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出抗癌性缓释性栓塞制剂并初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乙基纤维素包裹顺铂及硫酸钡制成微球。测定微球形态及缓释率。动物实验对顺铂微球的栓塞、缓释作用及毒性进行了观察。临床应用8例。结果:顺铂微球为规则球形,粒径为200±50μm,具有缓释性。动物实验表明微球注入后犬肝肾发生广泛坏死,微球可缓释出顺铂并且全身毒性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结论:顺铂微球通过栓塞和缓释抗癌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且副作用小,是较为理想的化学性栓塞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考察实验室前期自行合成的mPEG—PCL两嵌段高分子,并采用双乳化法将其用于负载顺铂,评价该纳米微球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采用MTT法,评价该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于消化系肿瘤细胞株BGC823、HepG2、H22的抗肿瘤活性,并与顺铂裸药相比较。在BGC823及102细胞株上验证空白微球的毒性。在ICR小鼠皮下接种H22肿瘤模型,采用瘤体内注射,验证纳米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和副作用,并与顺铂裸药比较。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载药微球粒径(370.3±2.5)nm。顺铂的载药效率为77.4%,载药量为4.72%。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征。载药微球对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的抗肿瘤和顺铂裸药相似。空白微球对于肿瘤细胞BGC823及人肝细胞株L02均无明显毒性。在体内实验中,载药微球对于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优于顺铂裸药,且呈现更好的剂量依赖性,当给药剂量从2.5mg/kg增加到5mg/kg时,抑瘤率提高,而顺铂裸药的抑瘤率并不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顺铂裸药的给药剂量从2.5mg/kg增加到5mg/kg时,小鼠的体重增长明显减缓,而顺铂微球的剂量增加时,小鼠的体重变化并不受到明显影响。结论采用mPEG—PCL为载体,双乳化法合成的顺铂纳米微球,具有稳定及缓释的性质,在体外实验中,其抗肿瘤活性略低于裸药,和纳米微球的缓释特性有关。在体内实验中,载药微球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顺铂裸药,且副作用小,因此动物能够耐受更大给药剂量。空白微球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无明显毒性,说明载体应用安全。认为,mPEG—PCL顺铂微球作为顺铂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临床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18例,男14例,女4例,经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注入顺铂微球50mg~100mg至肿瘤供血动脉,18例共栓塞治疗41次,其中治疗3次8例,2次7例,1次3例。结果:栓塞后DSA动脉造影表现为肿瘤血管明显减少,消失,肿瘤染色变浅,缩小,肿瘤供血动脉变细,其它部位出现新病灶,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血流重新分配,无侧支形成,综合评价,显效8例,有效7例,稳定3例,随访生存2年4例,1年半5例,1年4例,半年3例,失访2例,结论:顺铂微球栓塞于小动脉,且于局部缓释出顺铂并保持高浓度具有化疗性栓塞作用,治疗肝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磁性化疗栓塞微球在大鼠肝癌中的导向治疗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跃明  王平康 《癌症》1997,16(6):411-413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微球对癌外肝组织的损害,本研究采用磁性顺铂微球经肝癌大鼠肝动脉注入,观察其导向治疗作用。方法:首先将Walker-256癌条接种于大鼠肝左叶被膜下,接种后7天肝癌大鼠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肝动脉注入磁性顺铂微球,肝癌部位的相应体表放置5200G强磁场,并与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注入普通水剂顺铂,磁性顺铂微球体外不加磁场3个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对裸鼠腹腔种植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几丁糖与顺铂混合,制备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32只裸鼠腹腔接种胃癌细胞后分为4组,分别植入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几丁糖膜、顺铂和0.9%氯化钠溶液。结果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具有良好的载药量、药物包封率和体外缓释性;与其他3组比较,可明显减少腹膜癌结节数(P<0.01),提高裸鼠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P<0.05), 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轻(P>0.05)。 结论 几丁糖-顺铂缓释药膜能抑制裸鼠腹腔种植的胃癌细胞生长,延长裸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半恶性的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作者取经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标本(共7例)进行体外培养,并用MTT法进行原代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及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在常规剂量下(临床一次用量的1/250)骨巨细胞瘤对阿霉素及顺氨氯铂中度敏感,梯度试验表明,阿霉素、顺氨氯铂及甲氨蝶吟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4ug/ml、2ug/ml和3us/ml,因此,骨巨细胞瘤可以应用阿霉素、顺氨氯铂等进行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由于有效浓度较高,不适合常规的静脉及局部给药,而仅适用于良好缓释载体与敏感化疗药物制成的缓释制剂的局部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5-氟脲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对裸鼠腹腔内种植的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5-氟脲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测定微球的基本特性和体外缓释性能.32只裸鼠腹腔内种植了胃癌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植入5-氟脲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空白壳聚糖微球、5-氟脲嘧啶溶液和生理盐水.结果:所得5-氟脲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大小为(185.5±15.0)nm,药物包封率为(49.3±2.1)%;该微球在体外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作用,用于腹腔化疗,并与其它3组比较,可明显改善腹腔内种植了胃癌细胞的裸鼠腹围和体重(P>0.05),减少腹腔癌结节数(P<0.05),增加腹水细胞的凋亡率(P<0.01),提高裸鼠的自然存活率(P<0.05),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低(P<0.05).结论:5-氟脲嘧啶壳聚糖缓释微球可有效地抑制裸鼠腹腔内种植的胃癌细胞生长,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谢景华  曾宗渊 《癌症》1996,15(6):454-455,458
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在实验基础上对晚期舌癌病人进行舌动脉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动脉灌注化疗,普通顺铂作对照,对动物及人体血浆和组织中铂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DDP-Mc具有峰值不高,但较高的药物浓度却能国长时间地保持于组织中,提高了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含量和处长药物在组织中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顺铂是现代治疗卵巢癌的第一代有效药物,静脉给药毒性反应较重。我院从1989年—1995年7月收治的66例卵巢癌患者采用腹腔内注射顺铂的疗效观察,临床证实,此药物在腹腔积液中可以维持其游离浓度,药物可长时间直接与肿瘤接触,并可达肝、横膈、纵隔等部位治疗...  相似文献   

10.
植入靶向持续组织间化疗概念的可行性动物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提出植入靶向持续组织间化疗的概念的可行性 ,并与其他疗法比较此种疗法有何优越性。方法 :用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作为缓释药物载体 ,制备可在体内缓释氟脲嘧啶 (Fluo rouracil,Fu)微球。采用植入被动靶向的方式 ,将氟脲嘧啶缓释微球直接植入实验动物的移植肿瘤内或肿瘤旁 ,形成局部持续的抗癌药物的高浓度 ,使Fu分子不断渗入瘤细胞内 ,以杀死肿瘤细胞。用随机分组的方式 ,对比Fu缓释微球和Fu注射剂不同的给药方式 ,测定肿瘤消退和毒副作用 ,并依据病理切片结果作定量分析 ,评价Fu聚乳酸微球的抗癌疗效。结果 :Fu聚乳酸微球有平稳持续缓释药物的理想曲线 ,没有突释效应。用被动靶向直接植入方式 ,将Fu聚乳微球直接植入实验动物的移植肿瘤病灶区域或肿瘤旁 ,比注射剂Fu全身给药 ,有更佳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和很低的毒副作用。数据采用方差齐性检验 ,Fu注射剂瘤体注射组、Fu聚乳酸微球瘤体内注射低剂量组、Fu聚乳酸微球瘤体内注射高剂量组与无药聚乳酸微球组比较 ,瘤重消减 (P <0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且微球内FU浓度越高 ,疗效越好。而Fu注射剂腹腔注射组与此组比较 (P >0 0 5 )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Fu的聚乳酸微球为手段的植入靶向持续组织间化疗的概念可以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肿瘤化疗仍以肿瘤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为基础选择药物,由于肿瘤本身以及个体之间存在异质性,相同部位和相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对化疗敏感性存在差异。长期以来,人们追求根据肿瘤自身药物敏感性开展个体化治疗。近年来,药物敏感相关基因检测获得快速发展,使个体化化疗成为可能。在相关基因与化疗药物研究领域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与铂类药物研究是最受瞩目的内容之一。1铂类药物耐药机制铂类药物(顺铂、卡铂、草酸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化疗药物。铂类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后与DNA结合,形成Pt-DNA加合物,导致DNA的链间或链内交链,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铂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减少药物摄取积聚、通过共扼结合去除药物毒性、提高对铂类药物诱导产生的DNA加合物的耐受性及提高DNA修复能力等。研究证实,临床缓解率与循环中Pt-DNA加合物的水平相关,如果肿瘤细胞DNA修复能力减低,就会导致Pt-DNA加合物清除减少,使患者对铂类药物的疗效提高,反之疗效则差。因此,DNA修复能力是影响铂类药物疗效的主要原因。DNA切除修复途径主要有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 ision repair,BER)、DNA双链断裂修复(DN...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提出植入靶向持续组织间化疗的概念的可行性,并与其他疗法比较此种疗法有何优越性.方法:用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作为缓释药物载体,制备可在体内缓释氟脲嘧啶(Fluo-rouracil, Fu)微球.采用植入被动靶向的方式,将氟脲嘧啶缓释微球直接植入实验动物的移植肿瘤内或肿瘤旁,形成局部持续的抗癌药物的高浓度,使Fu分子不断渗入瘤细胞内,以杀死肿瘤细胞.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比Fu缓释微球和Fu注射剂不同的给药方式,测定肿瘤消退和毒副作用,并依据病理切片结果作定量分析,评价Fu聚乳酸微球的抗癌疗效.结果:Fu聚乳酸微球有平稳持续缓释药物的理想曲线,没有突释效应.用被动靶向直接植入方式,将Fu聚乳微球直接植入实验动物的移植肿瘤病灶区域或肿瘤旁,比注射剂Fu全身给药,有更佳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和很低的毒副作用.数据采用方差齐性检验,Fu注射剂瘤体注射组、Fu聚乳酸微球瘤体内注射低剂量组、Fu聚乳酸微球瘤体内注射高剂量组与无药聚乳酸微球组比较,瘤重消减(P<0.005)有显著性差异,且微球内FU浓度越高,疗效越好.而Fu注射剂腹腔注射组与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Fu的聚乳酸微球为手段的植入靶向持续组织间化疗的概念可以成立.本实验初步显示,此种新方法具有局部抗癌疗效高,全身副作用低等优点,有待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子载体,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全面考察其性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 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考察载体的结构、分子量、纳米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质.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通过双乳剂法制备的空白粒子平均粒径为326.9±5.4nm,载药粒子在冻干前后的粒径分别为339.1±4.9及370.3±2.5nm.粒子呈规整的球形,在水溶液中稳定.顺铂的载药效率为77.4%,载药量为4.72%.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粒子具有缓释特征,在6h、24h、48h分别释放53%、75%、93%.载体在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毒性低.结论: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肿瘤化疗药物,由于其毒付作用而影响疗效。因此,目前许多作者对抗癌剂的剂型进行改革和探索。例如将抗癌药物制成静脉注射用乳剂(简称静脉乳)、微球剂(Micro-spheres)、脂质体(Liposomes)、微囊(Microcapsules)等剂型,以使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得到改善,增加病变部位的有效浓度,达到减少化疗药物的毒付作用,提高化疗效果的目的。本文拟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磁场操控使携带磁性纳米颗粒的微囊富集在生物体特定部位,可实现微囊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靶向输送。负载抗肿瘤药物的磁性微囊既可以磁靶向到肿瘤组织,又有缓释、控释药物的优点,已成为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新型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脂质体、聚合物电解质微囊、聚合物微球等药物载体携带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顺铂(DDP)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金属抗癌药物,是目前最有潜力和应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药物。顺铂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尤为重要,目前已被推荐为同步放化疗的首选药物。但随着广泛的使用,顺铂的耐药性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限制临床疗效和部分患者肿瘤治疗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顺铂的耐药机制复杂,发生环节较多,但具体耐药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按照顺铂耐药发生的环节可分为:①顺铂在血液循环过程中产生耐药;②顺铂通过细胞膜的流入或流出产生耐药;③顺铂在胞质中产生耐药;④顺铂与DNA结合后产生耐药。本文综述了宫颈癌顺铂耐药可能发生的四个环节及克服耐药常用的手段,为提高顺铂对宫颈癌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胸腔内注入顺铂等治疗癌性胸水的研究解放军第303医院韦建宁,龙桂宁采用经胸腔内注人大剂量顺铂、白细胞介素一I,干扰素治疗癌性胸水50例。此法既加大药物的剂量,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发挥最大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又能减少病人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子载体,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全面考察其性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考察载体的结构、分子量、纳米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质。结果: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通过双乳剂法制备的空白粒子平均粒径为326.9±5.4nm,载药粒子在冻干前后的粒径分别为339.1±4.9及370.3±2.5nm。粒子呈规整的球形,在水溶液中稳定。顺铂的载药效率为77.4%,载药量为4.72%。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粒子具有缓释特征,在6h、24h、48h分别释放53%、75%、93%。载体在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毒性低。结论: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载药磁性微球—一种新的靶向给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载药磁性微球是载药单克隆抗体、脂质体等之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的靶向给药系统。通过将磁性超微粒子、抗肿瘤药物一起包入高分子物质中制成微球体,在肿瘤区体外相应部位施加强磁场,通过磁场作用于磁微球将载药磁微球定位肿瘤区而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本文就磁微球的组成成份,制作方法,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对顺铂缓释作用的动物体内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CPC)植入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将顺铂与CPC固相按1:19的比例混合后制成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对照为不含顺铂的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兔股骨远侧干骺端放置含顺铂植入体,对照组相同部位放置不含顺铂植入体并由耳缘静脉注射0.1%顺铂溶液,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液及局部骨组织标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顺铂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血清中顺铂浓度低,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高,药物并不出现明显释放波峰,缓释体在兔体内释放顺铂时间长达1 6周以上,第1 6周时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仍有13.58μg/g,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在局部骨组织中不出现明显溶解吸收现象。结论: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载体对顺铂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内释放作用,可望成为临床治疗骨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