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邓立东  徐勤  刘布鸣 《中国药房》2010,(45):4248-4250
目的:研究大鼠和人肠道菌群对苯环喹溴铵(BCQB)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肠道菌群代谢方法,将大鼠或人的粪便溶解于人工肠液中,搅拌混合后过滤,滤液加入1mg·mL-1的苯环喹溴铵溶液0.5mL,于37℃厌氧培养48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大鼠或人肠内菌温孵液样品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并设不加BCQB溶液的大鼠或人肠内菌温孵液为空白样品。结果:与空白样品比较,大鼠或人肠内菌温孵液样品中总离子流色谱中除BCQB峰外未见新增色谱峰,其质谱碎片信息显示只有BCQB的特征碎片离子,未检测到BCQB的代谢产物。结论:在离体条件下,BCQB不被大鼠和人的肠道菌群代谢。  相似文献   

2.
盛莉  扈金萍  陈晖  李燕 《药学学报》2008,43(9):912-916
研究硝克柳胺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胞浆中的代谢动力学,鉴定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参与代谢的药物代谢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和胞浆中硝克柳胺浓度,应用选择性抑制剂鉴定参与硝克柳胺代谢的药物代谢酶类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分离鉴定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硝克柳胺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的主要代谢产物(M1)为硝基还原产物[3-(3′-羧基-4′-羟基苯胺羰基)-6-氨基-7-羟基-8-甲基香豆素],大鼠体内(血浆、尿液、胆汁及肝组织)主要代谢产物与M1一致。硝克柳胺的体外代谢是依赖多个药物代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包括微粒体CY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CYP2C6以及胞浆NAD(P)H脱氢酶和黄嘌呤氧化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测LS-177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结构及其可能的体外代谢途径。方法:体外孵育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LC-MSn)法,推测LS-177的体外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通过质谱数据、保留时间和碎片离子,在肝微粒体中共检测到5个代谢产物,初步推测LS-1177在肝微粒体中可能的代谢途径。结论:建立LC-MSn方法,初步推测LS-177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结构,为其体内外代谢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化学结构类似物的体外代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快速鉴定乔松素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以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对乔松素进行代谢研究,以UPLC-MS/MS鉴定乔松素的体外代谢产物。结果建立了乔松素的体外代谢孵育体系,UPLC-MS/MS在6 min内检测到乔松素的4个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5,6,7-三羟基二氢黄酮、5,7,8-三羟基二氢黄酮和乔松素-7-葡萄糖醛酸苷,这4个代谢产物均为首次发现的乔松素人肝微粒体体外代谢产物。结论乔松素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5,7,8-三羟基二氢黄酮是其主要羟基化产物,乔松素-7-葡萄糖醛酸苷可能为乔松素的主要代谢失活形式。  相似文献   

5.
蓝萼甲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研究对蓝萼甲素的代谢转化。采用RP-HPLC法同时分离检测蓝萼甲素及其体外代谢产物。结果用液-液萃取、制备HPLC法,从大鼠胆汁中分离了一个代谢产物,经质谱分析推测结构为羟基化蓝萼甲素,并采用HPLC-MS连用,分析了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样品中的代谢产物,推测了蓝萼甲素的可能代谢转化途径。结论蓝萼甲素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胆汁中可被代谢转化,主要代谢产物为羟基化蓝萼甲素。  相似文献   

6.
谢利霞  吕昌  叶玲  唐斓 《中国药房》2012,(7):590-593
目的:研究乌头碱(AC)在豚鼠和小鼠体外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优化2个种属肝微粒体与AC的P450反应体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HPLC-HRMS)和超高相液相色谱-多级质谱(UPLC-MS/MS)法测定AC在2种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P)代谢产物。结果:AC在2种肝微粒体中均代谢产生8种代谢产物,其中6种为CYP代谢产物;脱甲基、脱乙基、脱氢和氧化反应是其主要代谢特征。结论:乌头碱在豚鼠和小鼠体外肝微粒体中的CYP主要代谢途径相同。  相似文献   

7.
向志雄 《上海医药》2017,(21):70-75
目的:比较研究SPH0396在不同种属的体内外代谢产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比较研究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SPH0396的体外代谢产物,并进一步研究比格犬和食蟹猴分别灌胃给予SPH0396后血浆中的代谢产物.结果:SPH0396在体内外的代谢产物主要有N-去甲基代谢产物和氮氧化代谢产物.结论:SPH0396在猴的体内外代谢产物与人肝微粒体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前药代和安全性评价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和多重质量亏损过滤技术(MMDF)研究儿茶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体外培育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UPLC-LTQ-Orbitrap和MMDF鉴定儿茶素的体外代谢产物。结果: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保留时间和碎片离子,在肝微粒体中共鉴定7个新的代谢产物,主要为羟基化和葡萄糖结合物。并首次推测了儿茶素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结论:采用UPLC-LTQ-Orbitrap和质量亏损过滤技术快速,准确,灵敏的鉴定了儿茶素在体外的代谢产物研究,丰富了儿茶素的代谢产物种类,为儿茶素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以丹皮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丹皮酚在体外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的Ι相以及Ⅱ相代谢产物。方法:借助HPLC-DAD与三重四级杆复合线性离子阱高分辨质谱,采用LightSight软件辅助建立丹皮酚及2,4-二羟基苯乙酮经肝微粒体代谢产物的pMRM-IDA分析方法,分析了丹皮酚在体外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的Ι相以及Ⅱ相代谢产物。结果:结果发现,丹皮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经Ι相代谢后产物主要为的4位去甲基的2,4-二羟基苯乙酮和4种氧化代谢产物,而2,4-二羟基苯乙酮Ⅱ相代谢产物主要为4位葡萄糖醛酸化的糖苷化代谢产物。结论:建立了丹皮酚Ι相以及Ⅱ相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为丹皮酚进一步的代谢研究以及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首次建立了LC-ESI-MS法测定大鼠胆汁、尿液和粪便中苯环喹溴铵的浓度,对该药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规律进行研究,为该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途径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生物样品经过C18固相小柱提取后,采用LC-ESI-MS法进行测定。以1-乙基-苯环喹溴铵为内标,在Hanbon Lichrospher5-C18色谱柱上,甲醇-(含40mmol/L醋酸铵和1%甲酸)水溶液(70:3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分析胆汁样品;甲醇-(含40mmol/L醋酸铵和1%甲酸)水溶液(75:2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分析尿液、粪便样品;以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为接口技术,选择性正离子监测方式,苯环喹溴铵的分子离子([M]^+m/z330.2)和内标1-乙基-苯环喹溴铵的分子离子([M]+m/z344.2)作为测定离子。结果:胆汁、尿样、粪便中苯环喹溴铵的回收率均大于77%,日间和日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胆汁中苯环喹溴铵在30.15~1507.5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最低定量限为30.15ng/mL。尿液中苯环喹溴铵在3.02~1507.5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定量限为3.02ng/mL。粪便中苯环喹溴铵在3.02~1507.5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最低定量限为3.02ng/mL。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满足大鼠鼻腔给药排泄研究中药物浓度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体外药物代谢实验探讨五味子甲素对CYP3A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肝微粒体为载体,选取咪达唑仑(MDZ)作为药物“探针”,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体外给药测定五味子甲素对MDZ的IC50值以及相关酶动力学参数。结果:孵育体系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方法快捷、稳定、灵敏度高。在肝微粒中,五味子甲素对MDZ的IC50浓度为6.26μmol/mL,相关酶动力学参数:Km=15.77μmol/L,K1=5.50μmol/mL。结论:五味子甲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为混合型,即:非竞争与反竞争抑制。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徐佳  刘海燕 《上海医药》2014,(19):74-77
目的: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和他莫昔芬(tamoxifen,TMX)为模型药物,建立人肝微粒体-小鼠3T3成纤维细胞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T8)代谢产物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人肝微粒体(加或不加NADPH)-小鼠3T3成纤维细胞模型,测定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孵育液的EC50值和EC50 shift,以EC50 shift评价代谢产物毒性。结果:模型药物CPA和TMX及创新药物T8的EC50 shift分别为0.34、〉4.7和1.2,表明CPA和TMX的代谢物会分别增加和降低细胞毒性,而T8代谢产物不影响或稍许降低对细胞的毒性。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人肝微粒体-小鼠3T3成纤维细胞模型,这为T8进入体内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依据,也为候选化合物开发初期在不合成代谢物的情况下初步评价代谢物的细胞毒性提供了一种体外方法。  相似文献   

13.
韩永龙  李丹  孟祥乐  余奇  李颜  郭澄 《中国药师》2010,13(5):642-644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中加入CYP3A酶的底物睾酮和不同体积的血塞通注射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睾酮的羟化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量反映CYP3A酶的活性。酮康唑为阳性对照药。结果: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中,血塞通注射液对CYP3A酶的IC50和Ki值分别为血塞通注射液原液的0.87%和0.43%。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在体外对大鼠肝微粒体CYP3A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符合混合型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有机锡抗癌化合物DBDCT的方法并研究其相应的酶促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测定DBDCT在体外代谢系统中的酶促动力学,用Eadie-Hofstee法分析数据,求算酶促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以及肝代谢速率Clin。结果在体外代谢系统中,DBDCT代谢酶促动力学参数Km=159.07μmol·L-1,Vmax=2.813μmol·(min·mg)^-1以及肝清除率Clin=Vmax/Km=0.017L·(min·mg)^-1。结论此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且简单准确,可满足DBDCT体外代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左旋一叶碱的代谢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一叶碱[securinine,(-)SE]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对(-)SE的代谢转化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代谢体系,建立了反相HPLC法同时分离检测(-)SE及其体外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用液液萃取,制备TLC及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了4个代谢产物并进行了光谱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物体液中(-)SE及其代谢物的反相HPLC分析方法,并用该法检测了ip给药后大鼠的胆汁、尿样及其经β-葡糖醛酸苷酶水解后的样品。结果代谢物分别鉴定为6-位羟基,6-位羰基及5-位α及β羟基取代的(-)SE,还证实了体内6-位羟基代谢物进一步形成了二相结合型产物。结论基本阐明(-)SE在大鼠体内外代谢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中CH330331代谢的酶促动力学,并利用"Cocktail"探针药物模型,研究CH330331对主要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优化CH330331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孵育的条件,并进行酶促动力学研究;探讨体外"Cocktail"探针药物模型的组成,并研究CH330331对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CH330331代谢的酶促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2.08μmol/(min.mgpro-tein),米氏常数(Km)为18.96μmol/L。CH330331对大鼠CYP1A2、CYP2C9和CYP2D6有弱抑制作用,对大鼠CYP2C19、CYP2E1和CYP3A4没有抑制作用。结论:临床使用中CH330331可以增加主要通过CYPCYP1A2,CYP2C9和CYP2D6代谢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