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技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椎动脉的保护。方法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行CT、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7例,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8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8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9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12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0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7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疗效满意,总优良率为93.4%。术中误伤2例各1支椎动脉,分别行缝扎及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前应准备必须的显微器械,掌握手术技巧,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技巧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椎动脉的保护。方法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行CT、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及椎动脉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选用了7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7例,钩椎关节切除减压术8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横突孔切开椎动脉减压术8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9例,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12例,前路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10例,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7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疗效满意,总优良率为93.4%。术中误伤2例各1支椎动脉,分别行缝扎及骨块外包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未见明显椎动脉缺血症状。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前应准备必须的显微器械,掌握手术技巧,对不同病因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郝双喜  马生华 《现代保健》2009,(26):146-147
目的探讨颈血管超声、多排螺旋CT(multiple slice CT,MSCT)在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超观察患者的椎动脉,结合多排螺旋CT和颈椎x线片进行检查分析,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其他检查方法进行文献复习、比较。结果颈血管超声检出椎动脉内膜、中膜增厚31例,粥样斑块7例,椎动脉狭窄、椎动脉闭塞各1例。螺旋CT检出椎动脉狭窄、椎动脉闭塞各1例。颈椎X线片所有患者均检出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结论颈血管超声检查方便、无创,结合螺旋CT定位准确,检出率高,对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伟 《医疗装备》2011,24(6):23-24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lips Envisor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椎动脉型颈椎病组165例及正常对照组153例颅外段椎动脉。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组椎动脉狭窄、走行迂曲、入横突孔位置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血流量减低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而两组阻力指数改变无明显差异。CDFI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敏感性89%,特异性92%。结论:彩色多谱勒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及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R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6例经临床和DR检查诊断的颈椎病DR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98例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前凸变平直、消失或后凸);286例均表现为前后缘骨质增生;102例表现为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183例表现为椎间隙变窄;67例表现为椎间孔狭窄;103例表现为韧带钙化(主要为项韧带钙化).结论 在基层医院DR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不仅能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而且作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为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健康生活》2021,(10):15-16
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通常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六大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椎动脉单侧狭窄健侧椎动脉代偿时的MRA直径。方法测量椎动脉MRA,分两组(1)正常组50例。(2)椎动脉型颈椎病组26例,26例患者中筛选出13例单侧狭窄直径小于1.6mm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做了统计学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健侧与正常人椎动脉直径比较,健侧直径明显大于正常人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椎动脉出现了代偿,MRA表现为椎动脉直径增宽,椎动脉血流丰富。结论当头颈不运动时,一侧椎动脉严重狭窄闭塞后健侧椎动脉可出现代偿,缓解椎-基底动脉血供的不足;但并不能代偿头颈运动不慎时狭窄侧椎-基底动脉系的缺血,而由此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发作。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8.
李万新 《职业与健康》2005,21(5):784-785
目的通过复习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15例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男性10例,女性5例,临床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且13例合并肢体麻木及头晕等症状,15例病例全部经食管造影检查,8例检查了颈椎正侧位像.结果 15例患者全部见颈椎前缘骨赘形成,10例伴有前纵韧带钙化,形成单鸟嘴,双鸟嘴及跳跃征,钡餐检查显示食管后壁形成弧型压迹食管狭窄.结论颈椎压迫型颈椎病特点为:①老年人发病.②多合并其他型颈椎病症状.③吞咽困难时间长.颈椎压迫型颈椎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X线平片与钡餐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由于本病多发于老年人故应与食道癌作鉴别.  相似文献   

9.
张侃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43-43,45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颈关节运动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关节运动成像检查。结果常规MRI检查因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韧带肥厚钙化导致椎管狭窄50例,行动态扫描后,由于椎管矢状径变化致96例脊髓受压程度改变,造成79例椎管狭窄。结论颈椎多角度动态MRI扫描,能够显示颈椎由过伸位到过曲位椎管内外诸结构的动态改变;可以评价颈椎的稳定性、椎管管径及脊髓受压的动态变化机制,确定病变的部位和局部功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多由于挫伤、劳损或受风寒湿邪侵袭致颈椎椎体增生或椎间盘、关节、韧带的退行性改变造成颈椎的内外平衡失调,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而引起颈、肩、头及上肢痛的临床症状。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男性45例,女性9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4天。 1.2 诊断标准 (1)经X线拍片或CT检查提示颈椎有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病人随机地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70例,治疗前两组均作颈椎被动功能活动和主动的功能活动作为共同治疗因子的前提下,治疗组给予自制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给予TDP理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后主症的缓解程度、TCD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中药热奄包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刀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针刀及手法治疗,包括(1)针刀松解环枕筋膜;(2)点穴、弹拨、旋颈手法为主的治疗.结果 94例CSA患者治愈76例(占80.85%),好转16例(占17.02%),无效2例(占2.13%),总有效率97.87%.结论 由于针刀能松解挛缩紧张的环枕筋膜而减轻或解除颈部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点穴疏通经络,弹拨解痉舒筋,旋颈手法有整复颈椎诸关节的作用,从而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分析老年脊柱结核的CT与MRI表现.方法 CT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排螺旋CT机,扫描线平行于椎间隙,横断面扫描,层厚3 mm,层距3 mm,连续扫描脊柱可疑区,拍摄骨窗、软组织窗观察,必要时作增强扫描;MR检查设备选择Siemens公司生产的1.5T symphony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采用矢状面T1WI、T2WI序列和横轴面T2WI序列,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造影剂用马根维显(Gd-DTPA)注射液,0.1 mmol/kg静脉推注.结果 35例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同时累及2个椎体19例占54.3%,累及>2个椎体14例,占40.0%,仅有2例为累及1个椎体;共累及椎体86个,累及部位:颈椎15个、胸椎19个、下胸椎11个、腰椎38个、骶椎3个;所有患者CT发现椎体伴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脓肿、硬膜外或椎孔侵犯、韧带下扩散、脊膜强化和钙化例数分别为35、30、5、1、1、25例,与CT相比MRI分别为35、30、15、20、16、2例.结论 老年脊椎结核的CT以及MRI表现各有特点,临床综合分析CT以及MRI老年脊柱结核表现,对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和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对3700例行MRI头颅检查的患者行常规T1WI、T2WI、FLAIR、DWI扫描及头颅MRA扫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3700例样本中,有21例表现颈内动脉床突段、眼段、海绵窦段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并伴有大脑缺血性改变或脑梗死表现,1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结论:MRA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筛查及诊断方法,MRI和MRA相结合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椎动脉阻断法建立四血管阻塞全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8只、传统模型组(T组)及改良模型组(I组)各30只。传统组采用三步制模法:第1步暴露第1颈椎双翼孔,在显微镜下磨钻暴露椎动脉后用双极电凝器烧闭双侧椎动脉;第2步游离双侧颈总动脉,放入线扣;第3步24h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组在第1步用自制改良电烙铁直接插入翼孔将椎动脉烧闭,其余步骤同传统组;假手术组不凝闭椎动脉和不夹闭颈总动脉。观察改良组和传统组模型制作耗费时间、成功率、操作复杂度、设备费用。比较改良组、传统组与假手术组在行为学和病理学上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模型制作时间明显减少(P〈0.05),成功率明显提高,设备费用大幅减少。HE染色及Morris水迷宫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在病理学和行为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组与传统组均成功制模,改良后的制作方法成功率高,制模时间短,无需特殊设备,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椎病变的相关性,为预防脑梗死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年龄和性别为匹配条件,选择住院患者中有脑梗死病史和无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各32例,分别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心电图,检查颈椎相关指标,并将颈椎病患者分型诊断,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中高血压、颈椎病(包括混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动脉硬化患者明显多于无脑梗死病史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混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成正相关,其中颈椎间盘突出是脑梗死事件的最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混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动脉硬化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颈椎间盘突出在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