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常见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CT三维成像引导下穿刺卵圆孔与圆孔两种方案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第二支的疗效。方法选择PTN第二支痛患者64例,其中穿刺圆孔方案治疗32例,穿刺卵圆孔方案治疗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穿刺圆孔方案:术后1 w内有效率为100%(32/32)。1例患者出现第三支支配区域感觉减退(为舌神经及颊神经支配区),发生率为3.13%。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术后1年随访,1例复发,有效率为96.87%(31/32)。穿刺卵圆孔方案:术后1 w内有效率为100%(32/32)。18例患者出现第一支或(和)第三支支配区不同程度感觉减退,发生率为56.25%。术后6个月随访,2例不同程度复发,有效率为93.75%(30/32)。术后1年随访,新增2例不同程度复发病例,有效率为87.5%(28/32)。两种方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案损伤第一支或第三支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三维成像引导下穿刺圆孔与卵圆孔两种方案均可有效治疗第二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但穿刺圆孔的治疗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仅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T引导下对40例眼神经受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从65℃逐渐增加到70℃,射频时间90~120 s。观察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术后即刻38名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例流泪、畏光,1例复视,两者均伴有角膜反射减退,随访6个月时有2例患者疼痛复发。结论采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为群  张健  许加军  丁峰  韩韬 《山东医药》2003,43(27):29-30
1998~ 2 0 0 3年 ,我院采用半月节穿刺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1 2 0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6 2例 ,女 5 8例 ;年龄 1 8~88岁 ,平均 5 8岁 ,病程 4个月至 2 5年。其中半数以上患者病程超过 2年。右侧 70例 ,左侧 5 0例。双侧痛 2例 ,单侧痛 1 1 8例。 、 支痛者 6 5例 , 支痛者3 5例 , 支痛者 1 5例 , 、 支痛者 2例 , 、 、 支痛者 3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经系统药物治疗或中药治疗 ,其中卡马西平过敏者 5例 ,经无水乙醇半月节封闭复发者 4例 ,经半月节射频治疗复发者 1 0例。1 .2 方法 所有…  相似文献   

5.
一、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0年9月至1995年11月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以下简称射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38例,其中老年人162例,男性97例,女性65例,年龄60~84岁,平均68岁。术前皆经神经内科确诊,有19例作颅脑CT,正常;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压迫与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8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经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球囊压迫组)42例,经皮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射频热凝组)45例,对两种方法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球囊压迫组和射频热凝组早期有效率分别为92.9%(39/42)和95.6%(43/45),治愈率分别为88.1%(37/42)和88.9%(40/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292、0.198,均P>0.05);(2)出现三叉神经抑制反应球囊压迫组69.0%(29/42),多于射频热凝组35.6%(16/45)(χ2=9.759,P<0.05),其中球囊压迫组1例患者出现心搏骤停;(3)术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麻木及感觉障碍,球囊压迫组有效39例三支支配区均有麻木;射频热凝组有效43例主要为患支支配区麻木,选择性较高;球囊压迫组咀嚼肌无力的发生率(71.8%)高于射频热凝术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6,P<0.05); (4)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经皮球囊压迫和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都具有微创、高效的优点.经皮球囊压迫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无需患者配合,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对于无法合作的患者较为合适;而经皮射频热凝术对三叉神经毁损的选择性更强,三叉神经抑制反应较轻,并且对咀嚼肌功能影响较小.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PBC) versus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treatment (PRFT) on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e 87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enrolled,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BC (PBC group), and the other 45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RFT (PRFT group). The effects of two therapies were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early response rate (92.9% vs. 95.6%) and cure rate (88.1% vs. 88.9%) of PBC group versus PRFT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th P>0.05). The inhibitory response rate of trigeminal nerv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BC group than in PRFT group after treatment (69.0% vs. 35.6%, P<0.05), and 1 patient had cardiac arrest in PBC group. The two group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facial numbness and sensory dysfunction. The 39 patients treated by PBC had numbness in three divisions of trigeminal nerve, while 43 patients treated by PRFT had the high selection and showed the main numbness in the ill division of trigeminal nerve. The chewing gravis rate was higher in PBC group than in PRFT group (71.8% vs. 20.9%, P<0.05). There was no neuralgia recurrence in both groups during 6 monthe′ follow-up.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is similar by PBC and PRFT. The PBC thera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s more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who can not cooperate.The PRFT has much higher selectivity in trigeminal nerve damage, lower inhibition rate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and less influence on the masticatory muscle functio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T引导定位半月节射频术不同温度及模式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在CT扫描定位下行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治疗。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75℃组、B:75℃+脉冲射频组、C:70℃组、D:70℃+脉冲射频组,各组射频热凝时间均为120 s,2次,脉冲射频时间120 s。观察术前、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LSI-B),对疗效进行评定,观察不良反应,尤其对麻木程度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四组的VAS、SF-MPQ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各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72例患者遗留面部麻木感(发生率100%),70℃组与70℃+脉冲射频组的术后麻木程度明显轻于75℃组和75℃+脉冲射频组(P<0.05),75℃组和75℃+脉冲射频组之间麻木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70℃+脉冲射频组的麻木程度低于70℃组(P<0.05)。四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0℃射频热凝+脉冲射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产生的麻木最轻,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及面肌痉挛(H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上饶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的116例PTN及HFS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面部麻木、听力下降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9.3%(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PTN及HFS的临床效果较射频热凝术好,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颌神经干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4例三叉神经痛(第3支)患者局麻下行下颌神经穿刺,电生理测试位置准确后给予60℃-70℃-75℃-80℃射频热凝。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0%,优良率为95.8%(23/24),常见并发症为面部感觉减退,2例出现穿刺局部肿胀,1例出现张口轻微受限。术后1年随访,3例8个月后复发。结论下颌神经干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操作方便、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维CT重建成像在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三维CT重建成像在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0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常规X线、二维CT扫描、三维CT重建成像检查,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X线平片、二维CT及三维CT重建成像对348例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O%、92.5%、98,8%,对242例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4.6%、93.4%、98.3%,三者相比,P均〈0.05。结论三维CT重建成像有助于颌骨骨折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跟腱炎多见于运动员及中老年人,一侧多见,双侧约为30%。本病多为慢性劳损,表现为跟腱部位肿胀,压痛,部分患者可伴有跟骨结节肿大等症状。大部分患者经过局部封闭、理疗、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仍有部分中老年人有近15%的复发率,症状持续存在,迁延难愈。本研究观察小针刀配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顽固性老年性跟腱炎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用小针刀配合射  相似文献   

12.
<正>三叉神经痛是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面部发作性电击样疼痛,尤其在进食、讲话、洗面时可诱发,严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明显增高。Mullan  相似文献   

13.
颈椎间盘源性头晕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病症,因颈椎或椎间盘退变、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血管,导致颈肌痉挛、脑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异常,引发患者出现颈肩枕部的酸、胀、痛感,头晕、头痛、视力、听力异常等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时重时轻、易复发等特点.虽学说众多,但均难以全面解释临床发病机制.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对50例经多种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性头晕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左中右三点热凝术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4.
射频热凝毁损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肯定,需经皮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节才能进行有效毁损.由于卵圆孔位置深在,解剖差异较大,操作上有一定难度[1].本文观察应用双定位CT引导穿刺,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三叉神经痛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60~ 90(平均63岁);左侧7例,右侧18例.疼痛分支:三叉神经第Ⅱ支(V2)7例,V3支17例,V2+ V3支1例.病程3个月至12年,平均4.7年,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22例.都有连续服用卡马西平和(或)苯妥英钠史,22例接受过三叉神经周围支的神经阻滞术,3例接受过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等.  相似文献   

15.
陈建华 《山东医药》2006,46(27):75-75
回顾性分析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但有无法止血、不能一次性清除血肿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刘洋  朱在卿  郭艳丽  程刚  赵婷 《山东医药》2009,49(6):106-106
2005年5月-2007年8月,我院共行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208例,2例出现角膜损伤,现报告如下。 例1,男,57岁,农民。因右侧颜面疼痛2a入院,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痛。完善术前准备,无手术禁忌,行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术后患者右侧颜面疼痛消失,感麻木肿胀,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2d患者发现右眼充血,7d时出现角膜混浊,视力下降,无眼痛、流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CT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体检或因其他合并疾病就诊发现。2例肿瘤组织为水滴形,2例为椭圆形,1例圆形,1例分叶状不规则形。4例行CT平扫+增强,1例仅行CT平扫,1例直接行CT增强。平扫时病灶均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增强后1例不强化,3例延迟强化,其中1例边缘强化较明显,直接增强的1例也可见实质期及延迟期较动脉期CT值有所上升。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发现位于肾上腺沿组织间隙生长的病灶,为较均匀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要想到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对58例外伤骨折患者均行螺旋CT横轴位、多层面重建(MPR)、三维图像(3D)重建及X线检查.结果X线平片骨折显示率(55%)明显低于CT横轴位(93%)、MPR(95%)、3D(85%),3D重建对骨折碎片的显示率(100%)高于X线(27%)、CT横轴位(74%)、MPR(82%).提示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有助于外伤骨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152例肺癌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共冷冻病灶186个。结果本组患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77.3%±0.7%,显效率75.8%。其中肿瘤直径≤4 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95.1%±0.8%、显效率93.9%,直径〉4 cm者分别为59.5%±0.9%、55.2%,二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和显效率相比P均〈0.05。中央型肺癌肿瘤直径(5.9±0.6)cm、冰球覆盖肿瘤面积60.1%±0.5%、显效率60.0%,周围型肺癌分别为(3.0±0.3)cm、97.1%±0.9%、94.1%,二者病灶直径、冰球覆盖肿瘤面积和显效率相比P均〈0.05。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且可控制。术后1月瘤体变小有效率69.8%,51例有空洞形成;术后12个月有效率仍达44.0%,罕有空洞,但CR百分比较术后1个月时增加,残留肿瘤的瘤体也渐增大。结论经皮肺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肺癌,手术过程简单,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较少且能有效地减轻患者肿瘤负荷,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儿童永存动脉干(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s,PT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经超声心动图和临床诊断为永存动脉干的儿童患者,采用双源CT,在心电门控下完成心脏造影检查,并进行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多项后处理,其中5例患儿后期进行心血管造影(angiocardiography,CAG)检查。结果双源CT对10例永存动脉干作出定性和分型诊断,发现合并畸形共计37处;超声心动图显示34处。结论双源CT能够准确评价永存动脉干病变的解剖形态以及分型,联合超声心动图,有助于临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