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 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十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雨花区一省级医院医务人员120人,10个区卫生院、卫生站医务人员50人和〈3岁婴幼儿腹泻、佝偻病、肺炎、营养性贫血“四病”患儿的看护人员共400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结果示干预后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婴幼儿“四病”防治措施的平均知识分数、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0.01);母乳喂养普及率提高,辅食及时添加率及种类明显改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给看护人建议增加,看护人“四病”知识合格率及相关治疗行为较干预前改善,均P〈0.01。提示采用三级网络培训干预措施,对城区婴幼儿“四病”防治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治疗行为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病的管理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病的管理医疗模式。方法 采用管理医疗3级网络模式,即:省级医院一区卫生院、卫生站一家庭3级模式,运用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方法,促使医患对象实现知、信、行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的腹泻病知识分数及相关知识答题正确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使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ORS)使用率明显增加、静脉输液率下降,抗生素、抗腹泻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省级医院平均每张处方费用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干预后患儿看护人的腹泻病知识合格率有不同程度提高,相关治疗行为也有相应改变,其中正确配制ORS者的比例由6.9%升至80.4%,患儿戒口率由95.J%降至55.9%。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1)在城市腹泻病的临床及家庭病例处理中存在着的问题急待解决。2)实施小儿腹泻病管理医疗,传播新的腹泻病诊治知识,改变了医务人员及看护人的观念、行为,由此提高了ORS使用率.减少了抗生素、静脉输液及抗腹泻药使用率,降低了腹泻病的再发率,使腹泻病的一套规范化治疗措施(基于证据支持)得到落实,而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小儿腹泻病的管理医疗3级网络模式经济、方法简便、针对性强,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城市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所在地福田区的翠海社区家庭和碧海云天社区家庭为对象,两个社区家庭均包含各种家庭类型。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300户家庭,即随机抽取常住、暂住家庭各150户,然后按随机数列表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进行评估分析和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干预;实验为期1年。结果对照组实验前后指标无明显变化;干预组社区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心理卫生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5%,干预组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下降20%,社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20%。结论社区家庭健康评估及系统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功能具有明显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系统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干预效果,进一步探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科学?便捷?经济?有效的饮食治疗和健康促进方法?方法:120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态度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结果:系统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均可使知识调查总分上升,但系统教育组要优于传统教育组;而态度总分仅在系统教育组干预后上升,且饮食习惯系统教育组优于传统教育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系统健康教育在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态度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强化感染管理干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防控态度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强化感染管理干预的医护人员20例作为研究组,将实施常规管理的20例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态度。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视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感染管理干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足口病的防控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加大,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琼海农村两个乡镇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中学生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再传播给家长及周围社区居民,比较实验组农民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差异,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再用逐步回归进行影响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实验组农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20%以上,远高于对照组。性别分布在干预前为男性高于女性,干预后则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前后均以55岁以上年龄组的知晓率最低。农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居住地区的农民知识水平也有差别。结论:文化程度、渴望了解多一点艾滋病知识、性别、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可影响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民艾滋病知识水平,评价利用中学生传播艾滋病知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琼海农村2个乡镇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中学生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进行再传播给家长及周围社区居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农民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农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20%以上,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传播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最为显著,行为的变化最小。结论:由中学生到家庭、社区的健康教育再传播模式是完全可行的,是经济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0例患者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仅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比率达98%、情绪稳定患者的比率达96.0%、主动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比率达96.0%,对疾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达96.0%,均明显分别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满足了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达标率,有利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刘晓青  杨尚武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65-1466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0~3岁婴幼儿秋季腹泻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辖区具有可比性的A和B两个社区,A社区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B社区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A社区随机随访115名0~3岁婴幼儿看护人,对照组B社区随访随访94名0~3岁婴幼儿看护人。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当面或电话询问A社区及B社区0~3岁婴幼儿看护人的腹泻病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形成情况。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调查两社区0~3岁婴幼儿秋季腹泻病的罹患率。结果干预组A社区0~3岁婴幼儿看护人干预前后对秋季腹泻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社区0~3岁婴幼儿看护人干预前后秋季腹泻喂养行为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A社区罹患率为17.83%(25/129),而对照组B社区为48.08%(45/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4,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0~3岁婴幼儿看护人秋季腹泻的知识、态度、行为,并有效降低秋季腹泻的罹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3年卫生健康及心理平衡教育,评价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卫生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KAB)变化.方法对北京国棉一厂、三厂在厂职工3 276例中筛选出的高血压高危个体327例,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有关高血压卫生知识的干预及心理平衡教育.结果干预人群的心理平衡能力普通提高,在有关血压知识、饮食、锻炼及戒烟方面,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高血压诊断标准回答正确率由开始的10.7%提高到38.1%(P<0.01).结论高血压卫生知识的干预是有效的,间接反映了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9.
黄芳  吕斯涵 《铁道医学》2014,(5):473-47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铁路建筑工人在改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成都铁路局某3个工地的铁路建筑工人,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半年多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采取相同的调查内容和方法进行干预后调查。结果:对比干预前430名和干预后随访到的380名铁路建筑工人有关艾滋病、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普遍提高(P〈0.01),最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者的比例由23.4%下降到4.2%(P〈0.01),最近一次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由43.3%提高到72.9%(P〈0.01),但在最近3个月内非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频率干预前后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对铁路建筑工人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但要长期改变农民工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性行为应建立长效的行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