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贯众与其混用品大贯众(桫椤)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漓 《中草药》2004,35(9):1062-1064
贯众为较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驱虫的功能。中医传统还有驱邪除疫之说。商品贯众为多种蕨类植物的带叶柄的干燥根茎。据统计其原植物有5科31种,其中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绵马贯众外,紫萁贯众、苏铁蕨贯众、狗脊贯众、荚果贯众等在全国不同地区习用。2003年  相似文献   

2.
韩见宇 《中药材》1993,16(11):6-7
药用蕨类植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几十种,如海金沙、瓶尔小草、贯众、木贼、金毛狗等。但目前用药多来源于野生资源,偶有栽培。近年来由于中药事业的发展,很多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供不应求,如海金沙、金毛狗等。有些蕨类药材的品种混淆,如作为“贯众”入药的蕨类植物就有十几种,很难统一,加上野生资源分散,不易收集。因此,有必要进行人工栽培。但栽培就要有大量的孢子及种根等繁殖材料。为此我们对几种药用蕨类植物的孢子进行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搞清楚了蕨类  相似文献   

3.
近来在贯众中发现混有伪品贯众,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兹鉴别如下仅供参考。贯众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蕨类植物,多分布于山地之混合树林中,常生长于林下之阴湿地方。其地下根茎园柱形,往往微弯曲,其周围密生叶柄,因而全形肥大成球形或椭元形的块状。自根茎顶  相似文献   

4.
贯众是较常用中药之一。历代本草说它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活血散瘀、预防时疫等功效。近几年来,我省有些地方曾使用贯众配合紫苏煎汤内服预防流行性感冒,单用贯众汤剂驱钩虫,不同地区对其功效评价不一,有的认为贯众有一定的驱虫作用,有的则持相反的看法。这些不同的评价表明,贯众的药性在实际应用中的客观反映跟文献记载有不相符合的地方。贯众品种复杂,使用混乱。有好多种蕨类植物的根茎,都当作贯众入药,这是各地临床观察贯众性味功能得出不同结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其同名异物品种作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京  徐攀  姚振生 《中药材》2012,(7):1167-1170
经考证《本草图经》中的蕨类植物,分别为卷柏、兖州卷柏、石韦、瓦韦、狗脊蕨、峨嵋狗脊、阔生复叶耳蕨、东方夹果蕨、贯众、槲蕨、中华槲蕨、骨碎补、知母、海金沙、江南星蕨、水龙骨、木贼、江南卷柏和披针骨牌蕨。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56-159
贯众是一味临床常用且历史悠久的中药。早期药学文献中就记载贯众有"毒",但长期以来对其毒性的认识并不充分,药源植物也比较混杂,影响了其正确的临床使用。本文综述历代本草中对贯众及其制品的毒性记载,结合毒性反应及其物质基础、分子机制,综合评价贯众的毒性及其与药效活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贯众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傅青主女科》论及血崩之章节尤重贯众炭一味,其用"极效"、"尤妙"形容,足见青主先生对此药的独具匠心。平素用贯众多于清热解毒,岂不知其炒炭之后实为治血崩证之良药。笔者通过浅析傅氏对此药的炮制、剂量及其功效的运用,加之现代药理研究知识的佐证,体现出贯众炭为治血崩之良药。  相似文献   

8.
崔月曦  刘合刚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2):1043-1048
全面系统地查阅近十多年有关贯众的文献资料,综述贯众近年来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贯众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并在临床上被广泛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贯众的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在药用中蕴藏了巨大的价值,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北方产贯众生药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贯众品种混乱,曾被认为是贯众的原植物有:Woodwardia radicans、Dryopteris filix-mas、Gnoelea orientalis、Cyrtomium falcatum、Lomaria japonica、Cyrtomium fortunei,1930年的中华药典绵马项后括弧内注有贯众二字,原植物为D.filix-mas。我国近代第一个对贯众品种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是管光地先生,1932年他发现在药店两次购买的贯众都不足药典文献的D.filix-mas的根茎和叶柄残基,而且两次所购之贯众也互不相同;对此,他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国内外绵马共6种,伪品4种,贯众知道名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贯众治疗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临证重用贯众配伍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利水消肿、滋补脾肾等药物治疗肾炎血尿。结果:重用清热解毒止血之贯众加减配伍治疗急慢性肾炎血尿收效颇佳。结论:热毒贯穿于血尿病程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清热解毒止血药物贯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本草考证研究,对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释名、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了考证。经考证可知,桂类药材最早以"箘桂"和"牡桂"之名,分2种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其中箘桂经历"囷桂-箘桂-筒桂-菌桂"的演变,南北朝后增添了一种半卷多脂的"桂",但三者用时罕有分别。桂枝、肉桂之名至唐代才出现,均以嫩枝皮且去外层栓皮为佳,并多以"桂心"之名入药;宋元以来桂的药用部位逐渐分开,肉桂为桂的枝皮或小树干皮,嫩枝皮则为桂枝,再嫩者为柳桂,宋代将前朝称谓统一为"桂枝";明清后肉桂为干皮入药,嫩枝则为桂枝;近代以来《中国药典》规定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嫩枝条,肉桂为其干燥树皮。从历代所记载的植物形态及其附图,结合历代所述的产地分布情况,历代入药主流植物应为肉桂C.cassia,但还有其他肉桂组植物各地亦做桂入药,如浙江桂(浙樟)C.chekiangensis、钝叶桂C.bejolghota、川桂C.wilsonii等,历代多从植物形态与药材性状不同,综合加以区分不同类别。历代产地记载多为今我国广东、广西及越南等地,并奉为道地。桂类药材采收炮制的方法古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以金元时期李东垣亲历的疫病为背景,探讨补中益气汤最初立意,说明热病证治用补中益气汤,可拓展中医临床的思路;并参照后世医家的相关论述,进一步理解中医临证的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元以后五脏中风研究逐渐淡化,至今罕有研究的现象,追溯《千金方》、《太平圣惠方》中的相关内容,剖析唐宋时期五脏中风证治特色。认为,与康宋以前相比,该时期的五脏中风在病证上,逐渐由一般证候向具体病证转化;在治疗上,《千金方》寒温并用,创内风论治之先河;《太平圣惠方》突出各脏中风特点,区分五脏用药,拓展内风治法。指出唐宋时期五脏中风证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对今日中医临床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严健民 《中国针灸》2006,26(5):374-377
目的:探讨经络实质及其概念,并与《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一文作者商榷。方法: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经络研究的历程,查阅分析文献。结论:经络学说起源于殷商,完善于两汉,用现代解剖生理学解读经脉理论的内属脏腑,就是继承足太阳膀胱经——植物神经调节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南星炮制的重点是在胆还是在天南星。方法通过古代本草文献研究与实践操作。结果胆南星炮制的本意是以胆之苦,制南星之燥,且胆汁本身有镇惊之功,用于治疗痰热惊风之证。但是在炮制方法上出现两种观点,一是重在南星,以胆制燥,以姜解毒;一是重在胆,以南星收汁,功近牛黄。结论胆汁添加的比例不同,使胆南星的功效主治发生了变化,这与明清时期的过度炮制相关。  相似文献   

16.
自金元以来,中风以"内风"为主,"外风致中"的理论逐渐被忽视。风为百病之长,是中医病因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风邪作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合并寒、湿、燥、热诸邪侵犯人体。风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外可侵袭肌表,内可伤及脏腑,遍及全身,无所不至。推断外感邪气与现代医学中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入侵人体导致感染类似,因此可以说"外风致中"与现代医学"感染相关性卒中"有一定相关性。中风病临床研究也发现,感染是中风的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外风致中"学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第25篇“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有“野苣”“白苣”2种食物,古今医家多认为是苦菜或莴苣,但惜未论述考证经过。本文首先通过考证篇中条文来源,判断出“野苣”“白苣”是秦汉时的1种食物,再通过“莴苣”传入我国的时间和梳理苦菜的别名,认为二者不是苦菜和莴苣。然后判断出“苣”是“秬”的类化字,学术界又以“黍”释“秬”,再查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和相关期刊论文,得出“秬”是黍中有糯性且黑壳粒大的品种,“野苣”是其野生种,“白苣”可能是黍中非糯性且苗期叶片带淡绿色(所谓微白)的品种,也可能是黍中白壳的品种,二者的原植物是今禾本科黍属植物黍(Panicum miliaceum L.)。  相似文献   

18.
"历代针灸学成就多媒体展示系统"系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科研项目。它以历史为主线,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动画等多种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示针灸学发展各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及丰富的文博信息;另外,它还是一个集针灸科普知识、刺灸技法、医疗实景展示于一体的系统,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本文介绍其建设的目标和定位、展示的主要内容、系统制作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津沽疮疡学术流派创始人高思敬与以高秉钧为代表的心得派学术思想进行相关性探讨,发现在清末外科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流派纷起之时,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著名外科医家高思敬与心得派创始人高秉钧在人文历史地理背景方面较为相近,前者对于后者学术思想有着超乎寻常的倾慕与效仿。二者在对疔疮、流注等外科疾病的辨证、治法及刀针应用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高思敬在高秉钧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与创新。高思敬与高秉钧之间学术思想存在一定延续性,不除外高思敬间接私淑高秉钧学术思想可能。  相似文献   

20.
康静教授基于《黄帝内经》理论认为肿瘤的致病因素与情志、外邪、饮食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与阴阳失衡,积损致热,热极成毒,虚痰瘀毒杂合相关,在此基础上运用"平调阴阳法"治疗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试图从现代医学最新的生物学模式:欲望和欲望模式及耗散结构理论的热熵病等观点证实《黄帝内经》中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从"金元四大家"出发诠释了广义的"平调阴阳法"的内涵,结合典型病例,对"平调阴阳法"辨治肿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肿瘤本质上以阴阳失衡为本,痰瘀毒邪相合为标,临床采用平调阴阳法,标本同治,进行细微的中医药调理,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