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对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方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的对应性。方法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为载体,用5个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陈列检测法测定含量。结果不同配伍的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为(mg/ml):《伤寒论》方为1.92、0.90、3.51、0.53、8.35、3.16、0.77、0.77和0.15;《传信适用方》为0.92、0.45、1.62、0.37、0.78、0.34、0.06、0.10和0.01;《朱氏集验方》一为1.59、0.82、3.28、0.49、3.15、1.10、0.27、0.44和0.08;《朱氏集验方》二为1.14、0.52、2.12、0.41、2.92、0.97、0.22、0.36、0.06;《魏氏家藏方》为1.38、0.59、2.70、0.43、2.40、0.35、0.06、0.10和0.01;《医门八法》方为1.52、0.67、2.91、0.45、3.00、1.07、0.24、0.42和0.07。结论 1.9种药效组分变化规律为:《伤寒论》方>《朱氏集验方》一>《医门八法》方;《朱氏集验方》二中的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魏氏家藏方》,而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含量>《魏氏家藏方》;《传信适用方》方中9种药效组分含量最低。2.配伍不同,药效组分总量和比例也不同,临床疗效也各异:《伤寒论》方药效组分总量为20.06 mg/ml,用于止痛;《朱氏集验方》一药效组分总量为11.216 mg/ml,用于消渴;《朱氏集验方》二药效组分总量为8.72 mg/ml,用于治脚弱无力;《传信适用方》药效组分总量为4.65 mg/ml,用于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魏氏家藏方》药效组分总量为8.02 mg/ml,用于治湿热脚气;《医门八法》方药效组分总量为10.35 mg/ml,用于治胃气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方治疗血痹及其病传中芍药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上应用芍药提供思路。[方法]整理《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等中医古籍中对血痹和芍药的论述的记载,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探讨血痹的病机和临床表现,分析芍药除血痹的功效,探讨芍药在血痹及其病传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血痹包含津血亏虚、水饮充盛、风邪犯表三方面的病机,芍药除血痹的功效主要是和营除痹、化瘀除痹、利水除痹这三个方面。芍药配伍桂枝,突出和营除痹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痹本病;配伍饴糖,突出养营除痹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痹病传虚劳;配伍大黄,化瘀除痹,治疗血痹病传入里;配伍茯苓,利水除痹,治疗血痹病传累及水分。所举两则验案皆属于血痹病传,第一则病传入里,为太阴中风证及血瘀化火证,治以化瘀清热除痹,方拟桂枝加芍药汤;第二则累及水分,属营血不足、血瘀水停证,治以养营利水除痹,方拟当归芍药散改汤。两则验案均收获良效,进一步验证了芍药除血痹的功效。[结论]芍药配伍不同药物能够突显不同功效,在血痹及其病传中使用得宜,可收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183;妇人妊娠篇》,原文说:“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183;妇人杂病篇》说:“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由此可见,该方是治疗妇人腹中痛的主方,原方由当归、芍药、泽泻、茯苓、白术、川芎六味药组成。方中当归、芍药养血,茯苓、白术扶脾,泽泻泄水,川芎畅血气。六味相伍,使木条达,土气畅,木土无忤,肝脾气升,胆胃气降,腹痛即可消除。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文中引经典为论据,说明芍药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并将芍药的作用归结为六点,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仲景用芍药止痛的配伍规律探讨帅在芬(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张仲景芍药配伍规律止痛综观《伤寒论》,全书113方,有30方用芍药;《金匮要略》全书205方,有33方用芍药。其用药的次数仅次于甘草,桂枝,大枣和生姜。芍药之用有三:一是养...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拓展应用四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芍药甘草汤拓展应用四则袁洪举,黄志孝,傅玉兰,阎相民(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262500)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足跟痛;胃脘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芍药甘草汤出于《伤寒论》,其原文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里,此误...  相似文献   

7.
考察《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芍药的61首经方(56首原方,5首加减方)及126条相关条文。通过对经方剂量、比例、配伍、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芍药为白芍;白芍并非补血药,其益阴补血的功效是通过配伍实现;经方中"分"为计量单位;芍药在丸散汤中的常见用量;经方中芍药主治的症状包括四肢挛急、腹痛、烦满、下利、小便不利等。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部位与症状随之变化,常见配伍有桂枝、附子、甘草、柴胡、黄芩、枳实、当归、茯苓等。  相似文献   

8.
芍药在《伤寒论》应用广泛,后世对其在经方中的应用各执一词,导致芍药临床应用模糊混乱。从《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功效入手,通过经方中芍药通营解表、通脾络止腹痛、通血络以除痹功效的论述,发现《伤寒论》载芍药的功效为降泄以破阴结,从而扩展芍药应用思路,使其在以气滞血瘀为病机的疾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性痴呆2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性痴呆21例张士云吴凡(安徽省寿县科学委员会232200)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当归芍药散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而不断增多。1991年1月~1993年12月,笔者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老年性痴呆21例,获...  相似文献   

10.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以《神农本草经》中黄芩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经方中黄芩的应用。黄芩主治诸热黄疸时,多配伍柴胡、半夏等,以小柴胡汤类方为代表方;治疗肠澼泄痢时,常配伍黄连、芍药等,如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泻心汤类方等;下血闭时,多配伍芍药、桃仁及虫类药等,如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恶疮、疽蚀、火疡时,多与王不留行、花椒、芍药、桑白皮等配伍,代表方为王不留行散。张仲景临证又拓展了黄芩主治作用,将黄芩与不同药物配伍发挥不同作用,如黄芩配伍半夏、黄连、干姜等治疗心下痞;配伍阿胶、黄连等治疗心中烦;配伍白术、附子等治疗出血;配伍当归、白术等治疗内热扰胎。  相似文献   

11.
<正>1脾阴郁滞之腹痛,善用芍药《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味苦入血分。《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说明芍药所主腹痛应为实证,而非虚痛。仲景在《伤寒论》中280条中证实了这点:"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相似文献   

12.
浅谈芍药     
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古人在即将离别之际,常以芍药花相赠,故又称之为“将离”。百花中,芍药花可与花王牡丹相比美,王观在《扬州芍药谱叙》中称“洛阳之牡丹,维扬之芍药”都是“奇容异色”。芍药花形态硕大,色彩艳丽,正如宋人王梅溪所咏“千叶扬州种,春深霜众芳”。芍药之花,是观赏之名花;芍药之根,又是治病良药,中药称之为“白芍”。白芍主含芍药甙、羟基芍药甙、芍药内酯甙、苯甲酰芍药甙、挥发油、牡丹酚、三萜类化合物,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早在汉代,白芍即被收入《神农本草经》中,《珍珠囊》把它的功能概括为六…  相似文献   

13.
芍药甘草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医学心悟》云;“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脉洪为热加黄连。”并引申其意:胃热加黄连、地榆;阴虚加丹皮、生地;气虚加党参;湿热加龙胆草、黄芩,亦可适量加入广木香调和胃气。近代用之  相似文献   

14.
芍药是经方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本经》)记载芍药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以《本经》功效为纲,将芍药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芍药除邪气、调寒热,多配伍桂枝、麻黄、黄芩、附子,以桂枝汤、大柴胡汤、附子汤为代表方;主腹痛,止身痛,常配伍甘草、饴糖、人参、当归,如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当归芍药散;除血痹、破坚积、消疝瘕,多配伍黄芪、当归、川芎、大黄、桃仁等,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利小便以配伍茯苓、白术为主,如真武汤;益气以益阴气为主,配伍甘草、黄芪、当归等甘温药物.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运用芍药经方还有新的发展,如芍药配伍甘草以缓拘挛,芍药配伍黄芩以止下利,芍药配伍大黄、枳实以通便结等.以《本经》推演经方的用药配伍,以经方来分析《本经》之功效,是解读经典奥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共有63方用芍药,其配伍有独到之处。芍药不同配伍分别具有调和营卫、缓急止痛、清热止利、润肠通便、养阴补血、利小便的作用,且剂量不同其作用亦随之不同。凡用作解肌和营时,剂量用至3两;凡用作缓急止痛时,剂量均重用,达6两;凡用作养阴补血柔肝时,剂量用至1斤;凡用作利小便时,剂量用至3两。从剂型上看,汤剂用量偏大,丸、散剂用量偏小。提示在不同病证,不同配伍的情况下应用芍药的剂量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共有63方用芍药,其配伍有独到之处。芍药不同配伍分别具有调和营卫、缓急止痛、清热止利、润肠通便、养阴补血、利小便的作用,且剂量不同其作用亦随之不同。凡用作解肌和营时,剂量用至3两;凡用作缓急止痛时,剂量均重用,达6两;凡用作养阴补血柔肝时,剂量用至1斤;凡用作利小便时,剂量用至3两。从剂型上看,汤剂用量偏大,丸、散剂用量偏小。提示在不同病证,不同配伍的情况下应用芍药的剂量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17.
白芍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的根。异名有白芍药、金芍药。该药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柔肝。主治:月经不调。惊醒腹痛。脘腹胁肋疼痛,自汗盗汗,四肢挛急疼痛,头痛,眩晕。其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芍药新苷,芍药内脂A、B、C,没食子酰芍药苷,β-古固醇,右旋儿苯精,鞣质等。其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等。药理: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一定的镇静作用。芍药苷对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芍药苷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白芍药能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8.
桂枝芍药知母汤始载《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喻嘉言认为:“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三焦痹之法,而误编历节黄汗之一。短气,中焦胸痹之候也。属连头眩,即为上焦痹矣。温温欲...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第279条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中芍药的阐发多以白芍论之,通过分析这种观点的原因,结合《伤寒论》中的其他条文,认为此处芍药应以赤芍为妥。  相似文献   

20.
当归芍药散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原载两条:一在《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中有“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二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妇人腹中诸疾病,当归芍药散主之”。方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功能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用于治妊娠肝脾不和所致腹痛证。笔者随证加减应用多获佳效。兹举验案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