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马豆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马豆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应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苦马豆为豆科植物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的带根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特性及硬实破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识别、清选精选及直播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测定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物理特性、硬实特性、休眠破除方法及萌发特性。结果:两种豆类形状、颜色、表面状态差异显著,苦豆子种子净度、健壮度、长度、宽度、厚度、容重和千粒重极显著高于苦马豆种子;两种豆类种子含水量很低,硬实率很高,比重无显著差异;在干净的两种豆类种子中,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同时存在;破除苦豆子和苦马豆硬实的最佳措施是:90%的H2SO4处理70 min和35 min;破除硬实的两种豆类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物质转化效率达到了77.94%和67.77%,苦豆子种子开始萌发时间为21 h,最低萌发需水量为151.05%,32 h达最大发芽值;苦马豆种子开始萌发时间为18 h,萌发最低需水量为193.51%,40 h达最大发芽值。结论:了解苦豆子和苦马豆的种子特性,为其播种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苦马豆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马豆在我国资源丰富,对其药用价值的发掘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其生药学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苦马豆的根、茎、叶、种子进行了较详细的显微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用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苦马豆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选择.方法:以苦马豆为材料,通过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水提取3种工艺提取其中的总生物碱,并比较3种工艺的差异.结果:3种工艺总生物碱平均得率分别为6.641 9%、3.998 6%、1.311 6%,在此基础上设制750,850,950 g/L 3个乙醇浓度,物料比1:15,常温下进行提取得到总生物碱平均得率分别为0.100 4,0.053 9,0.044 9.结论:750 g/L乙醇为苦马豆中提取总生物碱最佳方法.此为苦马豆中提取总生物碱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李国玉  王金辉  李铣 《中草药》2003,34(5):392-394
目的 研究豆科苦马豆属植物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果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苦马豆果皮中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豆甾—3—酮(5α—stigmast—3—one,Ⅰ),5α—豆甾—3,6—二酮(5α—stigmasta—3,6—dione,Ⅱ),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Ⅲ),3β,6β—豆甾—4—烯—3,6—二醇(3β,6β—stigmast—4—en—3,6—diol,Ⅳ)。结论 化合物Ⅰ—Ⅳ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6.
苦马豆总黄酮甙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张惠迪 《中药材》1997,20(10):519-521
苦马豆总黄酮甙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及小鼠蛋清性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苦马豆根和茎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Pall.)DC.为豆科苦马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苦马豆性微苦、平,有补肾、利尿、消肿及固精等功效。马忠俊等从其根、茎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些黄酮类成分。笔者以反复硅胶柱色谱等手段从其根、茎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苦马豆总黄酮甙的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江西省南城县药检所(344700)周明主题词@苦马豆/药理学黄酮甙/分离和提纯交感神经节/药物作用血压/药物作用蝶形花科苦马豆[Swainsonasalsula(pal。)Taub。]分布于我国东北及西北各省的盐碱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豆科植物猫豆Mucuna pruriens var.utilis进行系统的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法.结果:猫豆具有其独特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结论:本实验可为制定猫豆的药材质量标准及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苦马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达  师彦平  梁冰  王建华 《中草药》2003,34(4):387-389
苦马豆素是疯草的主要毒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对苦马豆素的研究简史、生化特性、来源、毒性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石勇  李梅 《中药材》1999,22(1):47-49
对疯草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介绍了苦马豆素的抗癌免疫药理作用、毒性研究及提取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的生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黄保 《中草药》2001,32(9):843-845
目的:为牛大力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紫外吸收和薄层层析等鉴别方法对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进行生药鉴定对比研究。结果:两者性状,显微及成分均有较大区别。结论:两者应区别入药。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在苦马豆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昌全  张忠义 《中药材》1998,21(11):573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苦马豆中提取脂肪油,经皂化和甲脂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肉豆蔻酸等11个脂肪酸成分;研究了分级分离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维药阿里红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阿里红的生药性状、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结果可以为阿里红生药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豆根与混淆品苦甘草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两者为同科同属,药材性状极为相似,因此在使用中常发生混淆。对两者的生药性状、组织及粉末和理化特征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八仙草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采集八仙草药材对其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鉴定八仙草为茜草科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的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及所含的各类成分。结论:试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具有前景的抗癌药苦马豆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邹恒琴  徐峰  张忠义  孙逊 《中草药》1997,28(7):437-439
苦马豆素是一种新的抗癌药,作者对苦马豆素的资源、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九节木进行系统的生药组织学研究,为其生药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通过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较为系统的描述了九节木的形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结论:九节木茎、叶的横切面构造及粉末特征可作为其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两者为同科同属 ,药材性状极为相似 ,因此在使用中常发生混淆。对两者的生药性状、组织及粉末和理化特征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