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对应用抗癫痫药物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抗癫痫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个体不同,应用合理的药物。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根据患者个体不同进行个体化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癫痫药物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进而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210例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药物不良反应1960~1997年多媒体光盘》中国内文献报道的210例抗癫痫药物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出了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结论:临床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作用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常用抗癫痫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FPIA法则定228例癫痫患儿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并对药物剂量、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患几经过一年以上随访。结果:228例中192例(84.2%)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有效183例(80.3%),发生不良反应55例(24.1%)。结论:剂量过大和特异体质是抗癫痫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同类型的AED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抗癫痫药物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药品评价》2010,7(6):34-37
目的:介绍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概况,并评价其疗效.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对近期国内外抗癫痫药物关于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癫痫初始治疗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的选择应与疗效、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结合。结论:目前,各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与临床实际不完全相符。应遵循循证医学的结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方能制定出个体化的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综述了近年来新的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查阅国内外献,探讨了加巴喷丁、非氨酯、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替加宾等新的抗癫痫药在各个系统的不良反应。结果:各类抗癫痫药均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掌握新的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医师选适当的药物治疗癫痫,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癫痫药物及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癫痫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该院癫痫患者抗癫痫用药具体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对患者信息、ADR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209例癫痫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9.81%)占比高于女性(40.19%);166例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涉及5个品种6个品规抗癫痫药物,发生抗癫痫药物相关ADR 68例(占40.96%),多药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易发生ADR;ADR临床表现以贫血、凝血指标下降最为常见,分别体现在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结论 该院癫痫患者以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抗癫痫药物所致ADR发生率及特点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加强临床药师动态监测对发现严重或新的ADR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癫痫药高敏反应综合征(Antiepilepticdrugshypersensitivitysyndrome,AHS)是一种由抗癫痫药所致的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疹和内脏损害等三联征为特征的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为患儿提供合理的抗癫痫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参与癫痫患儿的治疗过程,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调整抗癫痫药物的使用。结果与结论患儿病情稳定出院。临床上可结合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的指导下,提高抗癫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方法122例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分析患者所处的环境状况、情绪状况、过敏史、年龄、过敏体质、生活习惯、饮酒情况等临床资料,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分布情况及临床症状、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使用类型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22例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患者、年龄40~50岁、过敏体质、过敏史、情绪不稳定、药后饮酒、环境状况差占比相对较高。122例患者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中免疫系统占27.87%、消化道系统占23.77%、心脑血管系统占7.38%、神经系统占9.02%、血液系统占21.31%、肝胆系统占10.66%。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皮疹、瘙痒、皮炎、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晕、头痛、意识模糊、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减少、血尿、肝功能障碍等。奥美拉唑与抗癫痫药苯妥英、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抗焦虑抗癫痫药地西泮以及安替比林药物相互作用,会使机体代谢功能降低,其发生可能与抑制钠离子内流有关。结论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会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问诊,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抗癫痫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抗癫痫药物血药浓监测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我院1994-1999年主要抗癫痫药卡西平等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癫痫治疗指数低,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对调整给药剂量有指导意义,结论:应用视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279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抗感染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临床各科室上报的279例抗感染药致ADR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9例抗感染药致ADR中,静脉滴注导致的ADR最多(262例,占93.55%);以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例数最多(101例,占36.20%),其次为氟喹诺酮类(68例,占24.37%);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39例,占49.82%),其次为消化系统(77例,占27.60%);上报科室以外科最多(121例,占43.37%)。结论: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是ADR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和ADR监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200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发生特点,提取并发现风险信号,为优化药品安全性监测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WHO不良反应术语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表》等为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9例有效ADR报告中患者年龄、给药途径、严重ADR涉及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监测上报人员类型等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09例有效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ADR的发生比例为34.15%,14岁及以下患者ADR的发生比例为7.22%;静脉滴注给药途径ADR的发生例数最高,肌肉注射给药途径ADR的发生例数最低。ADR涉及药物品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和抗肿瘤药物;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其次分别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ADR报表上报人员以医师为主,占比为87.11%,药师上报例数最低,占比为0.99%;严重ADR主要涉及抗肿瘤药物、诊断用药(造影剂)和抗微生物药物。结论:在ADR日常监测过程中,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及抗肿瘤药物是ADR监测重点药物类别,60岁以上和14岁及以下的患者是ADR监测重点人群,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是ADR监测重点给药途径,皮肤及其附件病变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临床ADR监测应重点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给药,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司奥美拉唑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2013-2016年379 801例报告,提取其中418例艾司奥美拉唑ADR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18份ADR报表中,类型为一般的有378例,其中新的有262例,严重的40例;注射剂29例,胶囊片剂389例;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是中老年人(83.47%);ADR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37.80%)、皮肤系统(11.00%)和神经系统(10.53%)。临床症状范围较广。只有124例(29.67%)因果关系为肯定,可能,很可能或可能无关,294例(70.33%)是待评价和无法评价。合并用药有188例(44.97%)。结论:虽然严重的艾司奥美拉唑不良反应不多,但新的不良反应依然很多,临床上应重视其所致的ADR,并加强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导致的儿童高敏反应综合征的特征及规律,为抗癫痫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和分析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抗癫痫药物在儿童临床治疗中致高敏反应的文献,对患儿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96例儿童高敏反应综合征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重症病例会损伤其他器...  相似文献   

15.
新型抗癫药物对皮肤结缔组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等多系统均可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致畸,加重癫症状。本文对新型抗癫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2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以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以药师查房和临床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22例不良反应中,有11例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余为一般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50.82%,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20.49%,神经系统反应18.0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1.48%。低龄儿童及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ADR比例分别为21.32%、34.42%。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6%。结论:对低龄儿童及老年人群用药要慎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静脉给药要注意药物剂量和临床观察,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加强ADR监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3~2015年我院癫痫门诊患者随访登记数据库中6种主要AEDs所致血液系统ADRs的105例资料,并对患者性别、年龄, ADRs出现时间、严重程度、ADRs结局,联合用药、AEDs日剂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5例AEDs致血液系统ADRs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 (1.56 ∶〖KG-*2〗1),传统及新型AEDs致血液系统ADR均以21~30岁年龄段最多;传统AEDs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和24.76%,其次为新型AEDs奥卡西平,占17.14%; 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65.72%)。AEDs致血液系统ADRs在联合治疗时多见,占69.52%;约1/3的ADRs在中等日剂量时出现; 大多数患者的ADRs持续时间不长,结局良好。结论:临床医师充分认识AEDs致血液系统ADRs的临床特点, 可加强药品安全监督,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血液系统ADRs。  相似文献   

18.
许建中 《中国药房》2007,18(33):2619-2620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方法: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以中药名称冠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中药不良反应的统计方式以及中西药合用情况加以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相对西药而言并不算多;应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不良反应,加大监测力度,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正确合理地应用中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4~2018年发生的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ADR进行监测,分析ADR的临床表现与累及器官-系统、发生时间、联合用药以及转归等。结果:发生的95例ADR以65岁以上患者为主(占69.47%),男性多于女性,发生在用药7 d内的占84.21%;患者使用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均符合说明书要求、发生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器官-系统以循环系统(31.36%)、呼吸系统(23.6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02%)、神经系统(7.10%)较为多见;有2例ADR考虑为双硫仑样反应;严重ADR 9例;除1例转归不详外,其他患者均转归良好。结论:使用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期间应密切监测ADR,尤其对老年患者应加强关注,注意联合用药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等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