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中以肝细胞性为主,其他来源较少或罕见。现将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非肝细胞来源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讨论CT诊断。资料与方法9例中男4例,女5例,1例为35d的婴儿,其余均在36~57岁。表现多为上腹不适,疼痛或扪及上腹包块。化验检查:肝母细胞瘤血AFP>400mg/L,余AFP阴性。CT检查包括增强前和增强后扫描[1,2]。其中1例还作了静脉胆系造影后CT检查,方法是:缓慢静脉注射50%胆影葡胺20ml,30min后行CT扫描,扫描方法同上。结果例1:男,57岁。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T扫描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Sytec4000型或菲利浦Tomscan CT机及日本产横河RT3600型B超机。结果 CT征象包括玻璃体内高密度块影及钙化斑,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病理学检查:20例为RB,1例为视网膜炎。结论 CT扫描对RB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瘤体内钙化斑是RB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对23例听神经瘤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听神经瘤的CT诊断要点为:(1)桥小脑角区均匀的等密度或者低密度占位影;(2)平扫病灶边界不清,增强后境界清楚,呈光滑或分叶状;(3)肿块以内听道口为中心生长;(4)内听道漏斗样扩大和岩骨尖骨质吸收破坏。结论:听神经瘤的CT诊断,结合临床一般无困难。  相似文献   

4.
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41 例。听神经瘤12 例(30% ) ,脑膜瘤9 例(22% ),转移性肿瘤7 例(17% ) ,星形胶质细胞瘤5 例(12% ) ,室管膜瘤2 例,其它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神经鞘瘤和结核瘤各1 例。对后颅窝肿瘤的CT特征和定性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认为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年龄、肿瘤好发部位及相关影像资料,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在颈髓髓内和髓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颈髓病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包括颈椎病(n=21),颈椎管狭窄症(n=6),颈椎及颈髓肿瘤(n=6)和脊髓空洞症(n=4),和对照组20例,结果:31例髓外病变者,19例(61.3%)上肢拇展短肌(APB)中枢运动传导速度(CMCT)异常,21例(67.7%)下肢胫骨前肌(AT)CMCT异常;6例髓内病变者,2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泛影葡胺与安其哥纳芬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随机抽取50例行颅脑CT增强扫描的病人,分为泛影葡胺组和安其哥纳芬组(每组25例),观察其不良反应。③结果使用国产泛影葡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安其哥纳芬组为6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3.87,P<0.001)。④结论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选择造影剂要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壁转移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4例胸壁转移瘤的CT表现,同时与12例胸壁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9例胸壁结核和3例胸的发性肿瘤作一对比。结果 胸壁转移瘤的CT表现:胸壁肿块呈分叶状66例,平扫时肿块为软组织密度或略低于软组织密度各78和36例;16例增强扫描肿块均呈不均匀强化;肋骨呈鼠咬状和截断状52例,肋床侵蚀17例,肋骨膨胀4例;肿块撑开相邻肋骨49例,肿块边缘(有短条状、针絮状和网格状影)模糊的69例。结论 CT对胸壁转移瘤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但是也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US)与CT对肝脓肿的诊断是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先行US检查后再作CT扫描,两者最短间隔30min,最后24h;4例仅作了平扫,13例作了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9例采用动态扫描。结果:14例经US或CT导引下穿刺激同吸及下实肝脓肿,3例经临床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恙CT随访证实肝脓肿;US确诊10例,疑诊2例,漏误诊5例;CT确诊14例,疑诊1例,误诊2例。结论:US与CT对肝脓肿的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脑显像与CT扫描在胶质瘤术后残留与复发的影像特征,并客观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对照者、18例胶质瘤术后患者(其中术后残留4例,术后复发6例,术后无复发8例)进行~(99m)Tc-MIBISPECT脑显像并同步行CT扫描,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99m)Tc-MIBISPECT显像脑实质内均无核素浓聚,CT扫描亦无异常。在胶质瘤术后组,4例肿瘤残留及6例肿瘤复发者~(99m)Tc-MIBI SPECT脑显像均表现为核素浓聚的肿瘤徊性结果;8例无复发者均表现为无核素浓聚的肿瘤阴性结果;CT扫描表现为真阳性者3例,真阴性者6例,假阳性者2例,假阴性者7例。~(99m)Tc-MIBI SPECT脑显像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与复发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而CT分别为30%、50%和75%,前二者比较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99m)Tc-MIBI SPECT脑显像对早期发现并鉴别胶质瘤术后残留与复发较CT优越;二者结合分析,对确定胶质瘤术后残留与复发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莫旭林 《当代医学》2013,(31):91-92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CT和MRI 影像特征,提高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组织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4例病灶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内外,2例病灶发生在纵膈两侧;CT扫描表现为两侧脊柱旁、肋骨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呈圆形或类圆形,肋骨膨大,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MRi均显示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反转恢复序列(ST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O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结论根据患者贫血病史和实验室检查以及0T与MRJ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可做出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用客观的指标来评价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和时程。方法 选择脑出血病人157例,以所有阅片者的一致性作为“金标准”及采用ROC曲线分析来确定两次CT扫描的血肿体积的差(V2-V1)和比(V2/V1)的判别式的值。结果 血肿扩大的分割点为:V2-V1=12.1cm^3或V2/V1=1.35(敏感性=93%,特异性=96.5%)。有30例病人超过此标准,其中首次CT扫描距发病时间≤3h的55例中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9(34%);3~6h的40例中为6(15%);6~12h的24例中为3(13%);12~24h的25例中为2(8%);24~48h的13例无一发生。结论 血肿扩大的CT影像学诊断标准确定为血肿增大〉12.1cm^3或≥1.35倍。血肿的扩大在脑出血的急性期很普遍,而在6小时以后仍然可以出现血肿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6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鼻咽CT扫描图象,分析CT扫描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作用。CT扫描可发现粘膜下软组织的病变,并能显示病变向鼻咽腔外邻近组织侵犯的范围及颅底骨质破坏程度。结合CT扫描使常规临床分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T0从1.6%下降为0%;T1、T2分别从16.6%、30%下降为5%、10%;而T3,T4分别由31.6%、20%上升为35%、50%。60例中常规临床分期与结合CT扫描分期相符者22例(36.7%),T分期升级者38例(63.3%),其中以T2上升为T3、T4者最多——42%(16/38),T3上升为T4者次之——36.8%(14/38)。升级原因主要是肿瘤超腔侵犯了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和颅底骨质破坏等。结合CT扫描能较准确地提供临床分期的依据,使放疗方案设计更合理,有利于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卵管异位妊娠的CT表现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12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盆腔CT扫描,其中4例加做CT增强扫描。对部分感兴趣的区域增加5mm放大扫描。结果:1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右侧5例,左侧6例,宫角妊娠1例,CT扫描均表现为子宫体外附件区域肿块影,呈不规则、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区域无强化。其中9例同时表现有腹腔或盆腔隐窝内积液影(出血影)。结论:CT扫描对输卵管妊娠除可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范围、部位以及出血情况,同时还可以了解有无其它并发症。增强扫描后还可以与其它盆腔疾病或实质性肿块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27例髓母细胞瘤中,位于小脑蚓部18例,小脑半球4例,第四脑室5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20例,呈不规则形7例。发生囊变18例,钙化或出血各2例。MRI扫描呈长T1或等T1、长或混杂T2信号。结论:MRI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眼眶炎性假瘤25例行CT平扫20例,增强扫描14例,CT表现肿块14例,眼球突出20例,眼眶扩大10例,肌肉肥大9例,泪腺肿大10例,手术10例,临床确诊炎性假瘤作了CT扫描15例,炎性假瘤在CT上呈肿块型,弥漫型,肌炎型和泪腺型表现。CT是诊断炎性假瘤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特点,探讨应用螺旋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鉴别肝内实性占位灶的价值。方法:对48 例患者CT平扫发现肝内占位病灶后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造影剂单相注射,每秒3~3.5 m l,每例50~80 m l。第一相全肝螺旋增强扫描在造影剂注入后20~25 s开始,第二相60~70 s,延迟5~15m in 对病灶所在的层面进行扫描。结果:58 个病灶平扫均为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增强后43 例(89.58% )于动脉期出现病灶边缘部致密的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门静脉期扫描增强区域扩大或整个结节增强。延迟扫描病灶全部强化或绝大部分强化,密度与肝实质相等或稍高。3 例(6.26% )动脉期表现为致密强化结节影(直径< 2cm ), 门静脉期结节密度变淡,延迟扫描病变与肝脏等密度。2 例(4.16% )动脉期未见病灶强化,门静脉期病灶稍小,延迟扫描病变呈等密度灶。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表现是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区的结节状致密强化,与肝癌的鉴别之处在于延迟相病灶表现为相等或稍高密度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陈君禄,陈少琼对5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进行CT扫描诊断、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本组R654例,男26例,女28例,年龄2个月~9岁,其中3岁以下43例(80%),平均年龄21/3岁。...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率,作者对30例经手术病理学主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组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15例、膀胱10例、肾门4例、纵隔1例。术前23例行24h尿VMA均高于正常值;20例行B超均获正确定位;10例行CT扫描,6例获正确定位;10例行膀胱镜检查,1例肿块呈球状无蒂,9例呈菜花样带蒂。提示:术前行24hVMA测定对该病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定位诊断首选B  相似文献   

19.
超声内镜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胰岛素瘤患者进行超声内镜、血管造影、MRI、CT及腹部超声波检查。结果:超声内镜对胰岛素瘤的诊断率为90%,其中肿瘤直径在2cm以下的诊断率为87.5%,腹部超声波诊断率为30%;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诊断率分别为20%和50%;MRI诊断率为66.7%;血管造影的诊断率为80%。结论:超声内镜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对小的胰岛素瘤诊断,更显示出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分期。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Phifips 16排螺旋CT机行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肿瘤最大直径3.2.23cm,平均11.5cm,10例(55.6%)肿块巨大跨越中线;16例(88.9%)肿块有假包膜;5例(27.8%)肿块内斑片状钙化灶;16例(88.9%)肿瘤内囊变、坏死;增强扫描18例(100%)肿瘤不同程度强化,11例(61.1%)残存肾实质轮廓不完整呈“新月征”(图3a),14例(77.8%)肿瘤内血管丰富,10例(55.6%)肿瘤供血动脉显示,6例(33.3%)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瘤栓,4例(22.2%)远处转移,5例(27.8%)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腹膜后血管包埋及局部侵犯;4例(22.2%)肿瘤侧肾孟、肾盏扩张积水。术前CT分期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4例;术前CT分期的准确率为83.3%。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位置、轮廓、大小及组织特征,并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转移灶,对肾母细胞瘤的分期、制订治疗方案、预后估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