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本院静脉配置中心实际运行成本与收费标准的差异,探讨合理的收费标准。方法从本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统计出配置中心2013年下半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间接成本支出,以及各种耗材的领用数量,计算各项支出平均算入每袋药物配置的费用和比例。并测算实际运行成本和医疗收费的差距。结果按目前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目录,抗肿瘤化学药物配置的收费是每袋15元,而按本院实际各类耗材、人员的工资支出及其它公用成本的支出计算,则实际运行成本为38.05元,与医疗收费相差23.05元。结论目前配置中心的经济效益并不能完全体现医务工作人员的劳务价值,但随着人员配置和其他改善后,配置中心应该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开展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04年7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试运转到2006年4月期间内的各项运营资料,并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未成立前的2003年作比较。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后,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集中,显著降低了医疗成本;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临床整体护理服务,临床药师通过严格的审方过程使药源性不良反应大幅下降,最终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服务模式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值得在二、三级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本管理的探讨,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成本管理上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通过完善成本核算,切实有效地控制成本开支,努力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可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从而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全成本核算的角度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经济效益.方法:依据配置中心直接的经济投入和产出,结合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与结论:配置中心的经济效益是隐性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没有经济效益或效益倒挂的.  相似文献   

5.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及运行效果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科学、有效地运行。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PIVAS建立的概况、运行效果等。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2年多来,建立起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减少药品浪费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应深入探讨并总结其经验,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补偿的影响。方法:描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营状况的变化,分析运营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运营情况由原来盈利1亿转为亏损2亿;政府投入增加了8.46亿,药品结余减少了3.19亿,医疗结余减少了7.51亿,人员支出增加了5.24亿。政府投入的增加足以弥补药品加成取消带来的损失和人员支出的增长,但医疗支出的增长速率大于医疗收入,政府投入难以弥补医疗亏损,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赤字。结论:财政投入应充分考虑医疗成本随着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增加因素,适当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7.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进行静脉输液的集中配制,能有效保证药品使用安全性,减轻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强职业防护,预防医疗事故。然而由于它的筹建成本高,运行费用也不低,并且国家在这方面还未允许收费,使得许多医院无力或不想开展。但是只要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成本核算,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还是能够减少消耗,节约成本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算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成本,为我院静脉用药调配服务收费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从仪器设备、房屋折旧、人员支出、卫生材料、医疗业务及管理费用的计算,测算出我院普通药物、抗生素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和全肠外静脉营养液的配制成本。结果:普通药物配制成本为7.90元/袋;抗生素药物配制成本为9.90元/袋;细胞毒性药物配制成本为13.90元/袋;全肠外静脉营养液配制成本为30.68元/袋。结论:我院P I VA s的配制成本接近或略高于已批准收费的几个省区平均水平的原因,除了新疆与内地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导致医疗卫生材料价格偏高外,还与我院PIVAs配制量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PIVAS验收和收费标准的建立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峻  施莹  殷家福 《药品评价》2010,7(2):55-58
目的:介绍云南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验收和收费标准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方法:以云南省两家三甲医院为例分析PIVAS的成本及效益。结果:PIVAS验收和收费标准的建立促进了云南省PIVAST作的健康、稳步发展。结论:我国应出台统一PIVAS质量管理规范以及验收标准.并将PIVAS纳入医疗服务项目并给予收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9,(17):2414-2418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收费现状,为我国PIVAS收费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及相关政府网站,收集自建库起至2019年1月上述数据库及网站收录的评价我国PIVAS收费现状的文献,收集PIVAS收费的成本测算、收费标准、影响因素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全部为综述。基于现有文献,除山东、广东、云南三省外,其他省(区、市)尚未报道地区性收费标准。这三个省的PIVAS成本测算方法大致相同,将业务费、劳务费、医疗仪器等购置及使用费、间接费相加即得到成本。PIVAS收费标准为普通药物配置费3~5元/份、抗生素配置费5元/份、肿瘤化疗药配置费8~12元/份,全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费20~35元/份,收费水平主要受到当地物价、PIVAS规模、硬件设施投入、管理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我国多数省(区、市)PIVAS收费标准尚未建立,且收费标准不统一;纳入的文献中医院的成本测算方法大体一致。有必要构建PIVAS收费的国家标准和成本测算方法,为国家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PIVAS 2012年8-12月全部14个科室37个病区的医嘱进行审核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医嘱373 974组,不合理医嘱组数为8813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为2.36%。结论:药师应立足于药房和PIVAS,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用药信息,保障病人安全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论述药事服务费及其在推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服务中的作用,建议各院推广PIVAS服务.方法:论述建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药事服务费对PIVAS建立的推动作用.结果:药事服务费促进PIVAS的推广建立.结论:建议各院抓住医改时机,建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外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2012年7月的全部静脉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2096条不合理医嘱,占医嘱总数的0.83%,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涉及: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频次不适宜、载体量不适宜、超出加液量、给药剂量不适宜、配伍禁忌等。结论:我院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用药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药师应积极发挥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作用。以促进临床更为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14.
何莲英 《中国药房》2014,(32):3063-306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收入结构、收支结余、药品采购情况以及医疗服务提供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该院的月平均总收入、医疗收入及药品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度实施后月平均基药收入显著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该院月平均总收支结余、医疗结余以及药品结余显著低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前该院采购金额居于前10位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共计6种;制度实施后抗菌药物排名显著下降,排名第1位的不再是抗菌药物,排名前5位中抗菌药物由4种减少到2种,且抗菌药物分级由二线转换为一线。制度实施后该院月平均门急诊人数显著增加(P<0.05),而人均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该院运营产生一定影响,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患者费用,但"以药补医"状况改善并不明显,且医院利润收入减少,故仍需优化基本药物政策,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15.
陈星  任建业  李建富  李佳薇 《中国药房》2011,(42):3950-3952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PIVAS63562条用药医嘱中药师所记录的不合理医嘱206条,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与结论:经医师更正或终止的医嘱有203条,干预有效率达98.54%。PIVAS药师审核医嘱并对发现的不合理医嘱采取有效的干预,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杨燕  周晓燕  赵培西  张琰 《中国药房》2011,(42):3966-3968
目的:了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0年5-9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配置中心输液卡28973张,发现不合理处方284张,占总审核处方的0.98%。在溶媒选择、西药配伍、中药注射剂配伍、药物浓度和给药间隔等方面存在问题,发生率最高的是西药配伍禁忌(占不合理处方的25.7%)和溶媒选择不合适(占不合理处方的24.3%)。结论:我院静脉药物配置工作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徐水燕 《中国药房》2014,(38):3582-3584
目的:了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我院PIVAS不合理医嘱。结果:我院PIVAS共收到病区长期医嘱147 516份,经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1 882份,占整个医嘱量的1.28%,其中溶媒不合理占27.79%、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3.33%、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7.11%、医嘱输入错误占14.29%、配伍禁忌占10.63%、药物选择不合理占6.85%。经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纠正医嘱1 747份,医嘱纠正率为92.45%。结论:通过对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的统计分析,为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以及采用合适的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奠定了基础,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徐彬  刘晓春  许君琴 《中国药房》2012,(41):3895-3897
目的:介绍平衡计分卡(BSC)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基于BSC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4个维度对PIVAS实行目标管理,设定目标,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评价应用前(2010年)、后(2011年)PIVAS目标完成情况。结果:与2010年比较,2011年在完成目标值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财务维度目标由2010年的5386件增加至5512件,且年节约人力1人;客户维度目标中内差由10%下降到2%,外差为0,满意度由93.8%提高到98.7%;内部运营维度目标质量评分由93.7分提高到98.2分;学习成长维度目标方面人员培训合格率由96%提高到100%,科研论文立项由2项上升至8项。结论:运用BSC管理提高了PIVAS整体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配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比分析2009年3月-2011年2月河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47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财务等运行指标,评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结果:与2009年比较,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上升7.55%和4.04%,日均住院费用下降6.09%。均次门诊费用和均次门诊药品费用分别下降11.24%和17.55%;均次住院费用和均次住院药品费用分别下降7.19%和11.01%。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分别增加96.19%和177.56%。结论:河南省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明显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