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确定苦豆子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为制订苦豆子种子检验规程及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苦豆子种子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29 h后,分别在不同温度(15、20、25、30℃)、不同发芽床(纸上、纸间、砂上、砂中)、不同光照(2 000lx光照16 h、黑暗)条件下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指标筛选最适宜发芽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培育种子7 d,测定其发芽率。结果:不同温度对苦豆子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影响,以20℃时各指标值最高;不同发芽床对各指标均有影响,以砂上处理条件下各指标值最高;光处理对苦豆子种子发芽各指标影响不大。在适宜条件下培育,种子从置床第1天起就开始萌发,第2天发芽率达90%以上,至第5天达到最大并不再增长。结论:苦豆子种子发芽的适宜培育条件为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29 h,在砂上20℃光照培养。在种子置床第2天初次计数,第4天末次计数并统计发芽率并结束试验,此方法可作为苦豆子种子质量检验的标准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适宜于黄芪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为制订黄芪种子检验规程提供依据。方法: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 h打破种子休眠,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和不同光照条件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30℃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中15℃的发芽率最高,但与20℃处理下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发芽床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砂床可较好地抑制杂菌增长;无论是光照还是黑暗条件,黄芪种子均能正常发芽。在砂上15℃黑暗培养,黄芪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8.5±0.65)%、(85.5±0.87)%和175.8±2.31,且发芽周期仅为4 d。结论:建议黄芪种子质量检验标准方法为将其在砂上于15℃黑暗培养,以发芽第2天、第4天分别作为初次、末次计数时间计算其发芽指标。该检验方法简单、可控,且发芽周期短,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鱼腥草种子外观形态及发芽特性。方法:直接观察鱼腥草果实和种子的外观形态,并在室温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记录10批鱼腥草种子的发芽过程,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结果:鱼腥草种子极小,平均千粒重为49.19mg;鱼腥草种子为光敏感种子,在黑暗条件下不发芽;《中华本草》记载鱼腥草种子发芽率仅为20%左右,本实验中,有60%的鱼腥草种子发芽率超过70%。结论:通过首次对鱼腥草种子形态及发芽率研究,探索出鱼腥草种子萌发特性及条件,可为后续保存鱼腥草优良种质、开展鱼腥草优良品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川牛膝、杜仲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生产中川牛膝、杜仲种子的检验及播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不同试剂处理条件下,对川牛膝、杜仲种子进行发芽率实验及生活力测定实验,记录川牛膝、杜仲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生活力。结果:川牛膝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在25℃,7.5mg/L吲哚乙酸处理的发芽率最高;杜仲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在20℃,400mg/L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最高。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川牛膝、杜仲种子不同温度、试剂处理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的关系,探索川牛膝、杜仲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后续保存川牛膝、杜仲优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丹参种子发芽试验的研究,为航天搭载的丹参种子提供最佳发芽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发芽床和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同批次未搭载的丹参种子和新鲜种子进行试验。结果浸种溶液为100mmol·L^-1的CaCl2液时,能使未搭载的丹参种子和新鲜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10.O%、4.6%。结论浸种溶液为100mmol·L^-1的CaCl2液,浸种时间为12h,发芽床为营养土+河砂,温度为30℃时,可明显促进丹参种子的萌发;大空诱导丹参种子出苗后幼苗的生长情况明显较优于未经诱导的丹参种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川牛膝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为种子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研究川牛膝种子的形态、大小及吸水性等并进行川牛膝种子的发芽实验,选择适宜的萌发条件;测定种子的水分、生命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确定种子质量。结果:川牛膝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5℃、水分70%、光照培养;将种子用7.5mg/L IAA处理后萌发最快,发芽率最高,发芽高峰期较为集中。结论:通过对川牛膝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数据,能为川牛膝种子的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选择提供有效地依据,可初步制定种子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22):3104-3108
目的:研究费氏中华根瘤菌、放射型根瘤菌和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对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聚乙二醇6000(以下简称"PEG")和氯化钠(NaCl)浸种处理,分别建立穿心莲种子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模型。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考察不同浓度PEG(0.05、0.10、0.15、0.20、0.25 g/mL)和NaCl(50、100、150、200 mmol/L)对穿心莲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分别采用费氏中华根瘤菌、放射型根瘤菌和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对穿心莲种子进行预处理后,同法考察其在干旱胁迫或盐胁迫条件下的各项萌发指标。结果:选取0.15 g/mL PEG溶液和50 mmol/L NaCl溶液分别构建穿心莲种子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模型。费氏中华根瘤菌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穿心莲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以及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同时可显著降低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放射型根瘤菌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穿心莲种子各项萌发指标以及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穿心莲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结论:3种根瘤菌处理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穿心莲种子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能力。本研究可为干旱条件下穿心莲的种植和栽培,以及将滩涂地区作为穿心莲的种植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唇形科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唇形科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人工控温发芽床法,控温容器为冰箱、温箱,发芽床基质为海绵和滤纸。结果:获得了不同种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发芽适温、发芽所需天数及 发芽率。结论:温度对唇形科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种而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方法对威灵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野生威灵仙种子为研究对象,寻找适于威灵仙种子萌发的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试剂和贮藏条件对威灵仙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低温贮藏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显著高于室温贮藏;赤霉素、硝酸钾、多菌灵、萘乙酸处理后,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均有提高;浓硫酸处理组没有发芽.结论: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后发芽时间早,周期短,高峰期集中,是比较适合威灵仙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弢  桑圣中 《黑龙江医药》2002,15(4):277-278
刺五加种子质量差,自然状态后熟时间长和出苗率低,是其有性生殖过程的一个薄弱环节。本实验结果表明:种子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形态后熟前期的催芽温度、湿度分别为15-20℃,15-20%,后期温度、湿度分别为13-16℃,10-15%;生理后熟的温度为1-5℃,湿度大于10%。同时,探讨了种子催芽的技术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提高了种子发芽率,解决了刺五加有性繁殖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藿香抗青枯病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藿香抗青枯病的鉴定技术。方法用灌根接种法,检测广藿香苗木在不同菌种浓度下表现出的不同抗性水平。结果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浓度达到107~108/mL、用量为5 mL/株时,在日平均温度20~35℃、土壤湿度15~25%、150 d等条件下,广藿香苗木表现出9种以上的抗性水平。结论用灌根接种法,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浓度达到107~108/mL、用量为5 mL/株等条件下,能检测到不同抗性的广藿香苗木。  相似文献   

12.
王芳  王俊  傅秀娟 《中国药房》2012,(27):2551-255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艾叶中石竹烯与龙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5MS石英毛细管(30m×0.25mm×0.25μm),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60℃,载气为氮气,流量为1.2mL·min-1,分流比为1∶10,内标为萘。结果:龙脑和石竹烯的进样浓度分别在0.02525~0.40400、0.04850~0.77600m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0%、99.45%,RSD分别为1.82%、2.47%(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艾叶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UV法与HPLC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HPLC法中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UV法中样品溶液用0.2%NaOH衍生后,在292nm波长处测定。结果:HPLC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5~0.400m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8%(RSD=3.58%,n=9);UV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4~20μg·mL-1(r=0.9998)。UV法含量测定结果比HPLC法平均高出2.05倍。结论:HPLC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都较好,对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分析较为准确。UV法不宜单独用于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处理对决明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测定决明子种子的千粒重,并将种子分别置于40℃、60℃、80℃的条件下,进行10 min、30 min、2h的浸种处理,观察和记录决明子的发芽率.结果: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对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60℃温水条件下浸种2h处理的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7.5%.结论:优选决明子的浸种条件对中药决明子的种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使盐酸金刚烷胺糖浆出现结晶现象的因素。方法:通过冷藏5℃、恒温15℃、加速实验、室内等条件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工艺处方生产的盐酸金刚烷糖浆和按改变工艺处方生产的盐酸金刚烷胺糖浆性状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钾配制的盐酸金刚烷胺糖浆在低温条件5℃(冬天)容易出现结晶现象。结论:盐酸金刚烷胺糖浆使用羟苯乙酯作为防腐剂或在15℃以上储存质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赵变  常珍珍  史彪  孙祥德 《中国药房》2011,(39):3699-3703
目的:建立怀牛膝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9nm。结果:建立了怀牛膝原药材和经硫磺熏制过的怀牛膝药材的指纹图谱。12批怀牛膝原药材有24个共有峰,其中9批药材的相似度都在0.9以上,另外3批的相似度较低;11批经硫磺熏制过的怀牛膝药材有20个共有峰,其中7批药材的相似度都在0.8以上,相似度较原药材低。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怀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结果:不同测定条件,测定的结果差异较大,5%香草醛-冰醋酸的用量以0.2mL为宜,高氯酸的用量以0.8mL为宜,水浴温度以60~65℃为宜、水浴中加热时间以10~15min为宜。结论: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不一定能反映灵芝中三萜的真实含量,若一定采用该方法测定灵芝中的总三萜含量,应严格控制检测条件,特别是水浴温度和水浴中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王怀玉  彭锐  王征帆  马鹏 《中国药房》2012,(15):1395-1396
目的:建立测定青蒿中樟脑和冰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80℃,进样口温度为250℃,程序升温,流速为1.2mL.min-1,分流比为20:1。结果:樟脑和冰片的检测浓度分别在1.16~46.40、1.24~49.60μ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6%和99.06%,RSD分别为3.21%和3.96%(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提高青蒿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