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利托君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使用利托君致ADR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托君ADR发生率为25.60%(85例/332例),心血管系统的ADR发生率最高,占72.94%(62例),其余为消化系统、皮肤附件等,注射或口服给药均可发生ADR。结论熟悉利托君的药理作用,用药中加强观察,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2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舜莉  盛垚 《中国药房》2010,(38):3624-362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25日经ADR监测中心审核的23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38例ADR中,>60岁老年患者达59例(占24.7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230例(占89.49%);涉及用药品种以抗微生物药为主,有161例(占62.65%);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67例(占63.74%);由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为15例(占6.30%)。结论:临床应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293例林可霉素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林可霉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1995~2006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林可霉素致ADR29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既往有ADR史85例(占29.01%);单独用药为128例(占43.69%),过量给药为177例(占60.41%),静脉滴注给药为198例(占67.58%);122例(占41.64%)ADR发生在用药过程中;ADR以变态反应为主,为135例(占46.08);273例(占93.17%)治愈或好转,19例(占6.48%)死亡。结论:林可霉素所致ADR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严重者可致死亡,使用时须慎重考虑ADR史、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26):3672-3674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58例中成药致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致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合理用药有关。ADR发生率以6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最高(占31.01%);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79.11%);药品种类主要为理血剂和祛瘀剂(占79.75%)。ADR累及最多的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占43.01%),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16.06%)和全身性损害(10.36%);严重的ADR为过敏性休克,经过对症处理后,ADR转归较好。结论:临床应根据中医辨证,注重患者个体差异,规范使用中成药,加强用药监护,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4,(32):2994-2996
目的:揭示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成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甘肃省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2011-2013年痰热清注射液致ADR报告136例,就ADR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儿童(014岁)发生ADR最多见(占44.1%);多为一般的ADR(占97.1%),严重的ADR有4例(占2.9%),而所有ADR中新的ADR有30例(占22.1%);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5.1%),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9.5%),排第3位的是消化系统损害(占11.6%);所有病例经停药并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后ADR症状均好转或痊愈,无死亡病例及后遗症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致ADR的各种因素,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禁忌证,加强用药过程监护,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何荣连  林建群  马爱民 《中国药房》2011,(20):1862-1864
目的:探讨头孢唑肟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避免严重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有药。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1994年1月-2010年9月有关应用头孢唑肟致相对严重ADR的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唑肟致相对严重ADR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占52.6%),且多发于连续长时间用药后(10d后占36.8%);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占73.7%),其次是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结论:对老年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剂量,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时应对高敏体质患者和特殊患者实行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规范用药剂量和时间,切实做好用药期间的全程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周晓丹  葛斌  袁继勇 《中国药房》2015,(8):1085-1088
目的:探讨含羟乙基淀粉类药品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作为关键词检索到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1994-2014年收录的含羟乙基淀粉类药品致ADR的相关文献34篇,共43例,对纳入文献ADR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引发药品及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ADR出现时间、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转归、ADR类型、死亡病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ADR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7∶1,以≥60岁老年患者居多,占41.86%;原发疾病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主,占68.89%;ADR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害(36.67%)、呼吸系统损害(14.0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70%);ADR发生的时间集中在用药30 min内(44.19%);死亡6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含羟乙基淀粉类药品致ADR的分布规律,对高发生率ADR和高风险患者应重点监护,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杨怀勇  邓永平 《中国药房》2011,(24):2256-2257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云南地区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致ADR的住院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00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患者中发生ADR120例,发生率为6.0%;男性、女性各占66.7%、33.3%;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恶心和呕吐),其次为皮肤过敏反应,还有部分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和失眠);118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有2例好转;严重ADR4例,给予积极治疗后均痊愈。ADR的发生与老龄、用药不合理、合并用药和既往有左氧氟沙星过敏史有关(P<0.05)。结论:不合理用药是导致左氧氟沙星ADR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17):2359-236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输液区患儿静脉滴注给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运用静脉滴注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输液区发生并上报的137例儿童静脉滴注给药致ADR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例ADR报告中,原患疾病全部为感染性疾病;男性、女性患儿报告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4~6岁组报告的例数最多(占45.99%);ADR多发于1 d内的后12个h;春季是儿童ADR的高发季节(占45.25%);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占75.50%);患儿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占90.51%);有22例新的一般的ADR报告。结论:临床在给予患儿静脉滴注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其与成人的差异产生的药物作用的独特性,并跟踪患儿用药反应,切实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建屏  许建国  朱华 《中国药房》2010,(42):4004-400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25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60岁老年人和≤10岁儿童发生比例较高;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有217例(占86.11%);抗微生物药ADR发生率最高,有185例(占73.4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30例(占51.59%)。结论:医、药、护应密切合作,规范诊疗和用药,通过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1.
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1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较多,共64例,占58.18%;静脉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为79例,占71.82%;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37例,占33.64%,其次为中药制剂,共19例,占17.2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有39例占35.45%。结论:应以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为重点,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提示I临床医师关注ADR,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6月我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86例ADR报告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共81例,占94.19%,远高于严重的ADR;男性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4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为81.40%(70/86),远高于年轻患者;静脉给药致ADR发生率为60.46%(52/86),高于肌内给药和口服给药;单一用药ADR发生率为77.91%(67/86),高于联合用药;引起ADR的相关药物以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为主,共47例(占54.65%),药品种类数为34种,占所有药品种类数的64.15%。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抗病原微生物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上报的113例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0岁年龄段发生的ADR构成比高(51例,占54.13%);导致ADR的10种抗病原微生物药中β-内酰胺类发生率最高,其中,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构成比较高,分别为31.86%和28.32%;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6例,49.56%)、消化系统损害(13例,11.51%)多见。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病原微生物药ADR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华蟾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5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中国药房》2011,(12):1096-1098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79-2010年中国知网中公开报道的有关华蟾素注射液致ADR的个案病例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合计252例。华蟾素注射液引起的ADR,在本次统计的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发生人数较多。所致ADR以血管刺激性反应居多,有178例(70.63%);其次为变态反应,共53例(21.03%),其中过敏反应23例(9.13%)、过敏性休克3例(1.19%)、药物热27例(10.7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在用药时和用药后都应加强监测,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为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66份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2.34%)、呼吸系统损害(19.14%)、心血管系统损害(18.48%)、全身性损害(13.86%);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严重的报告比例高(28.31%)。结论:参麦注射液导致ADR/ADE原因涉及药品使用、生产等多种因素,建议临床要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论治,生产企业应提高参麦注射液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加强说明书安全性标识信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21例香菇多糖注射剂ADR/ADE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ADE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21例ADR/ADE病例中男性16例(76.19%),女性5例(23.81%),〉50a年龄组患者ADR/ADE构成比最多,占90.48%,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ADR/ADE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骨骼肌肉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ADR/ADE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肿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73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ADR发生规律及其特点。结果:73例报表中,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共计63例(86.3%);涉及药物31种,主要为抗肿瘤药物(45.2%);ADR主要表现是全身性损害(27.4%)和呼吸系统损害(21.9%),其次是皮肤及其黏膜的损害。结论:应加强对肿瘤患者ADR的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近4年上海市中医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中成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查阅了发生ADR的28种中成药说明书,将其ADR临床表现与说明书的描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69例有效ADR报告涉及中成药28种;ADR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的损害(84.05%),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损害;转归较好,其中治愈41例(59.42%),好转27例(39.13%),仅1例留下后遗症。28种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有11种(39.29%)较明确地标注了ADR情况,5种(17.86%)标注"尚不明确",12种(42.85%)无不良反应项。结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中成药说明书的书写不够规范。中成药ADR的监测和对药品生产、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控制药物滥用、促进中成药安全合理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01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07年1 月1 日-2011 年12 月31 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101 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01 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42 例(41.58%),女性患者59 例(58.42%),平均年龄(55.03±18.11)岁;97 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占上报总数的96.04%;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共累及10 个器官/ 系统,其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8.69%,其次为用药部位损害(18.98%)、神经系统损害(16.79%)、胃肠系统损害(10.22%)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5 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 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 例)、急性肾衰竭(1 例).结论:环丙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 器官,应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用药,同时加强用药监护,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中随机抽取222份进行归类、分析。结果:ADR的男女比例为1.37∶1,高发年龄段在21~40岁之间(46.84%);由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ADR最为常见,共127例(占52.70%);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2.09%)、神经系统损害(21.94%)、消化系统损害(15.11%)等。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的力度,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