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兰瑛  李橙橙 《中国药事》2011,25(7):731-73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率的特点。方法调取我院2009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药敏卡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其次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同期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严重,应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14):1935-1938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和临床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咸阳市中心医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并对同期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2011-2013年,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始终排在各类抗菌药物的前3位,喹诺酮类所占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但其代表品种左氧氟沙星的DDDs在2013年出现上升且排序提前。表皮葡萄球菌居医院感染葡萄球菌中的第1位,始终位列分离病原菌的前3位,对很多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分离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该院的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应根据药敏结果谨慎选择抗菌药物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奚彩萍  承晓京  任俊杰 《中国药房》2012,(14):1280-128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调取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利用我院检验科2009-2010年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头孢菌素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应用最为频繁;同期临床分离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与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几乎完全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比率较高,尚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已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但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头霉素类与阿米卡星等均仍敏感。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有滥用倾向;临床分离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与葡萄球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库管理信息系统检索2010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和ABC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出库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为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应用较多,头孢菌素占绝对优势。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抗菌药物用药集中、用药过度、少数品种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5.
张利国  张卫萍 《中国药业》2012,21(12):34-36
目的 通过对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报告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避免盲目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延缓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感染治愈率.方法 采用2009年至2010年医院检验科提供的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经分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后的实验数据报告,对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0年,医院分离出大肠埃希菌559株,居所有分离菌株数量之首;除了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阿米卡星和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以外,其他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很低甚至完全耐药,并且高于2006 - 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报告发布的数据.结论 随着抗生素大量及长时间的使用,尤其是第3代、第4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或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导致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甚至产金属β-内酰胺酶(NDM -1)增加,耐药现象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7种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3年3月~2004年3月临床分离的519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加以分析.结果:下呼吸道7种革兰阴性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二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及磺胺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嗜麦芽黄单胞菌只对复方磺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几乎完全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日趋严重,抗菌药物使用难度增大,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药敏特点做到个体化给药,对尚无药敏结果者应选用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了解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常见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医院感染细菌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次是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食麦芽假单胞菌。细菌均呈现多耐药趋势,临床常用的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头霉素类、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由于细菌产ESBLs及Amp C而发生耐药,第四代头孢吡肟耐药率也达50%2012年我院常见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医院感染细菌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次是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食麦芽假单胞菌。细菌均呈现多耐药趋势,临床常用的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头霉素类、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由于细菌产ESBLs及Amp C而发生耐药,第四代头孢吡肟耐药率也达50%60%,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我院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明显上升已接近60%。而氨基糖苷类中的阿米卡星除鲍曼氏不动杆菌外由于近期少用使敏感性有所提高。结论分析医院感染常见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预防和控制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方平  余鑫之 《安徽医药》2005,9(8):564-56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AmpC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而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有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和质粒介导AmpC酶,前者分诱导表达和非诱导表达,后者可随耐药质粒复制、接合、转化及转座子移位,在革兰阴性杆菌内或种间传播.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大多数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且活性能被酶抑制剂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也可由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AmpC酶和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王剑虹  安文洪  陈微微  黄波 《中国药房》2011,(26):2454-2455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病例菌株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ICU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7株,占72.1%;革兰阳性球菌164株,占19.2%;真菌75株,占8.8%。革兰阴性杆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亚胺培南总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上有上升趋势,且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1年每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1/2,头孢菌素类中又以第3代头孢菌素的DDDs最高;大环内酯类的使用主要以口服制剂为主。氟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DDDs、AUD和销售金额构成比逐月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的变迁特点。方法:调取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的出库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同时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药敏卡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的用药频度逐年增加,第2、4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频度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广谱青霉素、第1、3代头孢菌素和含B内酰胺酶抑制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频度保持平稳。同期分离的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逐年递增,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比较严重,需引起重视.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细菌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限制广谱抗菌药的应用,以延缓细菌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2.
胡宝荣  哈力  李丹露  杨丽杰 《中国药房》2011,(42):3978-3980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及常见细菌耐药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院3年间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药品管理记录,计算药品用药频度(DDDs);对3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采用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4软件和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头孢匹胺的DDDs均排在首位;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属2010年的分离率已位居第3位;常见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近10%上升至2010年的70%。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硝基咪唑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建议临床医师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延缓细菌耐药的趋势,重点监控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医院HIS服务器中提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药房抗菌药物消耗情况,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茵药物的使用趋势;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剂)(3种)、氟喹诺酮类(3种)、青霉素+酶抑剂(1种)、碳青霉烯类(1种)等;两年分离革兰阴性菌占57.70%,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产ESBLs酶的分离率平均为3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抗菌活性较强。结论: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是降低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键。同时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情况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6—2009年住院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6—2009年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2.71%~15.14%,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销售金额最大,占头孢菌素销售金额的50%以上,第4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第2、3代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均比第1代高,但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增加,至2008年和2009年均排序第1位。DDC波动范围较大,最高者达1068元/日。结论:我院住院部头孢菌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现象,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霞  王晨 《中国药房》2012,(38):3590-3593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变迁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共分离出31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5.63%、革兰阳性菌占27.40%、真菌占16.9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头霉素类药用量始终位于DDDs排序的前3位。结论: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相似文献   

16.
程素华  王天奇  安文洪 《中国药房》2010,(44):4184-4186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3216例自痰液标本分离的1891株病原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2.33%、革兰阳性菌占5.65%、真菌占42.02%;主要病原菌分布:白色念珠菌占31.15%、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11.21%;主要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率:白色念珠菌<2%、铜绿假单胞菌为0~42.5%,大肠埃希菌除头孢他啶及第4代头孢<20.0%,其它为42.86%~88.10%。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肠杆菌的耐药率,降低幅度为40%~80%。结论:呼吸系统二重感染严重,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加强临床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及预警,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研究抗菌药物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酶抑剂、碳青霉烯类等;2年分离革兰阴性菌占57.70%,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产ESBLs酶的分离率平均为31.18%。结论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1月-2014年6月100例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资料。结果:从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中经血培养出大肠埃希菌57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40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ESBL7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株);药敏试验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多为半合成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第三代以上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碳青酶烯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多为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菌药依次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加酶抑制剂>氨基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第三代以上头孢菌素类。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肾脏病变,需谨慎使用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碳青酶烯类抗菌药、半合成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抗菌谱广而且作用较强,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