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强  王坤正  王祥培 《中药材》2005,28(10):910-913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aones)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骨丢失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大豆异黄酮,50mg/kg·d,灌胃).假手术组仅牵动卵巢,其余两组均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取第3~6腰椎做骨密度检查;取股骨提总RNA,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上述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豆异黄酮能够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密度,并可上调去卵巢大鼠骨组织OPG的mRNA表达,下调M-CSF的mRNA表达,使ODF/OPG值下降.结论:大豆异黄酮抗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丢失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调控OPG和M-CSF的表达和ODF/OPG值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通络止痛汤对去卵巢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探究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选用3个月龄SD雌性大鼠72只,6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OVX)后,随机分为模型组(OVX组),戊酸雌二醇组,温肾通络止痛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其余12只为假手术组。通过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评价温肾通络止痛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结果:温肾通络止痛汤可以防止去卵巢SD雌性大鼠胫骨骨密度降低,减少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表达,提高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从而降低血清RANKL/OPG比值,达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下调血清IL-6、降低RANKL/OPG比值,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筋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护骨素(OPG)和核因子k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mRNA表达量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筋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机制。方法:取健康6月龄雌性SD大鼠48只,采用摘除双侧卵巢去势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0.5mg/kg)、筋骨胶囊组(0.27g/kg)4组。用药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取双侧股骨骨髓为标本,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技术,测量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OPG和RANKL 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OPG和RANKL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阿仑膦酸钠组OPG 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仑膦酸钠组RANKL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筋骨胶囊组OPG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筋骨胶囊组RANKL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筋骨胶囊组OPG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1),筋骨胶囊RANKL mRNA表达量与阿仑膦酸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胶囊能有效地上调OPG mRNA表达量,并抑制RANKL mRNA的表达,通过影响OPG/RANKL系统,抑制骨吸收,并促进骨形成,能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Hepcidin对其下游OPG/RANKL通路调节的角度,初步探讨左归丸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并为进一步揭示"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36只共3组,造模组大鼠实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制作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结束后再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OVX组、E2组、左归丸组,每组各12只,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给药3个月后,检测大鼠胫骨骨量(TBV%)、骨吸收(TRS%)和骨形成(TFS%、OSW、MAR、mAR)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Hepcidin mRNA及胫骨骨髓中Fpn1、OPG及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OVX组大鼠胫骨TBV%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而TRS%、TFS%、OSW、MAR、mAR较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增高;与OVX组比较,左归丸组的TBV%显著增高,而TRS%、TFS%、OSW、MAR、mAR水平明显低于OVX组。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大鼠肝脏中Hepcidin的mRNA表达强度均明显降低,大鼠胫骨骨髓中Fpn1和RANKL mRNA表达强度则明显增强,OPG 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降低。与OVX组比较,左归丸组的大鼠肝组织中Hepcidin mRNA表达强度明显增高,胫骨骨髓中OPG mRNA表达强度明显增高,Fpn1和RANKL mRNA表达强度则明显下调。结论:左归丸可通过提高Hepcidin水平,增加与受体Fpn1的结合,进而对下游OPG/RANKL信号通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OPG表达上调而下调RANKL的表达,从而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丢失,这是其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H2S供体GYY4137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6月龄的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对照组(OVX组)、GYY4137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大鼠行双侧卵巢探查术,其他大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以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后GYY4137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0 mg·kg~(-1),30 mg·kg~(-1)和50 mg·kg~(-1) GYY4137。12周后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含量。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骨组织中护骨素(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表达。结果:OVX组大鼠血清中ALP、OC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TRACP有所升高(P 0.05)。经GYY4137处理后,ALP和OC增高,TRACP降低;OVX组中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GYY4137处理后,其水平有所增高(P 0.05);而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但GYY4137处理可降低其表达水平(P 0.05)。结论:GYY4137可以改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其机制与影响RANKL表达、增加OPG/RANKL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60 只大鼠随机分为6 组,每组10 只,除假手术组外切除大鼠双侧卵巢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连续给不同剂量的药物灌胃12 周,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OPG和RANKL 含量,并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结果:假手术组、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大剂量组OPG 及OPG/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1;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OPG、OPG/RANKL 及大剂量组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5;抗疏健骨颗粒小剂量组OPG、RANKL、OPG/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5;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RANKL 与模型组比较P<0.01;OPG 含量随着抗疏健骨颗粒剂量的增大逐渐增高.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升高OPG,抑制成骨细胞表达RANKL,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卵巢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5.0 g·kg-1)、补肾基础组(5.4 g·kg-1)、通络组(0.9 g·kg-1)、补肾通络组(6.3 g·kg-1).ig给药,1次/d,共10周.治疗10周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L3椎体,剔除软组织及骨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骨组织RANKL/OPG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通络组、补肾基础组、通络组RANKL mRNA表达明显下降,RANKL/OPG明显下降(P<0.01),3组间比较,补肾通络组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补肾基础组与通络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ANKL mRNA表达,改善RANKL/OPG,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骨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胫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强骨颗粒组、骨疏康颗粒组和尼尔雌醇片组,每组各6只,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等剂量0. 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分别于给药后第3、6周每组随机抽取2只处死,取患处组织标本,采用染色后视野下阳性表达部位的累积光密度和视野下样品面积的比值法测定大鼠骨组织中OPG、RANKL的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强骨颗粒组大鼠在第3、6周末患处骨组织标本中OPG、RANKL表达均高于其他组(P 0. 05)。结论:强骨颗粒可促进骨质疏松骨组织中OPG、RANKL的表达,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ER、OPG表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检测去卵巢大鼠给予补肾中药后腰椎内ERmRNA及OPG 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将雌性3月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 补肾中药防治(HDP),卵巢切除 雌激素(倍美力)防治(ER),骨质疏松(卵巢切除)(OVX)及正常对照组(SHAM)4组,每组12只.术后12周处死大鼠,取L3椎体,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嵌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PCR),扩增待检测各组ERmRNA及OPGmRNA的表达.同时取L4椎体,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显示HDP组ER mRNA及OPG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66.7%;EP组ER mRNA及OPG 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83.3%;OVX组各例ER mRNA均无表达,2例OPG mRNA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6.7%);SHAM组呈ER mRNA及OPG mRNA阳性表达.χ2检验,HDP组与ER组比较ER mRNA及OPG mRNA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两组与OVX组比较,ER mRNA及OPG mRNA阳性表达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SHAM组比较,HDP组ERmRNA,ER组ER mRNA及OPG mRNA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DP组OPG mRNA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OVX组骨体积、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目均比SHAM组显著减少,而骨小梁间隔显著增大.同EP组相似,HDP组骨体积、骨小梁厚度显著增加,虽也使骨小梁间隔稍有减少,但与OVX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补肾中药通过直接作用于骨组织中ER,增强ER mRNA的表达,并刺激OPG的分泌,从而有望替代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邸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切除大鼠双侧卵巢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连续给不同剂量的药物灌胃12周,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OPG和RANKL含量,并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结果:假手术组、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大剂量组OPG及OPG/RANKL与模型组比较P〈0.01;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OPG、OPG/RANKL及大剂量组RANKL与模型组比较P〈0.05;抗疏健骨颗粒小剂量组OPG、RANKL、OPG/RANKL与模型组比较P〉0.05;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RANKL与模型组比较P〈0.01;OPG含量随着抗疏健骨颗粒剂量的增大逐渐增高。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升高OPG,抑制成骨细胞表达RANKL,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亚健康状态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阐明亚健康的躯体、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评定量表调查表,向每个对象发放问卷评定量表,并由本人自己填写。结果:亚健康患者心理社会应激和宽容者与症状的发生有关,其中心理社会应激对症状的发生影响最大,宽容者自己对付不良身体状态的能力较高,不易发生身体症状。结论:使用躯体、生理、社会因素的测定来掌握“亚健康状态”,寻找发病原因,对患者进行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潜心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够和市场需要对接,在社会上找到合适岗位,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相关因子,以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方法将107例NSCLC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5型,部分患者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部分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采用卡卜兰-迈尔(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晚期NSCLC的预后分析。结果5种中医分型的生存时间气虚痰湿型>气滞血瘀型>阴虚毒热型>气阴两虚型>热毒炽盛型,各中医证型的生存率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中西医结合治疗比纯中医药治疗疗效好(P<0.05)。结论晚期NSCLC预后保护因子有治疗方法、CD4+、CD4+/CD8+、卡氏评分、辨证分型、疗程,预后危险因子有原发病灶、年龄、吸烟、CD8+、恶性胸水、上腔静脉综合征、脑转移、骨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TPA、CEA、CA125。  相似文献   

14.
15.
川芎嗪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VEGF和HIF-1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共同培养。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VEGF的含量,MTT法观察巨噬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结果: 480,48 μmol·L-1川芎嗪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VEGF,并抑制巨噬细胞表达HIF-1α,但对巨噬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其机制与抑制巨噬细胞表达HIF-1α密切相关。这种作用不依赖于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成英  何兴金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67-1269
目的研究续随子种子中两种大环二萜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对续随子中两种大环二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当甲醇浓度为10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50min,提取温度为40℃时,可达到最高百分含量1.18%和0.535%。结论利用该实验方法提取续随子中的Euphorbia factor L1和Euphorbia factor L2,工艺良好,稳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革兰染色的原理、方法,并从操作因素、细菌因素及染液因素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革兰染色实验结果的一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8.
遗传和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药用植物品质变异受遗传因子(内因)和环境因子(外因)的影响程度与药材种类有关,可以归结为"遗传型"和"环境型"两类。就遗传及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品质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其一些研究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GBE50)对衰老模型大鼠海马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调节作用,探索GBE50对衰老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GBE50组和EGB761组,采用D-半乳糖100 mg.kg-1每日腹腔注射建立衰老大鼠模型,持续42 d,GBE50组和EGB761组分别在造模第21天开始给予60 mg.kg-1剂量灌胃,共21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细胞因子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细胞因子IL-4和IL-10蛋白含量。结果:D-半乳糖可造成衰老模型大鼠海马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失调,GBE50和EGB761降低了海马IL-1βmRNA表达(P<0.05),减少了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了IL-10蛋白含量(P<0.01,P<0.05)。结论:GBE50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GBE50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人参皂甙(GS)对c-fos,GATA-1转录因子的诱导作用,探讨GS在造血细胞内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粒系细胞株HL-60,单核细胞株U937,红系细胞株K562和巨系细胞株Meg-01作靶细胞,MTT法和祖细胞集落培养法观察GS的增殖效应,用Western Blot来分析核蛋白抗原与c-fos,GATA-1抗体的结合反应。结果:(1)MTTI地和祖细胞集落培养法均显著GS(10ug/ml)能够明显地刺激三系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L060,K562和Meg-01 eqn x GS处理后核内c-fos转录调控蛋白量分别是未经处理细胞的1.5,2.0和2.5倍,但U937细胞不表达c-fos蛋白。(3)除了U937细胞不表达GATA-1蛋白外,其他细胞株经GS刺激后TATA-1转录调控蛋白量分别是处理前的1.5,2.1和1.3倍。结论:GS能够明显地刺激3种系列的细胞株增殖,并能有效地通过诱导c-fos或GATA-1转录因子而调控造血细胞与增殖或分化有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