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2011年西宁市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青海省腹泻病毒流行株和流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提供实验室资料,更好地控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方法:用巢式PCR和多重PCR方法对西宁地区488例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腹泻病毒检测。结果:西宁地区腹泻儿童中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轮状病毒A组阳性33例(6.76%),其中G9型15例、G3型13例、P6型1例、P8型2例、P9型2例;轮状病毒B/C组阳性3例(0.61%);杯状病毒阳性23例(4.71%),其中扎如病毒17例、诺如病毒GⅡ型6例;星状病毒阳性7例(1.43%)。结论:轮状病毒A组和杯状病毒是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田登  刘桂香  易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57-3958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杯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西宁地区杯状病毒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及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40份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标本,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40份婴幼儿标本中发现杯状病毒核酸阳性16份,占6.66%,流行优势株为札如病毒。结论:杯状病毒是西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仅次于轮状病毒,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流行优势株为札如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西宁市秋冬季婴幼儿肠道病毒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并对流行株和流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肠道病毒引起的腹泻提供实验室资料,更好的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方法]用Real-Time PCR方法对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的检测. [结果]西宁地区120例婴幼儿病毒腹泻中肠道病毒的检测率分别为:轮状病毒Real-Time检测阳性数为50例,检出率41.67%,诺如病毒Real-Time检测阳性数为45例,检出率为37.50%,腺病毒Real-Time检测阳性数为5例,检出率4.17%. [结论]西宁地区秋冬季在婴幼儿腹泻中以轮状病毒和诺瓦克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之一,诺瓦克病毒发病率37.50%,仅次于轮状病毒41.2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诺瓦克病毒(NLVs)流行株和流行趋势,为NLVs引起的腹泻提供实验室资料,以便更好的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RT-PCR两种方法对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标本进行NLVs的检测。结果:西宁地区120例婴幼儿腹泻中,Real-Time法检测阳性45例,检出率为37.50%;RT-PCR检出阳性39例,检出率为32.50%。结论:西宁地区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中NLVs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仅次于轮状病毒;在快速诊断中Real-Time的灵敏度优于RT-PCR。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西宁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青海省主要流行株及其流行特点。方法:实验室采用巢式PCR方法对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236份标本扩增后根据条带的大小进行分析,A组轮状病毒阳性25例,占总数的10.6%。其中G3型14例,占总数的5.9%,G9型11例,占总数的4.7%。结论:2010年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病原之一,发病多在6月龄~4岁的婴幼儿,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多,血清型主要为G3和G9型。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泻标本病毒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秋季腹泻中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胶体金方法检测婴幼儿秋季腹泻大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星状病毒。【结果】105份大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86例,腺病毒阳性77份,星状病毒阳性4份,轮状病毒及腺病毒均阳性56份,轮状病毒及星状病毒均阳性2例,腺病毒及星状病毒阳性2例。【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中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流行毒株血清型。方法 选择国内7个地区收集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应用酶联免疫或PCR方法检测星状病毒,对星状病毒阳性标本应用RT-PCR方法分型并经测序确证。结果 1998—2005年在7个地区的调查点共收集1668份急性腹泻粪便标本,检测出星状病毒阳性标本91份,平均检出率为5.5%;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份到次年1月份;95%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其中以9~11月龄儿童发病最多,检出率为7.4%,12~17月龄、6~8月龄、0~6月龄儿童的检出率依次为6.1%、5.6%、5.6%。确定型别的49份标本中45份为HAstV-1型,1例为HAstV-3型,2例为HAstV-5型,1例为HAstV-8型。结论 星状病毒是中国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流行毒株以1型为主,同时存在多个型别的散在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006~2007年河北卢龙地区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中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确定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别和基因组别[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河北卢龙地区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72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星状病毒,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别和基因组别[结果]检测出星状病毒阳性标本47份,检出率为8.2%,患儿的性别比为2.36︰1,年龄为1~24月龄,小于18月龄者占93.6%,,发病以秋冬季多见,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74.5%的患儿伴有呕吐或/和发热,42份ORF2基因片段序列和38份ORF1a基因片段序列比对结果为HastV-1,genogroupA。[结论]星状病毒是卢龙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HAstV-1为该地区的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163例住院腹泻患儿的173份粪便标本中星状病毒感染情况。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星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63例患儿星状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9.2%,感染主要在秋冬季。患儿多为1岁以内婴幼儿。结论该研究提示,星状病毒感染可能是北京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009年长春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2009年1-12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共采集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19份,对其进行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分析。结果 419份标本中,采用ELISA法检测出轮状病毒184例,阳性率为43.91%(其中G基因型分型151例,以G3型为主,占64.24%);P基因型分型118例(其中以P8型为主,占92.37%);G/P优势组合型以G3P8为主,占48.75%(78/160)。采用RT-PCR法检测杯状病毒阳性67份,阳性率为15.99%;肠道腺病毒阳性8份,阳性率为1.91%;星状病毒阳性8份,阳性率为1.91%。结论轮状病毒是2009年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P8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南通市腹泻患者病毒感染情况、流行规律及病原特点。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肠道门诊中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结果 363份腹泻样本中病毒核酸阳性样本为96份,总阳性率为26.45%,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扎如病毒、腺病毒均有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4.33%、9.37%、1.38%、0.83%、0.55%,混合感染率为4.13%,均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GⅡ双重感染。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以0~10岁儿童为易感人群,轮状病毒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要感染病毒,重点关注冬春季节疫情防控,加强婴幼儿免疫接种,加大监测样本量,加深对病毒性腹泻基因型别的研究,对南通市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预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北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病原构成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7-2019年湖北病毒性腹泻哨点监测的成人和儿童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核酸,对5种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957份标本中5种腹泻病毒总的阳性检出率为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秋冬季腹泻患儿的星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于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1 127例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样品中的星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将部分阳性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推断其毒株型别,同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 127份腹泻粪便样品中,星状病毒RT-PCR阳性99份,检出率为8.78%。感染星状病毒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00月龄,且1月检出率最高。99例阳性星状病毒患儿中,有52例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4.61%,其中以诺如病毒合并星状病毒最常见。26份PCR阳性产物送往测序,经Genbank Blast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星状病毒均为人类星状病毒1型。结论星状病毒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本次调查期间星状病毒以人类星状病毒1型毒株流行为主,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河南省腹泻儿童轮状、杯状、星状及肠道腺病毒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0-2015年四个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腹泻粪便1 963份,ELISA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并进行G/P基因分型,多重RT-PCR/PCR检测B/C组轮状、杯状、星状与肠道腺病毒;对阳性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1 234份(包括混合感染样本76份),总阳性率62.9%:轮状病毒887份(A组802份,B组18份,C组67份),阳性率45.2%;杯状病毒264份(诺如I型52份,诺如II型173份,扎如39份),阳性率13.4%;星状病毒131份,阳性率6.7%;肠道腺病毒28份,阳性率1.4%。A组轮状病毒以G9P[8]优势型别,存在秋季和春季两个较显著高峰;杯状病毒以诺如II型为主,存在一个春夏季感染高峰。阳性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性别及城乡分布存在病原学差异。结论 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中存在较高的腹泻病毒感染率,以A组轮状与诺如II型病毒为主,不同类别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宁市腹泻患儿人星状病毒的基因特征。 方法 收集2013年南宁市某医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01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人星状病毒检测,阳性标本再用PCR方法扩增开放读码框2(open reading frame 2,ORF2)部分片段并送测序,通过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序列的基因特征。 结果 20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6份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3.0%(6/201);其中5株测序成功,经Blast比对显示2株为1型,其余3株分别为2、4和5型,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型均为lineage 1a,2型为lineage 2c,4型为lineage 4a,5型毒株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4.0%~99.0%,不进行lineage划分。 结论 南宁市腹泻患儿存在人星状病毒感染,其基因型呈多样性分布。  相似文献   

16.
兰州地区2004-2005年度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主要四种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5岁以下全部住院腹泻患儿400例的粪便标本,分别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检测采用酶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轮状病毒、星状病毒阳性标本用RT-PCR进行毒株分型鉴定.结果400份标本中四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47.3%、杯状病毒15.5%、星状病毒9.5%、腺病毒7.5%.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13.5%.轮状病毒毒株G血清型分型结果为G2(34.4%)、G3(32.8%)、G1(1.1%)、不同型混合感染(5.8%)、未能分型(25.9%),P基因型分型结果为P[4](45%)、P[8](22.1%)、未能分型(32.9%).G型与P型组合P[4]G2(43.6%)、P[8]G3(25.6%),P[4]G3(13.8%)、P[8]G2(3.2%)、P[4]G1和P[8]G1各1例.星状病毒血清分型结果为1型(57.8%)、3型(2.6%)、8型(2.6%)、未能分型(36.8%).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最为明显为10-12月份.发病年龄主要为2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是6-23月龄.结论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复杂,轮状病毒仍是最主要病原,该年度轮状病毒的主要流行株为P[4]G2,与往年明显不同,病原混合感染比例较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4年河南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季节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HRV)血清型基因分型。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单中心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粪便共506份。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轮状病毒(HRV),人星状病毒(HAstV)、人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EAdV)及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血清型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检测的506份标本中HRV(224)44.26%、HAstV(83)16.40%、HuCV(诺如病毒II型为主)(58)11.46%、EAdV(32)6.32%、未定型(109)21.54%,HRV是导致河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秋冬季节患儿病毒阳性率检出明显升高;病毒性腹泻各组间所占比例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腹泻患儿发病的高峰年龄为6~24月龄,占51.54%(183/355);224份RV检测阳性标本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布特征,G血清型流行优势毒株为G3型90份(40.17%),未发现G8型。P基因型分型结果显示,最常见的毒株是P8型99份(44.19%)。基因型组合:以G3P[8]为主;506份检测标本中混合感染共24份(4.74%),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50%(12/24),轮状病毒和人星状病毒混合感染最多,占29.16%(7/24);其次,轮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混合感染占20.83%(5/24)。混合感染的患儿中<2岁的占83.33%(20/24)。结论 河南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分型复杂,以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发病高峰在每年秋冬季节,以6~24月龄婴幼儿为主,HRV主要亚型G3[P8],同时存在不同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和人群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