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天津市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0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整体干预组、基础干预组两组,各500例,统计分析两组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影响因素.结果 整体干预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  相似文献   

2.
反复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宗骧  刘军 《天津医药》1998,26(7):403-405
回顾分析80例单采前后和60例反复单采血小板和血浆10次以上献血者的血细胞及血浆蛋白变化。使用CS-3000 Plus(Baxter)血细胞分离机,每次采集献血者血小板≥3.0×10~(11),悬浮于200ml血浆中,同时献血浆400ml,献血间隔为1个月。观察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细胞及血浆蛋白变化。80例单采血小板前后比较,献血者血小板计数下降30%(P<0.01),白细胞中的小细胞下降18%(P<0.01)。首次采血与10次以上单采血小板的血细胞无显著变化。单采后较其前,各项血浆蛋白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但10次以上单采血小板与首次相比,血浆蛋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别。连续单采血小板1年以上,对献血者健康无影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的原因。方法选取15例机采血小板发生冲红现象的献血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20例同期于我站献血未冲红的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包括RBC、Hb、Hct、MCV、MCH及MCHC等,并分析导致冲红现象出现的原因。结果经检测发现观察组的各项血细胞计数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发现引发冲红的原因:献血者血细胞计数MCV、MCH及MCHC低于正常人11例,献血者精神紧张2例,以及脂肪血2例。结论冲红现象的出现会影响血小板质量,耽误患者的抢救,引起冲红现象的原因较多,因此筛选合格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要从血源、体检、化验及采集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缓解降低冲红的发生机率,提高血小板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机采血小板是指利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供血者一次采集足量的血小板~([1])。单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纯度高、治疗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临床接受~([2])。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也不断增加。献血反应是机体在精神因素、献血前过度疲劳和饥饿、献血环境不理想、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钙剂在防治机采血小板中献血不良发应发生中的应用.方法 将32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服用钙剂组即预防组和不服用钙剂组即对照组,使用NGLXCF-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血小板采集,将其两组进行对比,做好监护工作,仔细询问观察有无献血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口服葡萄糖酸钙预防组发生献血反应的机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在采集血小板前常规口服一支或两支葡萄糖酸钙,如循环血量多及女性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根据情况酌情加服,这样能明显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基于精准招募策略下顺德区中心血站(以下简称“本站”)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特征及采供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精准招募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620名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5446人次单采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资料,以及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总量、供应总量作为观察组;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461名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4663人次单采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资料,以及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总量、供应总量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传招募方式进行招募,观察组在传统宣传招募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精准招募策略进行招募。比较两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人次的特征(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特征(包括职业、年龄、性别),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情况(包括单采血小板采集总量、血小板供应总量、血小板采供比)。结果 两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人次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人次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职业、年龄、性别比较,...  相似文献   

7.
傅利英 《中国药业》2012,21(15):93-94
目的分析钙剂在预防机采血小板时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9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4组,各225例。分别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治疗量、双治疗量血小板,观察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献血者主要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单、双治疗量采集情况下,对照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分别为180例(80.00%)和200例(88.89%),试验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例(26.67%)和130例(57.78%),两组中度不良反应中女性比例较男性高。结论采血前使用钙剂可以减少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献血的106例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设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比对两组持续献血情况、生活方式变化情况以及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再献血小板及持续献血率(0.00%、94.33%)较对照组(22.64%、32.07%)优,且作息紊乱及坚持运动率(5.66%、77.35%)较对照组(15.09%、24.52%)优,献血反应总发生率24.52%较对照组56.60%低(P<0.05).结论 给予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延续性护理可促使持续献血者增加,改善献血者生活方式,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枸橼酸盐反应与性别和循环量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单采献血者1751名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献血者的性别及循环血量和枸橼酸盐反应的关系。结果1751名献血者中,出现枸橼酸盐反应91例,其中女性枸橼酸盐反应最多为11%,中度反应发生率较高;男性枸橼酸盐反应为2%(P〈0.01),多为轻度反应,循环量越多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的比例越高(P〈0.01)。结论对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的高发献血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其成为捐献血小板的固定献血者,不断壮大无偿单采的献血队伍,满足临床对单采血小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丽  王照军 《淮海医药》2010,28(6):510-512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选择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份治疗量血小板。2009年1月~2010年3月共采集3 615例,对其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预防和总结。结果发生献血反应39例,占1.08%,轻度25例,占0.69%;中度9例,占0.25%;重度5例,占0.14%。39例发生献血反应者中,其中枸橼酸钠中毒19例,占0.53%;精神因素(紧张、恐惧)6例,占0.17%;身体因素(空腹或饥饿、过度疲劳、进食过饱等)8例,占0.22%;其他因素(痛觉过敏、晕针、连锁反应)6例,占0.17%。献血反应与单采机器的类型、献血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次数、采集的治疗量(单份或双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重较大(≥55kg)、有献血经历、身体综合素质较好的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同时做好献血者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工作,是预防献血反应和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成分献血初筛血小板检测最佳时间。方法选取60例静脉血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分别在采集后1 min、5 min、10 min、30 min后选取日本进口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体积进行检测。结果在静脉血标本采集后不同时间段内进行检测,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62;血小板体积检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针对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而言,10 min为最佳检测时间,这一时间内进行检测既能够减少献血者等待时间,使其献血体验得到有效提升,还能确保血小板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祥  赵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56-156,159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因素是献血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严格掌握献血标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常缨  李雅静  张海 《河北医药》2009,31(5):610-611
随着临床对单采血小板的需求日益加大,我中心的成份献血(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以每年近1000人份的速度增长,为满足不断增长临床需要,2008年初,血液中心决定进行开发性招募的尝试,即:在原先重点招募重复全血献血者的同时,向初次献血者直接宣传成份献血,并在体检征询方面严格控制,在常规全血采集的血液速检项目基础上增加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经过6个月的数据收集,与同期全血采集数据平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一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初次成份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单采血小板报废损失较大。此种招募方式值得商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份机采血小板质量和采集效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文  习燕  洪缨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187-188
目的:研究采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献血员采前血液学某些参数值与采集效率的关系和血小板的质量。方法:采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的单针采集程序,采集双份血小板。结果:80位献血者采集双份血小板,通过多元直线回归分析发现献血者采前的MPV、HCT与采集效率之间存在回归关系,其标准偏回归系数13值分别为-0.243和-0.362,t=-2.092和-3.123,P〈0.05。结论:采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双份血小板,产品浓度高,白细胞污染率低,献血者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15.
史佩敏 《中国医药科学》2023,(16):175-178+194
目的 随着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应用水平极大提升,临床需求量应用量持续增长,由于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很短、采集需要时间长、临床需求易偏型的实际情况,成分献血者招募预约一直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献血者招募宣传工作的创新和探索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临沂中心血站近年成分献血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模式的应用,以利于引导动员更多更安全的献血者参与单采血小板的采集和捐献,进一步提升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采集水平。方法 回顾我站2018—2022年度成分献血者献血人次、献血量的增长变化数据,通过数据的对比对该策略总结分析,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8—2022各年度成分献血量持续稳步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度成分献血量增长比率达到15.90%,成为历史高点;各年度成分献血不仅是献血量的显著增长,更是呈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安全的固定献血者占比持续大幅提升,2022年固定献血者人次占比达到97.64%,达到历史新高;成分献血服务工作对献血者保留成效明显,2022年献血者流失为0人次。结论 本站从2016年起,探索实施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策略,取得了好的成效,切实保障了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的充足和安全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并探究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我站首次单采血小板120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献血者组内比较,护理后献血者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献血者组间比较,观察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献血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增加献血者的热情,可以在献血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成为了外科手术、众多血液性疾病必要的处理措施与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见的血小板制品分为两类,即单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其中,单采血小板是由血细胞分离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分离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的单采成分血;手工血小板是采集后置于室温保存和运输的全血于采集后6h内,或采集后置于20~24℃保存和运输的全血于24h内,在室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孙昂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42-2143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和单采血小板输注后输血反应发生率同游离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对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223例,采用Trinder法检测采集前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223例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浆游离血红蛋自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游离血红蛋白含量高低与输血反应的发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红细胞破坏,引起单采血小板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易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后引起的溶血情况,分析和探讨不同单采血小板采集设备及程序造成的溶血差异、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措施是否能减少溶血的发生。方法 选择本站三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血细胞分离机共8台,其中Terumo的Trima共4台, Fresenius Kabi的AmiCORE共3台及Amicus 1台,每台设备各采集健康献血者的血小板10例,共采集健康献血者80例。又单独考虑Trima的血浆还输模式影响,故每台Trima又各采集健康献血者10例,总计研究例数120例。比较三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后的游离血红蛋白(Hb)水平、Hb阳性率、在相同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后回血管道游离Hb水平、Trima设备在开启和未开启血浆回输模式下采集后回血管道游离Hb水平和阳性率。结果 采集前,游离Hb均为阴性(<0.06 g/L);采集后,在3台AmiCORE和1台Amicus设备的回血管道中测得游离Hb水平均低于标准水平,但在4台Trima设备的回血管道中均测到游离Hb水平高于标准水平。Trima品牌型号的4台仪器回血管道内游离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8543人次机采献血者,均按规定程序流行进行操作,观察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类别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543人次机采献血者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243人次,发生率为2.84%。其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190人次、占2.22%,中度献血不良反应38人次、占0.44%,重度献血不良反应15人次、占0.18%。243人次献血不良反应者中枸橼酸钠反应148人次,精神因素40人次,身体因素39人次,其他因素16人次。不同年龄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体重、循环血量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献血不良反应以枸椽酸盐反应为主,其次为精神和身体等因素,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选择男性、循环血量少、体重偏大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