每组10只。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 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lAc),计算肌酐清除率(Ccr),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显著降低DN大鼠FBG、HblAc、24h mALB的水平,延缓Ccr的下降,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降低TGF-β1、TβRⅡ的表达。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TGF-β1、TβRⅡ的表达调节ECM代谢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肾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三联造模法(单侧肾摘除+高糖高脂+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药物干预12 w后,采用RT-PCR方法研究糖肾宁对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用三联造模法可成功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的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呈异常增多趋势,糖肾宁可减少TGF-β1 mRNA在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结论:糖肾宁可有效过降低TGF-β1 mRNA在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l(GLUT-l)、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 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 lAc)、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l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KC、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降低DN大鼠FBG、Hb lAc、24h mALB(P<0.05或P<0.01)的水平,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降低GLUT-l的表达,降低PKC的表达(P<0.01,P<0.05),减少ECM成分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GLUT-1的表达,抑制PKC通路激活,减少ECM成分的表达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复肾汤"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复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给单侧肾切除后大鼠一次性注射STZ建立 DN模型 ,分设模型组、复肾汤治疗组、缬沙坦对照组及正常组 ,检测 2 4 h尿蛋白、血肌酐、尿肌酐、肾重、体重及肾组织 TGF- β1 表达 ,并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复肾汤能够减少 DN大鼠尿蛋白的排泄 ,抑制过度增高的内生肌酐清除率 ,减轻肾脏肥大及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硬化 ,抑制肾组织 TGF- β1 表达。结论 :复肾汤具有降低蛋白尿和抑制肾小球早期肥大及 TGF- β1 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以岭  魏聪  梁俊清  王宏涛  张会欣  贾振华 《中成药》2007,29(12):1754-1757
目的: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lAc)、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降低DN大鼠FBG、HblAc、24hmALB(P<0.05或P<0.01)的水平,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降低GLUT-1的表达,降低TGF-β1、TβRⅡ的表达(P<0.05或P<0.01),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GLUT-1、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直接和间接地减少了ECM成分的表达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连蛋白(FN)表达活性的影响,探讨糖肾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四组(每组15只),分别设定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组、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糖肾平组。各给与相应处理,糖肾平组给喂服糖肾平方,治疗6周,处死大鼠,取出取左侧肾脏,免疫组化测定肾脏组织TGF-β1和FN的表达活性。比较治疗前后各组TGF-β1和FN的表达活性。结果:TGF-β1在正常对照组主要在肾小管细胞浆中表达,而肾小球系膜区表达较少;在糖尿病肾病模型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糖肾平联合贝那普利组上述明显增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正常对照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基底膜有少量FN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这些成分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糖肾平联合贝那普利组上述明显增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糖肾平能够抑制TGF-β1、F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李立  常风云  常庚  潘莉 《陕西中医》2009,30(8):1074-1075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每日灌胃二黄糖肾康,8周后检测24h尿蛋白及肾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Bcl-2及Bax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肾皮质细胞凋亡。结果:二黄糖肾康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大鼠肾皮质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肾小管和肾小球内凋亡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二黄糖肾康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调节Bcl-2和Bax在肾脏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抑制肾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脏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及代谢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模型、缬沙坦、糖适平及通肾络胶囊组,每组10只。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e)、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测定影响ECM代谢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及转化生长因子81(TGF-81)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降低DN大鼠FBG、HbAlc、24hmAlb的水平(P〈0.05或P〈0.01),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程度,减少ECM成分,降低TGF-B1、TIMP-2的表达,升高MMP-2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减少ECM成分表达、调节ECM代谢,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肾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SKI)对DN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单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制造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设置高低两种剂量的肾康注射液治疗组,洛汀新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观察各组肾小球中的细胞外基质(ECM)不同组份的变化.结果:DN大鼠肾小球中ECM成份FN、LN和CoⅣ的合成和分泌明显增多.SKI能明显抑制肾小球合成和分泌FN、LN和CoⅣ,其药物作用优于洛汀新,并且与剂量呈依赖关系.结论:减少肾小球合成和分泌FN、LN和CoⅣ是SKI防治DN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晓  汪建云  鲁茜  董秉政  印晓星 《中草药》2008,39(4):560-565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并比较它们对DN作用的异同,从而为联合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SD大鼠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DN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4组:DN组、GBE治疗组(100 mg/kg)、卡托普利治疗组(10 mg/kg)和缬沙坦治疗组(15 mg/kg).对照组及DN组ig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治疗.治疗12周后收集标本.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皮质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缔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显著改善DN大鼠GBM增厚现象,降低肾皮质中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量.3种药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直接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TGF-β1和CTGF的表达而抑制ECM的积聚.另一方面通过其分解平衡系统MMP2/TIMP2而使ECM表达减少.并且发现GBE改善GBM的作用较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弱,而抑制肾皮质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作用较强.结论 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可抑制ECM的大量表达,并且GBE抑制GBM增厚的作用较其他两药弱,而抑制肾皮质ECM的表达较其他两药强.这对于临床联合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W)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造模,用TW灌胃DN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LeicaQwin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24小时尿蛋白、SCr、BUN,升高ALB,减小肾小球直径及减轻肾重,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及降低肾组织TGF-β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6.
糖肾清Ⅰ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肾清I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四氧嘧啶所诱导的清洁级Wistar糖尿病肾病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肾病未干预组(B组)和糖尿病肾病糖肾清Ⅰ号干预组(C组),每组各12只。糖尿病肾病模型成功后开始给予糖肾清Ⅰ号药物干预,8周后收集24h尿液及血标本,处死大鼠后,取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加,尿蛋白增加,肌酐清除率上升;糖肾清Ⅰ号使尿蛋白减少(P<0.01),肌酐清除率降低(P<0.0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病理学检查显示糖肾清Ⅰ号使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减轻。[结论]糖肾清Ⅰ号通过部分抑制TGF-β1的活性而对糖尿病肾脏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糖饲养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山楂叶总黄酮组。结果山楂叶总黄酮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相对面积,改善肾功能;下调肾组织中TGF-β1、Smad4 mRNA的表达。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干预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TW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Leica Qwin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肾小管短径和完整肾小管数目,并称取各组大鼠左肾重量、计算肥大指数,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p38MAPK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减少24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缩小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管短径,完整肾小管数量增加,肾脏病理改善,肾重及肥大指数减少,TW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AL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而对肝功能未见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9.
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和CO-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Ⅳ型胶原(CO-Ⅳ)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灵芝多糖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造成糖尿病模型,分组予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LP)进行治疗性灌胃.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 和RT-PCR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TGF-β1、CO-Ⅳ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TGF-β1、CO-Ⅳ蛋白和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灵芝多糖各组较糖尿病组表达降低(P<0.01).结论 灵芝多糖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中TGF-β1和CO-Ⅳ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起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 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lAc)、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GLUT-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KC、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降低DN大鼠FBG、HblAc、24h mALB(P〈0.05或P〈0.01)的水平,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降低GLUT-1的表达,降低PKC的表达(P〈0.01,P〈0.05),减少ECM成分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GLUT-1的表达,抑制PKC通路激活,减少ECM成分的表达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