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父子乳腺癌     
父亲,李××,75岁、因右乳腺发现肿块1年余,近1月生长较快,无疼痛不适。过去未患慢性肝炎及慢性前列腺炎史,也无结核史。体检:右乳腺明显突起,局部可触及4×5cm凸凹不平之质硬肿块。且和乳晕皮肤粘连,边缘清楚,局部皮肤无破溃,水肿。腋淋巴结未触及。左乳腺未见异常,患者因年迈拒作根治术,仅作右乳腺单纯性局部扩大切除术,切除肿块7×10×12cm,病理报告右乳单纯癌。术后患者拒放疗、化疗及去势治疗,于术后10个月死于全身衰竭。儿,李××,54岁,左乳腺下发现肿块3月,无特  相似文献   

2.
耳廓血管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英  温实  孙克峰 《河北医药》2010,32(18):2603-2603
患者,男,27岁。主因左侧耳廓肿物4年余入院。4年前,患者无意中触及左耳廓后上方有一米粒大小肿物,质韧,不活动,无疼痛及其他不适。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类似肿物,未予重视。近一年肿物逐渐增大,仍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发病史。专科检查:双耳廓对称,无畸形,左耳廓后上方有一不规则圆球状肿物,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3岁。左髋肿物进行性增大3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发现左髋部核桃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后包块生长迅速,2005年5月包块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有隐痛,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1周前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甚,遂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查体:左髂骨处触及一约10cm×8cm×6cm肿物,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不良,有压痛,左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正常。X线表现:左髂骨边界不清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骨质连续性无中断,无骨膜反应,无死骨及钙化。ECT表现:左髋臼、左髂骨翼骨盐代谢旺盛,其余部位…  相似文献   

4.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因“左耳鸣伴听力下降20余天”,于2017年5月12日收治入院。患者20余天前在军队训练气枪后出现间歇性左耳耳鸣伴左耳听力下降,休息后无缓解,且耳鸣夜间明显;右耳无特殊不适,双耳无疼痛、无耳道溢液。患者未重视,1周后左耳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持续存在未见改善,遂至上级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予左耳膜注射激素治疗,但效果不佳。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可,食纳睡眠好,大小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IP),是鼻腔鼻窦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对于眼科医生来说此种病例比较少见.现将1名SIP侵犯入眼眶以眼部症状首诊的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赵富贵,男,56岁,主因"左眼睑肿物生长1年余,加重伴红肿疼痛1月"于2011年11月4日入院.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睑肿物生长,伴有局部皮肤红肿、周边头痛不适等症状,无明显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等特殊不适.近1月肿物增大明显、至眼睑肿胀下垂、睁眼不能、遮挡眼球,并伴有红肿疼痛,在当地医院给以头孢类抗炎药物静脉滴注后效果欠佳,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以"左眼睑占位性病变"收住.既往2005年因患"左眼睑囊肿"在临汾市医院住院治疗后痊愈(具体不详).入院检查:一般查体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28岁。因发现体内异物13 d入院。患者13 d前因阑尾炎在外院发现腹部异物,外院胸片示腰椎旁高密度条索影。到医院后,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考虑为消化道内异物,建议观察。门诊复查平片示:左下肺高密度条索影,腹部无异常。患者深呼吸时偶感左胸轻度疼痛不适,伴轻度胸闷、气促不适,休息后缓解,无刺激性咳嗽,无咯血、发热等不适。追问患者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9岁,一年来发现左颈部肿物,蹲位或向左歪头时肿物明显增大,平卧后肿物可变小,近来发现肿物增大,颈部酸胀不适于1989年6月来诊。查体:左颈部肿胀,增粗、可触及鸡蛋大小肿物,质软,表面光滑,囊性感,推之不动。局部无明显血管杂音。临床诊断:左  相似文献   

8.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因确诊左肾癌术后6年余、多发转移1年余,靶向药物治疗中,头痛伴牙痛10 d,于2019年2月12日入住我院肿瘤内科。患者于2012年6月发现左肾占位,自觉无明显血尿、腰痛、乏力等不适,2012年7月11日超声及CT示:左肾占位,大小约4.2 cm×4.2 cm,左肾上腺结节。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致缓发性荨麻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31岁,因"外伤致左膝盖损伤"于2009年10月28日来我院就诊。急诊科医生清创术后,予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液1500U(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90420-8)。先行在右前臂内侧使用15UTAT皮试,20min后皮试局部无红肿、硬结、水泡形成和其他不适,遂予右臀部肌内注射TAT1500U,注射后留观30min后无不适症状,自行回家休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8岁,于1月前因患中央型肺癌在某医院行左肺癌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不伴惊悸、胸闷,活动气促,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不适,遵医嘱,回我院作化疗治疗,门诊以左肺癌术后根治收住院。患者精神、睡眠均可,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改变,无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传染病、高血压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3岁。摔伤后左小腿中下段疼痛肿胀4d。既往体健、无不适。查体:左小腿中下段较健侧增粗,局部皮温稍高、不红、压痛明显。CT示:左胫骨下端皮质内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其最大截面约5.9cm&#215;2.6cm,肿瘤呈分房样改变,其内见多发残留不规则骨嵴,瘤区边缘骨质硬化,骨皮质菲薄,部分皮质断裂。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丁健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1):45-45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农民。因左小腿皮肤发红、疼痛、肿胀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在当地村卫生室打"封闭"治疗后出现左小腿皮肤发红、疼痛、肿胀不适,疼痛较剧,左腿不能站立行走,在当地村卫生室抗感染治疗1周无好转,遂至本院就诊。问诊:患者10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7月诊治的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20例,两组给药时间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组15例痊愈,5例显效,总有效率为100.0%;左氧氟沙星组8例痊愈,10例显效,1例进步,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与左氧氟沙星组相比,阿奇霉素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表现为恶心以及腹上区不适等胃肠道症状2例,局部瘙痒1例,肝功异常1例。左氧氟沙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局部瘙痒2例,胃肠道不适症状2例,精神症状1例。但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病,而源发耳屏的错构瘤更为少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44岁。左耳屏黑色小肿块40余年。局部无隆起,无疼痛、搔痒等不适,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隆起。于1988年9月20日就诊。检查见左耳屏内侧有一赤豆大的褐色隆起,局部无压痛、质地中等、无移动、界限清楚。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初诊:左耳屏黑痣。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38岁, 肥胖体质. 以“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皮疹”在门诊治疗. 医嘱给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40 mL+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10 mL, 静脉注射. 患者因肥胖, 血管不明显, 穿刺时选择了肘正中静脉. 药液注射结束时, 患者诉注射部位胀感, 疼痛不明显, 观察局部未见渗出及肿胀, 随即拔出针头, 患者稍休息后回家. 第2天患者就诊时, 诉过敏性皮疹明显消退. 但注射部位在注射后4~5 h出现2 cm× 2 cm大小的表浅水泡, 并有少量渗出, 灼热感明显. 当时观察在左肘窝处有2 cm×3 cm大类似烫伤表现的水泡, 淡黄色的渗液充满了水泡. 在门诊用碘酒、乙醇消毒、无菌注射器抽净水泡内渗液、涂以龙胆紫后让患者回家. 1周后患者又来就诊, 观察局部已结痂, 痂层较厚切质硬, 痂周围干燥无感染迹象, 未做处理. 但患者回家后第3天, 随着硬痂的脱落, 局部出现明显出血, 患者再次来就诊. 在门诊经局部止血、多次换药、口服抗炎药等治疗, 治疗效果差, 局部溃疡面有扩大趋势且出血明显. 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以“左肘窝溃疡出血”收住院行外科治疗. 入院后外科情况:左肘窝处有3 cm×4 cm溃疡, 表面有渗液, 呈淡黄色, 无脓性分泌物. 中央有一条静脉显露, 四周皮肤有少量钙化坏死. 在外科经溃疡面清创术;中央肘正中静脉近、远端接扎术;局部换药;抗菌药物等系统治疗, 刀口Ⅰ期愈合, 无遗留功能障碍, 患者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3岁,因吐泻伴低热1d来诊。患者可能因饮食不当出现上吐下泻伴上腹部不适、乏力,体温37.5℃左右,轻度头晕,无其他不适。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重大疾病史。入院查体:T 37.7℃,P 87次/min,R 22次/min,BP 132/76 mm Hg(10mm 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紫癜,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WBC)13.2×109/L,血小板计数( PLT)223×109/L,中性粒细胞(Gran)0.77。大便常规示白细胞(+),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维生素C 2.0g,维生素B60.2g,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复方氯化钠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输液过程中患者无不适, ;然后又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溶液400mg静脉滴注,当静脉滴注约10余分钟时,患者感觉针眼处沿血管往上发红、疼痛,痒感不明显,患者无其他不适,可忍受,查体也未发现其他异常,考虑由药液刺激血管引起,遂放慢静脉滴注速度,并予保温处理,继续输液治疗到结束回家。次日患者自述输液后吐泻明显减轻,体温降为正常,但全身皮肤发痒,输液局部痒感明显,逐渐加重,出现了血泡约黄豆粒大1个,后来皮肤出现散在的瘀点、瘀斑,主要分布在臀部及下肢,即查血常规示 WBC 9.1×109/L,PLT 167×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无腹痛及关节痛。综合分析诊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过敏反应,给予维生素 C 3.0g,葡萄糖酸钙10ml,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抗过敏治疗,因患者吐泻症状减轻,停原输液治疗,予口服头孢克肟治疗,患者住院观察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瘀点、瘀斑逐渐消退,直至全部消退,患者无其他不适,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方春阳  涂飞雪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57-255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河南郑州人,教师.因体检发现左中腹肿块3个月,于2009年7月25日收入院.自觉局部稍些不适,无腹痛腹胀,无发热吐泻,无其他不适.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左中腹深压痛,未及肿块,双下肢无水肿.2009年4月26日腹部彩超提示"肝切面形态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分布欠均,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内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门静脉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左侧下腹可见一大小约7.8 cm×5.9 cm稍低回声光团,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随呼吸移动不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其内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8.
李春红 《北方药学》2016,(1):130-130
1例47岁男性患者,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气肿”,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强抗感染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患者恢复正常,无明显不适。现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本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渺夷  藕小平 《中南药学》2009,7(5):386-388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牙龈瘤患者,应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对瘤体进行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后的瘤体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注射后除瘤体局部轻微胀痛不适外,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其中25例3周后复诊时瘤体已完全消失,7例重复注射1次后瘤体消失。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牙龈瘤,疗效确切,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0岁。诉左眼前黑影飞动1个月来院就诊。检查左眼视力1.0,外眼部无异常,眼底检查见玻璃体内有灰白色条状物飘浮,黄斑部和网膜未见特殊改变。拟诊左眼玻璃体浑浊。应用安妥碘肌肉注射,每日1支,连用10天,未见不适。于第11天,左臀部肌肉注射安妥碘1支后1小时,局部皮肤发红发痒,翌日局部皮肤痒甚,热感明显,检查局部红肿范围约11×12cm。当时认为系局部感染所致,嘱局部热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