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体质学说自本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近20a来,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 理论研究1.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被比较明确地提出后[1],受到中医界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已得到确定——“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认为其基本原理概括为:(1)体质过程论—…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药各家学说》中的体质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术思想为源,探讨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概况。阐述中医体质的形成、体质与疾病、体质与辨证用药关系及增强体质的方法。认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情志、饮食、生活条件、疾病、社会因素等有关,男女体质有差异,体质决定病邪易感性、发病后疾病的演变过程、转归及预后,体质学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医体质学说自70年代确立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体质学说的全面发展。笔者梳理了古人对中医体质分型的认识,介绍了现代体质分型方法,并对当前中医体质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述评,以期中医体质分型现状得到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促进体质分型标准更加完善,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体质学说有着丰富的内容。先秦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及《伤寒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民国时期的医著都对体质学说有了进一步发挥,并充实其学说。建国后是体质学说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王琦教授编著的《中医体质学》一书,集历代之大成,又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观点,使中医体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体质学,是在历代体质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健康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盛增秀等“略论祖国医学体质学说及其实践意义“[1]发表后,随着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得以确定--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中医体质与证的历史源流、内涵、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并指出体质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中医体质学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体质是证的前提和灵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中医体质学说真正融入于辨证论治的体系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体质学说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医学领域已做了很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在总结中医体质学说内容与特点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医体质学说与体育研究结合的可能性,为体质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医人格体质论是基于中医“形神合一”理念,源于《黄帝内经》人格、体质相关描述建立起来的心身相关学说,其对中医学及中医心理学关于心身的形成、发展、相互影响的认识及心理、心身疾病的治疗预防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研究及现代医学、中医学、心理学相关研究,对中医人格体质论的内涵做出阐释,以明确该学说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 :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 ,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 ,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 ,使之进入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体质、朝医四象医学体质概况,论述中医与朝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与完善,对朝医《四象医学》的形成、发展与成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中医体质与证的历史源流、内涵、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并指出体质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中医体质学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体质是证的前提和灵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中医体质学说真正融入于辨证论治的体系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以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为目的的一门学科.近几年随着对体质学说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因此通过梳理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以期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正体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自上世纪,匡调原、王琦、何裕民教授对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基础及临床进行研究,王琦教授开创九种体质学说,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渐形成,研究体质特点指导疾病防治。高血压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国内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差,运用中医体质理论提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是中医体质研究热点之一。笔者搜集近十年高血压中医体质方面研究文献,现将其进展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14.
中医体质学与肿瘤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社会,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提高肿瘤的治疗水平、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成为关键。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完善,我们发现对恶性肿瘤的体质研究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这对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也是一大促进。  相似文献   

15.
体质学说研究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调元 《中医杂志》1990,31(10):52-54
近15年来,中医界开始对体质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一些进展。这是中医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本文拟从笔者十余年来的研究出发,对体质学说从历史回顾、现状与展望三个方面的研究动态作一鸟瞰与分析,以期为深入研究体质学说提供一些参考。一、体质学说研究的简要回顾追溯自春秋战国到1949年间,学术界对体质问题有过不少论述。如《荀子·非相篇》说,“人之所以为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2,20(2):137-137,140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使之进行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阮诗玮教授比较中西方心理学的差异及以往体质分类的方法特点,提出“神质”层面上的中医体质分类的初步构建。其认为在“形神合一”的前提下,基于“神分体质”的中医体质分类法应当作为体质学说的重要补充内容;在传统中医五脏-五神-七情观念的划分模式基础上,“神质”层面的中医体质可分类为喜乐质、郁怒质、忧思质、悲哀质和惊恐质。  相似文献   

18.
体质辨惑论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成绩,但目前对该学说的认识和应用尚存在着一些疑惑。本文针对有关问题,从气质与体质、异常体质与疾病及从体质形成过程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辨体施治与辨证施治如何有机结合和体质九分法为何未列“血虚质”等五个方面进行辨惑释疑,旨在推动中医体质学说进一步提高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溯源中医体质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辨别体质是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对目前比较公认的中医体质学说的溯源、分型及应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0.
体质学说是一门新兴的理论学说,失眠作为现代临床常见病之一,本文从体质学说入手,论述了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和体质学说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失眠病机,从而协助指导失眠的辩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