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用自编“家庭环境调查问卷”、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2例青少年患者和82个正常青少年家庭进行调查,用Camberwell家庭会谈表(CFI)评定患者亲属的情感表达(EE)水平。结果 (1)病例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差,父母有不良行为习惯者多(P〈0.05);家庭性患者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健康状况差(P〈0.01)。(2)病例组父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5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调查,并按1:1配对原则分别与50例精神分裂症、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症患者的家庭关系表现为低亲密度、高矛盾性及道德宗教观的差异;(2)与精神分裂症相比仅表现为控制性差,而两对照组之间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低亲密度、高矛盾性、文化娱乐性缺乏和道德宗教观的不同.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患精神疾病有重要影响,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5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调查 ,并按1:1配对原则分别与50例精神分裂症,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症患者的家庭关系表现为低亲密度、高矛盾性及道德宗教观的差异;(2)与精神分裂症相比仅表现为控制性差,而两对照组之间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低亲密度、高矛盾性、文化娱乐性缺乏和道德宗教观的不同。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患精神疾病有重要影响,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及相关问题,探索并揭示医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大四、大五学生共400名,其中男生170名,女生230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简化版(ATSPPH—S)、专业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SSOSH)及专业心理求助公众污名量表(SSRPH)调查,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医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较常见的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焦虑等。(2)医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率与是否存在心理障碍相关,求助行为和心理障碍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3)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与自我污名和社会污名的评价关系密切。求助行为与自我污名和社会污名的评价关系密切。然而求助态度与求助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发生求助行为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4)家庭经济状况对寻求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有影响。结论:医学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接纳和使用需要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心理的认知,从而促进心理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接受健康教育程度与患者依从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患者家庭成员接受健康教育程度评定标准及患者病情稳定性标准和患者依从性评定标准。分别对患者家庭成员、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在45例观察者中,有26例患者家庭成员接受了较好的家庭健康教育,其中17例患者依从性好,患者家庭成员接受健康教育好差与依从性的好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8.67P<0.01)。患者依从性的好差与病情稳定与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6.79P<0.01)。结论接受到较好的家庭健康教育,患者的依从性好,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模式,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个性的影响。方法以16~19岁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为研究组,同年龄段在校就读学生6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为测评工具,测验结果全部输入心理测验软件系统,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2、t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性格多为内向不稳定型(19例)、高精神质[(7.12±3.22)分]、高神经质[(14.38±5.85)分];其家庭环境亲密度[(5.55±2.19)分]、成功性[(5.22±2.18)分]、知识性[(4.08±1.82)分]、娱乐性[(4.37±2.16)分]、组织性[(5.13±2.23)分]、道德性[(5.23±1.79)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中亲密度和组织性与个性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个性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组织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状况。方法:使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中文版对4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等因子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等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分别:t=-2.130,P=0.0364;t=-2.820,P=0.0061;t=-2.486,P=0.0151;t=-2.617,P=0.0107;t=-2.848,P=0.0057),组织性、控制性等因子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分别:t=3.546,P=0.0006;t=3.454,P=0.0009)。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娱乐性、低知识性、低成功性和高组织性、高控制性的家庭环境特点。建议结合此特点制定具体的家庭治疗计划实施心理干预,尽最大可能地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模式,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个性的影响.方法 以16~19岁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为研究组,同年龄段在校就读学生6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为测评工具,测验结果全部输入心理测验软件系统,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χ2、t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性格多为内向不稳定型(19例)、高精神质[(7.12±3.22)分]、高神经质[(14.38±5.85)分];其家庭环境亲密度[(5.55±2.19)分]、成功性[(5.22±2.18)分]、知识性[(4.08±1.82)分]、娱乐性[(4.37±2.16)分]、组织性[(5.13±2.23)分]、道德性[(5.23±1.79)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中亲密度和组织性与个性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个性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组织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以及家庭负担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日至9日河北省39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与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评估患者的依从性情况,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FBS)评估患者因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成依从组(MARS总分≥6分)和非依从组(MARS总分<6分),对两组的家庭负担进行比较,探讨服药依从性与家庭负担的关系,并分析患者家庭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依从组FBS总分(16.4±11.2)与非依从组(24.0±11.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其中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家庭成员心理健康4项因子分数比较显示,依从组均低于非依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CGI-S总分、服药依从性、就业情况、性别和病程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普遍较重,家庭负担与服药依从性、性别、疾病总体严重度、就业情况和病程相关;服药依从性越差,家庭负担越重.应提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及早年家庭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象:病例选自本院1997年6月~1998年6月期间入院的精神病人,入组标准:1.符合CCMD—2一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住院期间及住院前二月内有严重攻击行为者。3.排除合并有脑器质性疾病与躯体疾病者。4.年龄在15~60岁之间。共计有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样40例无攻击行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二、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攻击行为某些相关因素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既往史。攻击行为认定标准:任何伤害他人躯体并造成至少是轻伤后果的行为。2.早年(18岁以前)不良环境问卷:根据C(JNVIT某些不良家庭…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进行评定,并与182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低组织性、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教养方式上,研究组患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与理解、高惩罚与严厉、高过分干涉和高拒绝与否认(P<0.01);而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与理解、高拒绝与否认、高惩罚与严厉和高偏爱被试(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均存在多方面问题,可能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探讨宁夏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特征及现状。临床连续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94例(年龄16岁),以地区、性别比例匹配正常人126例,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肇事肇祸评级及精神分裂症分型量表进行调查。除适应性实际得分外,其余变量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与患者年龄有线性关系,适应性与决策地位有线性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家庭亲密度会更好;患者参与家庭决策的方式越融洽,家庭适应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情况。方法: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5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进行评定,从家庭的角度评价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FBS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活动、家庭休闲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4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高(均↑60%),家庭成员生理健康、家庭关系两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低(均↓40%);农村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城镇患者(P〈0.01),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城镇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造成严重的家庭和经济负担,应作为干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控制感、家庭环境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并与常模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及组织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与对照组比较,内控性(IHLC)心理倾向明显降低,外控性(PHLC)心理倾向明显增高(P〈0.01),且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躯体不适主诉较多(P〈0.01),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P〈0.05)。结论家庭心理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对早期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岳春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701-702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残疾中82.5%是由于精神分裂症所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点是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出院后未能坚持服药导致多次复发,病程迁延难愈,患者社会功能全面下降,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出院后大部分精神症状能得到控制,但长期住院治疗导致病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往往表现为情感淡漠、自理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明显的影响了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患者家庭环境变化的特点。方法 应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对 75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 ,并与 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组织性的评分均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分低 ,而矛盾性则较高。结论 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家庭环境的评价较差 ,同时这一特征也显示不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及家庭心理护理。方法:利用自制调查表对入组的43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3名基本情况相匹配的中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考察的9个项目中有6项(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经常纠纷、家教方式不当、病前个性特征、发病诱因)不良因素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并针对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家庭护理对策。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家庭心理护理,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减轻社会各方面的负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曹一  宋新勤  孔敏 《中外医疗》2008,27(17):111-111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及家庭心理护理.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对入组的43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3名基本情况相匹配的中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考察的9个项目中有6项(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经常纠纷、家教方式不当、病前个性特征、发病诱因)等不良因素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并就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家庭护理对策.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家庭心理护理,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减轻社会各方面的负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EFS-CV)对67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病患者有家庭功能障碍。病例组家庭环境中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差,父母有不良行为习惯者多(P〈0.05);病例组父母养育方式不恰当.相关分析表明:病例组父母惩罚、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均多于对照组,父亲关心理解少于对照组,母亲偏爱被试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一定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障碍污名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法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主动求助者比未求助者更能积极的对待心理障碍;未求助者比主动求助者对心理求助的耻辱具有更低的容忍性,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大学生心理障碍污名和心理求助耻辱容忍性态度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