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上肢主要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2~4月一期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联合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5例或屈拇屈指3例。前者其中2例二期再行同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拇屈指等。结果 一期手术1年以上5例,术后4~5月移植肌肉出现收缩,5~7月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屈肘,12月屈肘60°~90°、肌力M_4,伸拇伸指或屈拇屈指M_3~M_4,肩外展30°~60°、M_3。二期手术的1例术后7月移植肌肉收缩,12月屈拇屈指M_4。重建屈拇屈指者可握持物品。结论 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肢体的部分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相似文献   

2.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一期重建屈肘、伸指、伸拇,二期重建屈指、屈拇,以重建手握持功能。结果 随访16例二期手术后时间超过24月患者,最长62月,平均36月。16例均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屈肘90°~135°,肌力M_4(Highet法),伸指伸拇M_3~M_4。14例屈拇、屈指恢复,肌力M_3~M_4,可握持200~500g物品;2例屈拇屈指肌力M_1。结论 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伸拇伸指功能,较好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膈神经超长切取、移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手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全臂丛根性撕脱伤3例,胸腔镜下于邻膈肌处切断膈神经,逆行游离胸腔内全长膈神经及其血管组织蒂,并由第二肋间引出,经胸大肌下移位至上臂上内侧,分别与尺神经前内侧部吻合2例,与移植股薄肌之闭孔神经前支吻合1例。结果2例膈神经联合第3~6肋间神经运动支移位修复尺神经者,结合短期免疫抑制剂FK506口服治疗,术后12个月手内肌肌电图检测均出现再生电位,1例随访15个月出现手内肌收缩。1例用以重建屈肘、屈指屈拇的移植股薄肌术后7月出现肌肉收缩,随访12个月肌力达M3。结论胸腔镜下全长切取膈神经,作为运动性动力神经移位应用于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重建屈指屈拇功能,并有使手内肌神经再支配、开始恢复手内肌收缩功能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侧颈7神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下干联合功能性股薄肌移植重建术治疗全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手术设计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于伤后1~3个月行臂丛神经根干部探查,一期健侧颈,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患侧C_8T_1-下干,同时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9例.于一期术后4-8个月分别行二期吻合血管的股薄肌移植(以副神经斜方肌支为缝接神经)重建屈肘、伸指伸拇功能.结果 随访9~36个月.一期术后3个月12例患侧尺神经、正中神经Tinel征至上臂近段平面,术后6个月至肘关节与前臂近段平面,9个月至前臂远段与腕部.9例12个月Tinel征至手掌、手指部.7例术后9个月胸大肌胸肋部收缩,12个月肩内收可夹持物品;5例术后15-18个月手掌、手指与前臂内侧均有触痛觉恢复,尺侧腕屈肌和示、中、环、小指屈指肌收缩.3例术后24个月,拇指屈曲,1例鱼际肌出现收缩(M_1).二期股薄肌移植功能重建术后有7例于二期术后4~7个月移植肌肉收缩;9~12个月屈肘90°~120°(M_3),伸指伸拇M_3 .结论 健侧颈_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C_8T_1-下干术,联合二期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功能治疗全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手术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初步观察神经再生进程顺利,能恢复手腕、手指的屈曲与感觉功能,重建屈肘、伸指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阔肌功能恢复后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经神经移位修复胸背神经而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肌功能良好者3例,均采用恢复的背阔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 a~3 a 6个月,移位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肘关节活动度为伸肘10°~25,°屈肘100°以上,肌力达Ⅲ~Ⅳ级。手指可抓握,各指屈距掌纹2 cm左右,肌力达Ⅲ级。[结论]利用经神经移位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疗效可靠,因此在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时应常规修复胸背神经以恢复背阔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采用多组神经移位术结合后期手功能重建恢复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主动拾物功能的疗效。方法 33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一期手术均采用多组神经移位术,即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外展,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重建屈指、屈腕功能,同时将下干发出的前臂内侧皮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恢复屈肘功能,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同时重建伸肘、伸指功能。术后选择肌力获得有效恢复(肩外展恢复到30°或以上, 伸肘、伸指肌力达到3级或以上,屈肘、屈腕、屈指肌力达到4级或以上)的患者进行二期手功能重建恢复患手的主动抓握功能。主要包括腕关节固定术、拇外展功能重建及掌板紧缩术等。结果 一期神经移位术后平均41±7.7(36~73)个月。10例患者的肌力恢复达到二期手功能重建的条件,其中8例已进行二期手功能重建。6例患者恢复了部分主动拾物功能,1例因爪形指纠正失败,另1例因腕融合术后伸指肌腱粘连致伸指功能丧失。结论 新设计的多组神经移位术可同时恢复全臂丛撕脱伤患者的肩外展、屈肘、屈腕、屈指及伸肘、伸指的有效肌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手功能重建,可成功重建患侧上肢的部分主动拾物功能。  相似文献   

7.
1997年~1998年我们对10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了早期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重建联合神经移位修复的新术式,随访1年以上者6例,取得了初步的临床疗效。1.资料和方法: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30岁;均因摩托车或汽车车祸致伤,伤侧上肢运动、感觉全部丧失,但斜方肌肌力M4(Highet法)。CTM或MRI提示、手术探查均证实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受伤至一期手术时间为2~6个月,平均39个月。一期手术包括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以恢复肩外展、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与伸拇、伸指。气管插管全麻,常规臂丛探查切口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并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健侧C7神经根、膈神经、副神经及健侧C7修复患侧下干后形成新的动力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下干后股移位修复患侧下干、肌皮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内侧头。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肩外展、屈肘、屈指和伸腕伸指及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20例中有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72个月(平均38个月)。肩外展平均39°,有效率(肌力M2以上)71%,优良率(肌力在M3以上)59%;屈肘平均77°,有效率83%,优良率53%;屈指、屈拇功能恢复:10例指屈肌力≥M2,有效率为59%(10/17),其中7例肌力≥M3,优良率为42%;伸肘恢复有效率(肌力M2以上)59%,优良率42%;伸指有效率47%,优良率36%。结论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并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2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介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手术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1 994年至 2 0 0 1年 ,对2 8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多组神经移位术 ,即膈神经→肌皮神经 ,肋间神经→正中神经 ,副神经→腋神经 ,健侧C7经尺神经桥接移位至桡神经。结果 术后随访 1年半~ 5年 ,平均 2年半。 2 0例的肩外展在 30°以上 ,1 9例的屈肘在 70°以上 ,1 1例的伸肘可达 1 80°,1 6例的伸腕为 40°,1 1例的伸指可达 1 80°,1 4例的屈腕为 60°,1 0例的手指屈曲能达掌纹 ,1 3例的前臂旋前功能有所恢复。其余病例的自主运动功能均未恢复。总有效率为 75%。结论 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对肩、肘、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选择性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联合股薄肌移植术重建屈拇屈指功能术式,验证该术式在下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侧甲醛固定的成年国人上肢标本,经逐层解剖,观察肌皮神经肱肌支的走行,测量肱肌支的长度、直径。对2例创伤性下臂丛损伤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选择性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联合股薄肌移植术重建屈拇屈指功能术式。术后观察屈拇屈指功能及手握持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30侧标本中,肌皮神经肱肌支分型:单支型25侧,占83.33%,粗细两支型1侧,多支型4侧,未见变异及异常发出。肌皮神经肱肌支长度平均为(52.66±6.45)mm,横径平均为(1.39±0.09)mm。肌皮神经肱肌支神经束平均为(2.83±0.46)束。2例患者术后4~6个月出现股薄肌收缩,恢复屈拇屈指功能。其中1例术后6个月屈拇屈指肌力达M4,可握持200g物品;术后12个月可握持500g物品,初步恢复手握持功能。结论以肌皮神经肱肌支为缝接神经的股薄肌移植治疗下臂丛根性撕脱伤可较好地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肌皮神经肱肌支可作为股薄肌移植治疗下臂丛神经损伤移位神经较理想的供体。  相似文献   

11.
全长膈神经移位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视下切取全长膈神经直接移位至正中神经内侧头重建全臂丛撕脱伤后屈指功能的可行性,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屈指功能的恢复提供新思路.方法 对3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患者,采用胸腔镜视下游离胸腔内的全长膈神经,于入膈肌处切断膈神经,将全长膈神经直接移位于正中神经内侧头,术后每3个月随访肺功能和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3年,拇长屈肌及2~5指指浅屈肌肌力均恢复至3~4级,掌长肌肌力2例为2级,1例为1级;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鱼际肌肌力为0级.肺功能显示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降低,但在1年内都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胸腔镜视下切取全长膈神经直接移位至正中神经内侧头重建全臂丛撕脱伤后的屈指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重建屈肘功能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方法对8例臂丛根性撕脱伤行膈神经移位术,膈神经与上干前股的肌皮神经束直接吻合5例,膈神经通过神经移植桥接至肌皮神经3例,术后随访评定其屈肘功能。结果8例经10月-2年随访,肱二头肌肌力在2级以上5例,有效率62.5%。结论膈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理想术式,重视术前和术中膈神经功能的评估、神经移位时吻合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术后综合康复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关键。  相似文献   

13.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臂丛丛外移位神经包括肋间神经(Tsuyama1969)、副神经(Kotani1970)、颈丛运动支(Brunelli1977)、膈神经(顾玉东1970)、健侧颈7神经根(顾玉东1986)等。其中,健侧颈7根移位神经纤维数量最多,安全有效,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近年来,胸腔镜下超长切取膈神经,有效缩短了神经再生时间。对颈5、6根性撕脱伤,改良的Oberlin术式——臂丛丛内部分尺神经或正中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手术简单,屈肘功能疗效肯定;同侧颈7根移位术有效且能恢复多组肌肉功能。对颈8胸1根性撕脱伤,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屈指肌束或骨间前神经以恢复屈指功能。对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改良的Doi术式——双股薄肌移位联合神经移位较好恢复了手握持功能;肢体短缩,健侧颈7移位直接修复正中、尺神经,能恢复屈拇屈指功能,但手内肌功能仍无恢复。如何重建手内肌仍需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2例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行选择性正中神经内侧一神经束移位修复腋神经外侧半、尺神经内侧一神经束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联合副神经斜方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结果术后时间超过12月随访16例,平均随访24月。15例屈肘100°~150°,肌力M4~M5;肩外展90°~120°,肌力M3~M4。1例屈肘90°;肩外展75°。按中华手外科学会标准,优15例,良1例。结论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斜方肌支移位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肩外展功能,且手术简便、功能恢复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膈神经移位修复下干后股重建臂丛神经撕脱伤伸肘、伸指、伸拇功能的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膈神经移位修复下干后股重建4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的伸肘及伸指功能,男36例,女7例;年龄4~44岁,平均(23.5±9.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2个月,平均(3.7±1.9)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32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部分损伤或正常5例,C6~T1神经根撕脱伴C5椎孔外断裂或部分损伤6例。取锁骨上、下臂丛神经探查联合切口,显露下干后股,向近端干支分离后切断。将后侧束、桡神经向远端游离,切断后侧束的其他分支。将下干后股、后侧束及桡神经上提,膈神经在胸廓上口内切断,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吻合。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33例,通过腓肠神经桥接10例。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73个月,平均(39.7±7.1)个月。伸肘、伸指、伸拇肌力达到3或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1.6%、41.9%、39.5%。结论 膈神经移位修复下干后股,其伸肘功能恢复满意,伸指、伸拇功能的恢复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损伤患者16例,采用副神经斜方肌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移位修复腋神经肌支及Oberlin术式,联合修复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恢复肩外展及屈肘功能。术后随访采用DASH评分表进行手术疗效评估。结果 术后16例患者中14例得到随访。随访24—28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肩关节外展恢复至75°-90°,恢复时间9-18个月(平均14个月)。屈肘恢复至100°-160°,恢复时间4-7.5个月(平均5.8个月)。DASH评分8-14分,平均14.6分。结论 臂丛上、中干损伤使用多组神经移位联合治疗,可较好恢复肩外展及屈肘功能,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对手内在肌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术后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该术式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11月,采用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2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47岁,平均33.3岁。术前临床检查及电生理检测均确诊为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其中修复正中神经16例,桡神经3例,肌皮神经3例;一期手术2例,二期手术20例。观察手术前、后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8.4个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正中神经:屈腕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10例,屈指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7例;感觉恢复达S3或以上11例。健侧C7神经根修复肌皮神经:屈肘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2例;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达3级2例。健侧C7神经根修复桡神经(失访1例)伸腕肌肌力达3级1例;感觉恢复达S3 1例。结论健侧C7神经根全干移位修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效果较好,分期手术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亚太地区手外科学术大会,有关上肢周围神经外科交流论文95篇,主要涉及成人臂丛损伤、产瘫麻痹、上肢其它神经损伤及周围神经基础研究等方面。对于成人臂丛损伤,MR脊髓造影是诊断根性撕脱伤的有效手段,丛外或丛内神经移位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改良Oberlin术式治疗上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神经移位与膈神经移位术、双重股薄肌移植(Doi术式)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手握持功能、产瘫麻痹晚期重建、肌肉内显微神经修复以恢复骨骼肌功能及免疫抑制剂FK506促神经再生研究等,推动了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术后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该术式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11月,采用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2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47岁,平均33.3岁。术前临床检查及电生理检测均确诊为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其中修复正中神经16例,桡神经3例,肌皮神经3例;一期手术2例,二期手术20例。观察手术前、后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8.4个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正中神经:屈腕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10例,屈指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7例;感觉恢复达S3或以上11例。健侧C7神经根修复肌皮神经:屈肘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2例;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达3级2例。健侧C7神经根修复桡神经(失访1例)伸腕肌肌力达3级1例;感觉恢复达S3 1例。结论健侧C7神经根全干移位修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效果较好,分期手术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应用显微解剖学方法对上臂段桡神经深支部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将全长膈神经移位到上臂段桡神经深支部分以恢复伸腕、指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6具32侧尸体标本应用显微解剖学的方法,研究桡神经深、浅支在上臂段的特点及背阔肌的肌腱止点处桡神经深支在主干中的部位;在临床上开展2例经胸将全长膈神经移位到背阏肌止点处桡神经深支部分的手术,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通过显微解剖学研究发现上臂段桡神经前臂支内均可看见2个大的神经束组,在背阔肌的肌腱止点处桡神经深支主要位于前臂支的内侧神经束组中.1例术后1年10个月随访,肩外展80°,屈肘90°,伸肘0°,伸腕、指到位,屈腕10°,屈指尚不能;伸腕肌力达到M4,伸指肌力达到M3.另1例术后2年随访,肩外展40°,屈肘30°,伸肘0°,伸腕到位,伸指轻限,屈腕、指尚不能;伸腕肌力M,,伸指肌力达到M3-.结论 将全长膈神经移位到背阔肌的肌腱止点处桡神经前臂支的内侧神经束组可能是恢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伸腕、指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