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十年来作者对胆脂瘤采用关闭式操作。操作原则首先是完全彻底消除中耳胆脂瘤,其次还要保存鼓环和外耳道后壁。注意要点是后鼓室凿开应宽大,要修复上鼓室外耳壁,对镫骨脚已破坏的病例,用同种砧骨恢复听力,这种手术必需分两期完成,相隔一年再次探查鼓室,效果良好,无并发症。扩大后鼓室凿开术这是本手术最重要的部份,操作中使用电钻,在鼓窦和鼓室之间开一个窗,术者必须熟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鼓室胆脂瘤患者在凿开上鼓室 ,清除胆脂瘤组织后重建上鼓室壁并一期听骨链恢复传音功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上鼓室胆脂瘤 2 3例行上鼓室凿开术 ,清除胆脂瘤上皮组织 ;酌情剪除锤骨头 ,取出砧骨体 ,然后行镫骨头上加高或锤骨长柄、镫骨头连接术。观察术后鼓膜愈合及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 2 3例 4~ 1 2年 ,2 0例鼓膜愈合良好 ,2例鼓膜后上方外移 ,1例鼓膜发生 2mm穿孔并且胆脂瘤复发。术后气骨导差值 <1 0dB 8例 ,<2 0dB 6例 ,<3 0dB 6例 ,3 0dB以上 3例。以镫骨头上加高听力恢复最好。结论 :上鼓室胆脂瘤患者应以清除胆脂瘤上皮为前提 ,清除病变后根据情况重建上鼓室壁和听骨链 ,有助于恢复听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保留或重建部分外耳道后骨壁对提高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患者的干耳率及听力水平的意义。方法 :保留部分外耳道后壁 2 4例、2 5耳 ,重建外耳道部分后壁 6例、6耳 ,均行I期鼓室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 11个月~ 4年 ,术后干耳并提高听力达实用听力 (2 5dB以上 ) 2 3耳 ,治愈率82 .1%;复发 4耳 ,复发率 12 .9%。结论 :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保留或重建部分外耳道后骨壁有利于增加中耳含气腔 ,提高听力 ;且有利于术后观察乳突腔病变 ,避免胆脂瘤复发 ,提高干耳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保留外耳道后壁乳突切除与鼓室成形术治疗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107例,经过1年以上随访观察,既清除病变获得干耳,又提高了听力,认为该术式适用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讨论了术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彭娟 《广西医学》1999,21(3):587-588
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CAP)即是采用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除术和鼓室成形术联合应用的方法,国内外应用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疗,而对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多采用保守疗法取得干耳后再进行鼓室成形术,但其治疗效果欠佳。为探讨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对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我科2008~2011年诊治的18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限于外耳道的外耳道胆脂瘤12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侵及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6例,行乳突根治术并进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一3年。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未见复发,听力恢复良好。结论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病变范围决定其处理方式,治疗原则宜采用手术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7.
段礼府  鄢斌成  蒋宗玲  魏兴  胡一勇   《四川医学》2023,44(11):1182-1185
目的 探讨对Ⅲ期外耳道胆脂瘤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试验组30例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患者根据面神经桥是否完整分为Ⅲa期、Ⅲb期,Ⅲa期根据乳突不同气化程度,采用相应的乳突手术+鼓室探查+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加或不加鼓室成形术,Ⅲb期采用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用骨粉缩腔,耳后皮瓣复合瓣促进上皮化。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术后干耳时间、听力、胆脂瘤复发等指标,与既住病例中选择30例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干耳时间、听力、胆脂瘤复发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Ⅲ期外耳道胆脂瘤进行再分期治疗,能提高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hin 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科病房的55例(56耳)Shin 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胆脂瘤侵及的范围,Ⅱ期36耳均行耳内镜下EACC切除术,其中12耳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3耳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鼓室成形术;Ⅲ期18耳行耳内镜下EACC切除术+鼓室成形术+外耳道成形术,Ⅲ期2耳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乳突缩窄术.术后3~10周干耳.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Ⅱ期EACC首选耳内镜下手术,术后恢复快、创伤小.Ⅲ期EACC的手术方式需根据术前高分辨率颞骨CT进行个性化选择.对于胆脂瘤广泛侵及乳突的Ⅲ期EACC宜采用显微镜下乳突改良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乳突缩窄术,而乳突气房受累范围局限的Ⅲ期EACC,可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鼓室成形术+外耳道成形术,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性外耳道、乳突遭破坏的外耳道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收集了44耳外耳道胆脂瘤,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采用了外耳道重建术,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3种术式。结果:行外耳道重建术的26耳,随访1年恢复了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全部44耳随访1年以上无胆脂瘤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的应根据不同病变范围而采用保守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分析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2007年8月-2011年6月收治的外耳道胆脂瘤15例,经临床确诊治疗的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疗情况分析.局限于外耳道的外耳道胆脂瘤10例I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侵及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5例II型,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出院后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 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术后无复发;侵及中耳及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根据侵害范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报道外耳道胆脂瘤病例,探讨耳内窥镜在去除外耳道及鼓室胆脂瘤方面的应用。方法18例胆脂瘤患者,单纯外耳道11例,累及中耳鼓室7例,均在清除耵聍过程中发现胆脂瘤上皮,后行中耳CT检查发现鼓室受累,18例均在耳内窥镜下清除。清除前先用5%碳酸氢钠浸泡3d,然后在镜下显微器械如耵聍钩、枪状镊、剥离子等清除。结果随访1个月-3年未发现胆脂瘤复发,外耳道上皮化,鼓膜修补完好。结论耳内窥镜下清除外耳道、鼓室胆脂瘤具有视野清晰、广阔、操作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上鼓室外侧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手术疗效。方法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患者32例(32耳)根治病灶后,均应用钛网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上鼓室外侧壁,同期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30耳外耳道形态接近正常生理状态,29耳鼓膜移植物生长良好,干耳率90.62%,干耳时间平均(15.89±4.02)d。术后气导听力提高在15dBHL以上者27耳,区骨导差〈20dBHL者22耳。结论应用钛网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上鼓室外侧壁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可较好地恢复外耳道和中耳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患者听力提高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林智强 《中原医刊》2002,29(5):13-14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采用乳突根治术,外耳道耳甲腔扩大成形术的150例有乳突,上鼓室,鼓窦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72%,好转25%,复发3%。结论:乳突根治术加外耳道耳甲腔扩大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能使术腔得以充分地通气引流,达到根治,干耳作用,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刘艺昌  叶放蕾 《中原医刊》2007,34(11):11-12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42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治情况。局限于外耳道的外耳道胆脂瘤20例(Ⅰ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侵及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12例(Ⅱ型),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外耳道胆脂瘤(其中3例侵及中耳)10例(Ⅲ型),分别行胆脂瘤清除术、乳突根治术加外耳道成形术,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3年。结果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术后无复发;侵及中耳及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成功率83.3%(10/12);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外耳道胆脂瘤(其中3例侵及中耳),手术成功率80.0%(8/10)。结论外耳道胆脂瘤根据侵及范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并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文  郦怡  陈晓红  李海同 《浙江医学》2023,45(10):1097-1100
目的分析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中耳胆脂瘤手术64例患者的疗效,以寻找更为微创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中耳胆脂瘤手术患者64例。耳内镜下对所有患者进行鼓室探查,根据术中探查病变范围及听小骨情况行各型鼓室成形术,同时根据情况行上鼓室、鼓窦切开及重建,修复材料常规取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鼓膜愈合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平均气导和气骨导差听阈,观察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1例(17.19%)为局限在上鼓室的胆脂瘤,14例(21.87%)为胆脂瘤累及上鼓室同时累及前、中、后鼓室,39例(60.94%)同时累及鼓窦。Ⅰ型鼓室成形术6例(9.37%),Ⅱ型鼓室成形术43例(67.19%),Ⅲ型鼓室成形术15例(23.44%)。术后复查随访至少6个月,术后鼓膜愈合率为100.00%。Ⅰ、Ⅱ、Ⅲ型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及气骨导差听阈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明显的胆脂瘤复发、严重的骨导听力下降、面瘫及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手术治疗未累及乳突区的中耳胆脂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听力和有无胆脂瘤复发及其并发症.方法 作耳内切口,剥离骨膜暴露乳突及鼓窦区,自外耳道后上三角区打开鼓窦,开放部分上鼓室,必要时切除砧骨,保留外耳道后壁及鼓室外侧壁,向乳突腔扩展.清除鼓室及鼓窦,乳突气房病灶,剪开外耳道皮管,将皮瓣置入乳突腔.结果 本文450例(450耳)乳突根治术病例中,48例(48耳)胆脂瘤进行了改良乳突根治术,术后随访18~25年者41例仍保存125~1000 Hz频率段10~25 dB内的气导听力,无胆脂瘤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41例(41耳)改良乳突根治术后随访,25年31耳(75.61%),18年者10耳(24.39%),仍然保存在一定适用听力范围,C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无胆脂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手术术式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听力和有无胆脂瘤复发及其并发症.方法 作耳内切口,剥离骨膜暴露乳突及鼓窦区,自外耳道后上三角区打开鼓窦,开放部分上鼓室,必要时切除砧骨,保留外耳道后壁及鼓室外侧壁,向乳突腔扩展.清除鼓室及鼓窦,乳突气房病灶,剪开外耳道皮管,将皮瓣置入乳突腔.结果 本文450例(450耳)乳突根治术病例中,48例(48耳)胆脂瘤进行了改良乳突根治术,术后随访18~25年者41例仍保存125~1000 Hz频率段10~25 dB内的气导听力,无胆脂瘤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41例(41耳)改良乳突根治术后随访,25年31耳(75.61%),18年者10耳(24.39%),仍然保存在一定适用听力范围,C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无胆脂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手术术式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骨导听力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伴有骨导听阈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骨导听力改善50耳(54.35%)。各频率骨导听阈值均显著下降,骨导听力提高(P〈0.01);病程长短与是否伴胆脂瘤对术后骨导听力无显著影响(P〉0.05),术中听骨链重建者骨导听力显著改善(P〈0.05),不伴乳突切开的鼓室成形术(A)与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B)后骨导听力改善均较不保留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C)显著(P〈O.05),h与B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鼓室成形术治疗伴骨导听力下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部分患者骨导听力获提高,骨导听力改善与病程长短及是否伴胆脂瘤无关,与手术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总结分期乳突鼓室成形术在以提高听力为目的的功能性耳显微外科中的作用.方法:我科1993年10月至2004年5月2 900例各类中耳手术中行分期鼓室成形术随访资料完整的共计112例,随访1~5年,主要术式为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保留骨桥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结果:112例分期手术中,93例(83%)愈合良好,其中7例一期术后干耳,但二期手术中发现后鼓室及鼓窦处胆脂瘤珠及肉芽组织;18例(16%)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 包括一期术后出现移植物穿孔或延迟愈合,在后鼓室、鼓窦、面神经隐窝等处发现胆脂瘤肉芽组织,但鼓室黏膜有不同程度的修复.112例分期手术术后1年气导听力(0.5 k、1 k、2 k平均听力)较术前提高15 dBHL.结论:在彻底清除病灶基础上,合理而有计划的行分期手术修复鼓室黏膜,恢复中耳含气空腔,可为听骨链重建创造条件,以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20.
刘英杰  赵俐 《包头医学》2001,25(4):153-153
本篇文章所涉及的中耳手术主要为急慢性中耳炎症时所进行的中耳手术,这类手术大致上分为:单纯乳突凿开术,中耳胆脂瘤手术,鼓室成形术,中耳根治术和听力保留根治术,古典的中耳根治术主要目的为治愈炎症、耳漏停止而全不考虑听力的再建,现在这种手术已很少实行.近代中耳手术的同时,要考虑到尽可能保留中耳的生理功能,以下就乳突腔充填,后上壁再建在保留中耳生理功能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