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外科1980年以来收治60岁以上老年绞窄性肠梗阻37例,男性22例,女性15例。75岁以上5例。梗阻原因:嵌顿疝6例,肠扭转10例,粘连带致绞窄型肠梗阻16例,肿瘤5例(结肠)。治疗方式:行肠切除端端吻合9例,粘连松解加肠切除6例。粘连带分解解除梗阻复位22例。结果:死亡9例(包括病情  相似文献   

2.
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治疗较困难 ,在手术治疗中 ,术式选择对病人预后有较大影响 ,我们通过探讨总结 ,对不能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病人作肠T型吻合造瘘术治疗 ,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5年 2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 ,共 2 0例 ,男15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 66岁 ,最小 7岁 ;术前全部患者均诊断为肠梗阻 ,经过手术探查证实全部病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并坏死。其中小肠闭袢性梗阻引起肠坏死 4例 ,回结肠肠套叠引起肠坏死 3例 ,小肠扭转引起肠坏死 3例 ,乙状结肠扭转引起的肠坏死 7例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  相似文献   

3.
肠扭转诊断与治疗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扭转是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它既是闭袢性肠梗阻 ,又是绞窄性肠梗阻 ,发病急骤 ,病情发展快 ,死亡率较高 ,可达15 %~ 2 0 %以上 [1 ] ,诊断和治疗的及时与否 ,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我院自 1995~ 2 0 0 0年收治肠扭转 2 6例 ,现对肠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5例。年龄 17— 76岁 ,平均年龄 38.6岁。本组肠扭转的症状与体征统计见表 1。表 1  2 6例肠扭转的症状与体征统计   症状体征病例数 %持续性腹部绞痛 2 2 84.62腹胀转为绞痛 934.62腰背部放射痛 6 2 3.0 8恶心、频繁呕吐 2 3 88.46休克 4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例绞窄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5例均急诊手术证实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肠系膜裂孔疝并空肠坏死2例,美克尔憩室索带压迫并回肠坏死1例,回肠扭转并坏死2例。所有患儿均一期行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无死亡病例,术后无短肠综合征发生;无休克复苏后脑损伤发生。随访2年所有患儿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发育良好,无饮食障碍、排便障碍发生。结论详细的体格检查,及时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常规的腹腔穿刺检查是明确绞窄性肠梗阻的充分依据;正确及时手术治疗是明确病因、祛除病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结肠癌致绞窄性肠梗阻诊治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 1 2例老年结肠癌致绞窄性肠梗阻 ,对其诊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5~ 2 0 0 0年共收治老年结肠癌绞窄性肠梗阻 1 2例 ,其中男 7例 ,女 5例。年龄 6 0~ 81岁 (平均 6 5.6岁 )。1 .2 诊断 肿瘤位于升结肠 1例 ,结肠肝曲 2例 ,横结肠  相似文献   

6.
绞窄性肠梗阻是较危重的急腹症,病情发展异常迅速,误诊后死亡率较高。本文对21例被误诊的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21例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17~73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1例,占全组的52.4%。术前分别被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1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例,胆道蛔虫症2例,溃疡病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闭孔疝伴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和围手术期处理问题。方法:分析1991年以来我院收治的6例闭孔疝伴绞窄性肠梗阻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闭孔疝伴绞窄性肠梗阻老年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前确诊,5例术中确诊;手术效果满意,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1例于术后4个月发生肠粘连,随访16个月~14年未发现闭孔疝复发。结论:老年人闭孔疝伴绞窄性肠梗阻多发生于老年体弱妇女,容易发生误诊,多在剖腹探查术中确诊,治疗效果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8.
绞窄性肠梗阻死亡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窄性肠梗阻是胃肠外科的严重疾病,死亡率较高,文献报告为4 .5%~30%[1] ,是目前肠梗阻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1983~2003年间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283例,其中死亡2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9例,年龄7月龄~76岁,平均40.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 h~5 d,其中48 h内21例( 72.4 %).临床表现腹痛28例,腹胀23例,停止排气27例,有肠型13例, 腹肌紧张23例,腹部压痛26例,触及包块12例,肠鸣音亢进22例,休克15例,发热16例,白细胞增高23例,腹透显示典型肠梗阻征象21例,腹穿阳性28例.绞窄原因:肠套叠5例,索带绞窄9例,肠扭转7例,腹内疝4例,结肠肿瘤3例,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手术方式: 小肠切除 19例,回盲部切除2例,右半结肠切除3例,乙状结肠切除2例,肠造瘘3例.结果:死于中毒性休克19例,MODS8例,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2例.  相似文献   

9.
198 8年至 1998年我院收治粘连性肠梗阻 145例 ,现就此病的手术时机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45例中男 89例 ,女 5 6例 ,14~ 6 7岁 ,平均 45岁。非手术治疗组 5 9例 ,占 40 7% ,手术组 86例 ,占 5 9 3% ;死亡 5例 ,占 3 4% (均为手术组病例 )。有腹部手术史及腹部疾患 89例 ,占6 1 4%。入院 2 4h内手术 5 8例 ,其中肠绞窄 4例 ,占 6 9% ;入院 2 4h后手术2 8例 ,其中肠绞窄 7例 ,占 2 5 %。2 讨 论2 1 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绞窄与否 ,直接影响到预后 本组入院 2 4h内手术5 8例 ,仅 4例发生肠绞窄 ,而入院超过 2 4h手术的 2 8…  相似文献   

10.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病症。肠梗阻不但引起肠管本身解剖的改变,而且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临床病象复杂多变。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达10%左右。而绞窄性肠梗阻中的小肠扭转死亡率高达15~40%。为进一步提高对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总结了我院1990~1992年3年间共收治84例各类的肠梗阻:男性50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4岁。死亡7  相似文献   

11.
因全身情况差、腹腔感染、局部炎症水肿严重等因素,可导致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裂漏。我科1983~1986年采用小肠浆肌层环贴术,防治吻合口裂漏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14~60岁。吻合口裂漏的部位:空肠1例,回肠4例。肠切除吻合病因为:绞窄性疝2例,肠扭转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吻合  相似文献   

12.
肠梗阻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临床较常见病因复杂,绞窄性肠梗阻率较高,手术指征的掌握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尽管有许多方法来帮助判断肠梗阻是否绞窄,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给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1995 2 0 0 3年收治肠梗阻10 1例,疗效满意,对治疗、诊断以及手术指征的掌握回顾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0 1例中男60例,女41例;<14岁8例,14~作者单位:4570 0 0 河南省濮阳县子岸乡卫生院65岁69例,>65岁2 4例。1.2 肠梗阻原因 机械性肠梗阻87例(前5位病因依次为黏连性、肿瘤性、粪石嵌…  相似文献   

13.
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同时肠系膜血管受压,属于绞窄性肠梗阻,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肠坏死及中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可达15%~40%。  相似文献   

14.
黄展 《临床医学》2010,30(3):63-64
目的讨论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开腹手术后11例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早期炎性粘连梗阻,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5 d;1例小肠扭转,再手术复位治愈;1例回盲部肠套叠,再手术复位治愈;1例粘连性索带压榨,小肠绞窄坏死,行小肠切除后治愈。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为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可治愈。但应警惕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肠绞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甘露醇治疗肠梗阻的报道较少。我院1983年6月~1986年10月,采用自胃管内注入20%甘露醇的方法,治疗了22例肠梗阻病人,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3岁。其中15例有腹部手术史。4例用甘露醇治疗效果不佳,这4例中,1例为过敏性紫癜合併肠梗阻,2例肠憩室炎形成索带所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小肠系膜炎性粘连缩窄造成小肠成角所致绞窄性肠梗阻。全组病人均有阵发性腹部剧病,伴恶心、呕吐,不排气便。腹部有压痛,反跳病、肠鸣音亢进和腹部透视肠腔内液气平面。  相似文献   

16.
作者1986年2月~1996年10月共收治60岁以上肠梗阻患者117例,其中死亡23例(19.7%),现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2~83岁,平均67岁。粘连性肠梗阻8例,癌瘤引起的肠梗阻14例,血管性肠梗阻1例。23例死亡者中,手术18例,其中绞窄性  相似文献   

17.
谢伟国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2):812-813
由肠道内容物堵塞所引起的肠道梗阻,称为堵塞性肠梗阻。本病少见,常因诊断困难而影响治疗。本院自1977~1994年经手术治疗堵塞性肠梗阻17例,占同期手术治疗肠梗阻的3.4%。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例,女14例,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54.6岁,其中60岁以上14例。由发病到入院时间:24小时内有7例,5~8天有6例,10~40天有4例,平均为9天。堵塞种类及部位:肠结石12例,食物团3例,粪石2例。堵塞位于空肠3例,回肠末端12例,结肠肝曲2例。堵塞物直径3~6cm。合并肠扭转2例。1.2临床表现;起病时均有阵发性腹痛及呕吐…  相似文献   

18.
肠扭转既是闭袢型梗阻又是绞窄性梗阻,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术中肠腔灌洗,治疗24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9例,年龄18~71岁。全部病例均为小肠扭转,其中部分小肠扭转19例,占79.1%,全部小肠扭转5例,占20.9%。 1.2 治疗方法:将扭转肠袢迅速反旋转使其复位。选择梗阻肠袢远端肠壁血液循环较好的扩张肠管,纵形切开,将扩张肠管内的渗血、渗液及肠内容物自上而下迅速排出、排净;将梗阻肠袢的近端切一  相似文献   

19.
王晋祖 《临床医学》1996,16(8):9-10
绞窄性小肠梗阻是临床重危病征,临床常有误诊或延误诊断,为提高对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表现的诊断水平,收集1989年1993年间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绞窄性小肠梗阻回顾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有病案记载的肠梗阻中,23例为绞窄性小肠梗阻(简称:绞梗);65例为不全性小肠梗阻(其中4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肠肿瘤10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炎性假瘤2例,肠旋转不良2例,粪石性小肠梗阻3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完全性小肠梗阻18例,结肠绞窄2例,亦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1993~2003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老年性肠梗阻23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127例,女109例;年龄60~69岁108例,70~80岁87例,80岁以上41例,平均年龄70.5岁。病因:肠道肿瘤99例,粘连性肠梗阻95例,嵌顿性腹外疝18例,腹内疝3例,肠扭转5例,粪石性肠梗阻14例,血管性疾病2例。本组术前有伴发病者163例,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82例;呼吸系统疾病44例;糖尿病15例;前列腺增生2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