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各组血浆CGRP水平为Child—Pugh C〉Child—PughB〉Child-Pugh A,在肝功能不同的患者之间Child—Pugh C级患者的检测结果显著于Child—PughA级和Child—Pugh B级患者(P〈0.01)。结论血浆CGRP水平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升高的血浆CGRP水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了解它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发展和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24例正常人和61例肝硬化患者血浆ET-1。结果:肝硬化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在肝功能分级中,呈现ChildC>ChildB>ChildA的规律,组间分析表明肝硬化患食道静脉曲张伴大中量腹水组(LC4)血浆ET-1显著高于大中量腹水组(LC3),LC3组高于食道静脉曲张伴少量腹水或无腹水组(LC2),LC2组高于无腹水和静脉曲张组(LC1)(P均<0.05),LC1组及ChildA级患者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者血浆ET-1与白蛋白水平间呈明显负相关,与sGOT、总胆红素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硬化者血浆ET-1水平反映了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在门脉高压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可存在全消化道粘膜病变 ,通过对49例门脉高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 ,发现 31例存在门脉高压所致的结肠粘膜病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9例肝硬化患者 ,男 35例 ,女 14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 46 .8岁。肝炎后肝硬化 38例 ,酒精性肝硬化 11例 ,均有肝功损害、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 ,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轻度 11例 ,中度 2 2例 ,重度 14例 )。临床表现除腹胀、下腹不适、大便次数增加、便血、大便隐血阳性外 ,无特殊表现。 B超示门静脉、脾静脉增宽 ,符合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结肠镜检查并…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8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腹部B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B超对预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88例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伴或不伴有腹水,按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分为2组:①已发生出血者(出血组)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2-72岁,平均58岁。②首次检查是无出血者(非出血组)52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38-68岁,平均52岁。 2.方法:所有病例均经登记并随访1年。88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测定门静脉(PV)内径,部分病人测脾静脉(SV)内径,以PV内径>1.4cm,SV>1.0cm作为诊断门脉高压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分析我院ill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资料。l资料和方法111例肝硬化患者均为经临床、实验室、B超或CT检查确诊并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而行急诊胃镜检查者,其中胆汁性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3例。男94例,女17例,年龄28~74岁,平均52.32岁。病程2.5~17年,平均10.7年。肝功能ChildA级43例,B级39例,C级29例。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腹水患者61例,按最终诊断结果和发生机制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组(A组),其他原因门脉高压组(B组)和非门脉高压组(C组)。同日内测定血清及腹水中白蛋白,SAAG=当日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诊断标准为:SAAG≥11g/L诊断为门脉高压性,反之为非门脉高压性。结果A组SAAG为18.68±5.98g/L,B组为19.37-4-6.29g/L,C组为7.57±3.46g/L。A、B组分别与C组SAAG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与B两组间SA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G对鉴别门静脉高压性和非门静脉高压性腹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不能取代腹水有核细胞计数和细胞学等检查,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腹水原因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1995年2月至1996年3月,我院对7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患者在经颈静脉门一体静脉分流术(TIPSS)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现将资料报告如下:7例术前B超均显示为肝硬化、牌大、腹水。肝脏不同程度缩小,肝光点增多,增粗,门静脉系扩张,腹腔内伴有35~70mm不等腹水略区。脾区厚度44.0~72.2mm,肋下长度38.5~67.2mm。术后1~7个月复查B超12例次.肝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术前无明显改变,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均较术前减小(见附表)。4例腹水完全消失,3例腹水明显减少.脾脏明显缩小,脾区厚度37.2~62.3mm…  相似文献   

8.
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的8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腹部B超和电子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Qsv/Qpv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B超能够诊断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 ,亦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1999年以来 ,作者采用大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因急性呕血、便血而入院 ,经内镜、腹部B超及肝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男36例 ,女20例 ;年龄31~72岁 ,平均(48±8.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0例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25例 ,混合性肝硬化 (即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11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测量门、脾静脉宽度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组门、脾静脉宽度分别为(1.52±0.18)cm、(1.15±0.26)cm,而正常对照组则为(1.08±0.13)cm、(0.58±0.09)cm,两组对比P〈0.05。结论:门、脾静脉宽度越大,门脉高压发生率越高,出血危险性越大。提示测量门、脾静脉宽度是诊断门脉高压,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及24例正常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脉高压组门静脉(PV)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明显减慢、血流量参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内径(D)、血流速度(V)、血流量参数(Q)也有类似改变。A、B、C三级肝硬化的PV内径,按A、B、C顺序显示门静脉宽度逐渐增宽,C级的Dpv较A、B级均有显著性增宽(P<0.05),A、B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B级较A级也有增宽趋势,按A、B、C顺序显示 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且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级的Qpv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异搏定对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搏定可降低全身动脉压力,一些学者认为其对肝炎后性肝硬化有显著的降门静脉压作用。为此,我们给予15名患者口服异搏定,并监测其服药前后门脉血流的变化,以评价异搏定对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价值。1 对象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5~76岁,平均523岁;HBsAg(-)14例,1例不明原因,诊断依靠临床、生化及影像检查,全部患者经纤维内镜证实有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B超证实有程度不等的脾肿大;7例患者有中量以下腹水,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1…  相似文献   

13.
已证实肝硬化门脉高压(ProtalHypertension,PHT)患者的上消化道粘膜可发生各种病变。为了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胃粘膜病变的特点,本文对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1 临床资料及方法本文病例选自我科1995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患者。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除具临床表现外,均经B超、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证实。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入院后采用日本OlympusGIF-XQ200型电子胃镜检查。124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28例,年龄14~72岁。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诉入院者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20例合并腹水)和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其中20例合并腹水)和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腹水患者比无腹水患者增高明显,门静脉,食管静脉宽度随内皮素-1水平增高而增宽。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可能在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其产生机理是胃粘膜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及粘膜水肿 ,只有在胃镜下才能作出诊断。作者对1998年4月~2001年7月在我院作胃镜检查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门脉高压胃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1)门脉高压组 :8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男65例 ,女20例。年龄29~75岁 ,平均52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5例 ,酒精性肝硬化36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 ,均为临床、实验室、B超或CT检查诊断。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理病理活性的物质。它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及肝损害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代谢产物血浆水平已成为反映体内NO合成的可靠指标。我们检测了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对其产生机制及可能具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1临床资料与方法肝硬化患者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6~74岁,平均58岁。符合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肝硬化代偿期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水16例,肝硬化失代偿伴腹水和功能性肾衰8例。采血前末使用蛋白制品及硝基类药物。正常对照16例,男11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7.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为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胃粘膜病变。1994~1998年,我院收治典型肝硬化门脉高压不同程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120例中,24~65岁,平均年龄445岁。本组120例均进...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脑垂体后叶素(VP)成为治疗门脉高压出血的首选药物,然而止血率仅50%~70%.不良反应较大。脑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NG)、酚妥拉明(PL)三联药物治疗国内少有报道[1],而且多是分路滴入,或需凭借微量输液泵。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三联混和液治疗128例,效果满意。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8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者全部为消化内科、普外科住院病人,其中男72例,女56例,平均年龄47.68岁。均经B超、胃镜、肝功能证实,少数经过手术确诊。肝炎后肝硬化84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36例,肝硬化肝癌'7例,并异位胆翼术中大出血1例…  相似文献   

19.
耿江 《临床医学》1998,18(5):31-31
为了提高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门脉高压性急性胃粘膜出血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6例中男17例,女9例,男:女=1.9:1。年龄21~68岁,平均42岁。所有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B超检查,均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全部病人均经胃镜或手术证实为急性胃粘膜出血。诱因:口服解热止痛剂10例,感染5例。饮酒3例,肝昏迷2例,不明原因6例。  相似文献   

20.
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胃镜诊断3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20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18例)。结果治疗组24小时内止血率90%(18/20),对照组61.1%(11/18),两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奥曲肽对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曲肽能缩小门脉内径,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