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球菌性脑膜炎 (简称隐脑 )系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 ,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为了解本病的脑脊液学特点 ,我们观察了 8例明确诊断患者的脑脊液学有关指标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12~ 45岁 ,平均2 4.5岁。急性起病 1例 ,慢性起病 2例 ,亚急性起病 5例。均以头痛、呕吐、发热、精神及神志障碍、脑膜刺激征、视乳头水肿、病理征等为基本表现。首诊均未能诊断本病 ,入院后 5~38天 (平均 2 7天 )共行 1~ 6次腰穿 (平均 2 .87次 ) ,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而确诊。 2例痊愈 ,4例…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及转归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症状、影像学、治疗和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4~ 2 0 0 3年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 12例 ,并分析其相关资料。结果 大部分患者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入院初诊多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多次腰穿行脑脊液检查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 3例病情好转出院 ,余 9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 ,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最好的指标 ,早期诊断及联合治疗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步态不稳为首发症状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例以步态不稳为首发症状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5岁男性,2年前出现步态不稳,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头颅MR示脑室系统扩张,脑脊液检查发现隐球菌感染,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起病隐匿,可能以步态不稳为首发症状,临床中应注意排查。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脑 )临床表现复杂 ,且不典型 ,容易误诊 ,对治疗反应不敏感 ,病死率高。 1984年以来本院收治隐脑 1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2 (2 0~ 57)岁 ,有接触鸽子史者 2例。 16例均为住院病人 ,具有脑膜炎的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改变 ,并经病原学确诊。入院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7例 ,病毒性脑膜炎 3例 ,血管性头痛 3例。首次诊断为隐球菌脑膜炎 3例 ,其中 1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本组首发症状 14例有程度不等的头痛 ,9例表现为剧烈头痛 ,…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5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恭慧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52-1152
近年来 ,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 ,机体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下降 ,致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 )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985~ 2 0 0 2年 ,我院误诊 1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隐脑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 12岁。发病前有慢性疾病史者 2例 ,1例为白血病 ,1例为肾病综合征。1.2 误诊情况 ①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3例。患者起病均缓慢 ,低热、头痛、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 ;腰穿脑脊液压力高 ,细胞数 10 0~ 30 0× 10 6/L ,蛋白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因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近5 a来收治的经病原学证实(其中3例经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确诊后转回我院)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16~68岁。6例起病1周余入院,3例为3周左右入院,2例反复近1 a入院。入院前诊为结核性脑膜炎5例、病毒性脑膜炎3例、脱髓鞘性脑膜炎1例、血管性头痛1例。首次初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3例。1.2症状及体征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刚开始轻、逐渐加重。本组均伴有高颅压症状,低热4例,高热5例,昏迷2例。有脑膜刺激征8例,偏瘫3例。有3例同时伴癫痫发作。1.3辅助检查(1)本组腰穿脑脊液压…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 993年以来共收治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患者 32例 ,其中误诊 1 9例 ,误诊率 59.3%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2例 ,女 7例 ,年龄 1 8~ 58岁 ,平均 36.7岁。其中急性起病 2例 ,亚急性起病 1 3例 ,慢性起病 4例。 1例合并慢性瘀胆型肝硬化 (代偿期 )。3例合并慢性乙肝 ,其中 1例为肝炎后肝硬化 (失代偿期 ) ,另 2例入院时肝功正常。有养鸽史 2例。 1 9例均有头痛 ,其中恶心 1 8例 ,呕吐 1 6例 ,意识障碍 6例 ,精神症状 2例 ,四肢抽搐 3例 ,高热 4例 ,中、低热 1 1例 ;体检发现视乳头水肿 1 1例 ,视力下降 3例 ,垂直及…  相似文献   

8.
徐善恒  沈爱和 《临床荟萃》2000,15(21):970-97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程长 ,对原治疗的反应差异颇大 ,病死率较高。现就我院近 3年间收治的经病原学证实的 9例隐脑患者 ,报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在 16~ 6 8岁 ,平均年龄 2 6岁。其中学生 3例 ,工人 2例 ,农民 4例。 5例于起病 1周入院 ,2例为 2~ 4周入院 ,2例反复 1~ 2年才入院。入院前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 2例 ,病毒性脑膜炎 3例 ,诊为血管性、神经性头痛 2例 ,首次初诊为隐脑 2例。2 症状与体征9例患者都有程度不同的头痛 ,多为钝痛 ,部分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的剧烈…  相似文献   

9.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该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发热、脑膜刺激征,甚至抽搐、昏迷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常于数日内死亡。我科采取了二性霉素B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 0~ 1999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45例 ,误诊 2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2 8例中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2~ 78岁 ,其中 2 1~ 40岁 2 0例 ,占 71.43%。急性起病 1例 ,亚急性起病18例 ,慢性起病 9例。首发症状 :头痛 2 2例次 ,恶心、呕吐 18例次 ,发热 10例次 ,抽搐 6例次 ,意识障碍 13例次 ,精神异常 4例次 ,颅神经损害 3例次 ,视乳头水肿 11例次 ,肢体偏瘫 2例次。脑脊液检查 2 8例 :颅内压增高 2 5例 ,白细胞增高11例 ,糖下降 9例 ,氯化物下降 2例 ,墨汁染色涂片 2 8例均呈阳性。颅脑 CT检查 2 5例 ,异常 15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城固县医院收治的曾误诊的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均以头痛起病,早期诊断为紧张性头痛或头痛待查,病程中出现发热,3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咽痛、咳嗽,3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脑脊液检查示压力230~350 mm H_2O,入城固县医院后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各1例。4例经脑脊液墨汁染色检出新型隐球菌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后予相应治疗,3例治愈,1例转院后2 d死亡。结论近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临床应注意与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相鉴别。对于疑似该病患者需多次行脑脊液墨汁染色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或使用乳胶凝集法检测脑脊液或血清中抗原,以早期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1.1 我院自1978~1995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24例,全部住院外误诊,仅3例入院时确诊。男11例,女13例,年龄2.5~65岁,平均32.4岁,以青壮年为多。同时合并有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有3例,其中腰椎结核、慢性贫血各1例,慢性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莹  程琼  林松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87-4688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曾误诊为结模性脑膜炎10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脱髓鞘脑病3例,肾性脑病1例,狼疮脑病1例,血管性头痛3例;均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隐球菌性脑炎诊断金标准,反复检测、应用多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率;对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与生化、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为首发症状2例,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4例,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3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史,1例患者有鸽粪接触史。2例无基础疾病者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而无呼吸系统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3例有基础疾病者肺部影像学呈肺炎样表现,均有呼吸系统症状;2例学龄前儿童肺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改变,但亦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6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累及肺部的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HIV感染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收治的30例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有头痛症状(100%),22例患者有发热症状(73.3%);脑脊液葡萄糖(1.827±1.042 mmol/L)降低尤为显著;脑脊液IgG(128.51±62.42 mg/L)、IgA(15.17±11.51mg/L)和IgM(7.56±10.12mg/L)升高明显。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阳性24例(80%),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23例(76.7%),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者30例(100%)。培养出的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5.6%、91.3%和100%。20例患者首诊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很重要;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敏感性较高,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仍是治疗隐球菌感染的首选方案,早期控制感染及降低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杜彭  巩路 《临床荟萃》2015,30(1):86-88
目的:分析1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和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特异性不高,误诊率高。结论反复行脑脊液检查以查找病原菌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 ,少数可表现为颅脑内占位性病变。隐脑误诊率高 ,未经特效治疗几乎全部死亡 ,经药物及时治疗 ,有效率为 70 %~ 75 % ,但 2 0 %~ 2 5 %初愈者可有复发 [1 ]。本文就7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6例中男 49例 ,女 2 7例 ;年龄为 8~ 6 5岁 ,职业 :农民 31例、工人 13例、干部职员 13例、牙医 1例、学生2例、经商 11例 ,待业 5例。1.2 发病前原发病 肺癌 …  相似文献   

18.
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我院自1995年~1997年应用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9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4岁;起病至入院时间13d~2个月。入院初诊病毒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4例。1.2 临床资料 本组9例均有头痛,呈持续性胀痛、钝痛或剧烈爆炸样痛;呕吐8例,每日呕吐2~16次,4例呈喷射状呕吐;发热7例,其中低热1例,中度发热5例,高热1例;意识障碍5例,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6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CNM病例资料。结果本组首发症状以头痛、头晕、呕吐和发热为主。11例曾在外院诊治,误诊8例,外院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本院误诊为细菌性脑膜炎1例,误诊率75.00%。入我院后反复行脑脊液墨汁染色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经抗真菌治疗后,2例痊愈,10例好转。结论 CNM以青年患者多见,散发型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反复行脑脊液墨汁染色和细胞学检查,可避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和脑膜炎的病原学鉴定、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回顾性分析1例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肺炎和2例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经过、治疗反应及转归。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发现1例不典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免疫力正常,肺部感染仅表现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但是在妊娠期和剖宫产后占位有增大趋势。2例脑膜炎患者均为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中1例脑膜炎患者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症状。质谱是鉴定新型隐球菌的快速手段。结论新型隐球菌肺炎易于与感染、肿瘤、结核相混淆,容易误诊,应加以鉴别;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中枢症状有时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