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精神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城东社区登记在册的100例精神病人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社会干预、家庭干预、指导重建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干预措施,一年后对干预前后病人的社会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人的社会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改善社区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社区干预的措施及康复效果。方法对怀北镇社区筛查出的精神病患者32例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并对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康复措施的落实率、劳动能力情况、病情改善率、COOP/WONC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和管理方法,以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方法 :在病人的康复管理方面,着重从病人的专人管理、心理护理、药物管理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合理的康复管理,可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颖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2):326-326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也非常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小的影响。日前精神病院的职能还是以治疗为主,绝大多数病患者还是应该需要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精神病院显然不能满足服务于康复期的患者。所以完善社区防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能给病患者最直接的温暖和包容,和谐家庭带给病患者轻松、愉快的健康环境,使患者积极的面对社会、他人,减轻病患者担心被别人看不起,觉得自己是另类的偏激观念,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洪江区新街筛查发现的9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社区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社会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自觉按时服药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8.54%上升为53.13%;稳定期患者由干预前的61.46%上升到82.29%,复发率由10.42%下降至4.17%。能参加社会活动和家庭工作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1.05%上升为65.63%。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药物、心理、家庭、行为训练等社区综合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肇事率。 相似文献
9.
10.
重症精神病是指临床表现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病复发率高,伤残率高,是造成患者家庭及社会严重负担的疾病.近年来,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重性精神病是高复发、高致残的疾病.并且,重性精神病人始终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如果管理和防治措施上稍有疏忽,常可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和危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面对这些庞大的精神病患者的群体,加大社区干预措施,积极开展早期识别重性精神疾病的宣传教育,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人的社会、心理、生理康复进行综合干预.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提高他们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应对能力,预防向慢性和残疾转化,实现患者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社区为现场,实施家庭医疗干预试验,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对象,实施家庭医疗护理干预;以同期、同类住院病人作对照,采用多元逐步线性顺归方法分析了两组病人的心理健康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病人与住院病人在症状、体征等生理机能方面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社区病人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康复略优于住院病人。结论 家庭医疗护理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恢复更有利,因此,开展家庭医疗护理干预是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就医难、住院更难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西门街道高血压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干预前后均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干预方法为对居民通过分发宣传手册、进行专题讲座、开健康处方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采取分类管理、定期随访.结果人群吸烟率、经常饮酒率、食盐摄入超标率、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肥胖超重率下降,经常锻炼率、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上升.结论西门街道高血压干预已经初见成效,为其他社区的干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开展慢性病相关知识干预的效果。方法基线问卷调查后,向干预组社区人群发放和摆放慢性病健康知识宣传折页,对照组不作干预,6个月后再次同问卷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问卷数据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基线知识得分为16.16±6.846,对照组基线知识得分为16.30±6.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基线知识得分与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19.63±7.64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通过宣传折页的干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得分和部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慢性病健康教育需要各种干预手段的共同运用才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韧性特点和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促进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国外心理学专家对心理韧性的研究理论,结合临床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癌症患者的心理韧性表现,采取适宜的护理对策。结果:癌症患者心理韧性的异常影响因素有效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结论:对癌症患者心理韧性的研究进一步细化,为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社区高血压病例随访干预方案,组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对高血压病例进行分级管理,通过站点随访、上门访视等方式进行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结果 415例高血压病例,规范管理342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2.41%。干预前后高血压"三率"出现了显著变化,高血压知晓率由53.25%提高到95.90%,治疗率从干预前的22.89%上升到65.54%,血压控制率由30.84%上升至65.54%,高血压病例的高盐饮食和锻炼频率与基线调查时有差异,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显著。结论组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实施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是控制高血压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经专科医院确诊后转入社区康复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两组原有药物治疗不变且各方面条件无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对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应用长谷川智力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HDS、ADL和MMSE测定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干预2年后,干预组的HDS、ADL和MMSE评分分别为7.93±3.72、52.84±15.45、22.89±7.31,对照组分别为5.39±2.91、56.22±20.76、18.89±6.49,干预组病情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QQL—10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社区综合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措施。方法:对32例小儿烧伤患者家属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小儿烧伤患者家属的SCL-90除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外,其余各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小儿烧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了解抑郁干预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为优化社区随访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社区试验研究的方法,将干预社区筛选出来的抑郁患者54人(干预组),在接受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为期6个月的心理支持和放松干预、认知和行为干预、社会支持等抑郁干预;将对照社区筛选出的抑郁患者54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以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13)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干预组抑郁评分、抑郁状况、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及其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生理状况(PWB)、社会及家庭状况(SWB)、情感状况(EWB)和功能状况(FWB)各领域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肿瘤患者心理支持和抑郁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的膳食营养培训情况,以及培训是否与社区诊疗过程中增进的营养干预意识及行为相关联。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的846名社区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膳食营养技能培训情况、营养干预意识及干预行为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技能培训的因素,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探索营养培训、营养干预意识、干预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社区医务人员以女性为主,占78.49%。接受过膳食营养技能培训的医务人员占78.95%。工作时间是影响医务人员接受营养培训的主要因素。营养培训与营养咨询准备之间存在趋势性关联,随着培训的增加,营养咨询准备的自我评价越高(P〈0.05)。同时,营养培训也与增加的营养干预意识及行为相关联。随着培训种类的增加,医务人员对不健康饮食风险、接诊时常规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建议患者给自己孩子树立健康饮食榜样3方面认识态度认识均有显著提高(P〈0.05)。营养培训的增加也同时增进了医务人员的营养干预行为,接受营养培训较多的医务人员,会为更多的社区就诊患者进行血压、体重、血胆固醇的测量,与患者交流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重要性以及给予肥胖患者减重建议(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与干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2018年9~2019年9月确诊为高血压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利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