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围产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危险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关系。[方法]对2000年8月-2001年2月的68例HIE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同时随机抽取34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做对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中8个围产因素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胎儿宫内窘迫和/或羊水Ⅱ-Ⅲ度污染,妊高症,早产、胎头吸引等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师对造成HIE的各种围产期高危因素应提高预见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对HIE患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围产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及程度与围产因素的关系,以期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方法:对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诸多因素中脐绕颈最多见(占47.5%),羊水Ⅲ污染(占30%)次之;而以胎盘过小,孕母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损伤最重,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均为重度,且发生率均为100%。结论:认识高危因素,做好产前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发病的临床因素和社会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的调查表对发病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HIE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性别、居住地、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身高等26个(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患有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胎盘异常、脐带异常、羊水污染、产程异常的OR值1、B0,母亲文化程度、催产素、胎龄的OR值1、B0。【结论】羊水污染、妊高征、产程异常、胎盘异常、脐带异常、母亲贫血6个因素为HIE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使用催产素、胎龄正常3个因素为主要保护因素。HIE的发病与产前、产时等临床多因素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120例HIE患儿为病例组,同期选择120例健康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HIE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4.618)、不规范产前检查(OR=6.315)、胎盘异常(OR=3.065)、胎儿窘迫(OR=3.515)、羊水污染(OR=4.415)、产程异常(OR=2.649)、Apgar评分(OR=5.447)、新生儿窒息(OR=3.924)等均为HI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HIE发病的因素较多,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妊娠期疾病。根据围产期高危因素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HIE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危因素与HIE的关系,以降低HIE的发生。方法:对12 006例新生儿和160例诊断为HIE的患儿围产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婴儿性别与HIE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孕期因素中,无产检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产检组(P0.001),高危妊娠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1),孕妇年龄、胎次不同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产时因素中,早产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产组(P0.001);胎儿窘迫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胎儿窘迫组(P0.001);新生儿窒息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新生儿窒息组(P0.001);自然分娩组与剖腹产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阴道手术助产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组(P0.001)。结论:HIE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因此,加强围产期保健,助产得当,及时复苏窒息是预防和降低产时、产后HIE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建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14-1615
目的分析围产期各种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影响,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HIE患儿母妊娠期病史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146例同期出生无HIE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中妊高征、胆汁淤积、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存在统计学差异,为HIE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高危因素,以期早期给予正规治疗以减轻或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1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发育商变化,对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7%、13.5%、24.6%.48小时内入院者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0%、5%、15.6%,超过48小时入院者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18.8%、34.4%.新生儿期后治疗与否,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不良率分别为9.5%和16.1%,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不良率分别为15%和40%.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产科儿科合作程度、家长对疾病认知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早期正规及序贯治疗等是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生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及导致神经后遗症的严重疾病,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脑实质CT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方法 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比色法检测HIE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MDA水平,同时进行头颅CT扫描,观察脑损伤范围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 ①血清MDA水平:HIE轻度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组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②脑实质CT值:轻、中、重度HIE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HIE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血清MDA水平与脑实质CT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MDA水平与脑实质CT值客观反映了HIE脑损伤的程度,可作为早期HIE分度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舱前协同护理对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6月本院确诊治疗的HIE新生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协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协同组给予舱前协同护理,对所有患儿应用神经行为测定(NBNA)、发育量表(MDI)、心理运动发育评分(PDI)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疗效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协同组患儿NBNA、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舱前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高压氧综合治疗HIE新生患儿的疗效和预后,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头颅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50例为观察组(轻,中,重分别为15,23,1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20例对照组,于出生后,3,7天分别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并于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结果:HIE患儿生后3天NSE均升高,以中,重度增高明显,与临床分度一致,以后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下降,重度HIE患儿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而轻,中度HIE患儿头颅CT与临床分度不完全一致。结论:血清NSE测定是早期诊断HIE及判断病情轻重,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1周内头颅CT检查结合血清NSE测定能更好地帮助HIE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及 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浆水平变化。缺氧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患儿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组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非惊厥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密切相关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发作有关 ,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发作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许珍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9-15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MD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l】盏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复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因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0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病例对 照研究。结果:过期产儿( P<0. 05,OR=3. 996)、宫内窘迫( P<0. 01)、滞产( P<0. 01)、胎位异 常( P<0. 01,OR=20. 277)、产钳( P<0. 01,OR=14. 793)、创立产( P<0. 05,OR=2. 747)、窒 息( P<0. 01,OR=68. 308)、产伤( P<0. 01,OR=13. 821)、肺透明膜病( P<0. 01)、呼吸暂停 ( P<0. 01,OR=12· 236),共 10个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VIKING-Ⅳ-P诱发电位仪对44例不同程度HIE新生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结果:HIE组与对照组比较,主波(P1)异常为缺失或部分缺失,P1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且F-VEP异常程度与HIE的病情明显相关。结论:F-VEP可较灵敏地反映HIE中枢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对HIE新生儿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12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2例,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对照组.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26/32)、80.0%(24/30)、97.1%(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16/31),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HIE时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HIE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诊断,对比不同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及SWI序列中不同病理分级的检出率.结果 105例患儿被检出颅内出血37例;SWI序列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