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2例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相关因素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新生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为0.64%,占新生儿败血症的13.17%,且以医院获得性感染为主。(2)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86.4%),包括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等,药敏结果显示除1株对伊曲康唑耐药,其余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敏感。(3)早产、低出生体重、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激素使用及长疗程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真菌感染与院内感染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应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激素和抗生素以及实施预防性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减少真菌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治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0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108例中早产儿58例,近足月儿22例,足月儿28例;早发型败血症55例,晚发型败血症53例.以出生体重及胎龄评估,均以早产儿为主要发病人群.新生儿败血症中革兰阳性菌占45.4%,革兰阴性菌占54.6%,真菌3.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中早发型败血症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7.3%)、表皮葡萄球菌(23.6%),晚发型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8.3%).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及万古霉素药物对葡萄球菌敏感度100%.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敏感度较好,未发现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结论 早发型败血症与晚发型败血症发病率大致相同,病死率以早发型败血症为主.早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晚发型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早产儿病例。结果研究期间共出院早产儿5660例,排除染色体异常和住院时间小于5天的病例,纳入分析5392例,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81例,发生率1.5%,共治愈60例,治愈率74.1%。发病时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C反应蛋白(CRP)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57.6%),真菌占第二位(3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大多对青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感染均为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临床表现各异,CRP升高是较敏感的指标。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革兰阴性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418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感染率为3.10%(106/3418),发生感染日龄的中位数为19(4~48) d。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5.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较高(24.3%);革兰阴性菌占41.7%,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25.2%);真菌13.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是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65、3.051、2.998, 均P<0.05)。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NICU中5 54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院内感染率8.75%。院内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呼吸系统感染占37.73%,血液系统占37.53%。阳性标本中,血液标本所占比例最高36.47%,痰液占32.67%。前三年院内感染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后三年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感染最多。出生胎龄37周(OR=2.29,95%CI:1.89~2.77)、出生体质量1 500 g(OR=37.91,95%CI:29.85~48.16)、机械通气(OR=23.16,95%CI:5.72~71.31)、男性(OR=1.24,95%CI:1.03~1.49)、留置尿管(OR=3.73,95%CI:1.94~19.36)为N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及血行感染多见,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机械通气、男性、留置尿管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该院NICU 1 173例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07株,阳性率为60.3%。其中革兰阴性菌521株,占73.7%;革兰阳性菌106株,占15.0%;真菌80株,占11.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为主,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第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肠杆菌的敏感谱与之相似,但敏感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CN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 该院N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对我院53例败血症患儿感染菌株、药物敏感情况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感染时间分为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多有典型症状和明确的感染史,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好.医院感染则症状不典型,多数未发现明确感染灶,以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对绝大部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好.结论 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根据药敏选用合适的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7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本院NICU的感染早产儿的血液、痰液、脐部分泌物等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质控标准进行耐药酶检测,将培养阳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各部位标本共培养出733株细菌.其中痰液419株(56.34%),血液261株(35.61%),脐部分泌物17株,其他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总菌株的65.35%,革兰阳性球菌占31.11%,其他细菌占3.54%;前几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4.32%)、金黄色葡萄球菌(12.69%)、大肠埃希菌(9.41%)及铜绿假单胞菌(7.50%).2.血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70.12%),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97%)、表皮葡萄球菌(20.69%)以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34%).3.痰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91.17%),主要病原菌为克雷伯菌(27.68%)、肠杆菌(14.08%)、大肠埃希菌(13.84%)及铜绿假单胞菌(11.22%).前后5 a比较发现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上升趋势.4.血培养中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28.74%,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23.68%.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占22.0%,产头孢菌素酶细菌占1.28%,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占0.85%.且L型菌及产酶菌均有增多趋势.结论 1.早产儿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败血症;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败血症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2.在10 a间假单胞菌以及L型菌、产酶菌等耐药菌株有增加趋势.3.临床需依据各感染部位的病原学特点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要重视细菌变异及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泌尿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儿中段尿培养分离出的555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分离的55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7%,革兰阳性球菌占17.7%,真菌占1.6%。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检出300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08株,产酶率69.3%;4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32株,占78.1%。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共检出70株(12.6%),对万古霉素和夫喃妥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儿童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严重,临床应重视中段尿细菌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年来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资料,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特点。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为4.02%(447/11 111)。排名前4位的菌株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念珠菌属。败血症发生率和病原菌占比分布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在早产儿(33.9%)、极低出生体重儿(29.5%)、小于胎龄儿(42.5%)中均为检出比例最高的菌株。CoN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CoNS为主,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新生儿感染防控和病原菌监测,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合理运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10):1111-1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