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与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复查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CD3+、CD4+、CD4+/CD8+和NK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c IL-18-MAGE-1共表达基因疫苗接种小鼠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情况以及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al-6增殖抑制情况,探究pc IL-18-MAGE-1共表达基因疫苗抗肿瘤作用。方法用pc IL-18-MAGE-1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免疫后收集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分别作用于靶细胞即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al-6。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MTT法检测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共表达pc IL-18-MAGE-1基因疫苗对靶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1);对SMMC-7721细胞杀伤作用高于Hepal-6细胞(P<0.05)。免疫组CD4+、CD8+、CD4+/CD8+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c IL-18-MAGE-1共表达基因疫苗通过同时激活CD4+T细胞及CD8+T细胞、增加NK细胞活性及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共表达基因疫苗pc IL-18/MAGE-1对绒癌JEG-3细胞株HLA-G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 IL-18/MAGE-1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构建的共表达pc IL-18/MAGE-1 DNA疫苗免疫小鼠,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后分别收集脾细胞,作用于靶细胞JEG-3,应用FCM检测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及NK细胞活性,MTT法检测肿瘤特异性CT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RT-PCR法检测HLA-G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HLA-G基因表达降低,且对JEG-3细胞杀伤活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NK细胞活性及CD4+/CD8+、CD8+、CD4+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表达基因疫苗pc IL-18/MAGE-1通过降低HLA-G基因的表达,进而增加NK细胞活性以及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NSCLC患者、30例肺部良性疾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对患者随访2年,比较化疗后不同表达水平之间的生存率。结果 NSCLC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Ⅲ-Ⅳ期NSCLC患者CD+3及NK细胞比例较Ⅰ-Ⅱ期患者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及NK细胞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715、-0.673、-0.593,P0.05),CD+8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72,P0.05);CD+4/CD+8上升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为82.0%,明显高于未上升组5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分布异常,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客观反映免疫功能状态及病情程度,对NSCLC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麻醉前30 min(T0)、术毕(T1)、术后2 h(T2)、2 d(T3)和5 d(T4)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期血浆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和INF-γ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建模。结果两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比例均在T1期显著下降、T2期降至最低(P0.05)。两组CD8~+均于T1期上升,其中对照组上升显著(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在T4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NF-γ、TNF-α水平均在T1期下降,T2~T3期降至最低、T3~T4期逐渐恢复。观察组INF-γ水平在T2~T4期恢复较对照组快,而TNF-α在T2恢复较对照组慢(P0.05)。两组IL-6、IL-8和IL-10水平均在T1期显著升高,并于T3~T4期逐渐恢复正常。观察组IL-6和IL-8水平在T2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在T1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A模型表明,两组围术期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和5种细胞因子的代谢均发生了显著紊乱,但观察组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血浆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和INF-γ水平的综合影响优于全凭麻醉,更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在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394例艾滋病病人,将其中213例未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者设为单纯艾滋病组, 181例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者设为合并真菌感染组;另收集90例健康者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人细胞亚群水平及与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HIV核糖核酸(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真菌感染组病人病毒复制活跃,白细胞、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单纯艾滋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合并真菌感染组病人NK细胞、NK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56brightNK细胞、CD56~(dim)NK细胞、CD56~(dim)NK细胞占NK细胞比例及CD56~-CD16~+ NK细胞均显著低于单纯艾滋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病人(P0.05),而CD56brightNK细胞占NK细胞比例、CD56~-CD16~+ NK细胞占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艾滋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病人(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 NK细胞和HIV 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 CD56brightNK细胞、CD56~(dim)NK细胞及CD56~-CD16~+NK细胞和HIV RNA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损失,临床可通过检测其表达进行早期诊断和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7(Siglec-7~+)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Siglec-7~+NK细胞亚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理论基础。方法(1)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Siglec-7~+NK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凋亡相关因子(FAS/CD95)的表达情况;(2)白介素12/18(IL-12/18)刺激培养后,观察不同NK细胞亚群的功能。结果 HIV感染组NK细胞数量减少,尤其是Siglec-7~+ CD56~(dim)NK细胞群亚群下降更显著(P0.01)。功能方面,通过IL-12/18的刺激,无论在健康人组还是HIV感染组,Siglec-7~+NK细胞亚群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能力明显强于阴性亚群,但在HIV感染组NK细胞分泌IFN-γ功能下降,低于健康人组(P0.001);同时Siglec-7~+ CD56~(dim)NK细胞亚群FAS的表达在HIV感染组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且Siglec-7~+ CD56~(dim)NK细胞的数量与CD95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1)。结论 Siglec-7~+NK细胞亚群功能优于阴性亚群,但在HIV感染中本群发生明显下降,Siglec-7~+ CD56~(dim)NK细胞亚群数量与CD95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疗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5例胃癌手术患者,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相对比例的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趋势。结果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前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接近对照组(P>0.05);放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放疗前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乳头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8+T细胞、NK细胞比例减少(P<0.05),但是CD3+T细胞、CD4+T细胞没有变化;管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3+T细胞和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没有变化;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是NK不受影响;黏液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没有变化。结论手术后放疗能够抑制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放疗前后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各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实行相应的增强免疫功能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以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作为对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CD3+4早期AML细胞KG1a的杀伤活性。结果AML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且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杀伤活性增高(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早期AML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0.
陈献春 《山东医药》2007,47(21):81-82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比例降低,CD8^+细胞比例升高,CD4^+/CD8^++下降,而且升高或降低的程度与Borrm an分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认为细胞免疫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可作为监测胃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65岁以上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 84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42例,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前静脉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3μg·kg-1·h-1进行维持,对照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60 min(T1)、手术结束后60 min(T2)和术后1 d(T3)对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查,并计数CD4+/CD8+。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舒芬太尼术中用量和术后镇痛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T0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1~T2时刻CD3+、CD4+、CD4+/CD8+和NK+均出现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T1~T3时刻也均出现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2~T3时刻CD3+、CD4+和NK+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2时刻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65岁以上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CD3+、CD4+亚群及NK+细胞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IL-2/IL-15/SCF诱导的CD3~-CD56~+CD16~+ NK细胞体外扩增能力、NKG2D表达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 NK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和CCK-8等方法比较IL-2/IL-15/SCF对NK细胞扩增倍数、NKG2D表达及对HepG2、SMMC-7721肝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封闭NKG2D受体对CD3~-CD56~+CD16~+ 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 IL-2/IL-15/SCF培养14 d后,CD3~-CD56~+CD16~+ NK细胞扩增倍数、NKG2D表达以及对HepG2和SMMC-7721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与对照组、IL-2组和IL-15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KG2D单抗可以下调其对HepG2细胞的杀伤效应,但对SMMC-7721的杀伤无明显影响。结论 IL-2/IL-15/SCF诱导后CD3~-CD56~+CD16~+ 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NKG2D途径是NK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ART)的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体内CD39~+NK细胞的频率和表型特征,探索其与主要临床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入组10例健康对照(HCs)和28例长期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亚群分布以及NK细胞上CD39的表达情况,分析CD39+NK细胞亚群比例与CD4、CD8~+T淋巴细胞(简称CD4、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细胞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28例长期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中,18例免疫重建成功患者(CRs)和10例免疫重建失败患者(INRs)。相较于HCs和CRs组,INRs组CD56dim亚群比例明显下降(平均值94.75%vs.82.65%,P 0.01;平均值93.20%vs.82.65%,P 0.001);INRs组CD39~+NK细胞的频率明显高于CRs组(平均值21.45%vs.7.79%,P 0.05)和HCs组(平均值21.45%vs.4.115%,P 0.001);长期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CD39+NK细胞占比与其CD4/CD8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392 4,P=0.038 9)。结论免疫重建失败患者外周血中CD39+NK细胞表达频率明显高于免疫重建成功患者,HIV-1慢性感染者外周血CD39~+NK细胞表达增加伴随着CD4/CD8细胞比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在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9例初诊IT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NK细胞比例分为NK细胞比例降低组(89例)、正常组(56例)及升高组(4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数、治疗前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抑制性T细胞(Ts细胞)、NK细胞、CD19+细胞比例及出血评分,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各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完全反应时间及复发时间,比较不同组别的疗效及预后。结果:(1)3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数、Th细胞、Ts细胞、CD19+细胞百分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个体化给予不同治疗方案,中位随访时间为5(2~60)个月,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年龄与治疗前Th细胞比例、出血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175、0.206),Ts细胞比例与Th细胞、NK细胞及CD19+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01、-0.247、-0.355)。结论:NK细胞比例降低与ITP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老年患者出血风险更高。检测外周血NK细胞比例对临床上ITP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亚群的比例,各亚群细胞对CD32A/CD32B/CD57的表达水平,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未经治疗的慢性HIV感染者35例和进展期患者23例,分析NK细胞各亚群的比例,各亚群细胞对CD32A/CD32B/CD57的表达水平,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并对以上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患者中选14例慢性HIV感染者、10例进展期患者进行HAART治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6个月,分析治疗对以上因素的影响。结果机体感染HIV后,CD56dimNK细胞的比例下降,CD56neg NK细胞的比例升高(P0.0005);CD57+CD56dimNK细胞、CD57+CD56neg NK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CD32B+CD56dim NK细胞、CD32B+CD56neg NK细胞的比例升高(P0.05)。CD56dimNK细胞比例与CD4/CD8比值正相关(P=0.0176,r2=0.0813),CD56neg NK细胞比例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293,r2=0.0689)。经过治疗的慢性HIV患者的CD56bright NK细胞的比例降低(P0.05),所有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升高(P0.01)。结论 HIV通过抑制NK细胞成熟增加抑制型受体表达,改变NK细胞亚群比例来抑制NK细胞功能。有效的HAART治疗可以恢复HIV患者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促进免疫重建,降低死亡概率。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用SAP法检测T细胞亚群,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分析TGFβ1与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为40.4±17.6(μg.L-1),高于对照组的19.2±7.9(μg.L-1)(P<0.05);CD8+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3±9.9(%)va32.2±7.8(%),P<0.05;CD3+和CD4+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是46.2±8.6(%)vs61.3±9.5(%),36.4±7.6(%)vs47.3±6.9(%),1.2±0.3vs1.7±0.4,24.6±6.6(%)vs31.3±7.1(%),P<0.05.Ⅲ、Ⅳ期大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CD8+细胞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分别是50.5±16.1(μg.L-1)vs34.3±9.8(μg.L-1),49.7±9.1(%)vs38.4±9.8(%)(P<0.05);CD3+和CD4+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分别是37.2±9.2(%)vs49.6±8.4(%),28.5±8.3(%)vs42.3±6.7(%),0.6±0.4vs1.5±0.2,16.2±5.9(%)vs28.3±7.8(%)(P<0.05);TGFβ1与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呈负相关,与CD8+细胞呈正相关.结论TGFβ1通过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检测血清TGFβ1的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和功能变化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3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组14例,干扰素α治疗组19例。检测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用体外灭活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与PBMCs进行24h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α的产量,以评估pDC2产生干扰素α的能力;统计分析pDC2数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α组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产生干扰素α的功能在治疗前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组pDC2的比例和数量有提高,伴随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提高;干扰素α组pDC2的比例无明显变化,但pDC2细胞数有提高,同时伴有CD4+T细胞、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上升。结论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作用机制不同,但均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pDC2、NK细胞及CD8+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病理确诊为NHL的患者60例作为NHL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对象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对照组与NHL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结果 NHL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HL患者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B-NHL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Treg组患者(P0.01);NK、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Treg组患者(P0.01)。化疗前,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化疗有效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情况明显改善(P0.05),而化疗无效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有效患者CD3+、CD4+、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化疗无效患者(P0.05或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化疗效果不同,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特点,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变化差异。方法收集门诊不同免疫状态下的CHB患者81例,其中免疫耐受期(immune-tolerance phase,IT)患者22例,免疫活化期(immune-activation phase,IA)患者52例,非活动携带组(inactive carry phase,IC)7例,同时纳入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s,HC)39例作为对照。对2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完成随访。其中22例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5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抗病毒治疗0周、4周、8周、12周及24周外周血NK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免疫耐受组、非活动携带组NK细胞总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非活动携带组CD56~(dim)NK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2)。免疫耐受组及免疫活化组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以及CD56~(bright)/CD56~(dim)NK比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比较CHB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各时间点外周血NK亚群比例发现,CD56~(dim)NK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聚乙二醇干扰素组CD56~(bright)NK细胞比例在8周、12周、24周时明显高于核苷(酸)类似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可能与慢性HBV持续感染相关。在抗HBV治疗过程中,聚乙二醇干扰素可能通过上调CD56brightNK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肺癌患者抗凝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的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CD3~+、CD3~+CD4~+、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D3~+CD8~+、CD3~-CD19~+略高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Ⅲ~Ⅳ期组CD3~+、CD3~+CD4~+、CD4~+/CD8~+、CD3~-CD19~+和NK细胞数均低于Ⅰ~Ⅱ期组,且CD3~+CD8~+细胞数高于Ⅰ~Ⅱ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