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艳玲  黄从新  王风 《广西医学》2006,28(4):505-507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危险因素与男性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4例女性患者和105例男性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病变女性单支病变占44.1%,累及血管最多为左前降支79.4%(P<0.05),男性冠状动脉3支病变占38.1%(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家族史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血脂增高以高胆固醇为主,男性以高甘油三酯为主;女性组超过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35.3%,男性组占66.7%,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女性冠心病以单支病变多见,左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绝经是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人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40岁以下行冠脉造影的68例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非冠心病组(22例),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并将危险因素加以对照。结果前降支受累率最高,为76%;男性患者中,多支病变者多于女性(P〈0.05),冠脉病变积分高于女性(11182±5144和7110±3115,P〈0.05)。冠心病家族史和血胆固醇水平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198(95%可信区间1138~11151),2109(95%可信区1间1126~3146)。冠脉病变积分与男性、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66和0.1354,P均〈0.05。结论冠脉病变男性重于女性,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家族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辉  张萌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2):147-148,151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的72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同期造影确诊的女性非冠心病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在腰臀比、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总胆红素、雌二醇及尿酸水平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研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询问 60例CHD的危险因素并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血压、空腹和餐后 2h血糖、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甘油三脂 (TG)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CHD合并糖尿病 (CHD +DM)组 1 8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72 .2 % )高于CHD组 (33 .3 % ,P <0 .0 5)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82 .8± 1 5 .0 % )高于CHD组 (62± 1 6 .8% ,P <0 .0 5) ,CHD +DM组冠脉单支病变的发生率 (2 3 .1 % )明显低于CHD组 (51 .7% ,P <0 .0 5)。CHD合并血脂异常 34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73 .5± 1 2 .4 % )高于CHD组 (52 .6± 1 6 .8% ,P <0 .0 5)。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CHD合并DM、血脂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 ,提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因心肌缺血就诊、年龄≤40岁女性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记录其危险因素和各项临床变量.结果 冠心病组62例,平均年龄36.7±4.0岁;对照组81例,平均年龄37.5±2.5岁.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分别为48.4%比24.7%,合并2型糖尿病分别为27.4%比4.9%,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清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冠心病组较对照组典型症状多见,典型胸痛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50/62(80.6%),特异性50/86(58.1%),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敏感性28/39(71.8%),特异性28/64(43.8%).冠脉病变累及前降支动脉82.3%,单支血管病变占59.7%.结论 ≤4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多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单支病变常见,易累及前降支动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胸痛患者综合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Framingham危险因素评分(FRFS)、临床血管评分(CVS)及Gensini评分(GS),对疑诊冠心病(CHD)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女性患者328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症状、危险因素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正常冠状动脉(NCA)组间的年龄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及典型胸痛的比例在CHD组显著高于N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冠心病的发生率、典型症状比例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2~3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5)。FRFS在正常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差异显著(P<0.05)。FRFS与GS评分呈正相关(r=0.425,P=0.000),其多见于典型胸痛症状组(r=0.462,P=0.000)。结论 FRFS是影响GS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FRFS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帮助推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复杂和严重程度,为指导女性患者是否进一步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评价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200例,按年龄分两组,早发组≤55岁(100例),非早发组>55岁(1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变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Fg升高及吸烟;两组患者以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病变相比,两组在病变部位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女性非早发组平均Gensini 积分及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高于早发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Fg、TG、女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吸烟等,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早日戒烟可有效预防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早发冠心病。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同期96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进行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轻冠心病患者病变为单支病变为主,且主要累及前降支病变。男性、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年轻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提前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作外周大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检查,可避免或延迟年轻人罹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18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女性CHD患者,分为绝经前组、绝经后组,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CHD家族史(P<0.01)、血尿酸水平升高(P<0.05)、吸烟(P<0.05)是绝经期前女性CHD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1)则是绝经期后女性CHD的主要危险因素,绝经期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高于绝经期后(P<0.05),绝经期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于绝经期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期女性CHD患者冠脉病变往往以单支病变为主(P<0.01),前降支是主要受累血管(P<0.05),而绝经期后以2~3支冠脉病变为主(P<0.05)。结论:绝经期前后女性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有不同特点,既要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也要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冠心病女性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08例女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对其冠状动脉3支病变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ensini冠状动脉评分总积分、LAD积分、LCX积分、LM病变例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的比例均以>61岁组最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更多。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的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冠脉造影后发现确诊冠心病患者70例,非冠心病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与糖尿病百分比、TC、TG、LDL‐C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HDL‐C和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冠心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与糖尿病百分比、血脂上升百分比、高尿酸百分比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增加(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中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别为LDL‐C、糖尿病、HDL‐C、TG和高血压,其中LDL‐C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脂水平为中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其中LDL‐C的影响最明显,各影响因素均与冠脉病变程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控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饮酒史,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冠脉病变主要是单支病变多见,与晚发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及饮酒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01/2009-07月作者医院收治的因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30例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冠心病组(282例)和对照组(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既往是否合并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性别、年龄、血浆纤维蛋白原、高甘油三脂血症和糖尿病史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积分密切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以男性多发,合并有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高水平及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56例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27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9例,统计各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体重指数、Fig、血浆TG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 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结论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要积极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控制体重、调整营养。  相似文献   

16.
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CHD患者54例。男51例,女3例,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支架植入资料。结果:急诊住院者21(38.89%)例,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者15(27.78%)例;各危险因素阳性率依次为:吸烟64.81%、高甘油三酯血症53.70%、高血压42.59%、严重超重35.19%、酗酒22.22%、高胆固醇血症18.52%、糖尿病13.96%、家族史9.26%。具有三个以上危险因素者26(48.15%)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6(48.15%)例、双支病变14(25.93%)例、三支病变14(25.93%)例;病变血管狭窄大于70%者98支,前降支(LAD)47.96%,回旋支(LCX)21.42%,右冠状动脉(RC)28.57%,左主干(LM)2.04%;支架植入术干预血管73支,支架的大小及长度为:LAD3.14±0.38×19.85±5.38(mm),LCX3.03±0.40×21.39±6.72(mm),RC3.50±0.48×22.95±5.16(mm)。结论:多数青年CHD患者发病突然、病变严重。约半数患者病变累及LAD;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严重超重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实行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Logistic多因素对其进行逐步的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再狭窄的发生和患者吸烟与否、是否患有糖尿病、在进行第二次的冠脉介入治疗之前LDL-C的水平有关系,即正相关,与之相对应的危险度是12.45、11.45及5.62,同时与支架是否为药物涂层成负相关,其危险度为0.02。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极其容易发生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症状,为避免或减少该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支架。对LDL-C的水平进行控制并戒烟是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避免支架内再狭窄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至2006年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病例499例,对各病例的危险因素和冠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从冠脉狭窄度、病变血管的累及支数等情况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其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空腹血糖与冠脉狭窄度相关.高血压、吸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累及冠脉的血管支数相关,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累及的支数呈正相关.结论(1)高龄的病人冠脉病变程度较重,常有多支病变;(2)有高血压史的病人易出现多支病变;(3)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多表现为冠脉的弥漫病变;(4)吸烟的病人冠脉病变程度较重,常发生多支病变;(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的病人容易出现多支病变,且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与右冠状动脉病变相关;(6)空腹血糖的增高可以加重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58例患者分为CHD组(n=180)和对照组(n=78),分析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冠状动脉病变者180例,CHD组各种危险因素在发生频率前3位是:高龄(73.3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67.78%)、高血压(61.67%);累积病变血管共375支,好发血管依次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主干;血管狭窄程度以75%-99%为主197支(52.53%);患者多以三支病变为主71例(39.44%):CHD组的性别、高龄、合并吸烟、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F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HDL-C/TC)、LDL-C异常及FG、HDL-C/TC,LDL-C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间糖尿病发病率、HDL-C、TC、TG(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纤维蛋白原(FG)可能为CHD的危险因素,CHD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并不高,福建地区CHD的危险因素为:男性、高龄、吸烟、高血压、高FG、低HDL-C/TC、高LDL-C,冠脉的病变支数与严重程度随危险因素的个数增多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