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服务需求,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建立家庭病房的方式,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干预及"家属互动式"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问题行为发生。家庭主要照顾者满意率达98.7%。结论:家庭护理服务是非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迫切需求,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照料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例患者的照料者进行测评,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针对照料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家庭护理干预;1年后再用SCL-90测评,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与全国常模相比,老年痴呆患者照料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前后各因子比较,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有针对性地对老年痴呆照料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让照料者建立乐观的、积极的、开朗的心态,促进老年痴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安宁疗护模式对肿瘤晚期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晚期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60例,家属各60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准备计划,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安宁疗护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及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照顾者家属应激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出院准备计划+安宁疗护用于肿瘤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负面情绪,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的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干预效果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721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降低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P<0.05),显著减少功能失调思想(P<0.05),显著提高积极感受水平(P<0.05),但不能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照顾者的焦虑、抑郁、功能失调思想、消极感受症状,但对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无减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身心状态、自我照顾能力、心理健康及精神活动表现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早期心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503-15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后进行SAS、SDS评分,并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家属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血透室进行治疗的112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6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优质组透析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质组患者满意度为94.4%,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8.6%,优质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优质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透室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金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5):72-74+78
目的探讨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训练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6年7月10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案,认知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训练,训练12个月。比较两组轻中度老年痴呆康复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BI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认知训练组轻中度老年痴呆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BI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认知训练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BI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认知训练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认知训练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训练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其抑郁情绪,促进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其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健康问题现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的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共计89例,调查其疾病确定感、焦虑及健康问题现状。结果:调查显示家庭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分是(86.79±13.72)分;焦虑调查现状中,轻度焦虑占31.45%,中度焦虑占55.06%,重度焦虑占13.49%;健康状况显示约有32.58%处于亚健康状况,约有65.17%患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结论: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患者疾病的发展过程是影响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因素,随着疾病时间的延长会增加其焦虑感。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主要照顾者回援法健康宣教在卒中后吞咽困难(DA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DAS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回援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回援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庭主要照顾者回援法健康宣教,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照顾者照顾负担(ZBI)、照护能力(FCTI)及患者遵医行为、吞咽功能(SSA)、生活质量(SWAL-QOL)、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回援组ZBI、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回援组SSA评分降低,SWAL-QOL评分升高(P<0.05);回援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结论:家庭主要照顾者回援法健康宣教能减轻DAS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提高其照顾能力,确保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2例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顾者开展知识宣教、技能培训、心理指导等方式的护理干预,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时照顾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时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敏侠 《吉林医学》2011,32(23):4901-4902
目的:以专业指导家庭护理,达到提高老年痴呆(A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的进程。方法:针对AD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电话、家庭访诊、信件,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对AD家属照顾者进行为期2年的护理指导。结果:指导后AD患者的误吸、误服、走失、跌倒、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指导前,生活自理能力比指导前明显提高。结论:对AD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护理指导,明显改善了A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自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院后采取家庭康复治疗护理的56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家庭康复组,同时选取早前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5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家庭康复组患者抑郁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家庭康复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家庭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家庭康复治疗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抑郁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21年2月期间确诊的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给予“互联网+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评估2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6个月后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入院初2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抑郁、焦虑程度较前减小,且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前升高,且试验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试验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干预有利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进一步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在出院后持续随访6个月. 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 结果: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 ,但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在各个维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在宫颈环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顺利完成宫颈环切手术的116例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照顾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照顾者给予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比较2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的照顾负担评分和家属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健康行为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较干预前2组主要照顾者的各项照顾负担评分、FCT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低;干预后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低。干预后2组患者的各项健康行为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流产、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足月分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扎手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其照顾负担,提升照顾能力,进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艳  张译友 《广西医学》2020,(14):1909-1912
目的调查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与焦虑、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PC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94名ICU转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焦虑、社会支持与照顾者准备度的相关性。结果 194名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准备度得分为(13.14±3.50)分;家庭月收入高、有相似照顾经历、其他照顾者人数多、从病房入ICU的主要照顾者准备度得分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准备度得分与焦虑评分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家庭月收入、有无相似照顾经历是影响主要照顾者准备度得分的因素(P<0.05)。结论 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实施个性化干预,重视焦虑、社会支持水平对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以提高照顾者准备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5例,在开展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分别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对比两次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下降;SF-36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共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调查简表(SF-36),在2014年10-12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进行入户调查,选取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各50例。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共同进行心理干预,随访2年,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二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①多数患者患有1种以上疾病,且92%的照顾者为患者的配偶或子女;②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SDS、SAS、HAMD-24、HAMA量表干预前、第1年、第2年的分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干预前、第1年、第2年的分值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较严重,家属成为患者主要照顾者。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不仅能减轻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也能减轻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二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