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Embase、Webof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G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包括11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570例、试验组(常规治疗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5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更高[RR=1.19,95% CI (1.14,1.25),P<0.00001],血尿酸显著降低[MD=-89.36,95% CI (-153.66,-25.05),P=0.006],明显改善红细胞沉降率[MD=-4.84,95% CI (-6.68,-2.99),P<0.000 01],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MD=-2.14,95% CI (-3.19,-1.09),P<0.000 01],明显改善白细胞介素-6水平[MD=4.39,95% CI (1.27,7.52),P=0.006],明显降低不良反应[RR=0.26,95% CI (0.16,0.41),P<0.000 01]。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GA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但文献数量少、质量偏低,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s加强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2.
RA(Rheumatoid arthritis,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及其药物治疗学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RA 属中医“痹证”“历节病”范畴。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它是张仲景治疗风湿历节病的代表方剂,方剂组成为:“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麻黄、附子各二两,白术、知母、防风各四两,生姜五两。”具祛风、散寒、除湿、温阳行痹和柔筋定痛等功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已有悠久历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诺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布洛芬与甲氨蝶呤联合对对照组惠者实施治疗;在对照组的西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类风湿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停药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肖舜洪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12-113,115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叶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以及血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以及血沉等指标(P〈0.01)。观察组对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整体活动评价、晨僵时间评分的改善以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6.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将活动性RA患者分组,治疗组35例,口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每日1剂,疗程为4同;对照组22例,口服西乐葆,每日200mg,疗程亦为4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1.4%,总有效率为88.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3%、68.2%(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在抗炎镇痛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是治疗RA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雷公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传统西医基础上采取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雷公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实验室指标[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关节压痛度评分(2.05±0.14)分及关节活动度评分(2.01±0.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3±0.23)、(5.36±0.28)分,晨僵时间(21.28±1.21)min短于对照组的(37.95±1.93)min,双手握力(114.28±41.90)mm Hg(1 mm Hg=0.133 kPa)大于对照组的(89.95±25.8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ESR、RF、CRP、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不温、关节怕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雷公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治疗均为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研究组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①两组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和硫酸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比较硫酸羟氯喹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F、ESR、CRP、DAS28评分、有效率对比,P0.05。结论: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观...  相似文献   

11.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痛风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增加。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外邪流滞肌肉关节,水湿内蕴日久化热所致。结合老年人多为虚性体质,气血亏虚,运化不利,常有血瘀湿盛之象,故临床多呈现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象。予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来治疗此类患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桂枝芍药汤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疼痛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疼痛指数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且具有显效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赖福娟 《海峡药学》2016,(12):216-217
目的 分析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均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HAQ总分、关节肿胀与疼痛的数量的值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化桂枝芍药知母汤(GSZD)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GSZD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芒果苷、芍药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肉桂酸、6-姜酚9个成分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上述9个成分含量和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  相似文献   

15.
惠婷  王卫 《贵州医药》2020,(8):1296-1297
目的探究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非言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患者血清学指标、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2例。观察组给予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非言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非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关节肿痛指数及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R、CRP、RF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西药可控制血清学炎症细胞浸润,保护关节功能的同时,降低关节肿胀疼痛感,从而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类、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痛风、坐骨神经痛、痛经、头痛、牙痛等,使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衍化方不断增加,进一步发展了经方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红绿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血尿酸(B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相似文献   

18.
陈浩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29+131-129,131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0月于本院采用桂枝芍药汤进行治疗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体征缓解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芍药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可较快缓解疾病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GSZD)调控PI3K/AKT/mTOR信号轴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自噬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SZD低、中、高剂量和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牛Ⅱ型胶原蛋白皮下注射建立RA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定期监测大鼠足垫厚度并进行关节炎症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4周后,取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eclin1、LC3、p62、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GSZD可有效减轻RA大鼠的足垫厚度、AI评分;透射电镜结果显示RA大鼠滑膜细胞自噬减弱,GSZD治疗后细胞自噬溶酶体和自噬小体数量增加;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Beclin1 mRNA及蛋白、LC3 mRNA及LC3Ⅱ/LC3Ⅰ表达显著降低(P<0.01),p62、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GSZD高剂量组和雷帕霉素组大鼠滑膜组织Beclin1 mRNA及蛋白、LC3 mRNA及LC3Ⅱ/LC3Ⅰ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p62、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GSZD可改善RA大鼠足垫厚度和病理形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通路,促进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58例,口服自拟痛风汤治疗,15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58例中,临床治愈14例(占24.1%),显效21例(占36.2%),好转20例(占34.5%),无效3例(占5.2%),总有效率94.8%。结论自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