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视力预后好 ,已成为白内障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白内障囊内摘除、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及外伤性白内障等情况下不能按常规植入人工晶体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缝线法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1 5例 1 5眼 ,其中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65~ 78岁 ,平均 73 .4岁。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 1 1眼 ,术后时间 6个月~ 3年 ,平均 2 .1年。患者瞳孔圆形居中 ,玻璃体前界膜完整 ,矫正视力 0 .2~ 0 .8。其余 4例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 (破损范围 >1 /3象限 ) ,有玻璃体溢入前…  相似文献   

2.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膜性渗出,是术后炎症反应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纤维蛋白膜的形成,若处置不当,该膜致密、增厚,将严重影响视力,使人工晶体的植入最终失败。对此,笔者自1993年7月~1999年9月,对44例(44只眼)该类患者,在中度散瞳和适量应用激素的情况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为主治疗,获效满意,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44例均为本院近6年来的住院患者,皆行单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2岁,平均48岁;膜性渗出时间为术后5~8日10例,术后9~12日20例,术后13~16日14例。原发病属老年性白内障22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14例。根据Miyake的分级方法,所有病例的渗出膜分级均属Ⅰ级,即瞳孔区有少量纤维膜形成。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1 998年 3月~ 1 999年 9月我科共收治白内障患者1 5 6例 ( 1 6 7只眼 ) ,矫正视力均在 0 3以下 ,其中男6 7例 ( 75只眼 ) ,女 89例 ( 92只眼 )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98岁 ;老年性白内障 1 2 8例 ( 1 30只眼 ) ,先天性白内障 6例 ( 8只眼 ) ,外伤性白内障 6例 ( 6只眼 ) ,并发性白内障 1 6例 ( 2 3只眼 )。方法 :术前 3天常规点抗生素眼液 ,术前半小时用 3%硼酸洗眼液冲洗结膜囊及泪道。用美多丽 -P充分散大瞳孔。常规消毒眼部皮肤 ,铺无菌洞巾 ,开睑器开睑 ,以 2 %利多卡因点入结膜囊作结角膜表面麻醉 3次 ,每次间隔约 1 …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情况对后囊破裂选择相应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 ,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术后效果。现将我们自 1 992年以来后囊破裂的临床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72例 72只眼 ,男 4 9例 ,女 33例。外伤性白内障 4 3只眼 ,白内障囊外摘除 2 7只眼 ,囊内摘除 2只眼。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 9岁 ,平均 4 8 2岁。一期植入 65只眼 ,二期植入 7只眼。直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2 8只眼 ,睫状沟单襻缝线固定术 1 0只眼 ,双襻缝线固定术 1 3只眼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 1只眼 (用于外伤性白内障 1 6只眼 ,二期植入 5只眼 )。方法 :后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采取不同术式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后发障)发生情况。方法将58例(60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分为2组:Ⅰ组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人工晶体植入,Ⅱ组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PCCC+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2组随访1 a以上。结果Ⅰ组发生后发障12眼(43%),Ⅱ组3眼(9%),2组后发障发生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中行PCCC+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延迟儿童后发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5年1月~1998年1月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42例(371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分析如下,旨在探求减少并发症,增进视力的方法。1 一般资料342例中,男168例,女174例。最大96岁,最小11岁。左眼手术195只,右眼176只。单眼手术313例,双眼29例。中老年性白内障310例(337眼);青年性白内障7例(7眼);先天性白内障3例(5眼);并发性白内障2例(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7例(7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8例(8眼)。白内障摘除一期植入人工晶体366眼;二期植入5眼。术后随访时间最长32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7.2个月。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在小瞳孔下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疗效。方法:对20例(2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在小瞳孔下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仅2例在吸皮质时,后囊出现一小的裂孔。全部术眼人工晶体均植入囊袋内,瞳孔基本圆整,6只眼术后有瞳孔区轻度渗出反应,经全身和局部用皮质激素,渗出物吸收。仅2只眼术后出现明显瞳孔区渗出,并形成纤维蛋白膜,在术后第6天经YAG激光联合前房内注射t-PA,注射后很快吸收。无角膜水肿及高眼压发生,其手术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由于该类患者常合并严重的虹膜后粘例,甚至瞳孔膜闭,在手术时颇为棘手,处理不当会引起诸多并发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2003年起采取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1月—2006年12月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318例(401眼);其中男186(214只眼),女132例(187只眼),年龄14-93岁,平均59.2岁。老年性白内障279例(357眼),并发性白内障18例(18眼),外伤性白内障15例(15眼),先天性白内障6  相似文献   

9.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 ,虽然手术方法大同小异 ,但手术的进行和疗效却有差别 ,现将我科 1 995~ 2 0 0 0年 1 87例 1 95只眼手术的步骤实施及术前术后的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995~ 2 0 0 0年我科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1 87例( 1 95只眼 )中男 36例 ( 38只眼 ) ,女 1 5 1例 ( 1 5 7只眼 ) ;年龄 1 2~ 6 8岁 ,平均 38 9岁。其中 ,外伤性泪囊炎 1 2例 1 2只眼 ,急性泪囊炎 8例 8只眼 ,复发性泪囊炎 3例 3只眼 ,其余 1 6 4例 1 72只眼均为慢性泪囊炎。共随访 1 6 3例 1 6 8只眼 ,随访时间最短 1月 ,最长 5年…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8月我们在晶状体原位乳化法的基础上 ,对部分病例采用囊袋内翻核乳化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将在我院拟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2 0 1例 (2 5 2只眼 )分为两组 :翻核组 1 0 5例 (1 3 0只眼 ) ,男 47例 (5 9只眼 ) ,女 5 8例 (71只眼 ) ;年龄3 7~ 83岁 ,平均 64 2 6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 0 7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 2 3只眼。非翻核对照组 96例 (1 2 2只眼 ) ,男 45例 (5 9只眼 ) ,女 5 1例 (63只眼 ) ;年龄 3 8~ 85岁 ,平均 65 78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 0 8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 1 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