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4例外科系统手术病历中有157例手术预防性应用了抗茵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81%,其中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8%,Ⅱ、Ⅲ类切口抗茵药物使用率均为100%;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换药无指征、联合用药无指征等。结论: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趋于规范,但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及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672例患者中,有602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均在术前0.5~2 h内给药。术后停药合理和基本合理529例(占78.7%),不合理179例(占26.7%)。结论:该院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对2010年第四季度216份存档手术病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预防性应用占93.5%;氨曲南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头孢类、青霉素类.结论 我院骨科手术病历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姚冰  彭晓燕  李晓波 《中国药房》2011,(38):3558-3560
目的:了解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探讨产科实施临床路径的必要性。方法:抽取某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产科病历314份,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结合产科相关临床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存在选药、用药时机、时间、用药剂量不合理等现象,而临床路径的实施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防止了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尽快推行临床路径在各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某三甲医院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述蓉  罗宏丽  叶云 《中国药业》2011,20(15):59-60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病历189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95.24%)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药物为头孢甲肟(40.24%),其次为氨曲南(18.29%);使用时间为3~7 d,平均4.62 d,首次用药在术前0.5~2 h仅11例(6.11%)、术后给药140例(77.78%);联合用药率为31.67%。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出院的362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为340例,其中有用药指征的184例,占50.83%;术前0.5~2 h给药的8例,占2.21%;术中全未追加药物,总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h的317例,占93.23%;使用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替唑、头孢西丁、替硝唑;单一用药259例(占71.55%),二联用药81例(占22.38%)。结论: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首次用药时间不当、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眉山市人民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手术患者出院病历61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收集的实验室药敏试验数据信息,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归纳;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对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611例手术中,60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18%。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3例,占2.13%;不合理使用598例,占97.87%。抗菌药物的总金额为234 137.82元,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多花费205 426.11元,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87.74%。结论: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临床医师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加大监管力度,药学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该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1年1~12月100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品种以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尼西、头孢替安、氨曲南、奥硝唑为主;结扎脐带后立即给药67例;中位用药天数为4.82d。结论该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但尚存在给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监管,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住院病历107份,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应用抗菌药物,21例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占22.6%.结论应重视围手术期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用药的经济、安全、有效,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院部分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记录某院116例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抗菌药物的选择、用法与用量、给药时间、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116例清洁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为115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达99.14%。115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选药合理者为92例,合理率为80%;均为术后当天给药;用药时间平均为5.2 d,均>48 h;均无联合用药现象。结论: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守相关指导原则,并根据某院实际情况制定有力措施及对策进行纠正,努力促进某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CAP住院患儿108例,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费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共计4类12种,使用频次排在前三位的是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两种,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为主(63.O%),治疗有效率为9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1.76元,人均每日抗菌药物费用为137.85元。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我院CAP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保证麻醉药品的正常医疗需要,促进麻醉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北京某三级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共收集门诊麻醉药品处方2093张,其中不合理处方70张,占麻醉药品处方总数的3.34%。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处方内容缺项(61.4%)、处方用量不规范(10.O%)及用法及用量不适宜(10.0%)等。结论:该医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总体质量较高,仍应进一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水平,确保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9年万古霉素使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锦娟  陈风希 《中国药业》2011,20(11):39-4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2009年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7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76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联合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有41例,万古霉素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54%;合理用药或基本合理用药50例(64.10%),不合理用药28例(35.90%)。结论万古霉素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用药疗程,监测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引起肾损害。  相似文献   

14.
李宏 《中国药房》2012,(26):2474-2476
目的:加强监测被通报药品的临床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方法:对2001年11月-201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发布的42期《ADR信息通报》共通报的74种(类)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2期被通报的74种(类)药品中,抗微生物药致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总病例数、严重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均居各类药的首位。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抗微生物药的使用管理,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等使用,减少或避免严重的ADR/ADE重复发生,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我院氨曲南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氨曲南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病例,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6月我院氨曲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氨曲南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药不当、用法与用量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结论:2012年1-6月我院氨曲南用量有所升高,总体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亟需引起重视并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1日~31日出院的193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9.5%,其中合理56例(29.0%)、基本合理43例(22.3%)、不合理94例(48.7%)。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机不当。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仍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因此,应加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2013年1-9月我院新区23例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合理应用12例(52.2%),基本合理应用8例(34.8%),不合理应用3例(13%),平均用药9.7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我院万古霉素的使用基本合理,临床应注意控制药物联用,监测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61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敏  田文园  姜红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39-141,145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12月出院手术病例161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结果调查期间,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为100%,涉及十大类共19个品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奥硝唑、头孢呋辛、头孢米诺、阿洛西林及甲硝唑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57.76%,Ⅰ类切口联合应用率47.92%。术前0.5~2h内开始应用抗菌药物的占57.14%。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4.76d,最长达15d。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及联合应用率偏高,用药指征不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应用时间偏长,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社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的处方,每月抽取300张,分别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时间、是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8.67%。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15个品种.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眯唑类、大环内酯类等。平均用药天数为6d。结论:我社区抗菌药物选择较合理,同时我们应当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经济有效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20.
马军党  李红  周鹏  王莉  蹇小婷  倪泓  赵李民 《中国药房》2014,(22):2042-2045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3-4月10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同时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老年患者,且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仅5例痰培养为阳性结果。抗菌药物初始单一用药49例,联合用药56例,15例在治疗过程中对药物进行了调整。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4个品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DUI在0.91.1之间的有3种。最常见的联用方式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药物选择不当、剂量过大、给药途径不当、疗程过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