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干扰素-α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干扰素-a聚乳酸-羟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干扰素微球,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球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制备工艺的重现性、微球的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干扰素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微球的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71μm,干扰素被证明包裹在微球中,载药量为8.06%,包封率为36.97%.干扰素微球在61 h的累积释药量约为86%,t1/2为10.8 h.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较满意的干扰素微球制备工艺,其体外释药性能符合长效制剂特征.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肺靶向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肺靶向紫杉醇缓释微球。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肺靶向紫杉醇PLGA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利用桨板法研究了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用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紫杉醇聚乳酸微球的体内组织药物分布。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在5~15μm范围内的占总体积的87.18%,微球平均粒径为9.65μm;包封率为83.8%;载药量为19.7%;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Q=-2.193 7 22.009t0.5,r=0.990 4;体内实验表明紫杉醇微球混悬剂较普通注射剂更趋于聚集在肺组织。结论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31):4418-4421
目的:优化蒙药白益母草总生物碱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处方工艺,制备微球并对其进行质量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白益母草总生物碱PLGA微球,以处方中PLGA质量浓度、聚乙烯醇(PVA)浓度及内水相/油相体积比为因素,以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微球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微球形态、粒径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最优工艺为PLGA 200 mg/ml、PVA 2%、内水相/油相的体积比为1∶5;验证试验中平均包封率为(83.2±2.4)%,平均载药量为(4.16±0.17)%,平均收率为(86.7±3.6)%,综合评分结果为(95.7±4.4)%,RSD均小于5.0%(n=3);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2.3±2.4)μm;微球24 h体外累积释放度为(82.3±3.5)%,符合一级释放模型(r=0.972 4)。结论:优选工艺稳定;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微球的外形、粒度分布、包封率及释放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该法所制微球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为80-120μm,包封率可达88%。结论该成球方法重现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表明所得布洛芬微球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海龙 《中国药房》2013,(19):1765-1767
目的:制备丹皮酚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考察其体外释药过程。方法:以丹皮酚为芯材,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皮酚PLGA微球;以聚乙烯醇质量分数、PLGA质量浓度、药物与PLGA质量比及水油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和载药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外观和粒径,并测定其体外释药过程。结果:优选的工艺为聚乙烯醇质量分数0.9%、PLGA质量浓度60g/L、药物与PLGA质量比1∶3、水油相体积比1∶10。制得的微球球型规则,表面平滑,平均粒径为(31.75±0.13)μm。微球的载药量为(21.16±0.51)%,包封率为(66.91±1.62)%,8h体外累积释药量为37%。结论:所选工艺可用于制备丹皮酚PLGA微球,可为缓释药物传递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制备盐酸四环素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优化其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盐酸四环素PLGA微球,以微球包封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规则,粒径为16.72±0.33μm,载药量为0.52%±0.01%,包封率为78.56%±1.05%,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r=0.9986)。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为制备盐酸四环素PLGA微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长效注射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法(w/o/w)制备了载GLP-1的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考察微球的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特性和体外释放特性;采用在体动物法评价了微球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过程中GLP-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外水相中NaCl浓度为15%(w/v)时微球包封率在85%以上,微球圆整,表面致密,平均粒径30μm。使用低黏度PLGA并在油相中加入10%(w/w)的PEG 6000,显著提高了药物在1个月内的累积释放,可达83%。微球的制备工艺不影响GLP-1的生物学活性,在体外释放过程中GLP-1的生物学活性明显下降。结论: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可以将GLP-1制备成缓释1个月的注射微球。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制备条件并对其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西咪替丁中空微球。以微球包封率、收率及漂浮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处方工艺,最终得到分散性良好的微球。以优化处方制备的中空微球进行体外溶出实验,进行释放机理的探讨。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西咪替丁中空微球的处方工艺,在最优处方下制得的微球外观圆整,微球的粒径较均匀,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9.48%与65.37%,在人工胃液中12 h漂浮率可达99%。结论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得的中空微球在人工胃液中具有良好的漂浮及缓释特性,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睾丸酮 (T) /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PLGA)微球6 0 Co辐照灭菌可行性研究。方法 :T/PLGA微球在6 0 Co源下 ,以 2 5kGy的剂量进行辐照 ,对微球辐照前后主药T、载体PLGA的理化特性和微球体外释药速率的变化进行比较 ,考察6 0 Co辐照对T/PLGA微球理化特性及药物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6 0 Co辐照引起PLGA分子量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对T/PLGA微球的理化特性及体外释药速率没有影响。结论 :初步的可行性研究表明T/PLGA微球可用6 0 Co辐照灭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药微球,优化其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分别以油相中PLGA浓度、水相PVA浓度和油/水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塞来昔布微球的处方和工艺;透析袋法评估其体外释放能力。结果:塞来昔布PLGA微球的最佳处方工艺条件为:PLGA浓度75 g·L-1,水相PVA体积分数1.5%,油/水相体积比1∶30。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实测包封率为66.1%,与预测值67.3%相比,偏差为1.8%。最优处方体外14 d累积释药56%,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简便可行,可用于优化塞来昔布PLGA微球的制备,微球体外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钦富华  胡英  高建青  夏晓静  郑弟 《中国药房》2012,(45):4263-4266
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用于脉冲式释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用S/O/W(Solid-in-oil-in-water)法和S/O/O(Solid-in-oil-in-oil)法制备PLGA(75:25)和PLGA(50:50)微球,比较2种方法制备的微球的表面形态、包封率及载药量等,并考察2种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S/O/W法和S/O/O法制备的微球均圆整、无粘连、形态良好,但S/O/W法制备的微球表面较为平整,而S/O/O法表面均匀分布有较大的凹陷。S/O/W法制备的PLGA(75:25)和PLGA(50:50)微球包封率分别为(60.15±5.95)%、(49.50±3.69)%,载药量分别为(2.56±0.25)%、(2.10±0.16)%,10h内药物释放均为10%左右,而后随着聚合物的降解药物的释放量突然增加;S/O/O法所制微球包封率分别为(84.36±1.11)%、(77.94±1.42)%,载药量分别为(3.58±0.05)%、(3.31±0.06)%,24h内药物释放均可达50%左右,而后呈现较为平稳的释放行为。S/O/O法制备的微球包封率及载药量均较S/O/W法高;S/O/W法制备的PLGA微球药物释放呈现一定的脉冲行为,其中PLGA(75:25)微球体外释放行为受微球粒径的影响较大。结论:S/O/W法制备的PLGA微球具有一定的脉冲式释药效果,微球的粒径最好控制在120μm以下。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小宝  陈仲清  杨莉  黄乐松 《中国药房》2008,19(13):998-1000
目的:优化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粉粒学特征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W/O/W乳剂-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以微球的粒径、药物包封率、载药量及微球形态等重要粉粒学特征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分析试验优化微球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以优化处方制备的制剂,外观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2.525±0.047)μm,粒径在1.8~5.0μm的占总数的80%以上,载药量(6.067±0.312)%,包封率(58.05±1.169)%。其体外释药曲线可用Higuchi方程拟合,192h累积释药率达82%,t1/2=60.16h。结论: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3.
阳明  雷小光  陈晓波 《中国药师》2009,12(10):1363-1365
目的:制备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并评价其粘附性能。方法:应用正交试验筛选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的最佳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的含量与释放度,选用滞留率为指标考察微球的粘附特性。结果: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的最佳处方为盐酸索他洛尔投药量占处方组成的30%.分散相与连续相比为70%,司盘80用量为9.0g;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30min累积释药百分率达30%,4h释药达90%;离体法与在体法测得微球胃黏膜上的滞留率分别为(87.6±2.8)%与(60.2±9.8)%。结论: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与盐酸索他洛尔普通片相比,盐酸索他洛尔生物粘附微球具有一定缓释特性,且其在离体与在体模型中粘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永顺  吴珍  董永成  杜士明 《中国药师》2011,14(11):1624-1626
目的:制备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方法:以白蛋白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优化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粒径,形态,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16.82±1.25)μm,平均载药量为(52.08±3.26)%,平均包封率为(60.54±3.17)%,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11.5846t1/2-1.207(r=0.9985)。结论:沙美特罗白蛋白微球体外释放特性符合长效制剂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P物质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相关性质。方法:复乳法制备P物质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磷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A)、超声乳化时间(B)、初乳与二相小的体积比(C)、辅助乳化剂的浓度(D)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制备条件;对优化条件所制脂质体进行包封率、粒径分布、体外释药性能、相转变温度和熔点的考察。结果:优化制备条件A为2:1,B为30 s,C为1:2,D为2%;所制多囊脂质体包封率可达85%,粒径分布为0.75~27.75μm,在生理盐水中释药t_(1/2)=11 h,可持续72 h释药,相转变温度为34℃,熔点为110℃。结论:所制P物质多囊脂质体包封率高,物理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6.
周丽莹  关津  聂淑芳  潘卫三 《中国药房》2009,(33):2588-2592
目的:制备中药提取物葫芦素(Cuc)B-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方法:应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聚乙烯醇(PVA)浓度和投药比为自变量,微球的产率(Y1)、载药量(Y2)、包封率(Y3)、粒径(Y4)、24h累积释放量(Y5)为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改良的直接释药法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Y1、Y2、Y3、Y4、Y5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较优的工艺条件为PVA浓度0.014,投药比0.066 5。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Y1、Y2、Y3、Y4、Y5分别为79.9%、7.83%、80.5%、56.18μm、6.98%。体外释放35d的累积释放量为86.73%。结论:制备的CucB-PLGA微球满足了长效缓释的要求,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邓艾平  王奕  符旭东 《中国药房》2010,(21):1982-1984
目的:制备盐酸多西环素(DXY)微球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外观形态和粒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和体外释放度等。结果:所制微球外观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49±6.9)μm,跨距为0.9,平均载药量为(3.3±0.2)%,平均包封率为(52.4±3.2)%(n=3),0.5h的累积释放度为28%,并可持续释药30d以上。结论:DXY微球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8.
胡蕾  刘松青  戴青 《中国药房》2010,(29):2757-2760
目的:制备醋酸布舍瑞林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复乳法制备纳米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制剂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考察制剂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所制制剂外观圆整,醋酸布舍瑞林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8.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5.38%,日内RSD<1.78%,日间RSD<0.93%。制剂包封率为(63.37±0.29)%,载药量为(1.03±0.09)%,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72 h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为62.3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培酮长效注射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蕾 《中国药师》2009,12(12):1713-1715
目的:制备利培酮长效注射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使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利培酮微球,观察微球的形态及粒径,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利培酮微球表面圆整,粒径集中在40~80μm之间。微球的包封率较高,达到80%以上,以低分子量PLGA(50:50)制备的微球,体外突释很高达到40%以上;以高分子量PLGA(75:25)制备的微球,在高载药量时突释较小,可持续释放达3周以上。结论:以高分子量PLGA制备的高载药量的利培酮微球,体外突释较小可缓释达3周以上。  相似文献   

20.
牛血清白蛋白阳离子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SA)口服阳离子微球,考察天然阳离子物质壳聚糖(CHS)的加入对蛋白微球的粒径、电动电势、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情况的影响。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壳聚糖(CHS)为载体材料,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PLGA/CHS)阳离子微球。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处方。建立准确而简便的蛋白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微球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最佳处方为:BSA浓度为150g·L^-1、PLGA浓度为8%、外水相体积为80mL、壳聚糖浓度为0.2%。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6.9±5.5)μm,为表面荷正电的阳离子微球[ζ电势=00.0±0.6)mV],包封率为(75.4±4.6)%,载药量为(9.3±0.2)%。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壳聚糖的加入均能减少突释,延缓药物的释放。结论与PLGA微球相比,制得的PLGA/CHS阳离子微球表面带正电,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可以延缓药物释放,同时减少突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