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对其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100例疑似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心动图诊断与超声心电图诊断,最后以冠脉造影检测结果为标准对两种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比较,分析评定两种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 100例研究对象中,冠脉造影检测显示异常者85例,异常率85%。常规心动图的检测率为65.88%,超声心电图的检测率为80%;与冠脉造影检测结果比对,超声心电图检测率更为接近,超声心电图检测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率。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但若二者联合,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组织谐波超声心动图(THE)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例本院心内科住院、并于发病后l周内接受THE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HE图像满意率93.0%;THE对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93.3%;THE与心电图估测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基本相符者93.3%,对广泛前壁和前壁心梗估测的符合率98.1%;THE估测心梗部位与冠脉造影所示梗死相关血管符合率89.8%,其中左前降支病变符合率100%。结论THE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敏感而准确的方法,可与心电图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产前孕妇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观察诊断。结果:本组共检查502例胎儿,其中有13例经超声产前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与产后和尸解诊断结果相比,共有1例漏诊,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2.86%。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心脏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与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  邓广初 《现代医院》2008,8(6):66-6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左心室肥大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结果的差异。方法对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及左心室肥大并劳损各600例,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者,超声无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征象,而左心室肥大并劳损者,超声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结论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发现心电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大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于心肌梗死疾病采取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合检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式诊断效果的差异。结果:联合检查在病变累及范围、狭窄程度、诊断准确率和Lown分级方面均和冠状动脉造影差异不显著(P>0.05),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及早发现动脉狭窄、血管病变情况有一定预测价值,同时对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与超声波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差异。方法对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与左心室肥厚各30例,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者,超声检查无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征象27例(90℅),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者为3例(10℅)。左心室肥厚者超声检查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者30例(100℅)。结论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发现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12例心肌炎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实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2例心肌炎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大部分病例出现心脏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的观察心脏结构和形态变化,能给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提供较多的信息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梁心怿 《现代保健》2012,(21):147-14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川崎病患儿204例,观察是否存在心血管病变。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出61例患儿有冠状动脉等心内病变,发生率达30.0%,心电图检测出119例患儿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达到58.3%。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川崎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脏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10%~30%。近年来的研究提出,ST段抬高与心室壁的矛盾运动相关,而不是室壁瘤本身造成的。我们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与无室壁瘤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评价普通心电图ST段抬高对室壁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特点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确诊的AHCM患者53例,全部接受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同时进行1个月至8年的随访。结果53例AHCM患者均合并心电图异常和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伴胸前导联巨大T波倒置0.2mV或以上,以V3~V4最明显者41例(77.4%);左胸V4~V6导联R波电压增高,但RV4〉RV5〉RV6者36例(67.9%);ST段压低,以V3~V4最明显者41例(77.4%);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心尖部肥厚均≥15mm。结论AHCM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对AHCM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及彩超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分别采用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及彩超心动图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59例,心电图的检出率(64.4%)明显高于心电向量图的检出率(28.8%)和彩超心动图的检出率(3.4%);陈旧心肌梗死组29例,心电向量图的检出率(51.7%)明显高于心电图的检出率(20.7%)和彩超心动图的检出率(24.1%);彩超心动图检测到3例患者有左心室室壁瘤。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心电向量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和彩超心动图,彩超心动图可用于室壁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运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后所存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且均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入院,对所有患者过往的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资料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阳性检出率方面,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33例和46例,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阳性检查率分别为66.0%及92.0%,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运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后,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检出率较高,应加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为AMI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和符合率。结果 92例疑似为AMI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AMI患者71例,非AMI患者21例;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AMI敏感性为84.51%,特异性为71.43%,准确度为81.5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AMI敏感性为95.77%,特异性为85.71%,准确度为93.48%,AUC为0.907。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敏感性、准确度、AUC均高于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病灶符合率(92.96%)明显高于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P=0.009)。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测在AMI诊断中敏感性、准确度和符合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 78例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8例患者90个膝关节共450条韧带,常规二维超声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1.1%,三维超声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0.0%。结论 三维超声对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较常规二维超声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诊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110例老年AMI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组,54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组,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与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检查结果、梗死段心肌二维应变参数。结果B组的LVEF小于A组(P<0.05),两组的LVESV、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梗死段心、内外膜的LPSS、CPSS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二维超声STI技术可通过评估心肌的应变能力判断心肌病变情况,提高诊断AMI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用于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疑为胎儿畸形的中晚期孕妇2208例,应用二维超声检查以及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分析联合检查法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二维超声的胎儿畸形确诊率为81.0%,体表畸形确诊率为78.9%;联合诊断依次为94.8%、96.5%,联合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能够动态观测胎儿的体表情况,提高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率,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心肌酶变化及肌钙蛋白、冠状动脉检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8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明显ST-T改变,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弓背抬高,超声心动图均有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正常.经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及超声参数等恢复较快,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重,多合并严重并发症,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骆迎春  章鸣  周启昌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18-1520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误诊及漏诊病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超声科检查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7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病理结果及治疗后追踪结果对照,提高超声检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结果在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71例患者中,62例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有7例未发现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赘生物假阴性患者)。其余2例为误诊。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阳性率97.2%(69/71),赘生物超声漏诊率为9.9%(7/71),误诊率为2.8%(2/71)。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准确率高,对3mm以上的心内赘生物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室壁瘤(ventriculer aneurysm,VA)是大面积穿壁性急性心肌梗死(AMI)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本文通过45例老年AMI后的心电图(ECG)跟踪观察,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对16例AMI合并VA患者的ECG进行分析,以探讨AMI合并VA的ECG特征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室壁瘤(ventriculer aneurysm,VA)是大面积穿壁性急性心肌梗死(AMI)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本文通过45例老年AMI后的心电图(ECG)跟踪观察,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对16例AMI合并VA患者的ECG进行分析,以探讨AMI合并VA的ECG特征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