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是中医院校必修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造就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的必备课程,对培养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学习《伤寒论》,对其教学谈谈粗浅认识。1中医经典医著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是中医院校实施的一种由导师对本科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制度.文章认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通过本科生导师筛选,制定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重视基础学习,强调多临床、早临床,注重答疑解惑、拓展人文知识等途径及方法,提高中医院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自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展以来,内经一直是学生所必学经典课程。但是现在的中医药院校学生恰恰缺乏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1],导致当下中医药院校有些学生忽视经典课程的重要性。为此有学者指出加强《内经》学习,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是当前中医教育的当务之急[2]。为了提高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就内经课程教学中如何切实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是我国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让西医院校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和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我国政府将中医学作为重点学科纳入西医院校的教学任务中。中医学为西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多数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充满兴趣,认为中医是安全有效,值得学习的科目,但目前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维模式不同、教学模式单一、课时少、内容多等,导致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学习并不完全满意,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文章寻求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中医思维模式。采用中医医案教学、病案讨论法、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思维方式与临床相结合,将现代医学"脏器""血管""药理"与祖国医学"五脏六腑""经络""中药"进行比较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加强中医经典书目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培养和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中医,提升学习效果,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病理是中医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纽带学科,病理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病理教学进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改革意义重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中医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改革,对照组仍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药院校实行病理教学"师生一体化",对推进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受挫一般状况,并探讨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涮查法,对某校中医、中药、国贸、体育等四个专业不同年级130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就业、情感、家庭因素等三个方面受挫较为明显,尤以就业方面最显著,且在他们遇到挫折时,与老师及学校的心理机构沟通较少。结论:开展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并探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循环挫折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人格的培养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医院校研究生是中医院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思想政治教育既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关系到中医学的发展。因此,如何动员全员参与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切入中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文章将从“整体观”出发,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对中医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切入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与其他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样都要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是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由中医药学拓展到非中医学学科领域,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如何突出中医特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医思维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解决复杂性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培育突出中医特色的新型开放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中医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医理论教育、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氛围、鼓励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技能等途径来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医的入门和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中医教育的始动环节,其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生对中医的认知以及学生今后中医的学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成为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层面、灵活的临床思辨能力,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和吸引力,为学生开启中医学习之路;保障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