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评价肝脏三维(3D)动态增强各向同性容积插入法屏气MRI检查的可行性、可重复性及技术质量,作者研究了连续50例病人,年龄34~87岁.男26例,女24例.病变包括转移瘤(11例)、肝细胞肝癌(8例)、肝硬化(5例)、肝炎或肝功能化验结果异常(7例)、不明原因的肝病(10例)及血色病(2例)等.  相似文献   

3.
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照研究动态增强FMPSPGR与常规SE序列,探讨新的MRI扫描技术在肝肿瘤检查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45例HCC病人进行了前瞻性MRI研究。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及动态增强的FMPSPGR序列扫描,从图像质量的定量指标、目测结果和病灶检出方面进行对照。结果:动态增强FMPSPGR序列对比噪声比(CNR)较常规SE序列明显提高,图像的总体质量评估优于SE序列,SE序列结合动态增强FMPSPGR序列对HCC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SE序列(P<0.05)。结论:FMPSPGR序列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配合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可动态的观察病灶血供的特点,特别有利于肝肿瘤的检出和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中评估肝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肝病患者98例,根据有无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n=45)、非肝硬化组(n=53),所有患者均行肝脏MR动态增强检查,测量并比较组间及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间肝脏相对强化率(RE)、增强20min肝脏-脾脏信号强度比率(L/S)、肝脏、竖脊肌信号强度比增加百分率(IS_(L-M)%)以及肝脏、脾脏信号强度比增加程度(IS_(L-S)%)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患者的RE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S、IS_(L-M)、IS_(L-S)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间RE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间L/S、IS_(L-M)、IS_(L-S)指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E与肝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r=0.193,P0.05),L/S、IS_(L-M)、IS_(L-S)与间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05、-0.659、-0.719,P均0.05)。结论 Gd-EOB-DTPA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可以通过肝脏信号强度对肝功能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5.
正摘要目的前瞻性对照正常肝脏在多次屏气(MBH)、自由呼吸(FB)、呼吸触发(RT)与导航触发(NT)不同呼吸运动补偿技术下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正常肝脏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可行性及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 使用飞利浦1.5TMR扫描仪和相同的序列及参数,对35名年轻志愿者进行2次肝脏DKI扫描,生成平均扩散系数(MD)图和平均峰度系数(MK)图.在左、右肝内分别选取上、中、下3个代表性层面的左、中、右9个测量位置,每个位置放置大小相同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并比较各ROI的MD值和MK值及左、右肝各9个ROI的平均参数值,并评估各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 前后2次DKI扫描b=800 s/mm2图像上肝脏的信噪比(SNR)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次扫描左、右肝内不同测量部位的MD、M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肝中层及左肝下层的MD、MK值可重复性较好.左肝的平均MD值、MK值较右肝高(t=-5.665 ~8.095,P<0.001),但左肝的平均MD、MK值可重复性均较右肝差;MD值、MK值的可重复性相近.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肝脏DKI是可行的,右肝中层和左肝下层的MD、MK值的可重复性较好;左肝的平均MD、MK值较右肝高,但可重复性较右肝差,MD、MK值的可重复性相似.  相似文献   

7.
肝脏的MRI检查越来越受到临床的普遍肯定和欢迎,随着MRI检查仪的软硬件的日新月异的更新发展,MRI优势不断明显和扩大,不仅大幅度地缩短了检查时间,同时也更提高了检查质量,目前我们有条件的医院对肝脏病变的定位定性已用MRI为主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后肝脏损伤的动态增强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肝脏损伤的MRI表现及动态增强的强化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肝癌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复查的患者,分别观察T1WI、T2WI放射性肝损伤区域的信号特点和动态增强的强化方式并计算其放射治疗后的间隔时间,对动态增强强化方式的间隔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平扫T1WI上,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呈低信号49人次,平均间隔时间为(82±38)d,呈等信号5人次,平均间隔时间为(28±12)d;T2WI上,放射性肝损伤区域呈等信号8人次,平均间隔时间为(26±18)d,呈高信号46人次,平均间隔时间(98±43)d。在T1WI动态增强上,动静脉期无强化(Ⅰ型)10人次,平均间隔时间为(32±18)d;在动脉期轻度强化,呈低或稍高信号,静脉期有强化呈等或稍高信号(Ⅱ型)12人次,平均间隔时间为(92±35)d;动静脉期明显强化都呈高信号(Ⅲ型)32人次,平均间隔时间为(110±72)d,Ⅰ型与Ⅱ型、Ⅲ型的间隔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Ⅱ型与Ⅲ型的间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性肝损伤因时间不同而呈不同的强化特点,推测是对放射性肝损伤动态演变不同阶段的反映,这对鉴别放射性肝损伤不同阶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动态扫描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20例,患者术前均做MRI平扫十动态增强检查,平扫包括T1W1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成像及横断位T2W1,将动态增强后T1w1分别与平扫T1W1、T2W1进行对照,以比较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肿瘤穿破包膜及周围脏器侵范的显示情况。结果:MRI动态增强大部分肿瘤组织可见早期强化,与正常前列腺信号差异增大,相对平扫其对肿瘤大小、形态、范围的显示提高、对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显示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周围侵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法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评价其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动态增强法采用快速梯度回波(FLASH序列),以病灶为中心取矢状位或斜位成像;每次5-8层,采集时间约10-20秒,用同一序列共重复扫描9次。结果:在动态增强MRI成像中,15例肝细胞癌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15-45秒后呈迅速、中度不均匀强化,75秒后强化迅速消退;另2例未见明显早期强化,后期仍呈低信号。肝转移瘤表现为轻度、逐渐周边强化,延时期仍呈轻度环形强化。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由周边向中心扩展的显著强化,延时期仍不消退,呈显著高信号。结论:动态增强MRI能有效地显示肝脏肿瘤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能为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肝脏肿瘤的准确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手推法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快速成像序列、非磁性高压注射器行动态增强扫描 (简称高压器法 )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 ,为肝脏、胰腺、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优质图像〔1~ 4〕。然而非磁性高压注射器成本高 ,且使用较贵的一次性注射器 ,为医院及患者都增加了经济负担 ,因此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Balance探讨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Balance技术完成了620例肝脏患者检查,对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病灶内的信号强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肝血管瘤在Balance—FFE(FastFieldEcho)序列中信号较高,但明显低于肝囊肿;而肝癌组织含水量较低,稍高于正常肝组织信号,缺乏明显对比度。边缘不清。结论:Balance—FFE序列应作为肝脏MRI的常规检查技术;对于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细胞内型造影剂的开发肝脏MRI造影剂的开发已有近10年的历史,目前进入三期临床的有三种:Mn-DPDP,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和Gd-DTPA-BOPTA.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为阴性造影剂,静脉注射肝脏枯否细胞吞噬后造成肝脏T_2弛豫时间缩短,而T_2W成像肝脏显示为低信号(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与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差异。方法对收治58例肝癌患者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MRI对肝内病灶检出数量及肝内病灶阳性检出率91.38%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72.4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肿瘤的诊断结果发现MRI对不同肿瘤大小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3.10%,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77.5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发现MRI尤其对直径≤3cm的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2.11%,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71.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3cm的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MRI对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肝脏增强CT,尤其是针对直径≤3cm的肝癌患者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RI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快速三维容积(3D-LAVA)动态增强序列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EHCC的MRI平扫、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3D-LAVA扫描原始图像及对基于后者进行的多方位重组图像和立体重建的图像资料,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分型、邻近受侵及转移情况。结果:28例在MRI平扫及MRCP时均可显示梗阻段以上的胆系扩张,12例未见到明确的软组织肿块和浸润的胆管;而通过各向同性3D-LAVA图像后处理,28例均显示出明确的扩张胆管及渐进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同时可以显示出癌灶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及受累情况。28例中近段肝外胆管癌18例,远段肝外胆管癌10例;浸润型15例,结节型8例,乳突型5例;血管受累7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受累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结论: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3D-LAVA不但可以显示EHCC的直接及间接征象,作出诊断并分型,还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灶与重要脏器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26例属于FIGO(国际妇产科协会)分期法中Ⅰ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及27例正常妇女进行了对比研究。患者年龄37~77岁。正常妇女分为两组:生殖年龄组13例(33~49岁);绝经后组14例(51~68岁)。本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部于MRI检查后一周内进行了手术切除,并根据FIGO方法对肌层浸润深度进行了分析。Ⅰ_A期(肿瘤局限于内膜层)10例;Ⅰ_B期(浸润肌层深度不及1/2)11例;  相似文献   

17.
此研究旨在确定Crohn病利用MRI相对肠壁信号强度(SI)测量显示观察者间与观察者内的差异。分析21例小肠MRI检查(男11例,平均年龄40岁),包括钆对比剂注射后30~120S T1加权采集。2名放射医生与2名培训医生采用自行选择“自由”兴趣区(ROI)位置,随后由1名放射医生选择“固定”ROI的方法测量指定病变肠段最大肠壁SI(对比增强最明显突出的SI),1个月后重复相同测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非刚性配准在提高肝脏动态增强MR应用中的可重复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18例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的肝硬化背景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资料.使用Omni Kinetics软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非刚性配准,采用Extended Tofts双输入模型对配准前、后的图像进行计算.由两位观测者采用盲法测量配准前、后同层面病灶、肝脏及竖脊肌的Ktrans、Kep值,并对测量值的变异度、一致性进行组间(两位观测者之间)及组内(一位观测者间隔一周测量两次)比较,并使用Bland-Ahman Plot对组间和组内测量值的可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三维非刚性配准后同层不同期两幅图像有差异,像素均值为32761±13575,小于配准前(43202±20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P<0.05).相对差值百分比箱图显示组间及组内病灶、肝脏、竖脊肌Ktrans、Kep均数配准后差异均小于配准前,离群值及极值减少或消肖失;配准后组内竖脊肌Ktrans和Kep的四分位间距稍增大,余四分位间距均变小;配准后组间四分位间距均变小.配准后组内、组间病灶、肝脏、竖脊肌Ktrans、Kep可重复性均提高,均值差变小.结论 三维非刚性配准可提高病灶、肝脏及竖脊肌Ktrans、Kep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光梭径向采集(uCSR)技术在屏气配合欠佳患者进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5例无法配合屏气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由呼吸状态下采用uCSR序列进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该序列扫描结束后立即进行3D-VIBE序列扫描。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采用5分法分别对uCSR重建的各期相准确性、uCSR序列延迟期与3D-VIBE序列延迟期总体图像质量及呼吸运动伪影抑制效果进行评分。由两位高年资技师对uCSR序列延迟期和3D-VIBE序列延迟期图像进行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值测量。结果:两位医师对uCSR重建的各期相准确性评分均高于4.0分(分别为4.86±0.355、4.83±0.382),表明uCSR序列能获得准确的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期相。对3D-VIBE序列和uCSR序列扫描的延迟期图像进行总体质量评分,结果显示uCSR图像明显优于3D-VIBE(Z=-5.241,P=0.000)。对3D-VIBE序列与uCSR序列延迟期图像的呼吸运动伪影抑制效果进行评分,结果显示uCSR图像更优(Z=-5.279,P=0.000)。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显示3D-...  相似文献   

20.
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影像学MRI诊断垂体瘤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仅就MRI影像技术在垂体瘤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了解国外MRI对垂体瘤诊断的研究进展,从而进一步探讨垂体瘤的MRI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