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落枕可由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或颈部肌肉突然收缩、扭转所致 ,亦可因外感风寒而引起。其主要表现为 :颈部肌肉胀痛 ,头颈部向一侧歪斜 ,活动受限。从 1 982年 1 1月起 ,我科用手法治疗本病 2 87例 ,获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7例中 ,男 1 4 4例 ,女 1 4 3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手法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重症落枕10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段朝霞 《医学文选》2006,25(4):739-740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受伤导致筋脉拘急、肌肉挛缩所致。如不及时治疗,日久势必影响面部、颈部及胸部正常发育,严重时可导致畸形。该病的治疗,多在小儿年龄稍大时采用外科手术矫正,但疗效不佳,且患儿痛苦。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手法按摩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臭氧配合中医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臭氧配合松解手法治疗肩周炎,对照组采用松解手法及对症治疗治疗肩周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配合松解手法治疗肩周炎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颈源性头痛的手法治疗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彦青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625-1626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药物组口服芬必得、氯唑沙宗、颈复康颗粒等,手法组采用颈部推拿按摩、颈部提牵、斜扳复位颈椎小关节,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药物失败的患者,再施以手法治疗也得到较好的疗效.结论手法推拿提牵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臂丛神经阻滞后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6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根据肩周炎的发病特点及轻重,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为主,辅以疼痛敏感点注射和功能锻炼。患者仰卧,头偏向对侧,术者手指依次按在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肌间隙,前斜角肌间隙与中斜角肌肌间隙内,从第7颈椎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作一条垂直线,两线交点距锁骨上1.5~2cm处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约1.2cm,有肌膜突破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1%利多卡因15ml。对肌膜突破感不明显的患者,可找到异感后注药。  相似文献   

7.
查贵盛  张逸  李信明  冯庆奎  阳煦  罗照燕 《西部医学》2010,22(10):1885-1886
目的观察卧颈木枕牵引手法治疗颈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4例。实验组采用卧颈木枕牵引手法按摩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坐式牵引手法按摩治疗4周;观察经过不同治疗后症状消失和失稳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症状消失和颈椎失稳恢复率为97.73%;对照组为86.4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卧颈木枕牵引手法按摩治疗颈椎失稳优于坐式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颈源性头痛(CEH)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并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此类病证在头痛病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对此类病证治疗的临床报道不少,但治疗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文献报道局部颈神经阻滞或肉毒注射疗效较好,但临床操作中精确定位困难,风险较大,难以推广。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间关节和(或)椎旁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更易导致颈神经刺激而发生CEH。相关研究显示,仰卧整复手法对消除颈椎病各项症状有较好疗效。采用颈椎整复手法对CEH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008—2012年,我科运用手法按摩配合隔姜灸治疗肩周炎20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推拿科的常见病之一,如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患侧胸锁乳突肌出现血肿块并钙化,从而导致患儿面部、颈前、颈后部产生严重畸形.近年来笔者应用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992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科门诊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300例,男179例、女121例,出生时间为0.5~6月者165例(占55.0%)、7~12月者90例(30.0%)、13~18月者45例(占15.0%).  相似文献   

11.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骨质发生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椎-基底动脉及交感神经,使椎-基底动脉痉挛、血流速度减慢,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肢麻等症状。眩晕可为慢性持续性,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眩晕的发作往往与头颈部运动有关,常感到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耳鸣耳聋、视力减退等。笔者自2004年6月-2007年3月采用手法治疗76例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