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来氟米特致不良反应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池迎迎 《海峡药学》2005,17(5):185-186
本院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来氟米特(商品名爱若华)片,批号031021,中美苏州长正-欣凯制药有限公司,20~30mg/d治疗,先后口服10多天至1个月,出现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苏芬  王丹 《海峡药学》2010,22(7):246-248
介绍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疹。继发性闭经等。临床应用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来氟米特不良反应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的安全性,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通过维普资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2005-2010年发表的有关来氟米特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用药中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获得符合条件的病例报道45篇,涉及病例254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147例,占全部病例的5.79%。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疾病以及腹泻腹痛、肝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分别是25.85%、20.40%、12.24%。结论来氟米特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疾病、腹泻腹痛和肝功能障碍,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5.
来氟米特为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异噁唑类免疫抑制剂。因半衰期长,不良反应的消除时间也相应延长。本文针对1例狼疮肾炎患者应用来氟米特后出现的皮疹及手指末梢紫绀的不良反应,给予药用炭、咪唑斯汀及前列地尔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红  刘祖雄  金琛  余洁 《中国药业》2012,(22):109-110
通过查阅国内近5年有关医药文献,总结来氟米特在呼吸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邱春凤 《海峡药学》2016,(3):133-135
来氟米特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具有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和抗增殖作用的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肾脏疾病、器官移植后抗排异的临床治疗,本文将部分文献报道的来氟米特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归纳如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来氟米特为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异类免疫抑制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二氢乳氢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本品具有抗炎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来氟米特应用过程中,发现两例患者服药后体重明显下降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来氟米特致间质性肺病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来氟米特"和"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毒性","leflunomide"和"interstitial pneumonia、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parenchymal lung diseases"为检...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2岁,因"间断发热伴皮疹8年余,再发加重 10天"于2018 年11 月14 日入院.患者8 年前被明确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予激素及甲氨蝶呤规律治疗有效.2018 年9 月10 日再次出现发热,完善检查考虑疾病复发,将甲泼尼龙...  相似文献   

11.
我院396例药物致皮肤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燕琼  林维嘉 《中国药房》2010,(38):3620-3621
目的:了解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皮肤科2004~2008年收集到的396例药物致皮肤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396例皮肤不良反应病例涉及的药物共有149种,其中抗感染药居首位,有211例(占53.28%),其次为中药制剂,有49例(占12.37%);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有213例(53.79%);一般不良反应345例,严重不良反应51例,其中新的不良反应17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王琼  芦柏震 《中国药房》2012,(20):1907-1909
目的:探讨华蟾素致不良反应(ADR)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8年1月-2010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华蟾素所致ADR共计114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华蟾素致ADR主要分为局部静脉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影响ADR的因素:男性多于女性,联合用药多于单用,静脉注射多于肌肉注射,有60例ADR发生在用药1h以内,主要表现为静脉损害。经治疗后均能治愈或好转。临床应重视华蟾素的ADR,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4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蓉  董利红 《中国药房》2014,(10):926-928
目的:考察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上报的473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从患者的基本情况、涉及药品、给药途径、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ADR报告涉及抗肿瘤药8大类,其中顺铂居首位;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ADR多发生在给药后1 d以内,累及11个器官或系统类型,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损害为主;多数ADR给予相应处理后能痊愈或好转。结论:临床应用抗肿瘤药时,应加强监护以减少ADR的发生,及时正确地处理以降低其危害,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盐酸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4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月-2010年8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盐酸莫西沙星致ADR,共计44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ADR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7.4%)、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1.8%)、呼吸系统损害(10.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9.0%)、胃肠系统损害(8.3%)等;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ADR发生率高;ADR治愈16例(36.4%),好转26例(59.1%),有后遗症2例(4.5%)。结论:临床应重视盐酸莫西沙星的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于盼盼  崔静茹 《中国药房》2014,(26):2463-246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收集并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 611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611例ADR报告中,女性(890例)多于男性(72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多,占52.70%;引起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77.53%;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占28.1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35.9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7.31%;严重的ADR有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抗感染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蔡华晶  黄强增 《中国药房》2014,(30):2844-2846
目的: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上报的76例ADR报告按患儿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1;静脉滴注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76.32%;抗菌药物类所致ADR的比例最高,占75.00%;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表现为过敏反应,占85.53%。结论:儿科更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17.
金菊庆 《中国药房》2014,(10):920-922
目的:分析降糖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3年8月上报的降糖药致ADR报告359例,并对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多为5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涉及降糖药7类23种,其中磺酰脲类引发ADR最多,共90例,占25.07%;口服是ADR病例的主要给药途径;造成的损害累及10个器官或系统类型,胃肠道反应所占比例最大(占30.08%);给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或好转的患者共341例,占94.99%;68.25%的ADR报告关联性评定为"很可能"。结论:降糖药引发的ADR较为常见,临床应用时应加强监护、及时处理,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43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3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加强药品的安全意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两家大型综合性医院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普遍,尤其使用频率越高,发生机会越多。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虽机率低,但危害及后果严重,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9.
唐春燕  曾立威  林昊  覃正碧 《中国药房》2010,(16):1501-1504
目的:了解广西2009年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发生的情况,为其临床应用和ADR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ADR监测中心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818例双黄连注射剂ADR/ADE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818例ADR患者中男性(437例)多于女性(381例),男女比例为1.15∶1;0~9岁的患者发生几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占43.77%;88.39%的ADR患者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27.25%的病例使用联合用药治疗;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轻重程度不一,大多预后良好;大部分ADR发生时间较短;病例来源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有777例,占94.99%。结论:临床应重视双黄连注射液的用药监管,加强ADR监测,注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我院56例奥沙利铂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8月-2010年5月上报的奥沙利铂致不良反应56例报告,并利用Excel表格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在用药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但女性患者偏多,不良反应主要以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为主。结论:临床应加强奥沙利铂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