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室内装修污染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对泰安市城区5所小学的2~4年级(7~9岁)1 000名儿童进行调查,通过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家庭居室内装修状况、室内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空气污染指标监测。结果有室内装修污染的324名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的发病率均高于无室内装修污染的676名儿童(P0.01);室内装修后入住时间越短,呼吸道、消化道、眼部、皮肤刺激症状以及神经毒性症状的检出率越高,随入住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的检出率逐渐降低(P0.01);随着监测时间距居室装修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超标率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室内装修污染对儿童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民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的认识情况,为提高市民防范意识,针对性地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成都市20个行政事业单位中的2 300名工作人员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室内空气污染和装饰装修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知晓率分别为82.3%、81.1%,其知晓率的高低与文化程度和家庭、办公室近年是否进行过装修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文化程度=121.20,χ2装修=45.95,P<0.01);除甲醛、苯系物以外,对其它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知晓率不高;对室内装修在健康安全方面的需求大于对装修档次、品质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解决方法的选择依次为:通风换气、绿色植物、空气净化器、专业机构净化处理;只有5%的人员在购买装修材料时索取检测报告书,66.1%认为没有必要请专业机构检测后入住;室内3年内装修过的人体健康问题发生率为81.9%,未装修的发生率为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68,P<0.01).结论 成都市民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和防范有一定认识,针对性的制定和开展成都市预防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刘风云  肖运迎  孙铮  唐小蕾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51-1352,1354
目的 探讨室内装修污染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对泰安市城区5所小学的二~四年级(7 ~10岁)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室内装修状况、室内空气污染指标监测及儿童肺功能.结果 随居室装修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超标率均有所下降(P<0.0l);有室内装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健康危害. [方法]选择唐山市市区在2001~2006年装修的152户装修居室,进行室内空气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并对留居者进行自觉症状问卷调查. [结果]装修后时间在半年内的居室室内甲醛浓度为0.098 mg/m3,超标率为47.06%,随着装修时间的延长甲醛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装修后不同时间组的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6).装修时间≤1年的和>1年的居室苯超标率分别为88.89%和30.77%,而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无超标,两组苯和二甲苯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9和0.030 2).控制年龄、性别和吸烟等混杂因素后,甲醛和苯浓度超标组和不超标组的留居者上呼吸道黏膜、皮肤黏膜刺激症状、眼睛刺激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日居室停留时间>12 h的40岁以上年龄的留居者的皮肤刺激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0 3,P=0.029 6).[结论]唐山市居室室内装修所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不容忽视.留居者长时间暴露VOCs,皮肤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漯河市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建筑、装饰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现状,给消除、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7月-2004年8月对漯河市分散居住的44户新装修住房采集空气样品进行氨、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浓度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氨均未检出,苯浓度超标率为8.7%,甲苯超标率为15.9%,二甲苯均未检出,甲醛浓度超标率为72.2%.卧室、书房、客厅空气中甲醛超标率分别为92.2%,57.1%,48.8%,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中苯、甲苯、甲醛的浓度和超标率不断下降.结论室内装修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其污染物以甲醛和苯系物为主,污染物浓度依房间功能不同有统计学差异,并随装修后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泰安市6个县市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3~6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不同年龄儿童的被动吸烟量及吸烟年限;近一年呼吸道健康状况。[结果]被动吸烟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儿童。经2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家庭成员的吸烟量和吸烟年限与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发生率呈正相关,即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大,家庭成员吸烟年限越长,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或﹤0.01。[结论]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7.
叶丽杰  孙文娟  王雨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86-4687
[目的]探讨沈阳市室外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筛选敏感效应指标。[方法]根据该市环保局大气污染监测资料,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轻、重污染区选取1、6年级学龄儿童各3000名,男女各半,进行呼吸系统健康问卷调查。并在此基上在轻、重污染区各抽取150名学龄儿童,男女各半,进行血清IgE测定。[结果]重污染区儿童咳嗽、咳痰、持续咳嗽、咳嗽咳痰、持续性咳嗽咳痰的阳性率均高于轻污染区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污染区肺炎和哮喘的发病率与轻污染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在重污染区的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度明显高于轻污染区的儿童,OR值﹥1。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与父母亲呼吸系统疾病史也呈正相关;血清IgE浓度比较,重污染区明显高于轻污染区﹙P﹤0.01﹚,且一年级血清IgE浓度更高,与空气污染程度一致。[结论]室外空气污染能引起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损害,父母亲呼吸系统疾病史也是危险因素之一。血清IgE可作为引起过敏反应的早期敏感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有关的室内环境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152例儿童哮喘、过敏性紫癜、变应性鼻炎、湿疹的患者以及与152例非病例儿童室内环境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病例组有住房装修史、室内油烟污染、厨房无排烟设备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值分别为3.05,7.04,2.03。对照组床褥经常晾晒的比例高于病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为0.46)。[结论]住房装修、室内油烟污染及厨房无排烟设备可能会增加患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性,床褥经常晾晒可降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调查通过调查室内污染物甲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群健康与甲醛浓度的关系,推测室内装修入住相对最安全的时间。方法于2008-2009年在沈阳市7个城区的17个小区186户装修竣工且已经入住3年内的居室进行现场甲醛浓度测定和呼吸系统症状的调查。结果调查家庭189户,污染组119户,甲醛超标率为63.98%,污染组甲醛浓度高于非污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竣工时间延长,其浓度逐渐下降。1~2年,2~3年甲醛浓度及超标情况都显著低于3~6月时甲醛浓度及超标率(χ2=16.174、34.901,P0.05)。不同类型居室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下降,客厅和厨房甲醛浓度在6个月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08mg/m3组比较,0.08~0.11mg/m3组、0.14~0.18mg/m3组和高于0.18mg/m3组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装修半年后甲醛浓度可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可能在装修后半年左右入住可有效减少因甲醛污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了解室内空气甲醛、苯系物污染状况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影响,为控制室内装修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沈阳市82户(82名儿童)新装修入住3a内的居室,对室内空气甲醛、苯系物现场采样,并进行健康问卷的现场填写.结果 调查家庭82户,甲醛污染组20户,甲醛超标率为24.9%,质量浓度范围为0.01~0.55 mg/m3,最大超标倍数为5.9倍.苯、甲苯、二甲苯均未见超标.多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主要与甲醛有关,且随着甲醛质量浓度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发生增加;与有家族过敏史呈正相关,有家族过敏史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发生率;与通风频率呈负相关,经常通风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发生.结论 目前存在因室内装修引起的甲醛苯系物污染,且可能与儿童呼吸系统损害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郴州市社区居民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的认知情况,进而提高居民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防范意识,以便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郴州市两个社区,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拦住过往的社区居民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知晓率为88%,对家庭装修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知晓率为96.5%,室内装修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知晓率为96.5%,分别有2.8%、19%的居民认为装修后立即入住、1~3个月入住是安全的;对室内装修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知晓率为77.4%,31.4%的居民不知道室内空气污染物会导致癌症。结论社区居民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对人体有危害认识较高,但对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及如何防范的知识缺乏,应大力加强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知识及其健康危害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办公室装修后的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办公室装修后的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危害.方法 于2005年5-9月选择装修竣工时间在<2个月、2个月~、5个月~、9个月~、12~18个月、>5 a的办公室共200间(≤18个月为装修组,>5 a为对照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氡浓度,并对符合条件的617名工作人员(装修组478人,对照组139人)进行健康效应问卷调查.结果 装修后2个月内甲醛、氨、苯的超标率最高,分别为100%,87.3%,83.9%.随着装修竣工时间的延长,甲醛、氨、苯的浓度随装修后竣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约在竣工1 a后达到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办公室装修后工作人员不良反应发生率(76.4%)明显高于对照组(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装修组眼刺激、流泪、咽刺激、鼻刺激、嗅味异常、咳嗽、哮喘、皮肤干燥、头痛、四肢红斑疼痛症状均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人员不良反应评分与空气中甲醛、氨、苯的浓度均呈正相关,与装修完工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办公室装修后对工作人员健康可造成一定损害,且损害程度与办公室内甲醛、氨和苯污染物浓度呈正相关,与装修完工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居室装修后甲醛和TVOC污染状况及对成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凯  陈晓东  林萍 《江苏预防医学》2005,16(4):12-14,53
目的:了解居室装修后室内空气中甲醛与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内有装修史的家庭进行室内空气甲醛和TVOC检测,同时对家庭成员中的成人进行健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中30.57%(107/350)的家庭成员出现不同程度异常症状。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室内甲醛和TVOC浓度逐渐下降,人体异常症状出现率也逐渐下降;随着日平均开窗时间的增加,甲醛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居室装修后普遍存在室内空气污染,影响了家庭成员健康。甲醛与TVOC是装修后室内污染空气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和居民入住后的不良症状,为防治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提供有效的防控手段。[方法]2008年7~10月,在安阳市某小区抽取部分新装修居室,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对居民入住后的健康状况及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调查。[结果]检测居室625间,甲醛超标率为72.80%,苯超标率为7.04%,甲苯超标率为13.28%,二甲苯超标率为10.56%。调查528人,73.11%入住新居后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入住1、3、6、12、>12个月的分别为82.69%、76.23%、69.39%、46.67%、23.81%(P<0.01);装修后3、6、12、>12个月的分别为86.52%、85.20%、68.33%、30.16%(P<0.01);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50%者为39.96%,≥50%的为60.04%(P<0.01)。[结论]居室装修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污染,居民入住后出现不良反应,随着时间的推延,空气污染程度和居民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室内装修污染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泰安市五所小学的7~9岁儿童进行居室内装修状况的调查;室内污染物甲醛指标监测;装修污染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有室内装修污染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室内装修污染的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浓度超标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值分别为8.67、1.47、1.28g/L;甲醛浓度未超标组儿童的IgG、IgA、IgM值分别为11.01、1.84、1.64g/L,经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醛浓度超标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值分别为65.56%、42.76%、1.53;甲醛浓度未超标组儿童的CD3、CD4、CD4/CD8均值分别为68.89%、45.14%、1.72,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内装修污染尤其是甲醛对儿童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居室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新装修完成后3个月内的住户,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氡、菌落总数等指标。[结果]检测的合格率为32.08%,夏季和冬季的污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为冬季的4.91倍,卧室的甲醛合格率和客厅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装的居室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室内的温度、所选用的材料及使用的数量是影响室内污染物特别是甲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室内装修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室内装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唤起人们对居室空气污染的重视 ,保证公众健康 ,在锦州市选取 80户住宅 ,对使用不同装饰材料、不同装修时间和使用不同板材家具进行室内空气中甲醛、氡、苯、二甲苯浓度的现场检测。结果显示使用不同装饰材料、不同装修时间室内污染物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使用不同板材家具室内污染物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装修的居室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 ,装饰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 ,甲醛是室内装饰材料释放到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建议选择绿色建筑装饰材料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 ;监督部门应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督、监测及追踪调查 ;加强居住小区的绿化与生态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曲丽萍  李国惠  段慧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14-1216,1219
[目的]通过对装修完半年入住的居室污染物进行连续三年追踪检测,研究其污染状况和动态变化规律与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对选定的住户进行入户现场调查和污染物检测。[结果]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为甲醛和苯。3年的追踪监测结果表明:装修两年后空气居室中甲醛超标率仍为59.15%,处于很高水平,随时间延长甲醛浓度释放较慢。居室装修完半年的苯超标率为14.86%,随时间延长苯浓度释放较快。甲醛和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12种症状超标组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未超标组,且主要症状与其室内空气甲醛、苯浓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石嘴山市室内装修空气污染严重,并且对人群健康存在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居室装修后不同时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选择新装修居室63户,分别于装修结束后1、2、4、8w,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结果室内装修可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的污染,装修结束后1w,室内4种污染物的均数均超过国家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内4种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装修结束后4w,室内4种污染物含量的均数均低于国家标准。控制时间后,室内4种污染物的含量可能与室温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室内装修可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的污染,污染物的含量随时间和室温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抚顺市部分装修装饰居所的室内污染现状, 为该市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物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60所精装修住房(30所为新装修, 30所为装修2年以上10年以下)进行了甲醛、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检测。
结果 新装修居室均检出甲醛; 装修2年以上居室和新装修居室相比, 空气内甲醛、甲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苯、二甲苯检出率均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新装修的居所中甲醛超标率达53.3%, 二甲苯超标率为6.7%, 苯及甲苯的检测浓度均在标准值以下。装修2年以上居所中, 甲醛超标率和新装修时相比有所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但仍高达13.3%, 而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
结论 大部分居室经装修装饰后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以甲醛污染情况最为严重; 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 苯系物的污染情况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